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女漢子

    首先這種說法比較片面,凡是不能太絕對。

    這種說法在某種程度上跟我們的普遍觀念有關:我們潛意識裡認為沒文化的人有時會不講道理,有文化的人知書達理。

    那麼當沒文化的人好說話,有文化的人多講究時,人們潛意識裡的這種觀點就會變為相反的極端化,越沒文化的粗人為人處事越真誠值得信任依賴。越有文化知識的人越難交往。

    其實也只是幾個這樣的例子。

  • 2 # 一點學堂

    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全部都對。

    個人覺得有時候恰恰相反,越是有文化的人態度越應該謙和才對,所以越容易交往;您說的越有文化知識的人越難交往的人,可能是比較矯情吧!

    當然,也有例外。層次低的人,往往本事不大脾氣大,不會和別人相處,總會得理不饒人,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推己及人。他們會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很愛面子,什麼事都愛爭個對錯短長,所以和層次越低的人越難相處。

    不管怎麼樣,只要真心換真心的交往,我覺得都不難。

  • 3 # 中山柴

    魯迅先生寫過這樣一個段子,說北平的幾個教師去飯館吃芝麻餅,吃完餅,有些芝麻粒散在桌上,眾人覺得扔了心疼,但想撿起來又怕人笑話,中有一人,急中生智,朗聲問大夥那什麼字怎麼寫來?一邊做思緒狀,一邊用手蘸唾沫在桌上寫,那芝麻粒就進嘴裡了,眾人見狀,忙高調模仿,競相寫字。又有一人,見有數粒芝麻在桌縫裡,便以手猛拍桌面,大呼妙哉!那幾粒芝麻便蹦上來了。

    這個故事說明,越有文化的人,想得往往越多。

    有文化的人也是芸芸眾生之一部分,也要吃飯穿衣生存,因此,在生計上,他們也必須計較,尤其是文化人,除了那些大家、大師外,都是些低收入的人,這些人都有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斯文氣,在教書育人之暇,走銜穿巷賣包子賺外快的只是少數,大多還是抱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思想。

    這麼一來,文化人要糾結的東西可就多了,他們的精神追求高是自然的,但物質上的滿足也往往是他們精神追求的一部分,相輔相成的,而他們的收入渠道又十分狹窄,更要命的是,這些人還死要面子,生怕被別人看到窘相,於是,在待人接物方面,他們就會比普通人敏感得多。這時候,你就會感覺這種人不好相處。

    與此相比,俺們這些粗人就沒太多計較了,大家都是苦力,吃得差點穿得髒些都是正常現象,誰也不想瞞誰,而且在當今時代,只要不怕髒累,掙錢還是不難的,平時有個不湊手,相互借取都是非常直爽的。

  • 4 # 核桃媽媽愛生活

    知書才能達理。不信你看看那些黑心商販,基本都是沒文化的,沒受過高等教育,沒有道德底線。

    淳樸善良的也有,不過是少數。

  • 5 # 萬物皆明

    講個我身邊的故事吧!我只想說,文化水平的高低和一個人難不難交往沒有必然的關係!

    那是17年中秋節,單位放了三天假,我沒有回家,因為家裡父母帶著孩子出去旅遊去了,我便主動就在公司加班!

    有趣的是我們部門也有個男同事沒回去,我原以為是路程太遠,直到第二天一起出去吃飯閒聊的時候我才知道原因!

    他家裡有兩個哥哥,他是老么!農村的,小時候家裡窮,大哥二哥上完初中就輟學了,主要是他兩個哥哥學習不好。

    可是這個同事從小學習優異,父母對他非常偏心,大哥二哥打工寄回家的錢都用來供他讀書了!這樣一直到本科畢業!

    他說他每年除了春節必須回去之外,別的節日一般都留下來,聽到這裡你們估計會認為這個同事是為了多加班多掙錢回報家裡人!

    當然也有一些這個原因,但是他說他不回家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孤獨。。。他父母和兄弟的文化程度都很低,甚至他所有親戚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是這個家族唯一的一個大學生。

    他在家裡感覺到格格不入,生活觀念和人生觀念衝突很大!他們在一起聊的最多的是村裡面發生的一些芝麻綠豆的瑣事,天知道他其實一點都不感興趣,簡單地說他們之間完全沒有共同語言!

    可是這個同事是個孝子,他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可是內心的孤獨也是避免不了的,後來他就儘量不再回去了!

    這個同事難交往嗎?一點也不,他為人正直,心地善良,除了從小貧窮導致有一點點內向之外他和同事關係非常好!

    他的兄長、家人們難以相處嗎?也不是,他的家人都很樸實,我雖未見過,但是從他話裡還是能夠聽出來家裡為人也不錯!

    文化程度並不是衡量一個人性格和為人的標準,我朋友裡面有文化程度高的也有文化程度低的,但是大部分都是比較容易交往的!那些不容易交往的各種各樣的人都有!

    一個人難不難交往真的和文化程度沒什麼關係!我覺得和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有關係!

  • 6 # 陳天哲

    沒有絕對的答案,只有相對的比較!我倒是見過看起來的沒有什麼文化的粗人,表面上看,絕對的好人,但是,也只是嘴上的好人,真正到事上,一個比一個沒有原則,協議合同法律底線都敢違反,各種佯裝不懂,只為謀取私利……

    我曾經的一個朋友,口頭上,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欠他的,打在官司上,都是他輸,我就說,你只是滿嘴的仁義道德而已……

    還有一個朋友,連續三場官司,都是違法違約,他還是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還是站在自己的道德上指責他人……

    我認為,這些所謂的好人,不值一提……有些人,越是愛講仁義道德,越是沒有仁義道德,他講的目的很簡單,只是為了哄騙別人給他讓利而己……

  • 7 # 霜冷寒秋

    這個問題得看人了,無關於對或是不對。

    現如今也有著擁有高文化的流氓,頭上頂著一頂大高帽,披著羊皮的狼,做著傷天害理的事情。就比如這段時間所發生的教師被埋案,校長難道學問不高嗎,可是照樣敢致人命於不顧,試想這種人你能和他相處嗎!

    而被殺的教師只是為了舉報偷工減料就慘遭奸人所害,他是正義的,是我們欽佩的人,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我們也樂意與之相處,可惜的是,他已經死了。

    而越沒文化的粗人大部分都是比較真誠的,他們會以禮相待,也會真心待你。不過不排除極個別的地區和個人思想比較落後激進,也會做著吃人不吐骨頭的事情來。有拐賣婦女兒童的,有強買強賣的,這類事情跟文化程度有點關係,但還不是最主要的關係,最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有一顆善良的心,能夠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不作違法犯罪的事情。

    朋友之間相處最重要的是交心,跟文化無關,我寧願交著善良的大老粗也不願與文化流氓為伍。

  • 8 # 雁南歸34

    粗魯人直來直去,膽大不計後果,斯文人瞻前顧後,膽小行事慎密。這一武一文可相互取長補短,合作起來可成大事也。

  • 9 # 小益鳥康樂韌掙

    敬謝邀!粗人真誠可信,文人難以交往,總體上基本如此。有關具體情況和道理是:一、現在的人品,同毛澤東時代比,總體是明顯下降了。這是社會的物質跑快了,而精神準備不足,因而走慢了,這是中國社會發展中難以避免的現象,責怪、苛求、不滿、洩氣等負面心情,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是有害的。現在的可喜局面主要有二,一是黨在狠抓黨風社風,二是經濟服務員的誠信度在明顯上升。政治服務員的誠信急需加油追。二、我您他的共同責任是,我先自主嚴我管好一一用康樂的精神第一化除物慾的金錢第一,淨化自我的人品,提升真誠可信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自己的誠信度高,且不斷注重提升,那我們在誠信人群中,自然就會真朋多、活得康樂更康樂,同時,這也是在支援社會正風正氣的日益提升,即愛國的真實表現,若態度消極甚至放縱自己,那就是害己害社會了。三、粗人文化少千的是體力,憑氣力在苦累中生活,不容易產生浮躁`、虛榮和作假,而文化人憑嘴皮子、筆桿子,幹著相對輕鬆的活,容易產生浮躁、虛榮和作假,容易耍鬼心眼,憑氣力較難耍鬼心眼。總之苦難中長大的人與真誠近`,糖水裡泡大的與驕嬌二氣近。四、具體說到待人,還得具體人具體用心相待,不分文化程度,不分年齡性別,更不分職位等,都該聽其言觀其行,更要注意其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尤其是眼神(眼晴是心靈的窗戶)情義該講,更該注重的是規矩和法律,否則就容易受騙。僅供參考。

  • 10 # 旭述辯證法

    其實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文化知識如何定義。因為定義上出現了混淆,所以才會有這個社會現象。

    文化知識很重要,但是隻是代表了一個人有沒有足夠的基礎知識而已,而大家感性上會把有文化知識的人就應該是有學問的人劃等號。因為中國文化一直推崇有學問的人,認為有學問的人在做人做事上都很靠譜,而現在社會普遍的認知認為一個人是研究生,是博士,是教授,高學歷,就是有大學問的人!

    所以概念大錯特錯!

    有學問的人未必非要高學歷,很多人在社會歷練,一樣懂得人情世故,懂得世態炎涼,懂得百姓疾苦,懂得相互妥協,懂得經濟起伏規律,懂得人性變化莫測

    而有高學歷的人,尤其是現在只是在某一個領悟的高學歷,業務一輩子就研究某種化學材料的屬性變化,對社會等等一概不知,我們並不否認專業領悟的才華可以提升科技,提升社會福祉,但是到社會大學這群熔爐,人每天要和各種角色人物打交道,離不開人情世故。

    所以,不管文化水平高低,打交道的過程中讓人感受到真誠而不諂媚,讓人感受到熱情而不失原則,讓人感受到力量而不受壓迫,不卑不亢,娓娓道來,那應該是我們認為一個有學問的人的樣子。

    配圖是我心中有學問人的樣子,和知識無關,和做人做事相聯

  • 11 # 周言坤8

    這個自古以來便有定論。明代曹學全便寫了一句話非常有名。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盡是讀書人。具體事件請各位百度去看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就目前而言,你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