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houerhu001
-
2 # 使用者6801343058834
原文:
“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安曰:‘當作何計?’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怍存亡,在此一行。’相與俱前。王之恐狀,轉見於色。謝之寬容,愈表於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恆憚其曠遠,乃趨解兵。”
王謝舊齊名,於此始判優劣。
譯文:
“桓溫埋伏下軍隊設酒宴,大請朝廷中的官員,想趁此機會殺了謝安、王坦之。王坦之很害怕,問謝安說“這如何是好?”謝安面不改色,對王說“東晉王室的存亡,全看我倆此行了。”就和王坦之一起前去(赴宴)。王的恐懼神色,都在他外表表現出來。而謝安的從容,也更加在他外表表現出來。(謝安)走上臺階 找座位坐下,作了一首《洛生詠》,是詠浩浩洪流的。桓溫被謝安的曠達風度和自若本色鎮住了,連忙傳令撤走兵士。”
王坦之和謝安以前是齊名的,這件事之後,誰好誰壞就可以評判的出來了。
謝安年少時,請阮光祿道白馬論,為論以示謝。於時謝不即解阮語,重相諮盡。阮乃嘆曰:“ 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譯:謝安年少的時候,向阮光祿(裕)請教《白馬論》,阮裕將自己寫的文章給他看。當時謝安不能一下子理解阮的話,就一再追問。阮裕於是感嘆道:“不僅能談《白馬論》的人難得,就是要求瞭解《白馬論》的人也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