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陝北Vlog

    別看我們是農民,比較關注這些切身問題,但是中國的政策研究院看待這些問題比我們還深刻。

    就拿現在耕種土地補償一說,只要你種田,國家搞土地直補和糧食直補,無奈,中國現在很多地方的耕地和收割還停留在原始社會,一切還是靠人力畜力,生產效率可想而知,所以種地就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因為房地產市場慢慢飽和,有很多的進城務工人員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年時間有60%以上的時間閒賦在家大有人在,耕種受益太低,所以很多人寧願待在城裡的租住小屋每天接送孩子上學也不願意幹任何工作,有些人會說他們懶,坐吃山空,但是這也是這些年輕人的無奈。

    關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中國農業部近年來,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土地流轉,鼓勵一些有能力的企業家出資成立一些農業公司,政策補貼購買大型機械,將農村土地整片承包,施行整體規劃耕種,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農民這樣可以收取一定的租金,也可以為這些公司打工,達到雙收的效果。隨著村裡農民土地確權登記逐漸完成,集中修整土地(梯田、引水灌溉逐步完善),將土地變得更加容易耕種,大大提高未來的生產效率。在中國西部地區,一些試點專案的成功,政策指引扶持,部分土地已經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已經出現了喜人的效果。

    現在很多進城務工人員的孩子都在城裡讀書,家庭主要消費也是來自孩子教育、結婚,一個陝北農村一個農民以種10畝地來說,一年的純收入大約8000元左右,外出務工2個月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收入水平,當然很多家庭遠遠不及這個數字,因為種田的大部分都是些留守老人。所以社會在進步,要想全面實現政策導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樓主提問的問題,可以這麼回答,如果在陝北黃土高坡,最近幾年靠種田養活家庭,很難!我們家四個孩子,老四大學畢業六年了,父母才剛剛把讀書時的債務還清。孩子結婚買房彩禮錢,還深埋在黃土裡,需要用最原始的工具幹最累的活在裡面挖掘。

  • 2 # 鄉村小鄢

    也有農業搞的很好的地方,也有年輕人做的很好的!只是普遍不怎麼好而已!個人覺得還是需要更多年輕人參與到農村裡去,這樣才有活力,比較年輕人見識廣,視野開闊,很多年輕人不是回家做電商,賣農特產,他自己賺到錢了,也帶活了當地的經濟,不怕賣不出去了!多想,順應趨勢,現在很多人注重養身,健康飲食!城裡很多農產品都是快速生長的,口感差,營養價值也低,還有雞鴨魚肉等,農村可以打差異化,農村的優勢也是很明顯的,但是劣勢也很明顯,銷路難,多想想總能克服的!希望農村能越來越好,也希望以後發展的趨勢也是農村發展,綠色養殖,健康發展!

  • 3 # 天王巨星25

    農村出路,國家大力支援中小企業發展,降低種糧成本,提倡種糧意識,加大農村經濟投入,幫助助農民致富,減輕農民負擔,五保戶,困難戶,老有所養,救助設施加大,醫療費降低,給農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規範鄉人民政府,和村幹部,加大監管力度,不要亂收費,打農民主意,實事求是,紮實有郊的為人民服務,鼓勵創業,保護好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 4 # 豫東小農

    農業的出路在何方?

    平原地帶的農業無論如何發展?都不會改變土地種植的性質。個人觀點我們平原地帶的農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首先會逐漸的把土地合方,因為我們這裡的土地在家庭承包責任制時分的土地面積比較小,但是秉著好壞土地大家都有份的公正公允的方式來平均分配的。所以我們的土地比較分散,東地一畝多,西地一畝多,北地也是一畝多,南地也是一畝多,這樣分配在機械化程度不高的時候確實有利於耕種!但是現在卻不行了。簡單的說就是車還沒有跑就到頭了,給你收種還不給車拐彎的時間多呢?效率低下!未來的土地必須得改變必須得合成大方才能夠有效的的提高種植的效率!其次就是未來的農業種植必須得有專業的種植人才來搞特色的種植!既成立專業的農業合作社,未來的農二代三代有可能會參與到農業種植上來,但是有可能會以土地為股份來參與土地的種植,或者說在農場裡上班來掙錢!

    總的來說未來的農業會像規模化集團化特色化專業化發展!

    如果在家種地能養活一家人嗎?

    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答案是肯定不能夠養活一家人的。就拿我來說吧!父母給了我3畝地,這在我們村裡跟我一樣大的同齡人眼裡還是比較多的。我們一家四口人一年的生活開銷起碼每年得將近3萬元,大的開支有女兒的幼兒園學費一年得5000元錢,兒子的奶粉錢一年也得5000多塊錢,再加上柴米油鹽醬醋以及吃飯上其他的開支也得幾千塊,生活中的開銷不敢細算。

  • 5 # 建行漸遠

    如果年輕人沒人種地了,你認為農業出路應該在哪裡?如果那時侯再種地,能養活一家嗎?

    就是因為目前在家種地無法養活一家人,入不敷出,所以才會出現農村年輕人沒有人願意待在家裡種地的現象!傳統的刀耕火種的產出,根本滿足不了家庭日益增長的開銷,於是大批的農村年輕人放棄了土地,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在農村,特別是如果再供給一個大學生,那一年的開銷就不是個小數目,單憑這大學生一年差不多就得接近3萬元,而農村那幾畝地純收入能有幾個?一個大學生一年的費用,就得莊稼地幾年的純收入。這還不算平日裡家庭的一些必要開銷,總不能只守著這幾畝耕地吧,就這樣,很多年輕人選擇了外出。

    如今,很多專家也在積極探索農業的出路,一些地方也正在推行試點工作,究竟農業的出路在何方,至今仍在探索中前進。不過如今,國內有一部分知名的大集團公司順應時代要求,率先進軍農業科領域,他們根據各地農業特色,挖掘特色農產品,向迴圈農業、智慧農業發展。形成了以集農產品育種、生產、加工、物流、銷售於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透過大集團、大資金的注入,與農民一起共享現代農業發展的機遇,引領中國現代科技農業發展。

    隨著將來農業基地化、規模化、特色化、產業化的發展與延伸,中國農業必將形成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的大格局,那個時候再種地,將會是另一番景象,再養活一家人,是沒有問題的。

  • 6 # 治平36

    謝謝!首先,農業的出路像發達國家那樣,規模化,集約化,按土地屬性比較適應種什麼,把全國的土地劃分為種植區域,分別種植各類農作物,使用優良品種,優質的肥料,先進的耕作技術,讓有志農業的達人成為農場主,承包所需的土地(流轉),用大規模集約化耕作,逐漸讓小農戶耕作轉化為現代農業。這應該是中國農業的出路。到那時,農民把土地租給農場主,可以給他們打工掙錢養兒育女。不再總是說種地的虧本,不肯種地了。農民變成有固定收入的農業工人。既有土地轉讓金,又有打工的收入,那時農民是一個過著安定舒適生活,老了也有養老金。你們認為我說得對嗎?

  • 7 # 勞動人民同志

    不是如果、而是事實沒有年輕人種地了、農村除老頭老太太也沒幾個小孩了、種地也就是流動似半老人、農忙回家種地、農閒時進城打工、本來一胎化年輕人少、基本又都上大學定居城市、由此、以後種地想同過去大集體、小農戶.都行不通、根據現實情況、實行企業種植、國營農廠、或富戶承包、都離不開國家管控、種糧不能營利、因糧食於國家經濟建設是分不開的、要相互結合、

  • 8 # 生命如歌167736088趙

    題主問的問題切重要害,是目前農村普通存在的現狀,為什麼在農村出現了一些"空心村"和″撂荒地",問題的本質是種地收益很低,無法保障家庭基本生活,年青人不願種地的原因就更多了,究其原因主要有這幾種。

    一.收益和付出不成正比

    拿我們當地(河北滄州)來說,大部分農戶都是一年兩季田(小麥、玉米),近幾年玉米價格每斤九角左右,小麥每斤在一元二角左右,一元一角多點的時候多,這樣除去投入的成本,每畝年收益幾百元錢,我們村有土地的人是每人平均一畝半,當然有很多年青人和子女沒有土地,這樣算下來既便是有土地的人,在土地上的純收益每人就是一千多元塊錢,如果遇上自然災害,種地是要賠錢的,這樣看來指妄種地連正常生活,都是無法保障的。

    二.種地沒有得到年青人的認同

    種地是個很辛苦的活,而且很多年青人不願跟土地打交道,既便是在農忙時,想讓他(她)們幫幾天忙,心情也是很反感的,原因很筒單,一是活累,特別忙的時候還要風餐露宿,二是風吹日曬,年青人大多愛美,三是種和收他(她)們基本沒什麼經驗,既便是當配角也能看出來一臉的不高興。

    三.機械化解放了生產力

    我們這裡是平原地帶,機械化程度高,每人擁有的土地不多,最忙的時候是在種和收這個時間段,平時的田間管理時間相對充裕一些,所以年青人都是就近或外出打工,忙的時候臨時回家幫忙。

    四.農業的根本出路

    改革開放以來,土地基本上都分田到戶,幾十年過去了還是延續這種方式,這種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是中國國情決定的,但它有很多弊端,一是不能形成集約化、規模化種植,大大影響了機械化、自動化的生產模式,浪費了很多農業資源,有的農機作業手經常抱怨,″剛進了地就到頭了",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二是農民各家各戶的種植技術水平高低不齊,剛才我看了上面"豫東小農"這個朋友的分享,他也是搞種植,每年兩季,平場每畝年純收益二千多,我們這裡最好的也就是畝年益一千多點,由此可以看出差距是很明顯的,三是和國外農業先進國家比,就更是小巫見大巫了,我們經常從手機上、電視裡可以看到人家基本都是大規模種植,既便於管理,產量又高,又節省人力物力,降低了很多成本。

    從以上這些情況看,中國農業要想有好的發展,必須把土地集中種植,規模化種植,最起碼把以前按等級給各家各戶均分的土地,統一按一個等級分配,使以前分散的小塊地變成大塊地,這樣的好處不用說了。

    再就是大力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大農業投入,中國農業科技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以前還能經常看到科技人員下鄉,到田間地頭傳授技術、經驗,利用農閒或晚上給農民講課,這些年幾乎看不到了,可以說農技水平上不去,發展農業就成了一句空話!

    中國人多地少的矛盾,農業收益的現狀,要想讓年青人愛農業、幹農業,是很不現實的,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也為年青人外出打工創造了很多條件,雖然很無奈,但就目前農村情況而言,也只能說一種好的選擇。

  • 9 # 糧小咖

    所以,才有了題主的思考。農村的空心化、老年化,使得很多人在擔心未來中國的農業發展,畢竟農村裡的很多年輕人要麼考學到了城市,要麼打工到了城市,留守農村種地的人群很多隻剩下了50後、60後。

    這應該是中國農業的發展趨勢,或者是出路。但這個過程中,必然會經歷著陣痛,必然要有國家農業生產的扶持和指導。

    那麼,在這個發展趨勢下,再去從事農業生產,能不能養活一家人?大家都很清楚,在當前的一家一戶耕作模式下,單純依靠種地收入,大多數是養活不了一家人的,畢竟物價這麼高,支出那麼多!但到了規模化種植模式下,無論是合作社形式,還是公司制形式;無論是農民土地入股之後分成,還是在其中從事另一種形式的“打工”,收入上應該會相對增加的。

    當然,話又說回來,由於農業生產是靠天吃飯的產業,收成與自然災害息息相關,不是規模化就能解決的問題。雖然透過規模化能夠獲取更多的收益,但也需要承擔風險。就像打工一樣,公司的效益不好了,必然會降薪裁員。

  • 10 # 天下一羅

    推進現代化,農村也要相應投入,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青年人都離開農村,這不是好辦法。我想政府有好專家,他們專門研究這竺問題,應該比我們老百姓清楚,總之,農村成無人區絕對不是好事,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一閣,名字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