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步書屋
-
2 # 鄞粵強
這幅字是摺疊過的,如果是真跡,誰會如此存放?我不理解,印章不清晰,印泥很劣質,不知啟功先生能否用這種印泥,紙張顏色怪異,白不白,黃不黃,字型乍一看還與先生很像,但是仔細看來,作品通體墨色完全相同,沒有任何變化,氣韻死板,所以這幅字偽作無疑,更像印刷品。
-
3 # 驚龍軒
啟功先生的仿作可謂汗牛充棟,遍地可尋。這與啟功先生生前對待偽作的態度有關係。眾所周知,啟功先生的書法雖然名滿天下,但是他自己對此看得淡然,對於求字者基本都是來者不拒,其中包括很多根本不認識的人。當時北京琉璃廠的街道旁常有人叫賣啟功先生的書法偽作,啟功先生路過時都是一笑了之,笑言要給別人留口飯吃。
這幅作品輕易就能辨出是模仿啟功先生的作品。因為其閒章和名章使用太過敷衍,印泥劣質,模糊不清。從仿作者的書寫水準來看,至少有了七分形似,三分神采,我不明白為何在用印時要露出如此大的破綻?或者說這位作者原本也只是喜歡啟功先生的書法,臨寫了一張作品而已,並非有意造假。又或者是某個別有用心的人請別人臨寫一張作品,自己加蓋印章後流入市場?真相我們不得而知。
啟功先生的書法上宗柳楷之骨力,下學瘦金體之神韻,可謂特點鮮明,具備一定書法功底的人要模仿得幾分像絕非難事。事實上,的確有不少仿作已經到了幾可亂真的地步。啟功先生生前也在別人問他如何區分真假時開過玩笑,說那些寫得好的是假的,寫得差的是真的。雖然只是玩笑話,也從側面證明了啟功先生對有些仿作水準還是有那麼幾分認可的。
我們再回到上面那幅仿作,用筆簡練流暢,雖然有些地方顯得羸弱一些,並無拖泥帶水,還算不錯;結體上基本把握住了啟體的特點,也沒有特別難看的疏漏;問題比較明顯的是在墨色上,基本都是濃墨到底。啟功先生作品墨色變化很多,甚至時有飛白,這樣才能顯得整幅作品更有神采。
-
4 # 廢筆頭
假的,有些字的結體非啟功的,個別線條筋骨之氣不足,氣息不夠,顯得小氣。。而啟功的的字即便寫的很小,但是看起來也有大氣象,很舒展。
-
5 # 菁華浮夢173346329
單從字講,第一個字就不對了!且不說筆法,最基礎的結構也不夠準確,重心也有點歪……再看“功”字,啟功是不會這樣寫的。
-
6 # 不二齋
問題:如何鑑定這幅“啟功書法”的真偽?
書法家鑑定是一個很專業的事情,分工也非常的細,能夠鑑定書法的鑑定家未必能夠看出乾隆書法真假,鑑定衣一幅書法真偽,有很多方法,印章、落款風格,書法作品透過水平也氣息也能夠看的出來。
題主的這一幅書法,是一幅啟功風格的作品,啟功的書法單從技法上並沒有太高明的地方,主要是看氣息和章法。
這幅作品用筆和結構還可以,但是章法上太亂了,行距還可以,和啟功的相近,但是字距上太近了,字距近了整體就容易亂,容易擠,氣息就不夠通透,不夠純淨。用筆上也太勻稱了,啟功作品一般有較明顯的粗細變化。
另外,這麼大一張紙,只寫中間一部分,也不符合正常的書法作品的留白。現代人有很多大面積留白的,但是啟功這種傳統的書法家一般不會用這種方法。
同意的朋友麻煩賞個贊啦。
-
7 # 翰墨因緣
如何鑑定這幅書法的真偽?所謂鑑定書畫有“一眼假”之定論。即是當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無論是筆法、氣韻、風神、墨色、結構、落款等等等等只要有一點異同,即可定為偽作 。
何況這幅作品,太拙劣了。沒有一點啟功的味道,與啟功作品的境界相差甚遠,是偽作無疑。
你看下圖,啟功的作品有一種無形的魅力,字字珠璣,有一種親近感,讓人回味無窮。而上圖的偽作卻是讓人有種隔閡感,讓人想迅速離開,趕緊撤退之感……
-
8 # 麓風軒
這是一幅臨摹啟功先生的習作,僅得其皮毛,有二成相似。啟功先生此原作約創作於一九八六年前後,是一首自作詩。
啟功先生的字初臨摹容易得一二分像,可越往後越難,因其筆力深厚,書法愛好者和一般書法家望塵莫及。就此幅臨習作品來看,明顯不似之處在以下幾點:1、墨色呆滯,毫無變化。啟功先生善於運用墨色變化、輕重變化來調節書法的節奏。此原作中,“稀”、“有”、“過”、“也”字具有明顯的飛白效果,在整幅作品中顯得特別靈動。
2、細節交代不清,很多筆畫重合,例如“兒”、“萬”、“崗”的一些筆畫重合處糊在一起,這在書法大家的筆墨中是不可能出現的。
3、字形結構不準,典型的如“飛”字,“旅途”二字、再如簽名“啟功”二字,這種字形結構的處理能力,只有初級水平,怎麼可以蒙過行家的眼睛呢?
當然,還有一些更重要的東西不說,說多了被人利用去造假是不好的!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
9 # 中州耕牛堂主
首先肯定地告訴題主,這幅書法是偽作!
其它的先不說,一看章法就知道是偽作。啟功先生是當代書法大家,且曾任職中書協主席,筆墨當隨時代,書法創作應滿格佈局,他早已熟記在心並倡導之。看這幅書法的章法:四周留白特多,顯得極不協調,整體觀之毫無美感可言。難道啟功先生會幼稚到這個程度?
偽作者也夠笨夠愚蠢的,寫出這樣的偽作只能用來騙外行,想騙道內之人,那是不可能的!
另外,啟功先生寫字從來不疊格子,這幅偽作用紙有明顯的摺疊痕跡。
再者,啟功先生的用筆老辣,用墨多變,但在這幅偽作中,筆法雖有啟功先生的筆法的影子,但墨法幾乎就沒變化。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鑑別,說明這幅作品是偽作而不是啟功先生的真跡。
鑑定完畢!
-
10 # 翰墨書道
鑑定一家書法或藝術作品真偽,首先要了解或熟悉該書法家的作品藝術特色和師承關係,最好能夠親眼見過收藏有該書法家或藝術家的作品,(有範本或標本)同時對其書法和藝術風格的瞭解越深刻全面越有利於真偽的鑑定。
就提問所附作品看,顯然是臨摹啟功先生書法的習作,粗略看還是抓住了啟功書法的一些特點的,但經不起細節的比較琢磨,和啟功先生的真跡比較,差的太遠。
對與這副作品的鑑定,我們可以透過和啟功先生的真跡做比較。包括點畫線條、筆法與形質,結構布白的特點和一些細節方面的特徵,還有印章及落款的方式,甚至用墨用紙。還有作品的氣韻風格、精氣神等方面進行比對。
其實就啟功先生的書法的鑑定的話,由於啟功的書法作品比較多,特別是網路上就要不少的作品,還有各種型別的書籍,只要我認真學習或觀摩啟功先生的真跡,首先在頭腦裡埋下啟功先生自己的標本,是不難發現作品的真偽的。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學會書法真偽的鑑定,自己必須臨摹或學習過書法,並對書法具有較深入的學習研究,特別要求鑑定的那一家書法,做到知己知彼。
回覆列表
如果是有人當面問我,這種問題還真是不方便回答,說真說假都麻煩。
我僅僅以一個書畫愛好者的眼光從專業角度來聊一下吧,因本人水平有限,此回答只屬於個人觀點。
我認為是假的,原因有三,其一:字形有問題,結構上有明顯的硬傷,字架捆綁嚴重,啟功先生是不會出現這種失誤的。其二:整體不貫氣,不是一氣呵成的作品,字與字之間沒有聯絡。其三:沒有分墨接筆,這麼長一篇書法作品不可能沾一筆墨從頭寫到尾墨色都一樣的,應該是從潤到枯的一個變化過程。只有初學者才會一字一沾墨。或者是臨摹者為了保持和原作字形一致,才會臨一個字停筆觀察一個字,然後再寫下去。
這是較為明顯的三個問題,因為照片不夠清晰,我的水平也有限,所以我說的也不一定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