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不但有小桂子、小玄子,還有戲子、婊子呢。這和作為尊稱的“子”其實完全兩碼事,不要把它們扯到一起來。作為美稱的“子”,其意實指,也就是說,是有實實在在的意義的,是實詞。比如孔子、孟子,這個“子”是“先生”的意思,同時也是敬辭,比如《左傳》中鄭莊公對祭仲說“子姑待之”,意思就是“先生你等著瞧吧”。其實我們知道,“子”還是傳說中西周五等爵位中的一個:子爵。雖說在五等爵中,子爵是最低一等,而且多為蠻夷,但既然貴為爵稱,那當然是一種高貴的稱呼。春秋士人的諡號,也多稱”子“,比如趙襄子、欒武子等等。無論是作為“先生”的“子”也好,還是作為爵位的“子”也好,或者是士人諡號中的“子”也好,它們都是有實實在在的意義的,是實詞。但是,也是從春秋時期開始,“子”這個字又同時承擔一個虛詞詞綴的功能,在這個時候,它沒有任何意義,只是一個詞綴。比如《論語》中,曾皙說“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這個“童子”的意思就是“童”,“子”在這裡沒有任何意義,只是表明此處有個音節而已。再比如,晉惠公和秦穆公打仗,打輸被秦軍俘虜了。他妹妹穆姬是秦穆公的妻子,聽到丈夫抓了哥哥,於是就在高臺上堆起柴草,自己坐在上面,派人給秦穆公說:“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唯君裁之”,意思就是“如果你早上我哥哥當作俘虜帶進都城,我晚上就死。如果你晚上把他帶來,我早上就死,你自己看著辦吧。”這裡穆姬自稱“婢子”,這裡的“子”和“童子”中的一樣,也是一個沒意義的詞綴,只表示此處有一音節,婢子就是婢,有沒有這個子字,不影響意義。作為實詞的“子”,往往含有敬意,但作為詞綴的“子”,或者用在貶稱中,或者就是形容小的詞彙中。這是怎麼回事呢?我想了想,可能是下面的原因(未必對,歡迎方家指點)其實,“子”的原意,就是小孩子。甲骨文、金文中的“子”字,都是幼兒的形象。由此引申出來一個“小”的意思。此外,鳥類的蛋,也因此被稱為“子”,——直到現在,有地方還把雞蛋叫“雞子”。商族起源的傳說,說他們的始祖簡狄洗澡時,吞了一個燕子的蛋,因而有孕,生下來契,就是商人的祖先。這也就是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因為簡狄是吞鳥卵而有孕,因此商人的姓就是“子”。——這個說法對不對姑且不論,我們就當商人“子”姓的來源就是這樣的好了。因為商人姓子,所以在商朝時,“子”無疑是一個高貴的稱呼,我估計也只有個別地位極高的貴族才有資格稱“某子”,比如微子是紂王哥哥,箕子是紂王的叔叔。由此,以“子”為敬稱、為爵位名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應該就是“子”作為敬稱的來由。但是,我們也說了,“子”的本意是小孩子,因此又引申出“小”的意思,而作為虛詞字尾的“子”,最早就應該是從“小”這個意義發展出的,到最後實指意義消失,變成了詞綴,多附在形容小東西的詞語後面。如“童子”等。題主說到“小玄子”、“小桂子”,這恰好就是用在小孩名字後面的字尾,和“童子”的用法相同。而且也表示親暱。後來,又由“小”引申到“賤”,又附在了一些賤稱的詞的後面,比如“婢子”等。——到現在,我們還會說“鬼子”什麼的,都是賤稱。對了,還有“婊子”。到現在,作為虛詞字尾的“子”極大地流行,好多詞彙後面都要加“子”,也就不單單侷限於小或賤的意思了。好多平常的東西都被加上了“子”的字尾,比如桌子、凳子、獅子、豹子、梳子、辮子、腳丫子、褲衩子等等最後,“子”還有一種用法,就是半實半虛,其實指意義並未完全喪失,附在詞的後面,表示“××的人”,比如“舟子”,就是架舟的人,《詩經》中說“招招舟子,人涉卬否”,意思就是說“船伕搖搖擺擺地划著船,別人都要過河只有我不願意過”。到後來,這種用法也大行其道,比如“戲子”,就是唱戲的人,瘸子,就是瘸腿的人,聾子,就是耳聾的人,瞎子,就是瞎眼的人,騙子,就是行騙的人,等等。——不過說起來,這種詞彙也貌似大多數不是好詞。總之,作為實詞的子和作為虛詞詞綴的子是不同的。
謝邀。不但有小桂子、小玄子,還有戲子、婊子呢。這和作為尊稱的“子”其實完全兩碼事,不要把它們扯到一起來。作為美稱的“子”,其意實指,也就是說,是有實實在在的意義的,是實詞。比如孔子、孟子,這個“子”是“先生”的意思,同時也是敬辭,比如《左傳》中鄭莊公對祭仲說“子姑待之”,意思就是“先生你等著瞧吧”。其實我們知道,“子”還是傳說中西周五等爵位中的一個:子爵。雖說在五等爵中,子爵是最低一等,而且多為蠻夷,但既然貴為爵稱,那當然是一種高貴的稱呼。春秋士人的諡號,也多稱”子“,比如趙襄子、欒武子等等。無論是作為“先生”的“子”也好,還是作為爵位的“子”也好,或者是士人諡號中的“子”也好,它們都是有實實在在的意義的,是實詞。但是,也是從春秋時期開始,“子”這個字又同時承擔一個虛詞詞綴的功能,在這個時候,它沒有任何意義,只是一個詞綴。比如《論語》中,曾皙說“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這個“童子”的意思就是“童”,“子”在這裡沒有任何意義,只是表明此處有個音節而已。再比如,晉惠公和秦穆公打仗,打輸被秦軍俘虜了。他妹妹穆姬是秦穆公的妻子,聽到丈夫抓了哥哥,於是就在高臺上堆起柴草,自己坐在上面,派人給秦穆公說:“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唯君裁之”,意思就是“如果你早上我哥哥當作俘虜帶進都城,我晚上就死。如果你晚上把他帶來,我早上就死,你自己看著辦吧。”這裡穆姬自稱“婢子”,這裡的“子”和“童子”中的一樣,也是一個沒意義的詞綴,只表示此處有一音節,婢子就是婢,有沒有這個子字,不影響意義。作為實詞的“子”,往往含有敬意,但作為詞綴的“子”,或者用在貶稱中,或者就是形容小的詞彙中。這是怎麼回事呢?我想了想,可能是下面的原因(未必對,歡迎方家指點)其實,“子”的原意,就是小孩子。甲骨文、金文中的“子”字,都是幼兒的形象。由此引申出來一個“小”的意思。此外,鳥類的蛋,也因此被稱為“子”,——直到現在,有地方還把雞蛋叫“雞子”。商族起源的傳說,說他們的始祖簡狄洗澡時,吞了一個燕子的蛋,因而有孕,生下來契,就是商人的祖先。這也就是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因為簡狄是吞鳥卵而有孕,因此商人的姓就是“子”。——這個說法對不對姑且不論,我們就當商人“子”姓的來源就是這樣的好了。因為商人姓子,所以在商朝時,“子”無疑是一個高貴的稱呼,我估計也只有個別地位極高的貴族才有資格稱“某子”,比如微子是紂王哥哥,箕子是紂王的叔叔。由此,以“子”為敬稱、為爵位名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應該就是“子”作為敬稱的來由。但是,我們也說了,“子”的本意是小孩子,因此又引申出“小”的意思,而作為虛詞字尾的“子”,最早就應該是從“小”這個意義發展出的,到最後實指意義消失,變成了詞綴,多附在形容小東西的詞語後面。如“童子”等。題主說到“小玄子”、“小桂子”,這恰好就是用在小孩名字後面的字尾,和“童子”的用法相同。而且也表示親暱。後來,又由“小”引申到“賤”,又附在了一些賤稱的詞的後面,比如“婢子”等。——到現在,我們還會說“鬼子”什麼的,都是賤稱。對了,還有“婊子”。到現在,作為虛詞字尾的“子”極大地流行,好多詞彙後面都要加“子”,也就不單單侷限於小或賤的意思了。好多平常的東西都被加上了“子”的字尾,比如桌子、凳子、獅子、豹子、梳子、辮子、腳丫子、褲衩子等等最後,“子”還有一種用法,就是半實半虛,其實指意義並未完全喪失,附在詞的後面,表示“××的人”,比如“舟子”,就是架舟的人,《詩經》中說“招招舟子,人涉卬否”,意思就是說“船伕搖搖擺擺地划著船,別人都要過河只有我不願意過”。到後來,這種用法也大行其道,比如“戲子”,就是唱戲的人,瘸子,就是瘸腿的人,聾子,就是耳聾的人,瞎子,就是瞎眼的人,騙子,就是行騙的人,等等。——不過說起來,這種詞彙也貌似大多數不是好詞。總之,作為實詞的子和作為虛詞詞綴的子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