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鳴讀史

    董卓進京後,為什麼執意要廢掉漢少帝劉辯而改立漢獻帝劉協呢?我們一起來看:

    董卓進京的背景:

    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爆發,天下大亂。漢靈帝去世後,掌權的大將軍何進立了自己妹妹何皇后生的兒子劉辯為皇帝,就是漢少帝。但是何進和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集團勢如水火。

    何進為了誅殺宦官集團,又怕自己的實力不夠,就以皇帝的名義招駐紮在西北的軍閥董卓進京,協助自己消滅宦官集團。

    董卓進京的過程:

    董卓接到命令後,欣喜若狂,馬上帶兵前往洛陽。在半路碰到了狼狽出逃的漢少帝劉辯和皇子劉協等人。詢問後得知原來是宮中發生大變故,大將軍何進被宦官設計殺害,何進手下的人衝進宮中捕殺宦官,造成皇宮大亂,皇帝因此出逃。

    董卓進京的後果:

    董卓進京後倚仗兵權唯我獨尊,大權獨攬,對反對他的大臣隨意殺害。手下計程車兵也在城中胡作非為,洛陽百姓苦不堪言。

    不但如此,董卓還不顧大臣的強烈反對,執意廢了漢少帝劉辯,改立劉協為皇帝,就是後來著名的漢獻帝。那麼,董卓為什麼一定要廢了劉辯而改立劉協呢?原因有四點:

    一:董卓確實喜歡劉協。董卓在進京的路上第一次碰到皇帝一行時,皇帝表現得唯唯諾諾,膽小畏懼;而劉協卻鎮定自若,侃侃而談,有一種君臨天下的風範,從那時開始,董卓就有了廢立皇帝的想法。

    二:擁立新帝,鞏固權力。立了新皇帝,董卓自己就是最大的功臣,能夠加強自己在朝廷的地位和絕對的權力。

    三:旁敲側擊,殺雞儆猴。董卓的意思就是我連皇帝都能隨意廢立,何況你們這些大臣。從而借廢立皇帝之舉樹立權威,警告群臣。

    四:董卓還藉此收買人心,打擊異己。透過廢立皇帝可以知道哪些人是擁護自己的,哪些人是反對自己的。對擁護自己的人加官進爵,對反對自己的人殘酷打壓。

  • 2 # 豫南陳刺園主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廢立皇帝是為了利於自己掌控,把大漢王朝當成自己個人的私產!

    董卓是一個狡猾和權利心很重的陰謀家。他一路帶領兵馬,從西涼也就是現在的甘肅,燒殺搶掠,甚至傳言挖墳盜墓,到了京都洛陽。

    除了兵強馬壯之外,西北兵馬在洛陽人生地不熟,在朝廷也沒有太多可信任的大臣。

    所以為了讓自己能夠迅速的掌控局面,控制住中央權利,必須廢掉原來的皇帝,迎立一個聽自己話的小皇帝,這樣中央政府大權就落到了他手中,朝廷大臣,文臣武將,甚至是皇宮的禁衛全部換成自己人。

    這樣一來,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雖不是皇帝,然己行皇帝之權!縱觀後來,曹操,等人都是按照這個套路來,照葫蘆畫瓢,弄一個小孩來糊弄大臣,自己集中央生殺大權於一身,都要按照自己的行為主事。

    誰敢不聽,立馬人頭落地!

    所以董卓這個野心陰謀家,怎能容忍一個不聽話的老皇帝,在自己身邊呢!

    肯定要廢舊立新,一切按自己的意願來!

  • 3 # 星火辰

    董卓當真有三國演義小說中李儒那樣的謀士嗎?沒有!歷史上的李儒根本不是小說中描述的那樣足智多謀。董卓廢了漢少帝,完全是腦子進水了,這和後來袁術稱帝一樣,屬於極愚蠢,但同樣會有人會去做的事兒。

    董卓為什麼會想著廢漢少帝?先推論一番

    1、想學西漢的大將軍霍光,在朝中樹立他的絕對權威。董卓的想法可能是,既然皇帝我都敢廢,你們還有什麼人敢來反對我。東漢時期,關東出相、關西出將,身為涼州軍首領的董卓在朝臣中的威望不夠,因此他想透過廢帝來樹立自己的權威。與此同時,董卓也是兩手準備的,一面籌備廢帝,一面提拔名流,恩威並施。可惜,那些名流後來都成為了他的反對者。

    2、董卓自認為漢獻帝比他哥哥漢少帝聰明,有人君風度。這點,在史料中有描述。不過若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廢帝,那董卓完全就是腦子壞了。豈有權臣喜歡皇帝聰明的?漢少帝並不比漢獻帝難控制,董卓這腦子啊,無語了。

    3、董卓自認為漢獻帝是董太后帶大的,與自己更親密。與有影響力的同姓攀親,是當時的習慣,董卓也不例外。他自認為是漢靈帝老媽董太后的同族,那和董太后作對,乃至於殺了董太后的何太后(何進之妹、漢靈帝皇后)就成了他的敵人了。漢少帝是何太后所生,於是董卓仇恨轉移到少帝身上?這也完全是董卓缺乏政治頭腦的表現。

    4、董卓或許認為,天下是何進以及其妹何太后搞亂的,他要幹掉何系,來樹立自己拯救天下的形象。何進搞亂天下,這是當時很多人的共識,董卓這種看法倒是沒太大錯(雖然實際上天下亂的原因很複雜),但董卓的錯誤在於,在大臣們眼中,何國舅的錯加不到他外甥漢少帝頭上。

    5、董卓進京後收編了大量何進的部曲軍隊,大概也是他想肅清何進及何太后影響的原因,萬一誰死忠於太后,他就有些麻煩了。畢竟董卓剛入京時,身邊的親信涼州軍並不太多。

    6、漢獻帝毫無依靠,大概也是董卓廢少帝的原因。漢獻帝的母親被何皇后害死,何皇后後來又害死董太后,漢獻帝屬於孤立無依的地位,董卓多半認為,漢獻帝會很感激的他,比少帝更容易聽自己的話。

    由此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董卓思考問題,根本不是一個政治家的思維,而是一個江湖中人的單線思維。只是在恩怨上、立威殺伐上,沒有考慮到人心和形勢的複雜性。史料中也記載了,董卓性情粗豪、是當地的豪俠,年輕時還講些義氣,正是他這樣的性格,造成了他不會綜合全面的思考問題,只是用江湖人的思維去解決問題。

    在當時思維相對單純的西北邊地,乃至於涼州軍中,他這樣解決問題,讓董卓成為了一方大將,但在朝中,這樣解決問題就是自找麻煩。

    其實,在現代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兒,回到當時人的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譬如袁術稱帝,那幾乎當代每個人都認為很白痴的事兒,但那時候的人深信天命。袁術認為自己應了讖語,又符合以黃代赤的五行輪迴,因此強行稱帝。回到當時董卓的生活環境中,董卓廢帝也就很清楚了。

  • 4 # 一個比特幣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包含了很多問題,解釋這個問題必須要了解董卓,為此我特意翻了三國志,三國志對董卓的介紹如下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涼州軍閥。官至太師,封郿侯。原本屯兵涼州,於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

    大家可以看到涼州一詞,其實董卓進京是想稱帝的,但是正因為他是涼州人士,那時候涼州被成為未開化地區,是被中原人所瞧不起的,此時稱帝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城外有大量的諸侯軍隊,所以董卓害怕不敢稱帝,那怎麼辦呢,董卓想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廢帝立獻,獻就是後來的獻王從此開啟了三國亂世

    於是董卓廢少帝、立獻帝,完全控制朝廷

    董卓掌控局勢後,想借助廢立皇帝的方式來樹立威信、專斷朝政,結果情況出奇的順利,滿朝文武懾於他的淫威,除尚書盧植挺身抗辯外,再無一人敢站出來表示反對。隨後又自封為相國、太師,就此成了漢帝國的“無冕之皇!

    還有一個重大原因那就是根基,董卓作為地方軍閥,在朝中是沒有任何根基的,一個跟大臣十分熟的皇帝對自己是十分不利的,萬一他們聯合起來,自己可不好辦,所以不如廢了他

    董卓廢帝在所有人看來是大逆不道,但是對於新帝來說,他是頭號功臣,社稷重臣,短時間內,新皇肯定是和董卓站一條戰線的!種種原因董卓沒有稱帝而是從新扶起一個小皇帝,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

    透過這幾點可以看出董卓心思縝密可算一代梟雄厲害厲害啊

  • 5 # 阿勳剪輯

    董卓執意廢少帝改立獻帝,這件事讓董卓與以袁氏為代表計程車大夫們之間矛盾進一步尖銳化,可以說這件事讓董卓付出了很大代價,如果沒有充分理由,董卓再傻相信也不會這麼幹。

    理由是什麼呢?有人認為少帝劉辯太平庸,而獻帝劉協給董卓留下了不錯印象,董卓剛見到他們的時候,正值他們二人流落在外,少帝受到驚嚇不知所錯,而獻帝比較鎮靜,所以董卓更喜歡獻帝。

    但這個理由不成立,董卓的目的是把持朝廷,天子越平庸、越無能才更好,除非董卓對漢室忠心耿耿,否則他不會因為這個理由去廢立天子,說這個理由可以說剛好反了,董卓要除掉漢獻帝的話這個理由倒成立。

    有人說年齡因素是董卓行廢立之事的出發點,這個理由勉強可以成立,劉辯比劉協大5歲,年齡小更容易控制,這是其一;其二,根據制度天子未成年時由大臣或太后輔政,天子成年後必須還政於天子,小5歲可以晚5年還政。

    還有一個原因,董卓跟獻帝更有親近感,獻帝劉協生母王美人死得早,他的父親漢靈帝劉宏害怕有人謀害他,就把他悄悄送到自己的母親董太后那裡撫養,對外稱“董侯”,董卓覺得自己也董,跟董太后雖不是近親,但可以視為本族。

    但年齡和董太后這兩個因素都不是最重要的,董卓必須廢掉少帝改立獻帝,根本的原因在於政治鬥爭的需要。少帝的生母是何皇后,舅舅是被宦官殺死的大將軍何進,董卓要控制住洛陽,必須消除何進、何皇后的影響力,一方面瓦解他們的部下,另一方面迫害何皇后,讓她退出政治舞臺,何皇后最終因董卓的迫害而喪命。

    想想看,一面把少帝的親媽致於死地,另一面又讓少帝繼續呆在天子的寶座上,董卓會不會這麼傻呢?所以,董卓行廢立之事不是個人喜好所決定的,也並非沒事找事,而是必須走出的一步。

    對董卓的政敵袁紹來講,由於他繼承的是大將軍何進的政治遺產,他的手下大多數也是何進曾經的手下,所以他必須力保少帝,從而對獻帝沒有好感。袁紹對獻帝的這種態度一直保持著,以致於他後來再三想另立一個朝廷與獻帝分庭抗禮,當獻帝從長安迴歸時,也正是基於這種的原因他不願意“奉天子以令不臣”。

  • 6 # 斯幽故事會

    東漢末年先是十常侍把持朝政,後有董卓亂政,董卓進京後,雖然權勢滔天,但是他也不敢自己當皇帝,所以只能找個劉家的人做傀儡。

    那麼董卓既然只是想找個傀儡,為什麼要廢了漢獻帝劉協的哥哥,立劉協為皇帝呢?《三國演義》中說,因為董卓覺得漢少帝懦弱無能,而劉協則表現得好一點。其實這個理由並不能說服人,董卓既然是想要一個傀儡,那麼不是越懦弱越好嗎,他又何必自找麻煩,董卓也不傻,這點道理他還是清楚的。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中董卓廢掉漢少帝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原因一:殺雞儆猴

    董卓帶著他的西涼大軍進入長安,掌握了大漢王朝的真正權利,可是董卓來的太突然,當時很多地方勢力還是漢朝的臣子,就是朝廷之上,也有不少漢臣。董卓雖然殘暴,他的西涼鐵騎也確實英勇,但是總不能把那些反對的人都殺了吧。

    這時董卓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那便是廢了原來的皇帝,那麼一些忠於漢少帝的人也就失去了權利。而且董卓這是在告訴天下,他們那些地方官員要聽皇帝的,而皇帝現在掌握在他的手裡,他想立誰就立誰,這其實是一招殺雞儆猴。

    原因二:為了更好控制皇帝

    其實漢少帝在位時已經十幾歲了,懂了不少事情,而且他也有了皇后,那麼就會有一些自己的勢力。此外十幾歲的人正處於叛逆期,估計董卓想要完全控制他,也沒有那麼容易,董卓自然也是清楚的。

    剛好此時漢少帝的弟弟劉協,表現得比哥哥聰明勇敢,董卓就假借漢少帝無能,想要為大漢朝尋找一位更好的君主的名義,廢了漢少帝。其實董卓是看到劉協當時才八歲,就是一個小孩,所以比較好控制,而劉協也沒有夫人,就少了一些他的黨羽。

    原因三:何太后勢力太大

    說到董卓為何進京,還要說到漢少帝的舅舅何進這裡,當時十常侍與何進爭權,何進為了消滅十常侍,才邀請董卓進京。漢少帝的生母就是當時的何太后,董卓後來從何太后手裡奪過大權,但是何太后執掌朝政多年,其實還有一些潛伏的勢力。

    而何太后的這些潛在勢力,在何太后倒下之後,他們很有可能就會倒向漢少帝這邊。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董卓也是為了確保萬一,才覺得廢掉漢少帝對自己更有利。

    大漢自董卓一亂不可收拾,悲哉,痛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淨水器有用嗎?常見的漢斯頓、沁園、美的、3M這幾個大品牌哪個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