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木林子宋小欠
-
2 # 澡雪堂主談修心
"舍"本身就意味著放下,舍和得是站在自身利益角度上人為劃分的,其實它們就象是天秤的兩端,這頭沉下,那頭必然翹起,很自然的現象,只不過因為自身利益,對某種情況產生了偏好而已!
客觀點講,舍和得是並生的,舍的同時,必然有得,而得的同時,也必然有舍,從主觀上講,也可以說沒有舍就沒有得,得是用舍換來的,反之也一樣!
舉個例子,比如走路,你要想向前一步,就必須舍掉腳下的一步,這是舍,你舍掉當下一步的同時,就有機會邁前一步,這就是得,它是用舍換來的,如果你不捨,就休想前進,半步也不成,只有不斷的舍,才能不斷的得。
-
3 # 小申天天說事
捨得是一種智慧和精神,意味著有舍才有得:比如平時家庭處理中學會寬容才有理解,工作團隊中捨得吃苦才有認可,結交朋友時捨得助人才可被助,矛盾糾紛時捨得讓步才能和諧共進,利益分配時捨得適當給予才會得到更多共享…太多太多我身邊的例子,總結而言捨得是一種智慧,站在高度看問題,想在長遠處理問題,不要鼠目寸光,只考慮眼前利益或短期利益,而是考慮長期人品價值,事情價值,共同價值等問題。目前我是部門高層,深刻體會到辦成一件事一定要學會捨得。
放下是一種心態和言行,意味著釋然淡泊放空自己:比如再也不去糾結一件自己耿耿於懷的事情了,再也不去追求自己苦苦追求不到的女孩了,再也不去埋怨自己當初做錯的錯事了,再也不去考一直考不上的公務員了,再也不去和某人計較了…也非常多我們身邊的例子,總結而言就是一種淡然的態度,一種身心的放空,同時也影響著自己言行的放空。
-
4 # yjr196196
如果我們需要認知捨得與放下的區別,那麼就深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尋找、去衡量一下吧!
一、關於捨得
其實尋找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捨得表現,是比較容易的。
人們去勞動了,去工作了,付出自己的體力和智慧,賺到錢,可以買來食物、衣服、生活用品等,養家餬口。有付出就有收穫!
小朋友上幼兒園,大中小學生要讀書,要上培訓班,費用不少,收穫了知識和本領,贏得的是未來!
去看醫生,掛號、醫療、藥品等費用不便宜,治好了病,人舒服了,可以去幹想幹的事,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
人多房子小,換個大點的房子,湊齊首付,貸一筆房貸,住進新房,全家安康!
農民收穫了糧食、蔬菜,賣出去了,可以獲得土地的收入,農民的辛勤勞動成果養活了自己,養活了更多的人。
去超市購物,人們用錢買了東西,各得其所,消費增長促進生產發展,人們可以更積極的工作,把社會和家庭建設的更美好!
人們能夠安居樂業,因為有一部分人在做出犧牲和奉獻。比如人民軍隊、武警、公安警察、消防大隊等,他們守衛邊疆,保家衛國,維護安寧,舍小家為大家,英勇無畏,隨時可能失去生命。他們是祖國最偉大的兒女!
在治國安邦的策略中,古代老子有言: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古人在征戰疆場時,為了克敵制勝,總結出來許多的軍事謀略,比如著名的《孫子兵法》,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都很大。
所以我們說捨得是一種魄力、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捨得兩個字看似簡單,如若放在人生和社會之中來度量,還真的是不可估量!
二、關於放下
當然,尋找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放下的形影,同樣並不困難!
首先,人們在社會生活裡,往往會感受到的是比較大的壓力,工作緊張,工薪不高,鉅額房貸!長期保持巨大的思想壓力,人們的身心健康就可能出現問題,懂得放下壓力的人,或者把壓力轉化成動力,輕裝前進!生活就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其次,人們在生活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和憂愁,或者自尋煩惱,憂鬱寡歡!其實,懂得放下的人,也知道人生苦短,人生應該時時保持微笑快樂,把一切消極情緒拋去太平洋裡!他們去旅遊,看世界,視野必然開闊,心胸必然寬廣!瀟瀟灑灑走一回!
還有,喜歡計較,嫉妒和仇恨別人!人比人,氣死人!懂得放下的人,不會去仇官仇富,平平凡凡過一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合作愉快!
再有,為了名譽和地位與上級下級鬧矛盾。懂得放下的人,會認為不值得,沒有必要爭風吃醋,何不看穿紅塵?一切都是浮雲!
總之,放下就是一種優良的人生心態,丟棄的是包袱,獲得的是人生的精彩!
三、捨得與放下的區別
社會和生活,陶冶了人們的情操,舍與得把握的恰到好處,人生成功的機遇很大!放下了應該放下的,人生得到了解脫,人從容,才能優雅愜意的生活,時刻擁有幸福和快樂!
-
5 # 馨自在
捨得和放下,從本意,我個人覺得無需分別
為什麼呢?
因為捨得也是一種放下,放下也是一種捨得的表現
舍,然後才能得,舍在前頭,這是一個自然規律,你不捨就無法得,也是一種放下,舍也是一種慈悲,帶有慈悲心的去佈施,就是舍,這種舍的果報就是得,而得不是你舍什麼就得什麼,而是多種形式回饋,這種回饋又是大自然的規律,也可以說是大自然的獎賞。
為什麼作惡,會得惡報,同理就可以想象到,這其實也是大自然的一種懲罰,也可以說是天道,天道就是大自然規律,只要你活在這個世界就逃不出這個規律。天道的獎賞與懲罰。
因此,不要以惡小而為之,以為善小就不為,你的小小付出都是有回報的。
回覆列表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我覺得捨得是外在的放下,而放下是內在的捨得
捨得很多時候是偏於外的,而放下更多的是偏於內在的,捨得容易放下難!
另一個層面上,捨得常常與物相連,是理智上的必須割捨。而放下是心境的成長,是情感的豁達,放下的一般沒什麼捨不得,但是捨得的不一定就都能放下。
我身邊的一位女朋友,她曾有一個摯愛的男友,後來遭男友背叛,她忍痛割捨,表現的異常灑脫,可是我知道她舍是舍下了,可心裡卻始終沒放得下,以至於多年一直單身,甚至夢裡總能夢到前男友,醒來恨自己為什麼要夢到他,她捨得了,卻沒放下。
我個人也有過新得的好東西被閨蜜、朋友搶奪過去的經歷,當時當真是捨不得,但是給過之後慢慢也就忘了,所以捨不得的是容易忘的,而放不下的往往令人難忘。
但是不管怎麼想,捨得和放下都是能給人帶來幸福的,能捨能放說明心中清明,不被物慾左右,不被虛榮心左右,不執著,不糾結,割斷執念自然心中歡暢自在……
餘生,願捨得了,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