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走的態度
-
2 # 東閣堂主
一開啟新聞和短視類的應用,很多都是被刷屏的沈先生,一方面在慨嘆推薦演算法的精準,也讓我思考了當下的網紅,
比如一個流浪者為什麼能這麼快就被大家所知道,作為一個混跡網際網路行業的從業人員,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1,大環境提供的媒介 以網際網路為載體今天,資訊傳播的速度很快,病毒式營銷傳播的速度超乎想象,以大資料為支撐的網際網路,能夠精準快速的定位當下的熱點,抓住熱點資源反覆推流,加入一個人的瀏覽量代表一個水滴,那麼數以萬計的人組成的是巨大的海浪,足以撼動整個流量海洋。
2,飢渴獵奇的媒體(部分) 參差不一的媒體為蹭熱度,爭相報道,特別是自媒體,都信奉流量為王,平地一聲雷,誰抓住了先機和曝光率也就抓住了流量,流量為王的當今社會,也必然會引來更多的自媒體來追逐這次浪潮。直接提升了沈先生的曝光率,為獲取使用者的眼球,充分使用者獵奇的心理,而恰好沈先生在當下是一個熱點,很多自媒體人為此換了頭像,換了暱稱,只為能夠搭得上這般列車。
3,極其配合的觀眾 依據使用者的圍觀心理,愛看熱鬧這個習慣或是心理,這個歷史由來已久,大部分華人都喜歡看熱鬧,我也喜歡。就是走在路上發生一場很小車禍,都會聚集很多的觀眾,這種愛看熱鬧的行為不能說是好是壞,只是一種習慣。 所以為沈先生的爆紅提供了資料支撐。
4,稀缺的這類資源 當前社會缺少這樣的人,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資源都是稀缺的,爆紅的這位流浪者是稀缺的(流浪者不是稀缺的),可以簡單分析下這位沈先生,名校高材生,體制內公務員,本來可以衣食無憂,甚至平步青雲,大富大貴,過著大部分想要的生活。但是卻去流浪,衣衫襤褸,不修邊幅,終日與垃圾為伴。強烈的生活反差,讓人不禁扼腕嘆息,而其確能在閒暇之餘讀書,更多的對映到了自己的身上,那種環境和條件下還能讀書,不得不佩服。
5,新興民眾的精神生活的單調與匱乏,或是說對手機等虛擬世界的依賴 隨著人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相近,或是說越來越同質與重複,對新鮮的事物來之不拒,跟風之潮自古就有之,消遣娛樂的方式也就轉嫁到了當下的奇人異事方面,對當下熱點的關注。
6,沈先生的來者不拒,或是說沈先生的大隱與小隱 (咱無權干涉沈先生的生活,這裡只是分析與推論,並無人身攻擊與貶低之意)若是沈先生真想不被網路所知,也是有辦法的,社會上流浪的人很多,逃荒的人也很多,為什麼別人只是一個匆匆的行人。或許剛有點火的沈先生突然改變了自己的形象,大家也找不到對應的人,這個熱點浪潮就會下去。然並卵。。。。。
7,粉絲團的大佬加持 我看影片中拿手機拍攝的居多,也有不拿手機拍攝的,自詡是沈先生的忠實粉絲(此時的XX笑了),沈先生去哪,他們就形影不離,的確他們不用自己拍攝,有專門的人給他們拍攝,因為只要沈先生上鏡,他們就有鏡頭可上。他們儼然成了沈先生的保鏢,經紀人,助理,發言人等等,可是沈先生沒有出名時你們在哪裡。口口聲聲說是會永遠支援沈先生,若是此時沈先生失去了焦點,你們還是會站在他身後支援他嘛。或許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交給時間來佐證吧)。
這個流浪的沈先生肯定不能稱為大師,或是網路營銷中犧牲的一位跳樑小醜,娛樂媒體聽風就是雨,為蹭當下的熱點,肯定會不擇手段。流浪者沈先生只是想流浪,只是選擇這種生活方式,而且其前身是上海審計員,因病休假,還領著工資呢(真偽我暫時沒有找上海有關單位核實,且按是真的),國家這樣養著他,他卻不為社會創造價值,傳播正能量,而在這成為網路的紅人(或許並非他個人意願),可以說是資源的浪費吧。
說道大師,首先我們先看下大師的定義(摘自百科):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可以看出,有造詣,就是超出一般人的修為,比如齊白石,齊老在繪畫方面,一般的畫家是很難望其項背的,曾觀摩過齊老的蝦,真的活靈活現,那我們可以毫不客氣稱齊老為大師。再者,享有盛譽,在莫一方面有一定的威信,可以作為行業的標杆參考,弘一法師在佛學上的研究,可謂是大家,是名副其實的大師。
現在的社會為追求娛樂性,已經把大師的含義表面化了,從嚴格意義上這位沈先生不能稱作為大師。如果真的存在 "流浪大師"這個頭銜或是稱謂,如果大家承認流浪是一種文化,技能或是特長,有一定考量的標準,分個三六九等,此時再稱沈先生為大師也不為過。
再退一步說,如果這是大師,這對社會有什麼進步意義呢,大家都去效仿大師,不去上班,無人耕作,無人做工,社會發展不進反退,此時並不是抨擊他的生活,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的權力,但絕不是成為扭曲概念的唱辭,本文也自始至終沒有稱其為流浪大師。
讓流浪者繼續流浪,不要去打擾他,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
可以看看真正的修行人,青藏路上的行者多了去了,那才是對歲月的思考。
終於寫完了,喘口氣,第一次在公共場合寫這種長篇大論,再次強調,以上均代表本人想法,自由暢談,不要人身工資,淨化網路,有你有我。
-
3 # 名和利是把殺豬刀
眾人皆醉我獨醒。
隨遇而安似浮萍。
洞悉紅塵人情冷,
只願孤身自漂伶。贈大師
-
4 # 拉丁歐陽
我們不要急於對沈先生加冕或貼標籤,沈先生在影片中表現出滿腹經綸對答如流狀態,與其病退人員(精神病患者)的身份極不對稱。
根據現行狀況原單位應為沈先生重新作一次身體健康鑑定。
1:如果醫療機構認定沈先生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部分行為能力人,原單位 街道辦 鑑護人,應為沈先生活作出妥善安排,對其疾病應繼續治療。
2:如果醫療機構認定沈先生為完全行為能力人,而且沈先生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那麼就要按照《勞動法》《退休退休人員管理辦法》,撤銷沈先生的長期病假申請,依法回原單位繼續工作。
3:如果沈先生想有所作為,
自己對審計工作不能勝任,可以向人事局申請調職,沈先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到合適的單位就職。這樣就完全發揮自己的特長啦!!!
-
5 # 金心463
出口成章,
國學金句煥榮光。
衣衫襤褸頭髮髒,
大師在流浪。
二十六年時光,
不聲不響,
垃圾堆裡臥躺。
一日巧遇沈師孃,
手機一拍上網。
此舉未曾料想,
一石激起千重浪。
趨之若鶩人群,
來自四面八方。
網路爆滿圖文,
影片拍攝海量。
邋遢國學大師,
彷彿成了偶像。
功不可沒沈師孃,
大師身邊依傍。
兩廂情願映襯,
靚麗化解骯髒。
人與群分物類聚,
誰說世態炎涼?
腹有詩書氣自華,
不怕一身臭皮囊。
炒作還在發酵,
熱度沒有下降。
此番情景屬獵奇,
實質令人彷徨。
國學精髓何在?
能否成為信仰?
仁義禮智信,
溫良恭儉讓,
忠勇孝悌廉恥,
能否記心上?
大道至簡法自然,
天人合一思想。
君子有為有不為,
無為境界高尚。
孔子老子孟子,
儒家道家思想。
三教九流今何在?
誰懂三綱五常?
傳統文化如煙海,
瑕不掩瑜有糟糠。
去偽求真取精華,
國學才能放光芒!
-
6 # 晨曦1612
啥都不要說
先把自己收拾乾淨
再講你的垃圾分揀理念
過正常人的生活
幹正常人的事
說正常人的話
否則你說的和空氣一樣
回覆列表
小草長成了春意盎然的樣子,牡丹長成了嬌豔欲滴的樣子,菊花長成了沐霜而立的樣子,梅花長成了傲雪迎春的樣子。草木不言,各自逢春。作為萬物之靈人卻沒有這樣隨意,做什麼事,總會有人站出來阻止或評論,好的、壞的,正確的,錯誤的,適可而止的,孜孜不倦的,虛與委蛇的,善良中肯的,真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意志力薄弱點的,剛剛楊帆就被這一浪一浪的拍回了沙灘上。於是,你活在了別人的指指點點中,活在了別人的經驗中,活在了別人走過的路上。
沈先生的某些行為的確讓人費解,比如在工作單位分揀垃圾(不管他出於什麼目的,有多少人會覺得這種行為正常呢?),於是周圍的同事勸他,沈先生說“不”,於是單位領導找他談話,沈先生說“不”,於是單位領導說你回家吧,沈先生就回了家。家人也不理解更不接受這種行為,於是勸阻他,沈先生照樣說“不”。家人說那你走吧,於是沈先生開始流浪。過程大概如此。那麼沈先生是一個偏執到讓人無法接受的人嗎?不是的。從網路上流傳的影片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明達的人,他理解這個社會,洞悉世人的行為,他或許不齒,但並不干涉,更不鞭撻。別人改變不了他的靈魂,他知道,他也改變不了別人的靈魂,何況是整體社會環境中薰陶出來的靈魂。有人認為沈先生是孤獨的,荒謬至極,那些人並不明白,他的靈魂不屬於當下,它屬於古代聖賢,屬於自然。他交流的物件是孔子、孟子,是大海,是星辰。
我認可沈先生,但也並不否定世間包括我在內的追名逐利的人。曾經有人對我說這些是人性的弱點,但他似乎沒有想過,欲留名於史要麼德高望尊,要麼著作等身,總要有一番值得世人稱道的功績才行。而逐利更是現代商業的得以存在發展的人性基礎。否定這些,不僅不利於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更是違背了人的本性。我們做不到像沈先生那樣,也沒有必要甚至不可以都成為沈先生那樣。
沈先生和我們是生活在兩種思想領域的人,我們做不到像他那樣超然脫俗,他也做不到像我們這樣苦心鑽營,他不會羨慕我們的衣食無憂花天酒地,我們也沒有必要羨慕他的無拘無束無慾無求。
彼此知道,彼此認識,彼此交流,但不要彼此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