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舞鞋在北京
-
2 # 葉飄刀
勤政、節儉與能幹是兩個概念。
就好比官員,有的官員可能比較貪,但他知道什麼錢能拿,什麼錢不能拿,會辦事,所以他是貪官,但還是能做事。
有的官員,可能品格很好,為官清正,而且勤勉,按他對於他要做的事情完全不懂,也就是常常說的外行指揮內行,這樣造成的危害恐怕比貪官更嚴重。
就好比你讓一個吃空餉喝兵血,但會打仗的將軍帶兵(比如南宋大將韓世忠就是這樣的)絕對比你讓一個為官清正但對軍事一竅不通的人帶兵打仗的好。
-
3 # 小程看歷史
自古以來朝代由盛到衰都形成了一種規律,有的是因為內亂有的是因為外患。歷史的車輪一直是在向前滾動的,大明王朝到了崇禎皇帝這裡也算走到盡頭了。
然而崇禎皇帝繼位以後面臨著來自三方面的威脅,第一是朝廷內部文官勢力的日漸膨脹,使得中央集權制度受到嚴重的威脅。第二遇到罕見的自然災害,致使天下民不聊生導致的農民起義因此天下大亂。第三滿清勢力的崛起然後對大明王朝的頻繁入侵,所以大明王朝的統治構也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如此以來大明王朝到了此時已經是風雨飄搖,雖然說崇禎皇帝是一個勵精圖治勤勞為民的好皇帝,但是面對這些錯綜複雜的政治外交問題,即使此時的他有三頭六臂也很難力挽狂瀾換回局面。雖然說崇禎皇帝是一個勤勉的好皇帝,但是他生性多疑獨斷專橫,使得身邊的很多能人都疏遠於他。最直接的事件就是中了皇太極的離間之計,聽信讒言將大明朝抵禦清軍最主要的將領袁崇煥給殺了,從而自毀長城,幫清軍入關掃平了障礙。越是到後面崇禎皇帝越是不相信身邊的人,剛愎自用導致了眾叛親離,最終作為一個有骨氣的皇帝自然不願做亡國之君。所以才選擇自縊,最終導致大明王朝滅亡。
-
4 #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統治的王朝,也是令後世惦念無比的盛世。可是盛世總有衰落時,雖說明朝時的中華文明已經發展到了很繁盛的程度,但最終還是迎來了消亡和毀滅。都說一代王朝的傾頹是由於皇帝的昏庸而導致的,這個說法的確不假,但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平時借鑑勤政,的確沒有什麼昏庸之處,但是為什麼還是成了亡國君呢?
這就要從王朝滅亡的原因說起了。其實無論哪個朝代,滅亡都不是君主一個人的問題導致的,通常會有多方面的原因或者比較深刻的源頭才導致了滅亡的結局,而明朝更是如此。如果籠統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說,不是因為崇禎皇帝導致明朝滅亡,只是崇禎皇帝很不幸地背了這個鍋。
那麼明朝到底為什麼會滅亡呢?為什麼崇禎無法力挽狂瀾呢?這還得從各個方面的天災人禍說起。
首先就是天災問題。明朝時期正好經歷了歷史上罕見的小冰河時期。相信大家對於小冰河時期都有過一點了解了,小冰河時期雖然不會讓地球陷入極寒中,但是還是會讓全球年平均溫大幅度下降,從而導致旱災和澇災頻繁發生。明朝時期中國社會依舊處在以農業種植為主要經濟結構的社會形態下,而農民們因為旱災和澇災經常顆粒無收,民間動亂不堪,百姓疾苦。
比較有名的就是著名的崇禎大旱了,只不過除了這次旱災,其他比較嚴重的災害也比比皆是。這些災害搞得明末民不聊生不說了,當時的朝廷還不太管這點事,守著自己的鐵飯碗與世無爭。於是到了崇禎這一代,明朝已經成了一個爛攤子,崇禎皇帝想要力挽狂瀾也很難。
不是說崇禎就甘願當亡國君了,其實他還是很想興復大明的,只不過實在是太難了。要知道在崇禎之前有好幾代,皇帝基本都連上朝都懶得上了,愛誰上朝誰上朝,反正朕就是不想早起,朝政你們就看著辦。於是明朝還曾經出現過一連幾十年皇帝不上朝的慘狀。
而到了明末,朝廷的黨派鬥爭嚴重。其實崇禎皇帝雖然有心匡扶大明,但是說到底也是很無力的。明末時明朝的黨派鬥爭嚴重,但是崇禎很不諳這些,不僅沒心思管這些,還壓根不吃這套,把魏忠賢把閹黨一併清剿了。其實說來,閹黨也是明朝一個比較有實力的支柱,但是崇禎皇帝很看不起這些宦官,也沒有什麼比較長遠的計劃,所以無論什麼黨派爭鬥都一棍子打死,最後孤立無援失去支柱,又不願意當個亡國君,最後選擇了自縊。
回覆列表
很多朝代的滅亡,都是因為皇帝不務正業,貪圖享受,縱情聲色,而大明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卻是少有的勤政的皇帝,然而最後還是沒能挽救大明的滅亡,悲壯的在一顆歪脖子樹上上吊自殺了,帶著不甘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自殺時才33歲。
崇禎帝16歲就當了皇帝,他是一個勤於政事,勵精圖治的皇帝,有書上記載有一次他去宮中拜見劉太妃的時候,居然坐在那裡直接睡著了,醒來後告訴劉太妃,為了處理公務他已經兩天兩夜沒有閤眼了,劉太妃聽後心疼的眼淚直流,如此勤政的皇帝著實少見。而且他還是一個非常節儉的皇帝,在位的17年間從來沒有在宮中營建,自己的吃穿也很隨便,可見他真是下了決心要把大明治理好的,想當一個好皇帝的。
但是想要做一代明君,只靠勤政節儉是不夠的,年少輕狂的崇禎帝,繼位沒多久就把魏忠賢的勢力清除了,以為這樣就可以讓衰落的大明變好,於是生性多疑的他,不願意相信別人,有點爭功近利了,在位17年居然就換了50位內閣大學士,這更換的頻率讓人不敢相信,殺害的大臣估計都有好幾十,大臣都是相當於如今的省級官員,就是因為如此的不相信別人,最終自己就算累死也拯救不了大明瞭,殺的哪個大臣敢提意見呢,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明君都有一群靠譜的智囊,治理國家一定會用人,用對人才行。當然明代的滅亡也不能完全怪在崇禎帝疑心太重,不會用人。
當時明代天災不斷,大旱,瘟疫時有發生,民不聊生,在古時候的面對這些天災是很難解決的,農民生活不下去了,於是在各地都爆發了農民起義,在外又有後金政權的威脅,正是內憂外患的時候,面對這樣的處境,生性多疑,剛愎自用的崇禎帝,就是想破腦袋,累死在皇宮也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就算出現一個沒有能力的皇帝的都解決不了,更不要說集中爆發了,所以說大明滅亡不能全怪崇禎皇帝。只是他上位後問題集中爆發了而已了。
崇禎皇帝面對這些問題至少還沒有去逃避,他選擇直面這些問題,想要透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這些問題挽救大明,只是最後他失敗了,他還是一個有氣節的皇帝,最後大軍壓境,寧死不降,下旨令後宮所有的人自殺,最後自己也在煤山找了顆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有帝王的尊嚴,相比宋朝的宋欽宗你會發現崇禎帝還是很偉大的。雖然他是一個亡國之君,但是他努力了爭取了,或許換一個時間,他也許是個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