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翡翠文小生o

    7805【山西新絳】古絳陶氏家譜五卷 (清)陶起盛等重修 清道光七年(1827)木活字本 五冊 日本 美國 7806【江蘇江寧】西陽陶氏宗譜十卷 (清)陶汝先等重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燕翼堂木活字本 十冊 日本 美國 7807【江蘇溧水】陶氏宗譜不分卷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五柳堂木活字本 十冊 江蘇溧水縣雲臺鄉下橋頭村西墊裡 注:此譜初修於清雍正。 7808【江蘇鎮江】潤東順江洲陶氏族譜四卷 (清)陶秀資等修 清道光元年(1820)木活字本 四冊 北圖 7809【江蘇鎮江】潤東順江洲陶氏重修族六卷 (清)陶榮等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活字本 六冊 北圖 7810【江蘇】鎮江陶氏族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陶鳳編輯 民國十九年(1930)五柳堂鉛印本 六冊 歷史所 江蘇鎮江市博 注:民國二年陶恆等始修。 7811【江蘇句容】陶氏宗譜不分卷 (清)熊飛纂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 二十冊 江蘇句容縣檔 注:譜始纂於清康熙三十七年。 7812【江蘇常州】陶氏宗譜□□卷 (清)陶士謠纂修 清光緒八年(1882)常州陶氏五柳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存卷2、卷末) 7813【江蘇常州】溧阿陶氏遷常支譜四卷首一卷 (清)陶湘等修 清光緒三十年(1904)鉛印本 北圖 科圖 人民大學 中央民院 遼寧圖 日本 美國 7814【江蘇】無錫陶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文苑閣排印本 一冊 河北大學 7815【江蘇無錫】金匱陶氏支譜四卷 (清)陶光濟編輯 清宣統元年(1909)錦初堂木刻本 江蘇檔(存卷2) 7816【江蘇無錫】陶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附錄一卷 (民國)陶世鳳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活字本 吉林大學 江蘇蘇州市圖 7817【江蘇蘇州】陶氏家譜六卷 (清)陶惟綸等修輯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本 北圖 歷史所 中央民院 南京大學 江蘇蘇州市圖 蘇州大學 日本 美國 注:清康熙三十二年陶超宗始修。 7818【江蘇蘇州】陶氏宗譜六卷 (民國)陶懷照 陶謀嘉等續修 民國九年(1920)刻本 北圖(二部) 歷史所 人民大學 遼寧圖 吉林大學(二部) 江蘇蘇州市博 日本 美國 注:陶超宗首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7819【江蘇】常熟潯陽陶氏家譜四卷 (民國)陶文炯重修 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 四冊 北圖 北京大學 吉林大學 江蘇常熟市圖 美國 注:陶貞一首修於清乾隆時。 7820【浙江泰順】池村陶氏族譜一卷 (清)林鄂等撰 清道光間重修刊本 浙江泰順縣文博館 7821【浙江嘉興】陶氏家譜不分卷 忠孝堂 待修草稿本 一冊 浙江嘉興市圖 注:內有陶葆廉修改批註。 7822【浙江紹興】會稽陶氏族譜三十卷 (清)陶元藻重修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 北圖 吉林大學 上海圖 日本 美國 7823【浙江紹興】會稽陶氏族譜不分卷 (清)陶元藻纂修 清乾隆四年(1639)序留井草堂拙蒼氏鈔本 二冊 浙江圖 7824【浙江韶興】會稽陶氏族譜三十二卷 (清)陶際堯增修 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北圖(二部) 歷史所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央民院 美國 注:明萬曆三十六年克齋翁始修。 7825【浙江紹興】會稽陶氏族譜三十二卷 (清)陶柳溪纂修 清光緒五年(1879)修鈔本 八冊 河北大學 7826【浙江紹興】會稽陶氏族譜三十二卷 (清)陶在銘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木刻本 二十四冊 南開大學 河北大學 吉林大學 哈爾 濱師大 日本 美國 注:明萬曆間克齋翁懌長始修。 7827【浙江紹興】會稽陶氏東長房分譜不分卷 清人纂鈔本 四冊 浙江圖 7828【浙江浦江】浦陽陶氏宗譜□□卷 (清)陶成福等纂修 清嘉慶十二年(1807)活字本 十冊 北圖 7829【浙江浦江】浦陽陶氏宗譜 民國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十二冊 浙江蘭溪縣白沙鄉陶宅(七部) 7830【浙江】臨海陶氏宗譜□□卷 清同治八年(1869)木活字本 浙江臨海縣博(存卷3) 7831【浙江縉雲】五雲陶氏宗譜十一卷 (民國)陶漢龍總理 陶樹子等協理 民國二十四年(1935)木活字本 浙江縉雲縣檔 7832【浙江松陽】潯陽郡陶氏宗譜二卷 民國二十九年(1940)木刻本 浙江松陽縣聯溪鄉徐山村 7833【安徽南陵】陶氏宗譜二卷 清光緒十一年(1885)纂修本 安徽南陵縣檔 7834【安徽巢湖】陶氏族譜四卷 (清)陶國良纂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刻本 安徽巢湖市圖 7835【江西南昌】昌邑陶氏族譜一卷 清活字本光緒三十三年鈔補 一冊 江西檔 7836【湖北】陶氏宗譜四十四卷 (民國)陶守珩 陶守照等編纂 民國三十六年(1947)陶氏五柳堂刻本 四十四冊 武漢圖 注:此書包括湖北各地陶氏宗派。首修於明萬 歷十一年。 7837【湖北新洲】六甲支譜陶氏八卷 (清)陶早棋 陶早茂續修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桃花鄉桃花寨村 7838【湖北新洲】陶氏宗譜三十卷 (民國)陶旭齋 陶鳳笙合修 民國十八年(1929)木刻本 湖北新洲縣桃花鄉桃花寨村 7839【湖南寧鄉】陶氏支譜不分卷 (清)陶汝鼎等纂 清乾隆十五年(1889)刻本 一冊 湖南圖 7840【湖南】寧鄉陶氏四修家譜九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陶藻洲等纂修 清光緒十八年(1892)活字本 十六冊 北圖 日本 美國 7841【湖南】寧鄉陶氏六修家譜十二卷 (民國)陶昭荃 陶文森等修 陶昭萼 陶瑞 班纂 民國三十六年(1947)活宇本 湖南圖(存卷1) 7842【湖南】寧鄉靳水雙江陶氏五修家族譜二十二卷 (民國)陶美清 陶鑄堯等修 陶美濟 陶懋熙纂 民國十六年(1927)印本 湖南圖(存卷15-22) 7843【湖南】湘潭陶氏四修支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陶世慈 陶成學纂修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田紫荊堂木刻本 十冊 河北大學 7844【湖南湘陰】陶氏七修族譜□□卷 (清)陶達烈總修 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湖南圖(存卷1、首) 7845【湖南安化】資江陶氏族譜□□卷 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 遼寧大連市圖(存卷首之二、卷一之七) 7846【湖南去化】資江陶氏七修族譜提本九卷 (民國)陶叔惠修 陶東佛纂 民國二十八年(1939)活字本 九冊 湖南圖 7847【湖南安化】資江陶氏七修族譜□□卷 民國間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3、7) 7848【廣東新會】松友祖家譜不分卷 (清)陶傑楊等輯 影清光緒九年(1883)序鈔本 二冊 美國 7849【四川簡陽】陶氏族譜不分卷 (清)陶厚魁等修 清光緒七年(1881)刻本 二冊 南京大學 7850【四川】陶氏族譜五卷 (民國)陶啟金 陶宗鈞等纂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排印本 一冊 四川圖 7851 潯陽【陶氏】支譜十六卷 (清)陶宣炡輯 清咸豐七年(1857)錄成鈔本 五冊 北圖 注:道光二十二年初稿,二十七年再輯,咸豐六 年重定。

    陶姓起源參考之一

    一 ; 以地名為氏。據《姓苑》所載,上古有陶唐氏 ( 堯帝 ),居於陶邑 ( 山東定陶縣 ) ,其後有陶氏。

    二 ; 以官為氏,據《左傳》所載,周初,武王弟康叔受封為衛侯,分到「殷民七族」,其中有「陶」氏,即掌管制作陶器的工匠。又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朝初年,虞閼之父虞思為陶正,即掌管陶器製作的官職。其後有陶氏。

    家族名人

    陶侃 (259~334)晉代名臣,潯陽(今湖北省黃梅縣北)人,字士行,明帝時拜徵西大將軍,都督荊襄軍事,平定蘇峻之亂,初為廣州刺史,每日搬運磚塊以鍛鏈體力,為人忠順勤勞,時人比之諸葛亮。

    陶弘景 (452~536)南朝秣陵人,字通明。工草隸,好道術;齊高帝時,為諸王侍讀,梁時隱於句曲山,自號華陽隱居;武帝時,禮聘不出,然朝廷大事,無不諮詢,時稱為「山中宰相」;卒贈大中大夫,諡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註一書,是將本草經依藥性與種屬重新整理而成。

    陶潛 (365~427)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一名淵明,字元亮,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

    地望分佈:河南濟陽郡,安徽丹陽郡,江西潯陽郡。

    陶姓起源參考之二:帝堯封陶、子孫為姓

    陶姓的起源已有4300多年的歷史了。說起陶姓的始祖,就要說到中國歷史上遠古時期的帝堯陶唐氏。

    陶唐氏是帝堯的封號,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按當時的習慣,堯的後人有的就以陶為姓,有的就以唐作為自己的姓氏。

    而80年代在山西省臨汾市郊區發現的陶寺遺址。也和另一支源自舜帝的陶姓有著直接的聯絡。

    中國譜牒研究會副會長張海瀛:“咱們現在站的這個遺址,叫陶寺遺址,這個遺址在咱們國家的考古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個遺址與陶姓的起源關係也非常大。傳說帝堯開始被封於陶地(山東定陶),後來又改封到唐地(河北唐縣),所以,帝堯的號就叫陶唐氏,帝堯的後代當中,有一支就是以他最初的封號以陶為姓的,這就是咱們中國陶姓的起源。另據記載:帝舜的後人當中,有一支是負責製造陶器的,給了他個官銜,叫做陶正,是以製陶為職業的,這支後代以職業為氏,也姓陶。”

    也就是說,陶姓有一支是源自帝堯的後代,有一支是源自帝舜的後代,但不管是源自堯還是源自舜的陶姓,他們實際上是一脈相傳的一家人。因為堯把娥皇和女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所以,舜帝后裔的體內也流著堯帝的血液。

    有一句關於娥皇和女英的對聯是這樣說的:、父帝王夫帝王父夫帝王,姐皇后妹皇后姐妹皇后,由此,我們更可以看出這兩支陶姓的血緣關係。

    中國歷史上的陶姓名人可謂數不勝數,晉代時期,陶姓人氏曾一連出現過好幾位了不起的人物,如以珍惜光陰而著稱的陶侃,他的格言是,人要珍惜每一分光陰,由於他辦事認真、勤奮,曾先後出任晉朝八個州的都督,並統率軍隊四十年之久。而陶侃的曾孫陶淵明,更以不朽的詩歌作品而千古留名,一篇《桃花源記》已被歷代學子視為必讀之作,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也被人們傳誦了千百年而不衰,而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為後世志趣高潔的讀書人奉為座右銘。陶淵明四十一歲時曾任江西彭澤縣令,僅八十多天就棄官歸隱,從他的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詩句中,我們仍可看出他歸隱後經常和鄰居們一起爭論並分析歷史上的往事。

    據《姓氏考略》記載,陶姓人氏很早就由最初的發祥地山東定陶、河北唐縣及山西臨汾等地向各地遷徙,陶姓繁衍到後來,就在江蘇鎮江及丹陽一帶形成望族大戶、而早在東漢時期,陶姓就已在江西九江縣成為名門望族。

    從隋唐時期開始至後來的歷朝歷代,陶姓族人就從中原陸續遷徙到福建安家落戶。

    臺灣的陶氏族人,大部分是明清時期從福建遷移過去的。

    臺灣陶氏出版社董事長陶宗翰:“這次回來能夠到我們陶氏的發源地來尋根,是一件令人很開心的事情,陶姓在臺灣的分佈還算是平均,根據現在的統計,大概有一萬多人在臺灣。”

    如今,臺灣的陶姓人氏,大部分都居住在臺北、新竹和彰化等地。

    陶姓起源參考之三

    陶姓在臺灣和大陸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陶姓最早的起源是,上古時代的帝王陶唐氏(即唐堯)在今天的山東定陶一帶製陶,堯帝的後代子孫就有以“ 陶”為姓的。 發展和演變:有一支陶姓起源於子姓,是商朝後裔。左傳上說,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為衛侯,負責管理商朝遺民,其中就有“陶”姓,據說是製造陶器的工匠。另外一支陶姓也起源於在周代,虞思擔任周朝的陶正(管理製造陶器的官職),其子孫也以陶為姓。陶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丹陽,濟陰,洵陽三大郡望,在當地發展成為望族,因此,陶姓世稱丹陽望,濟陰望,洵陽望。

    具體參見中國家譜網http://www.china-stemmata.com/dir_search.php?xing=%CC%D5&location=&pu_name=&writer=&house=&tang=&image.x=37&image.y=6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8年屬猴的人2016年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