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23768274962

      頭髮生長速度平均每日生長約0.3-0.4毫米,每個月生長1-1.2釐米。

    成年女性比成年男性生長速度少快些,但在青春期前,男孩比女孩長得快些。夏季比冬季長得快些,白天比夜間長得快些。人的一生中以15-30歲期間頭髮生長速度最快,30歲以後生長速度逐漸變慢。頭髮生長速度還和一個人的全身健康狀態和營養好壞有直接關係。有益頭髮生長的 食物:1.宜多吃含硫蛋白質:雞蛋、牛奶、瘦肉、豆類、魚貝、酵母等。2.宜多食蔬菜、水果:內含有許多構成髮質所必需的微量元素。3.宜多食維生素B6、E維生素B6及E有預防白髮和促進頭髮生長的作用,例如麥片、花生、豆類、香蕉、酵母蜂蜜、蛋類及豬肝。另外,輕柔的頭皮按摩可以起到很好的加速頭髮生長的作用。但是, 頭髮生長有規律,每月長多少長各人都不同,無法硬性規定長多少多少釐米。  一、 腺體   ①性腺:雄性激素有刺激毛母細胞生長的重要作用。  ②腎上腺:若腎上腺皮質的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時能引起女子多毛症。但和腦下垂體機能亦有關,若腦下垂體機能退化時,毛髮就可能減少或脫落。  ③甲狀腺:甲狀腺功能的正常與否,對毛髮的生長起重要作用。若它的功能失調時,眉毛的外1/3處成顳部的毛髮出現脫落,當功能減退時,不僅顏色減退呈灰白色,而且毛髮減少或脫落。毛髮的生長與脫落主要受頭髮本身的生長期的控制,但也受其他因素如:種族、內分泌、疾病、精神狀況、性別、年齡、季節等因素的影響。  (1) 種族:種族的差異是一種比較明顯的現象,不同種族的人,不僅頭髮的顏色不同,頭髮的多少和生長的情況也有差別。禿頭在白種人中十分常見,在華人中就比較少,而在印第安人中則更為罕見。  (2) 遺傳:在同一個家族中,頭髮的生長狀況往往大體一致。男性型禿頭與遺傳有密切關係。  (3) 內分泌:雄性激素可直接作用於頭髮的毛囊,導致男性型禿頭。缺少雄性激素刺激的人(如太監),就不會發生這種現象。雌性激素具有對抗雄性激素的作用,所以女性在絕經之前很少出現禿頭。甲狀腺激素不足時,頭髮稀少,腎上腺功能低下時毛髮減少,腦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可導致毛髮全禿。  (4)精神狀況:緊張、恐懼、憂慮等可使頭髮脫落明顯增多。據報道,有一個死刑犯在宣判後每天脫髮1000多根。  (5)維生素:長期缺乏維生素A可導致頭髮稀少;缺乏維生素B2可出現皮脂溢位增多,可出現皮脂溢位增多,頭髮易脫落;維生素B6缺乏可引起皮脂分泌異常,口服避孕藥可加快新陳代謝,消耗更多的維生素B6,有些女性瀰漫性脫髮可能與此有關。此外,維生素B6能影響色素代謝過程,缺乏時毛髮可變灰、生長不良;泛酸(又稱維生素B3)缺乏時可使頭髮變白、生長不良;肌醇屬於維生素B族,它能防止頭髮脫落;生物素(又稱維生素H2)缺乏時可使毛髮脫落;對氨基苯甲酸也屬於B族維生素,它能保護頭髮色澤,維持頭髮的正常生長。  (6)微量元素:有學者觀察了頭髮中微量元素鋅、鐵、鉬、鈣、鉛、鎂、錳及硒值的變化,發現脫髮患者鋅銅、鐵、錳值顯著降低,而鈣、鎂、硒值顯著增高,不典型脫髮者各元素值無差異。缺銅會影響鐵的吸收和利用,鐵代謝不良會出現貧血、精神激動等症狀,後者可為斑禿的促發因素,缺銅還會影響毛髮的角化過程,從而影響頭髮生長;鈣透過與調鈣蛋白結合而發揮作用,鈣濃度高可能改變中樞神經免疫調節功能,從而導致脫髮;硒的過量可因自身免疫性反應以及頭皮脂溢增加而導致脫髮。  (7)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發熱性疾病、、貧血、營養不良、肝病和嚴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往往可導致頭髮稀疏。  (8) 性別和年齡:女性頭髮生長比男性快,年輕人比老年人快,但這種差別不是很大,隨著年齡的增大,頭部毛囊數量的減少較為顯著。據統計,按每平方釐米的毛囊數計算,20~30歲為615個,30~50歲為485個,80~90歲為435個。  (9) 其他因素:頭髮在夏天的生長比冬天略快,這是因為氣溫的升高,可促進新陳代謝旺盛,導致頭髮生長速度加快之故。頭髮在白天比夜間的生長稍快。X射線可控制毛囊基質中的硫氫基化合物,從而引起暫時性脫髮。某些化學因素如鐵能影響角化形成,可能干擾胱氨酸參與角蛋白的組成,從而影響毛髮生長。紫外線、藥物、創傷、慢性炎症、面板病、區域性按摩刺激等,對頭髮的生長與脫落也有一定影響。  到目前為止,在我收到的讀者諮詢的美髮問題中,頭髮的生長速度是常常被提及的。很多讀者寫信來告訴我們她們打聽到的能讓頭髮長得更快的秘方。比如用雞蛋洗頭髮、每月修剪頭髮至少一次等。而這些,正是我們行內所說的“頭髮巫術”,換句話說,上面的諸如此類的能讓頭髮長得更快的“秘方”,是根本沒有科學依據的。  簡而言之,除了懷孕和生病之外,無論你對頭髮的生長再怎麼關注和折騰,人的頭髮一般來說,平均一個月最多也只能長長半英寸。夏天的生長速度比起冬天會稍微快些。  關於頭髮的種種問題研究,其實是屬於一種嚴謹的學科——“毛髮學”範疇的。到目前為止,關於頭髮的結構、物理和化學特徵以及生長規律,都已經是研究得相當充分的領域了。而像上文提到的種種“頭髮巫術”,並非是基於偶然機率上的純臆想,恰恰相反,它們從現代科學發端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那麼,既然能讓頭髮“長得更快”的種種“秘方”都是徒勞的,難道我們就對頭髮的生長速度束手無策嗎?其實不然,雖然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沒有辦法長得更快,但讓頭髮的減緩生長速度的因素,我們卻是很容易找出的,——而且很多。比如:對頭髮幾乎不做任何護理、營養不良或這膳食結構不科學、疾病、藥物作用以及男性和女性的自然衰老帶來的脫髮等,此外情緒也壓力也是影響的因素。  上面提到的有些因素並非是對頭髮的生長速度造成直接影響的,而是透過影響頭髮皮囊的健康,進而影響頭髮生長的。如果要尋求比較好的頭髮護理方法,除了日常的洗髮水和護髮類用品的質量和選擇需要注意之外,也可以透過每天服用適量的多種複合維生素來使頭髮更加健康。而這樣的複合維生素並不需要買那些昂貴的,犯不著把錢浪費在那些特貴的所謂“高階”的維生素上。要說明的是,除非是懷孕或者重症患者,普通人的身體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並不是越多越好的,換句話,你不能把二十加侖的東西倒進只有十加侖的容器中。  我常常聽說有些女性服用頭髮生長的藥物來讓使頭髮長得更快,甚至男人也這樣。事實上,跟一個準媽媽的頭髮生長速度有關的是她的荷爾蒙激素水平,而不是那些藥物,所以請不要再那麼徒勞了。  事實就是這樣,儘管你不會喜歡這個答案,但它確實是科學而存在著的。如果你堅持相信那些“頭髮巫術”或是使用所謂的“萬靈油”,結果只是徒勞和荷包減重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工紅糖是如何分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