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橙媽育女散記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輸不起用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玻璃心。中國現在的情況是大多數家庭是一到兩個孩子。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導致很多孩子都是玻璃心,玩遊戲必須贏,不贏就不玩了。這個問題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孩子輸了之後的反應。第一種,輸了不高興扔東西。第二種,輸了就哭,有的孩子哭很長時間。第三種,輸了無所謂。

    然後我們再看,第一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的孩子就是我們說的玻璃心,輸不起。這兩種情況雖然不是大人喜歡看到的,但至少說明孩子是有極強的進取心,家長要看到事情背後的原因,再研究解決辦法。第三種情況,如果不是經過特殊訓練,其實是更可怕的,孩子輸贏無所謂,說明孩子進取心不強。

    第三點,遇到孩子玻璃心家長一般都怎麼做。第一類家長,把孩子叫過來講道理,輸沒什麼了不起的,說孩子怎麼這麼願意哭啊?等等諸如此類的話一大堆。第二類家長,跟孩子共情。引導孩子發洩情緒。第三類家長,想辦法鍛鍊孩子。

    最後我們主要說第三類家長怎麼做。我們在平時的時候有意識的訓練孩子,讓孩子的心變的堅強。平時說話的時候儘量的無意中帶出,爸爸媽媽不怕輸,輸了之後一定要堅持 一定要贏。做事的時候按照上面說的來做,讓孩子看見。簡單說就是言傳身教。最後在和孩子做遊戲的時候有意識的鍛鍊孩子,慢慢孩子就會是一個真正不怕輸的孩子。

  • 2 # 家有虎娃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兒子前段時間“輸不起”表現。

    一次,兒子和我們比扳手腕,開始我們假裝讓他贏了兩次,贏了之後還誇獎了他,誰知他還來勁了,要和我們每個人再比一次。這次他爸沒有再讓著他,結果兒子輸了,可他不服氣,就一遍又一遍的要求爸爸跟他比,扳了幾次,他爸不耐煩的說:“不用扳了,你是扳不過我的。”

    “不行,我一定要扳過你。”兒子大聲的說到。

    “不扳。”說完爸爸就走開了。

    “你是個壞爸爸,嗚嗚嗚……。”兒子一邊說一邊哭了起來。

    我突然意識到之前我們讓他贏並且還誇獎了他這種做法是有問題的,我們的言語和行為讓兒子錯誤的領悟到:“只有我贏了,我才是個棒孩子,爸爸媽媽才會誇獎我。”所以才有了他後面“輸不起”的表現,是我們不恰當的做法才導致了孩子不正確的輸贏觀。

    後來我告訴兒子:“寶貝,輸了就輸了,每個人都有輸和贏的時候,爸爸又高又大,你扳不過他很正常,爸爸做仰臥起坐還不是沒你做的多,也沒見爸爸哭呀!”聽我說完,兒子的情緒才稍微平復一下。

    那段時間我就經常將身邊發生的事當做列子分析給兒子聽,讓他知道輸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要自己盡力了,輸了就輸了,沒什麼大不了。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在孩子面前不要過多地強調或者暗示凡事都要贏,也不要在孩子“輸 ”的時候表現出失望的神情,讓孩子覺得“輸”了爸爸媽媽就不愛我了。

  • 3 # 爸爸來陪伴

    這種輸不起的孩子內心可能已經形成了這樣的信念:“只有是第一或最好時,我才感覺到歸屬感。”

    其實,孩子對輸贏的理解大都源於父母與他所玩的遊戲。如果父母太過關注輸贏而不是遊戲本身,或者當孩子們被拿來相互比較時,遊戲的很多樂趣就消失了,而孩子也就常常會產生輸不起的感覺。

    所以,想讓孩子輸得起,就得改變他對輸贏的理解。

    第一步:父母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要讓孩子在輸的時候好好體驗失敗、失望的感覺。

    孩子不想輸的一個原因是輸的感受太難受了。所以,父母要優先改變他們對輸的感受。如果輸了也不是那麼糟糕,輸了不是天昏地暗,輸了不是地動山搖,如果輸了父母還能站在他身邊,還能給他鼓勵與支援,那麼輸也不那麼可怕,那麼他也可以直面輸贏。

    第二步:父母要讓孩子為了好玩而玩遊戲,為了興趣而學習。

    父母要引導孩子去發現快樂,去追尋快樂。只要開心,想怎麼玩都是可以的。只要開心,想怎麼學習都可以。不必那麼在乎輸贏,只需在乎自己是否快樂。

    第三步:父母要培養孩子處理失敗的能力。

    常言道:“一個人跌倒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能不能重新站立起來。因為重新站起來需要非凡的勇氣和頑強的意志力,需要契而不捨的拼搏和努力。”

    所以,父母要有意打敗孩子,讓孩子直面失敗,讓他學會重新站立起來。透過這樣的訓練,孩子處理失敗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以上三步,可以讓孩子越來越能輸得起、放得下,贏得了,站得住。

  • 4 #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熟悉的朋友不難發現:馮老師更喜歡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表現。

    所謂“孩子輸不起”乍一看是個缺點,但其中包含著積極的內心——孩子渴望成功、討厭失敗,而且還在用一些特別的方式試圖擺脫“輸了”帶來的壓力和困擾,如此看來媽媽爸爸是不是就更理解並且願意支援孩子了呢?

    1、 孩子輸了感覺難受,說明心有不甘而且希望自己能成為勝利者。大概不會有哪位家長會樂見孩子甘願失敗或者喜歡毫無自尊的孩子吧,所以我們先要真心地認可,切不可否定孩子的感受,輕描淡寫地隨意說什麼“沒關係、無所謂”,而是要明確地展現同理心,比如說“要是換作我輸了,也會跟你一樣難過”。

    2、 孩子輸不起通常會有明顯的情緒和行為,可能令家長也不免惱火起來,但請理解——孩子之所以一副輸不起的樣子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出路和希望,這時候正是我們可以施以援手幫助孩子成長的機會,應該幫忙孩子想辦法、換策略或者給予適當的協助,讓孩子鼓起勇氣敢於再試和爭勝。

    3、 莫說孩子,即使換作成年人屢戰屢敗也難免不會懊惱自疑甚至自暴自棄,所以更關鍵的是要讓孩子找到和重拾信心,為此空談道理無用,必須讓孩子切實感受到自己是能夠成功和進步的,可以透過降低任務的難度,或者換著做一些孩子比較擅長的活動,讓成功的體驗來沖淡和平衡挫敗的感受。

    沒有經歷失敗折磨孩子就難以成長,但是過多體驗輸掉的壓力卻會消磨孩子的意志和進取心,孩子年齡越小則享受勝利經驗的比例應該越高,孩子越是敏感和在意失敗越是應該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積極的經驗,積跬步就可以至千里,切記切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風雨中我什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