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定慧堂

    長期以來,人類所研究和探索的問題都是圍繞著“存在主義”中的“存在”(being)而展開的。

    所謂“存在”,一是指人的存在,而不是物的存在,“物”只能“有”,而不能“存在”;二是指能夠認識到“存在”的人,不是指一般的人、集體的人的存在,而是指具體的、個體的人的存在。

    顯然,這種看法只是傳統的“人本主義”觀點和“人擇原理”思想。面對網際網路背景下的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科技的發展,不僅是“人”可以“存在”,“物”同樣也可以“存在”

    因此,世界自然就可以以“物”的形式而“存在”,此次的“存在”(being)是作為一個前提而依次展開的。

    但不知大家想過沒有,世界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如果“世界”真的存在一個“存在”(being)的話,那麼,“存在”一定也會有它的“陰陽兩面”。

    即,假設“世界”是“存在”的“陽面”的話,那麼,“存在”的“陰面”是什麼?我這裡提出了一個“存在”的“陰面”是“智慧”的定論,供大家交流與探討!

    人類所面臨的一切都是“存在”(being),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將“存在”轉化為“世界”。而轉化“世界”的動力則來自於人類的“思想嫁接”,能夠串聯起這些“嫁接”的“能量”就是人體的“智慧”。

    一句很有哲理的話:“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其中,“未曾生我誰是我”,此時的“我”處於不“存在”的“世界”裡,但“世界”卻依然“存在”;而“生我之時我是誰”這句話中,此時的“我”是“存在”於我的“智慧”中,而“智慧”因我的“存在”而存在。

    可見,一個人所有的“存在”,都是圍繞“智慧”和“世界”這兩個主題而展開的……!離開了“世界”,誰知道你?沒有了“智慧”,你知道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停不了的愛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