《權謀殘卷》是明代張居正所作的一部權謀類著作,共分為13卷。聽其言而觀其行,觀其色而究其實。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進可以全國,退可以保身。
下面分享八局名言:
1、不察,何以燭情照奸?察然後知真偽,辨虛實。夫察而後明,明而斷之、伐之,事方可圖。察之不明,舉之不顯。
2、君子謀國,而小人謀身。謀國者,先憂天下;謀己者,先利自身。蓋智者所圖者遠,所謀者深。惟其深遠,方能順天應人。
3、勇者搏之,不如智者謀之。以力取之,不如以計圖之 。攻而伐之,不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或雷霆萬鈞,令人聞風喪膽,而後圖之。
4、人皆知金帛為貴,而不知更有遠甚於金帛者。謀之不深,而行之不遠,人取小,我取大;人視近,我視遠。未雨綢繆,智者所為也。
5、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賞以興德,罰以禁奸。使下畏罰而利賞,下也;好德而恩進,上也。天下無不可用之材,唯在於所用。
6、不欺上,亦不辱君,勉主以體恤,諭主以長策,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外,天下稱孝焉。榮辱與共,進退以俱,上下一心,事方可濟。驕上欺下,豈可長久?
7、考禍福之原,察盛衰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難於無形,此為上智。禍之於人,避之而不及。惟智者可以識其兆,以其昭昭,而示人昏昏,然後可以全身。
8、勢者,適也。適之則生,逆之則危;得之則強,失之則弱。事有緩急,急不宜緩,緩不宜急。因時度勢,各得所安。
《權謀殘卷》是明代張居正所作的一部權謀類著作,共分為13卷。聽其言而觀其行,觀其色而究其實。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進可以全國,退可以保身。
下面分享八局名言:
1、不察,何以燭情照奸?察然後知真偽,辨虛實。夫察而後明,明而斷之、伐之,事方可圖。察之不明,舉之不顯。
2、君子謀國,而小人謀身。謀國者,先憂天下;謀己者,先利自身。蓋智者所圖者遠,所謀者深。惟其深遠,方能順天應人。
3、勇者搏之,不如智者謀之。以力取之,不如以計圖之 。攻而伐之,不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或雷霆萬鈞,令人聞風喪膽,而後圖之。
4、人皆知金帛為貴,而不知更有遠甚於金帛者。謀之不深,而行之不遠,人取小,我取大;人視近,我視遠。未雨綢繆,智者所為也。
5、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賞以興德,罰以禁奸。使下畏罰而利賞,下也;好德而恩進,上也。天下無不可用之材,唯在於所用。
6、不欺上,亦不辱君,勉主以體恤,諭主以長策,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外,天下稱孝焉。榮辱與共,進退以俱,上下一心,事方可濟。驕上欺下,豈可長久?
7、考禍福之原,察盛衰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難於無形,此為上智。禍之於人,避之而不及。惟智者可以識其兆,以其昭昭,而示人昏昏,然後可以全身。
8、勢者,適也。適之則生,逆之則危;得之則強,失之則弱。事有緩急,急不宜緩,緩不宜急。因時度勢,各得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