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代駕段鵬
-
2 # 營前大表嫂
紅薯控旺抓住關鍵時期:第一次控旺的第一次膨大期,蔓長45-50公分左右,薯蔓已經開始從壟上垂下來,這時要輕控。第二次控旺在蔓長60-70公分左右,基本上已經封壟,也是紅薯發育黃金期,要加大藥量重控。如果高溫多雨,紅薯長勢旺,可以適當增加一次
-
3 # 沃土鄉情
立秋後地瓜還需要控旺嗎,這是要看情況的,地瓜也就是紅薯。有的朋友因為前期乾旱沒有控旺,後期由於雨季的到來,雨水大,用的肥料多等原因控旺不利的還需要控旺1-2次。
立秋雖然到了,但是溫度仍然居高不下,個別地區雨水充沛,要根據田間情況適當管理。地瓜進入8月後也到了生長後期的關鍵時刻,地面開始裂縫,我們也會發現有一些紅薯沒有裂縫,但紅薯秧的長勢非常良好,我們就可以把紅薯秧直接剪去一半,透過控旺,使養分集中供給,促進根部的生長髮育。
紅薯葉面噴施草木灰或者磷酸二氫鉀,也可以達到控旺效果,促使紅薯膨大。
-
4 # 彩虹的微笑1114
紅薯控旺抓住關鍵時期:第一次控旺的第一次膨大期,蔓長45-50公分左右,薯蔓已經開始從壟上垂下來,這時要輕控。第二次控旺在蔓長60-70公分左右,基本上已經封壟,也是紅薯發育黃金期,要加大藥量重控。如果高溫多雨,紅薯長勢旺,可以適當增加一次
-
5 # 六股路王福強
今年天氣7月份之前乾旱,有的地瓜根本都沒噴控旺的藥,7月份後當地雨量充沛,降了兩次大雨,農戶又開始補噴,有的補噴效果不是太明顯。8月8日立秋仍在伏中,天氣熱量不減,我個人認為應該控旺,並配合提蔓,割蔓,控制地瓜旺長,控的的程度以壟溝分明為標準。
-
6 # 小夥阿銀
是否需要控旺需要看種植時間,有沒有結地瓜,地瓜苗長勢如何,如果地瓜塊不大,苗又旺就需要控旺了,可以選擇打控旺藥。
-
7 # 三農堂廣訊
藥物控旺
目前來看藥物翻藤是個人感覺比較好的方法,因為利用藥物進行紅薯翻藤的話,至少能在這個多雨的生長旺季,有效的控住秋藤的旺長,這個方法也是比較省事簡單的,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人工成本,利處是省事,弊處是對後茬作物用一定的影響,但是合理的使用控旺劑還是可以避免以上情況的,控旺劑一般在整個生長週期噴灑1-2次就可以,控旺劑雖好,但是不可以多用,避免因小失大,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8 # 秦鄉小偉
今天2019年農曆七月初七了,明天初八就立秋了。雖然過了立秋之後,早晚天氣會發生一些變化,變得涼爽許多,但是中午還是高溫天氣,還最少要持續一兩個月。對於農作物生長是有利的,所以需要人工控旺。
我就說說我自己的真實經歷吧。我家是農村的,山區的孩子,在前幾年一到暑假在家種地瓜。特別是立秋之後,雨水充足了,光照好,長得特別快。地瓜的藤蔓長得特別快,我們都是半個月把藤蔓用手工翻一遍,防止藤蔓紮根,吸收沒用的養分,使地瓜不能正常生長。
還有一個就是把長得過茂盛的藤蔓,根據生長的狀況,把多餘沒必要的藤蔓用手工剪了,防止藤蔓過於茂盛,影響地瓜的生長。因為到了秋天雨水也多,光照在充足一些,氣候溫和,特別適合農作物生長。所以我個人覺得必須得控旺,不然長得過旺,會造成地瓜的收成,產量下降,質量也會很難保證。
-
9 # 小曉農民
立秋以後地瓜還需控旺嗎?
地瓜即紅薯,紅薯一般在5月上中詢插秧,到立秋已經生長了差不多3個月,紅薯秧子也長到60釐米甚至有些都有80釐米長了。最重要的是紅薯在這個時期正是地下薯塊開始生長膨大之時,紅薯本來就是收穫地下薯塊的作物,如果這時我們不控旺還等到什麼時候呢?
立秋後紅薯還需控旺嗎立秋後紅薯控旺是必須的,而且不能等。因為這時正是紅薯生長旺季,如果不控旺那紅薯地上莖蔓瘋長,消耗大量營養導致沒有過多營養流向地下部分這樣就會導致紅薯只長莖蔓不長薯塊,從而導致紅薯產量低下。
紅薯在立秋後不止是需要控旺還需做好水肥管理工作,這樣才利於紅薯高產穩產。
紅薯控旺在之前都是採用人工控旺。人工控旺有提秧、翻秧,其原理就是減少紅薯莖蔓吸收地下營養及減少紅薯葉片進行光合作用,這樣達到控旺目的。但小曉覺得這種方法雖說達到控旺目的,但對於紅薯高產並沒有什麼用,反而還會造成減產。因為紅薯在這一時期本來就是需要大量的營養並結合光合作用吸收這些營養,如果這樣人工控旺並不能達到這些效果。
紅薯控旺目前最好選擇還是用藥物控旺,也就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這類藥有多效唑、烯效唑及一些專門針對紅薯控旺並促進薯塊膨大的藥劑。
-
10 # 星哥說農
紅薯立秋後要不要控旺,與紅薯栽植早晚、生長狀況、肥水情況及管理紅薯生長有關,根據長期種植經驗來看,立秋過後一般都是需要控旺的。
紅薯是否旺長還要因地而異,判斷是否旺長也很簡單,今天田園小哥就談談自己的看法,以供參考。
一、看頂葉
紅薯從壟間匍匐延展時,抹梢的盡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紅薯秧子頂,如果新發的莖節變長,並且梢頭直立狀,一般就可判定旺長。
二、看壟溝
小面積的紅薯基本可以看頂端,但大田這樣做有點費力,這時可以看壟,順著壟溝望去,如果看不到壟溝,就是說紅薯秧苗子佈滿田間,這時一般也是旺長現象。
出現了旺長,紅薯的生殖生長就會受限,就是常說的只長秧子不長薯,必須及時控旺,以達到紅薯的高產。
一、提蔓
以往控旺往往採用翻秧或割秧,經驗證明那樣做雖然達到了控旺,但是也會造成紅薯減產,如今改用提蔓來控旺,只要使不定根脫離地面即可,雖然費時,倒也省錢。
二、噴藥
如今科技發達,大面積的紅薯田一根根提蔓也不現實,可以利用植物調節劑進行控旺即可,省時省力又方便,只是要控制藥劑濃度,以防噴死秧子不長了,就更麻煩了。
總之,立秋後紅薯要不要控旺還要因人而已,不同的紅薯田有不同的長勢,必要時還要噴施葉面肥促旺呢。
回覆列表
紅薯控旺當然可以選擇多效唑,多效唑作為農業生產上常用的一種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為什麼不能對紅薯進行控旺呢?顯然是可以的。尤其是對於脫毒紅薯而言,其在種植中的生長優勢表現的會更加突出,如果不進行控旺處理,地下塊莖部分很難得到充足的營養供給,自然也就難以長出漂亮較大的薯塊了。
通常來說紅薯控旺兩次基本上就可以了,而在紅薯生長期內如果生長過旺的話可能還需要相應的增加控旺次數。控旺的程度以及次數主要還是根據環境以及紅薯的生長情況來綜合考量,且不可簡單想著為了控旺而控旺或者說見到別人控旺就跟著控旺。這樣的控旺沒有任何實際性意義,不僅不能實現增產,還可能造成減產。
第一遍控旺建議在紅薯秧子長至四五十里面的樣子選擇噴施,此時的目的是為了透過抑制紅薯秧苗的伸張與生長促進植株根部發育,實現健壯植株,從而可以更好的二次生長。畢竟紅薯薯塊長在地下根部。
而第二次控旺選擇是在紅薯藤長至七八十公分之際再次噴施,此時紅薯植株形態已經建成,有足夠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為植株根塊的膨大提供源源不斷的營養供給。
不過以上原則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比如說咱們俗稱的黃茬紅薯(黃色瓤)相對白色 紅薯來說本身植株秧子就偏短很多,甚至不必要採取控旺就能取得不錯的產量。因此,具體實施方面還是要參照田間的環境,綜合考量控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年份內的雨水量比較大的話,還有必要實施多次控旺的方式。
而今來說,市場上關於控旺的藥劑已經很多,不止有多效唑,像縮節胺、烯效唑等都能夠起到很好的控旺效果,當然市面上也有紅薯專用的控旺劑。在選擇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對於控旺我們追求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提升品種提高產量,而不是表面的抑制植株生長的表象,部分農民朋友忽略了上述因素,盲目加大藥劑,追求表象卻忽略了以上內涵,實則本末倒置!也有朋友因為擔心藥劑過量而一位的節約藥劑,造成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