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廣銀

    安祿山

    安祿山的屌絲逆襲

    安祿山是一個沒什麼背景的胡人,為什麼能夠一路晉升三鎮節度使呢?

    安祿山出身在河北和遼寧交界的地方,他的母親是突厥的一個女巫,在沒結婚時候就生了他,我們在陳凱歌導演《妖貓傳》裡可以看到,安祿山像中亞地區的人種,據考證,他父親可能是中亞的粟特人。他母親對外宣稱,她向戰神扎犖山祈禱才有了安祿山,所以起名扎犖山,後來她母親改嫁,安祿山就隨了他父親的姓,祿山在當時突厥語裡是光明的意思。

    先說說安祿山出生的地方,這個地方一直是遊牧民族與聚居民族常年戰爭的地方,宋遼打了上百年的幽雲十六州,主要戰場就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多民族雜居,安祿山從小就會六種語言,經常給各營地當翻譯,這種歷練讓他能夠察言觀色,也能接觸到高層次將領人脈。

    安祿山第一個高階人脈就是當時的河北守將張守珪,據說當時安祿山偷張守珪的羊,被張守珪給抓住了,張守珪看他身體強壯,武功又好,於是留在身邊做事。安祿山憑藉其聰明能幹,關鍵是很會來事,在張守珪派他去給唐玄宗送信的機會,結識了唐玄宗,唐玄宗對他印象非常好,後來唐玄宗有意考察安祿山,安祿山都表現的非常不錯。

    時勢造英雄

    我們來看看當時安祿山所處的政治環境,唐朝早期實行的是府兵制,就是打仗種田兩不耽誤,這種制度弊端就是大家只有農閒的時候才能打仗,而且要自帶糧草和馬匹,動力在哪兒呢?可以參與戰利品的分配。

    府兵制帶來弊端在哪兒呢?戰爭在家門口還好,如果跨地區作戰,士兵回不了家種地就很麻煩。但是唐朝到了太宗時期,版圖已經大大的擴大了,西邊到了中亞地區,南邊到了越南地區,可見府兵制已經不能滿足當時唐朝現狀了。

    於是太宗實行募兵制,就是打仗的只負責打仗,種地的只負責種地。這種制度無形增加了中央的財政負擔,同時更大隱患是,產生了軍閥。以前府兵制一到農忙季節,將領都要會朝廷復職,可是募兵制一打就是好幾年,將領與士兵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結果給軍閥的誕生提供了土壤。

    唐朝疆域

    唐玄宗為了使戰爭更有效率,讓這些節度使自行收賦稅,這樣各路藩鎮擁有了各地的行政與軍權,成為地方強大勢力。

    安祿山因為有跨文化背景,熟悉當地環境,自然而然受到重視。那麼你會問,唐朝朝廷里人才濟濟為什麼要重用安祿山這個文盲呢?

    李林甫的神助攻

    宰相李林甫當時的政治環境是:朝廷利益集團太多,特別是士族集團。士族透過聯姻,推薦等,形成了強大的利益集團。比如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就是士族弘農楊氏,他才幹平平,卻擔任要職,出任劍南節度使,就是今天四川雲南一帶。

    李林甫

    李林甫是個很有抱負的政治家,他看到這些士族各懷鬼胎,只為了瓜分利益,不從國家利益角度思考問題。於是他有意重用寒門子弟以及胡人,寒門子弟不會牽扯到任何士族集團,胡人頭腦簡單,打仗勇猛。這就像明朝為什麼重用太監一樣,頭腦簡單,好使。於是安祿山在李林甫的神助攻下從平盧節度使,發展為身兼平盧、范陽和河東三個藩鎮的節度使,這可是整個華北的邊境行政與軍權都在他對掌控之中。

    敗家子楊國忠

    剛才說到安祿山勢力已經非常強大,朝廷應該小心謹慎對待這些藩鎮重臣。可是唐朝卻偏偏出了一個敗家子楊國忠。在唐朝如果你想晉升,必須有軍功,可是楊國忠是依靠楊貴妃上位的,所以心底裡一直想找個建功立業的機會。於是他環顧四周,北邊遊牧民族太兇狠,西邊太遠,只有南邊有軟柿子可以捏。於是他傾盡朝廷的兵力,進攻南詔,結果可想而知,大敗而歸。

    楊國忠

    可是楊國忠不甘心,強行在長安、洛陽、河南、河北一帶募兵,搞得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有了前一次戰爭的失敗,大家都覺得南詔是個瘴氣之地,到那有去無回。更嚴重的是,這次所帶領的8萬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雖然唐朝軍隊實力很強,但是都在各個藩鎮手裡,朝廷就這點兵力,還被楊國忠給敗光了。

    這次失敗也讓安祿山看在眼裡,他手裡擁有18萬長期與遊牧民族戰鬥的雄兵,而且朝廷這麼積弱。不爭氣的楊國忠又使了一個昏招,他讓安祿山來朝廷覆命,覺得他要謀反,他要敢來,說明沒問題。他要不敢來,那就是做賊心虛,就把他給滅了。誰想到,安祿山來了,向太宗哭訴楊國忠誣陷他,於是倆人 結下了深仇。楊國忠覺得很尷尬,就在安祿山回去以後,把安祿山在長安的府邸給抄了。

    楊貴妃劇照

    氣憤的安祿山打著奉旨討伐逆賊楊國忠的旗號開始造反了。所以我們也能理解為什麼安祿山造反,為什麼各路藩鎮要處死楊貴妃了,她雖然替她家族背鍋,但是楊國忠這個敗家子,罪過不可饒恕。

    我們看到安祿山造反,是時事逼著他一步一步去做的,並不是他貪慕楊貴妃,一時興起造反的。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唐朝元氣大傷,偉大的唐朝就此沒落。

  • 2 # 多臻貴

    安祿山起兵發動安史之亂,是因為看到唐朝府兵制瓦解,唐王朝內部腐朽,楊國忠又對安祿山並不友好,如果不死兵只有死路一條!

    安祿山最早的想法,可能只是以兵諫的形式,向唐玄宗陳述不公正的待遇,但隨著戰事進展的太過順利,才終於顯露出野心!

    安祿山的底氣是唐玄宗授予的三鎮近二十萬精銳,加上邊境契丹與鮮卑部的支援,可以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為自己的惡果買單,授予全國半數的兵權,又在叛亂髮生後胡亂指揮,使封常清等名將陣亡,失去長安作為屏障,令唐王朝的威信掃地!

    所以,安祿山的叛亂看似野心的結果,實際上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個人放縱結果!

  • 3 # 小白T

    我們在看待一千多年前的這場動亂時,往往會把責任歸咎於安祿山的野心,認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陰謀家,天生反骨,辜負玄宗的信任,叛國奪權。或者指責唐玄宗年老昏聵,不識奸臣;指責楊貴妃紅顏禍水,媚上誤國;指責李林甫、楊國忠,佞臣當道,毀綱亂紀。

    安祿山本人的經歷非常有傳奇色彩,幾次差點喪命,機緣巧合才活下來。發跡之前,他因偷盜牛羊被捕,本該被亂棍打死,幽州主將張守珪看他白白胖胖,又語言豪放,便釋放了他,使其從軍,安祿山從此發跡。

    開元年間,安祿山與契丹作戰失敗,宰相張九齡準備按軍法,將他斬首,但唐玄宗為示皇恩,放了安祿山。天寶年間,安祿山在一次戰役中,被敵人夾攻,自己也被射中了一箭,折斷了頭上的玉簪,但最後還是趁夜色突圍。

    安史之亂_圖

    因此,很多人就此感慨,如果安祿山在這幾次風波中,早早地死去,那麼,安史之亂就不會發生,盛唐的氣韻也不會就此打斷。

    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安史之亂的爆發,真的只是安祿山一人的翻雲覆雨嗎?認真分析當時的局勢,我們會發現,安史之亂,就算沒有安祿山的出現,也會照樣發生。

    而且,安史之亂的影響,並沒有隨著最後一位叛軍首領,史朝義的自殺而結束,而是一直延續到唐中後期。

    02初唐的格局

    安史之亂,是唐代繼承魏晉南北朝以來,社會經濟發展和軍事制度變遷,共同作用的產物,不以個別歷史人物的事蹟為轉移。

    簡單地概括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就是土地兼併加劇,均田制崩潰,府兵制瓦解,由募兵制形成將帥專兵,最後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地方藩鎮與朝廷爭權。

    唐朝版圖_圖

    我們先從均田制說起。唐朝統一後,承北朝和隋朝的舊制,實行均田制。據史書記載:

    丁男、中男給一頃,篤疾、廢疾給四十畝,寡妻妾三十畝。若為戶者加二十畝。所授之田,十分之二為世業,八為口分。

    ——《舊唐書》卷四十八《食貨上》

    總結一下,就是唐朝統一後,掌握了大量無主荒地,便按照一定的數額,分配給成年男性、殘疾人口、寡婦等各類人群,以此來恢復經濟,穩定民生。同時也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實行租庸調製,徵收賦稅。

    再來說一下唐朝前期,與均田制相配的軍事制度。唐前期主要的軍事力量,是來自於軍府的府兵,和作戰臨時徵發的兵募,二者皆來自於均田制下的普通百姓。

    唐朝軍隊_圖

    府兵歸各軍府管理,和普通均田民一樣授田,二十從軍,六十免役,平時務農,農閒軍訓,戰時從軍,免去其他賦稅,出征自帶武器、甲冑、衣糧。兵募是爆發大規模戰爭時,臨時徵發均田民服兵役,大部分戰後即解甲歸田。

    03制度的崩潰

    唐初靠著均田制恢復經濟,以府兵和兵募開疆擴土,達到貞觀之治。然而,從初唐到玄宗時期,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大大小小的變化,到天寶年間,各種矛盾已經堆積如山。

    首先是均田制的崩潰。自魏晉以來,土地兼併就是嚴重的社會現象。北朝、隋朝與唐初,由於久經戰亂,人口流離,政府掌握了大量荒地,可以進行授田。

    但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農經濟,本身就極其脆弱,賦役一旦加重,很快就會破產。而且唐朝對土地買賣的規定比較寬鬆,更是加劇了土地兼併。破產農民紛紛易地逃亡,變賣土地,去做官僚貴族、富商莊園裡的佃客。而王公貴族、豪富對土地的興趣濃厚,以各種手段巧取豪奪,使得土地兼併普遍化。

    均田制崩潰不僅影響普通均田民,還影響同樣受田的府兵和兵募。他們的土地也被兼併,無法承擔兵役,逃亡現象嚴重。但是,唐朝邊地戰事頻繁,不僅需要大量士兵,還需要統一指揮的集團軍。

    地方藩鎮割據形勢_圖

    在這種情況下,募兵制和藩鎮應運而生。為了適應邊防局勢,朝廷在邊境要地設立大軍區,將原來臨時設立的某某道行軍大總管,變為常任軍事長官。士兵來自於招募的健兒,即政府招募百姓充當職業士兵,不再務農,以朝廷軍費維持生活,長期服役。

    後來大軍區演變為藩鎮,諸多名目不一的軍事長官,一律統稱節度使,不僅管軍事,還兼管民事、財政,士兵不知朝廷,只知節度,從而形成了將帥專兵的局面。

    04戰爭的必然爆發

    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實力雄厚,而且其多次來往於長安,深知北門軍的軟弱,因此,他敢於悍然發動兵變,劍指長安。

    戰事也如他所料,唐軍不堪一擊,他輕易地奪取了長安、洛陽。最後,唐朝依靠西北藩鎮節度使郭子儀、李光弼等人的軍隊,才暫時結束戰事。

    安祿山的兵變,不是他個人能力與野心所決定,而是當時的格局和他所處的地位所決定。在安祿山之前和之後,邊境均出現了身兼多鎮節度使,實力超過中央的將領,他們在藩鎮擁有絕對的權力,足以和中央朝廷抗衡。就算安祿山早逝,也會有其他的節度使造反,與唐王朝奪權。

    唐玄宗入蜀避安史之亂_圖

    公元763年,叛軍首領史朝義自殺。安史之亂看似已經平息,但從爆發的根源來看,唐王朝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藩鎮實力過大。

    甚至,唐朝根本就不曾消滅安史叛軍。動亂後期,一批安史宿將投降唐王朝,被冊封為節度使,繼續帶領原來的軍隊,佔有原來的地盤,如河朔三鎮的李寶臣、李懷仙、田承嗣。他們名義上歸順唐朝,但在自己的藩鎮裡,和之前的地位並沒有發生變化,儼如一個個獨立小王國。

    安史之亂像是扯破了唐朝的一塊遮羞布,往後,各地藩鎮割據,成為了常態。節度使自領軍隊,任免官吏,戶口不上報,賦稅不上交,不聽命於朝廷,天下盡裂於方鎮。更有甚者,效仿安祿山興兵造反,如四鎮之亂、涇原兵變。

    李純(778年―820年),即唐憲宗_圖

    一直到唐憲宗時,實行兩稅法和轉運江淮賦稅,致使國家富強,才有實力對藩鎮用兵,幾次征戰,使得各地藩鎮暫時服從朝廷。憲宗死後,朝廷內部鬥爭加劇,各地藩鎮又一次興起。唐朝滅亡後,坐擁半壁江山的朱溫也無力消滅各地節度使,從而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綜上所述,如果安祿山早逝,安史之亂還會爆發,這是歷史因素和環境因素所決定的,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一種時代現象。只要外重內輕的格局不解決,地方實力大於中央,藩鎮的叛亂就必然發生。這可以說是唐朝不可避免的悲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姓弋取什麼名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