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小於不大於

    我之前一直把這個跟cos弄混了。

    見過。

    挺新奇的,也挺佩服這些人的,畢竟這放在現在還是很小眾的。

    各有所好,這沒什麼。

  • 2 # 憶往華夏

    在街上看到過挺多穿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因為自己跟小夥伴也喜歡穿漢服,上街也是肯定的。

    個人認為,很欣賞穿漢服上街的人,我感覺很有勇氣,因為部分漢服愛好者喜歡漢服卻又怕別人指指點點,雖然我跟小夥伴上街的時候也會被別人誤會是有表演,但往往這種時候,就要解釋,並讓人家知道這是漢服,穿在身上的漢服,有著獨特的宣傳作用。

    漢服作為漢民族傳統服飾,個人認為,穿它上街並沒有什麼不妥,反而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漢服,有勇氣將漢服的美傳遞到每個人身上。

  • 3 # 老夫只是個孩子

    我們在日本南韓街頭看到日本人,南韓人穿自己的民族服飾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在中國大街上看到有人穿漢服不奇怪才是正常的行為。

  • 4 # 國病

    穿漢服的在街上看見過,但不是很多,所以還需要加大推廣力度。

    漢服是自己祖先穿過的服裝,原本應該是一經提倡就會有眾人響應。但現實卻是推廣艱難重重。可見這個社會病得很嚴重。

    一件衣服而已,一種服飾風格和審美風格而已。可是就有人拿出大棒子、糞瓢來打擊和潑汙。就像中醫和西醫,正常人是不會去站隊拒絕其中一個的。只有神經病會站隊一方潑汙另一方。穿上漢服是不是意味著就要拒絕現代服飾了,不是嘛。但神經病們卻是這樣想的,認為穿了漢服就回到古代了。可是仔細想一想,全世界幾乎所有的民族都還保留著自己的傳統服飾,偶爾節日活動穿一穿。日本號稱脫亞入歐,但日本除了傳統服飾以外保留的傳統文化遠遠超過我們。掃視一下世界,其實唯一丟失自己傳統服飾的也就只有我們。西方發達國家也一樣啊,每逢節慶就會穿出來。一是文化傳承,二是給生活增添色彩。

    腦殘們一邊羨慕日本保留了傳統文化,甚至說漢唐在日本,詭異的是,還是這部分人轉頭就對復興漢服嗤之以鼻。你完全不明白它們是什麼邏輯。我的評價很簡單,就是慣性人的辮子情節。習慣了一個方向就不願意回頭看看,留了辮子死活不願意剪。還有一類人則是把媚洋看作偉大光榮正確。有的原本已經移民,但就是肉身死活賴著不走,還要跳出來反對漢服復興。你移民不是不可以,但想要把自己的文化毀滅,那就不會容你了。

    衣服也好、建築也罷,其實只是保留一個審美風格和祖先的傳承下來的符號。它不會帶有任何不好的內容。今天人還使用著的很多東西也都是傳承下來的,你還在使用,能說明你不現代了嗎?喝茶的器皿你拒絕嗎?筷子你拒絕嗎?還有語言,有的極度自賤狂可能會說語言也要替代,可目前發現,英語詞彙是漢語詞性。且各國語言裡也有大量漢語詞彙。你如何拒絕?對他們來說更可怕的是如果直到全世界幾乎所有文化的源頭都在中國。他們又如何拒絕呢?

    為什麼要復興漢服,其實很簡單。祖先積澱了幾千年的東西我們找不到特別正當的理由時,不能輕易丟棄。如果是中藥渣撒路上這一類,那當然要拒絕了。面對西方文化也一樣,明顯垃圾的也要拒絕,有問題的要糾正。比如嘻哈明顯就是叫人去挑釁辱罵,那當然應該拒絕了。盲目用diss這個詞的都是些腦殘。節奏、韻律、表達當然沒問題了,可是除了這些其它真的是垃圾。有人說穿漢服不方便幹活,我想說古人並不是不幹活,你真要找古人幹活時的服飾還是能找到的。而且誰也沒有要求你天天穿,完全可以作為休閒和節慶、婚嫁時穿一穿。多簡單,又不是你的大腦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就算是節慶,你不願意每次穿也不是不可以。誰強迫你了?所以無端地跳出來反對實在只是心態問題,只是捨不得固有的慣性的那條辮子而已。跳那麼高幹什麼呢?有的人一天戲子長戲子短,其實用戲子一詞罵人就是典型的儒家文人排斥異己、攻擊別人的做派。這才是舊時代的餘孽思維。有明星有不堪之處,但你攻擊的是全部,否定的是一切。藝術家也是戲子啊,這個詞難道不是這個概念嗎?人脈潛規則你拒絕了沒有?孔儒分親疏遠近的思維就是人脈文化,這些你都不拒絕,你告訴我你反封建。我天,我估計你連封建兩字啥意思你都可能不知道。我說過,不拒絕人脈利益的人都不算脫儒。天天講成功論的也不算脫離舊時代糟粕。這些你都不拒絕,你反對一件衣服,然後聲稱你現代化了。搞笑也不是這麼搞的。

    衣服的意義說白了就是根文化審美,只有把你的出發點找回來,你才能很好的看世界。你只有確定了一種風格,你吸收的東西才能在根文化的前提下進行融匯創造。就服裝設計而言,你都是歐美審美風格,最後你發現你永遠設計不過他們。因為你沒有那樣的生活、沒有感受,你去做別人的風格,自然只能是模仿而已。西方把我們的元素拿過去,做出來的也是他們自己的風格。這就是有根文化與丟失根文化的不同。風格和色彩不存在誰好誰不好,只有適應不適應。歐美風格不是不好,而是於我們而言重口味了一些。要命的是在那個風格下我們不可能超過他們。人種差異的內心體驗都不一樣。唱歌也一樣,口腔共鳴都有差異,你去模仿人家的腔調必然是可笑的。模仿只是適合於一開始的學習階段,比如嬰兒、兒童。都長大了,還只會模仿,那通常就是弱智了。模仿引發的車禍現場很多,日光浴和噴香水就是,白人需要日光浴,我們只有老年人和冬天需要曬曬,我們又沒狐臭噴什麼香水。他們是腥騷的東西吃多了,基因裡帶有了。還有喝冷水,其實我們的飲食結構只有小孩適合喝冷水,如果你天天吃烤肉、牛羊肉之類的食物,你也會自己找冰水喝的。你的肉體就會自己去選擇,比你的大腦還聰明。

    當一個社會主流極度自賤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社會根本無法識別外來事物帶有的問題,也根本識別不了自己傳統優秀的部分。相反,一個社會極度自大狂的時候是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的,也接受不了外面的優秀。所以自大狂和自賤狂都很讓人無語。

  • 5 # 嘮嘮叨叨看看走走

    其實,我只想說穿漢服的都是土豪小姐姐。自己可以去搜搜價格,而且漢服你搭配不好,會被別人說,秦宋唐明清混搭之類了。到底漢服是啥?就是商家特定的營銷,愛國不是表現在服飾上,因為我們的衣服都是國內產的。順便問一個問題。清朝的算不算漢人穿的漢服那麼我們當年五四愛國運動到底對不對?

  • 6 # 白羊座的清清啊

    前天我第一次穿漢服出門,請朋友一起吃烤肉,一路上都有人盯著我看,搞的我有點不好意思。

    吃完飯散步,朋友說要去金店買轉運珠手鍊,老闆娘看到我穿漢服誇讚好看,讓我拿著他們家轉運珠手鍊,給她拍抖音影片宣傳一下,就給我朋友多打點折,最後我朋友買了兩個轉運珠手鍊,送了我一個

    總之第一次穿漢服,很開心,又有點害羞

  • 7 # 雲錦1108

    見過好幾次,看樣子應該是大學生,二十左右的小姑娘,穿著襖裙,很溫柔的樣子,要是有女兒也一定這樣打扮。可惜家裡只有一個臭小子,上次學校藝術節班級團購了漢服,兒子長的太壯,沒有一點儒雅的感覺。

  • 8 # 鳳嗚岐山2

    少數民族還保留著自己的民族服裝。我們漢族也應該有自己的服裝。平時穿不穿自己隨便。重大傳統節日穿出來給節日生活增添光彩。

  • 9 # 影動九州

    我們這是小縣城,從來就沒在路上見過穿漢服的人,倒是在文化下鄉演出時見過唱戲的人穿的戲服,不知算不算漢服,若果誰穿戲服上街逛,老人們就會說:這娃腦子進水了,有病,得治。後果就是男娃說不上媳婦,女娃沒人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白想炒股,要先幹什麼後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