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北聚冀新媒體
-
2 # 蘇沉船
回答這個問題有一個前提,高句驪可不是什麼小國,可能中國大習慣了,看什麼國家都很小。高句驪巔峰時期統治北韓半島與半個東北,其面積約有三十多萬平方公里,比今英國面積還大,約有今日本、德國的大小。高句麗鼎盛時期能動員將近五十萬兵力,估算人口為五百萬。即便經過長期戰爭,在唐朝滅高句麗後,仍有戶六十九萬七千,大約三百多萬人,隋朝人口為五千萬。
這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匈奴巔峰時期人口估算亦為五百萬,漢朝自漢武帝時起為三千六百萬。兩個國家不是同一個量級之下也打了數十年才有出勝負的定居。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動員了十萬騎兵和五十萬步卒征討匈奴,大破匈奴主力。其代價卻也是十四萬匹戰馬,僅有三萬返回。漢軍將士損失十數萬,軍資、運輸等費用還不記在內,耗盡國家庫存也還不夠提供戰事經費。
再說說人們熟知的三國蜀漢,官方登記人口約百萬,軍戶和隱戶等加起來約有四百萬,這高句麗大約就是這麼一個量級的國家。
先不要覺得隋朝百萬大軍有壓倒性優勢,隋朝採取府兵制,常備軍其實只有六七十萬,隋煬帝楊廣動員一百三十萬兵力遠征高句麗,再包括周圍邊境的防禦部隊,全國兵力已經超過常備軍的一倍有餘。在後勤問題上,這百萬部隊是從全國各地徵集而來,對後勤人力需求極大,徵用了民夫二百萬做後勤,總動員人數將近五百萬,即是差不多高句麗全國的力量,遠征軍道路越遠費用就越多。那些臨時被徵集的人員放棄了原來生產工作去支援軍事行動,所以國力消耗不僅是一減一那麼簡單。王薄、豆子頏、竇建德等百姓農民起義在隋煬帝楊廣一徵高句麗時就已經陸續發生了。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隋煬帝征討吐谷渾那時,儘管隋朝成功大破吐谷渾,卻也沒完全將其滅國。隨著這次征伐,隋朝長安諸縣及西北諸郡,都要轉輸塞外,每歲鉅億萬計;經途險遠並且遭遇寇盜抄掠,凡是人畜死亡沒有到達的人,郡縣都會徵破其家。因此百姓失業,隋朝西半部先窮困了。
所以從農業時期的國力判斷,隋朝只能算強過高句麗數倍,但高句麗本身也不是什麼小國,的確有底氣跟隋朝、唐朝一戰。隋朝西北和北方還有突厥,西南有爨翫長期叛亂,發動獨立於隋朝的起義。像隋朝這麼一個大一統國家,將全國大部分兵力投入到其中一線作戰,對全國安定影響極大,這也是史家多認為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是隋帝國崩潰主因的原由。
即便隋朝沒有因為國內起義而完全崩潰,隋煬帝對高句麗的征討也已經將國力嚴重透支,對全國經濟破壞甚為嚴重。軍事也只不過是政治延續,國家經濟不穩,自然影響政治力量,故沒法有效進行對外戰爭。
遠征高句麗最大敗筆就是隋煬帝楊廣對全國軍事、經濟瞭解不足,不理解《孫子兵法》提及的常識:“兵者,國之大事,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隋煬帝遠征期間,國內因稅收、徭役增加,對全國經濟發展損害過甚,激起大量民變, 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後勤的失控影響了前線部隊的行動能力和戰鬥力。
次要方面就是楊廣親征指揮不善,他作為主將過分限制麾下將軍行動,在沒有得到楊廣軍令前,將士難以根據戰場形勢作戰,隋煬帝多次干擾軍令,使將士頻頻貽誤戰機,即是所謂的指揮系統僵化。其餘還有水軍因海上環境引發諸多疾病,對其戰力造成影響。因道路遙遠,戰線廣闊,隋軍未能全部協調作戰,發揮兵力上的優勢。
諸多原因綜合在一起成為隋軍戰敗的原由,其實即便隋煬帝能夠像以往一樣取勝,隋軍因國內不穩、人力、財力消耗過甚、戰線長遠等原因也依舊存在,戰勝的代價依舊是相當的慘痛,戰敗反而是最為合理的定局。
-
3 # 一個貝殼兒
隋煬帝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皇帝,很多人都說他文武雙全,非常有謀略。而且他在治國的時候,隋朝的經濟非常繁榮,還修建了大運河,和其他國家互通有無等等。但是,他縱然有很多功績,卻有一個不可磨滅的汙點,那就是他們非常好戰。最後,隋朝的國庫也是因為他特別好戰而耗空的,如果他懂得保守一點的話,可能隋朝也不會那麼早就被滅了。
楊廣年輕的時候確實是文武雙全,但是當上皇帝之後,就開始有些飄了。身居高位久了,難免顧及不到底下的百姓的疾苦。就拿他當時修大運河這件事情來說,修建大運河確實是利民利國的工程,但是也不是一件小事情。皇帝嘴這麼一張,無數的勞動力就要為其賣力賣命,甚至可能連工錢都拿不到。而且皇上下的旨令和地方官員上實施又是兩碼事,如果這些百姓們不從的話,很可能連小命也不保。
這隋煬帝在國家安定之後,還時不時的想要去國外巡遊一下。他之前還跑到東突厥那裡,見到了高句驪的使臣。使臣可能早就聽說了隋朝的強大,所以在見到隋朝的皇帝之後,直接就下跪問候了一句萬歲。這讓隋煬帝非常的滿足,覺得自己如此威風,就連其他國家的使臣見了自己也得立馬叩拜。
這時候,隋煬帝身邊有一些手下開始鼓搗皇上,說這些使臣只是表面上這麼恭敬皇上,如果要是真心恭敬的話,為什麼在過去那麼多年裡,都沒有向皇上進貢呢?隋煬帝一聽非常有道理,就讓使臣回去告訴國王,要在明年的時候開始向天朝進貢。如果不進貢的話,就要派大軍來討伐。
結果第二年的時候,隋煬帝想起來了這事兒,眼見時間已經過了,高句驪並沒有派人來進貢,隋煬帝覺得自己話已經撂下了,不派兵顯得太慫,於是就開始準備討伐討伐高句麗。其實當時大臣都是非常反對的,覺得兩地距離太遠,高句驪也礙不著隋朝啥事兒。但是皇帝的態度非常堅決,大臣們拗不過,只好聽之任之。
隋煬帝徵集了上百萬的大軍去征討高句驪,但是諷刺的是,全國上下加起來都不到百萬的高居驪,卻將隋煬帝的大軍被擊敗了。究其原因,還是隋煬帝太驕傲自大。因為隋軍首戰告捷,奪下了高句麗的一座城。隋煬帝覺得自己太強大了,還讓自己手下保守著點打,不要太欺負人家了。而且還發話說,如果高句驪投降的話,就不要再進攻。結果高句驪學能了,隋軍一進攻,他們就投降。就這麼耗著幾個月,遠道而來的隋軍疲憊不堪,高句驪就趁機一鬨而出,將這百萬大軍給端了。還真是讓人可笑又可嘆!
-
4 # 深度工場
高句麗從西漢時代就出現在中國東北,一直到唐朝才滅亡,存在了705年。高句麗的地盤主要包括遼寧,吉林,還有北韓北部地區。
高句麗人的首都一直都在吉林集安市,過了424年,才遷移到平壤。從古代看,高句麗幾次遷都,地址其實都是中國境內,也就是漢四郡,包括,玄菟、遼東、樂浪等郡。一直到918年,平壤才歸入北韓。
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注意,高句麗國是因為建國的地方,當時的遼寧新賓縣叫高句麗縣才因地名得國名,與後來北韓的高麗完全沒有關係。
所以,《冊府元龜。帝王部。親征二》記載其”舊中國之有“、”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無疑反映著唐太宗視高句麗地區為中國的傳統疆域,實現對高句麗的統一是完成”九瀛大定“的最後一項使命,這也是隋唐兩朝不惜傾全國之力完成統一高句麗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句麗居民都是扶余族、靺鞨族等東胡族系,特別善於重甲步騎兵,戰鬥力比較強。戰略戰術和基本裝備與後來同樣興起於東北的女真近似。都是弓馬重甲,善於養馬,耐苦戰,而且還修建了大量堅固的山城,戰鬥力很強,兵力也遠遠超過後來的女真。因此,隋朝前後動員大軍4次討伐高句麗失敗。
隨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調集部隊太多,造成指揮混亂,後勤完全崩潰,古代動員百萬大軍的戰役,沒有不失敗的,因為根本無法指揮和提供後勤。隨軍基本都是被堅固的山城阻止,長時間無法攻克,隨後就是糧食斷絕,大家都餓的半死不活,隨後,高句麗重甲步騎兵開始反擊,隨軍大敗,基本都是這個套路。
一直到唐朝才最後打敗高句麗,將高句麗王族和貴族以及數十萬平民遷居安徽,河南等地。只有少部分人留在東北,後來成為渤海國臣民,融入新羅的只是非常少的極少數。
-
5 # 無雙戰神
高句麗不是個老實的主,它佔據遼東半島與北韓半島大部,有事沒事就到中原來打砸搶,當然南北朝北朝的胡漢軍隊也不好惹,經常暴打高句麗是常有的事,隋代北周後統一天下,高句麗剩亂攻佔了不少遼東土地,楊廣同學平定天下後在突厥看到高句麗的使者,命其來朝,高句麗答應來拜見皇帝,回家就變不來了,楊廣同學好面子,你個小小的高句麗敢不聽招呼,扁你。
於是第一次徵高句麗戰爭開始,應該說隋軍戰鬥力相當強悍,雖然動員百萬部隊參戰,但就先鋒部隊就搞定了高句麗前線部隊,高句麗一看打不過就宣佈投降,但楊廣同學還在路上沒到呢,於是命令不著急接收投降,等他來再受降,於是隋軍原地休息,高句麗軍重新加固城池,隋軍糧盡撤兵,高句麗軍剩機掩殺,隋軍損失慘重大敗。
不久揚廣又組織二攻高句麗,這次楊廣同學吸取上次教訓,不插手前線指揮了,隋軍這次進攻順利攻城撥寨,但不久揚玄感造反,隋軍回師,這樣第二次徵高句麗又失敗。
第三次徵高句麗是軍陸並進,水軍在名將來護兒指揮下,大敗高句麗水軍,兵臨高句麗首都城下,高句麗請降,揚廣面子有了,宣佈接收投降回師。
隋朝三徵高句麗尤其是第一次損失了數十萬百戰雄師,和大量物資,使國家經濟困難,無可戰之兵,這也是後來群雄起義,隋軍無力平定的原因。
回覆列表
高句麗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早在公元前37年(漢元帝建昭二年),由朱蒙建立。因為它最初建國於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故而得名高句麗。之後,它乘漢末內亂,不斷侵吞土地,三國時受到曹魏大將毋丘儉的猛烈打擊而衰敗,後來又乘中國南北朝內亂而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到隋唐時成為地跨今天中國東北、北韓以及南韓部分地區的東北亞強權。此時的高句麗人口達四五百萬,常備軍數量達60萬左右,不斷侵吞遼東土地,為此遭到隋唐兩代的猛烈反擊。
隋文帝曾發兵高句麗,結果因為氣候、疾病、海風等原因,損失兵員近30萬人。有鑑於此,隋煬帝決定派出更多軍隊繼續征討高句麗。大業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煬帝下令征討高句麗。此次出征,隋煬帝一共派出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的大軍,如果再加上負責後勤運輸物資的民夫,直接、間接的參戰人員已經超過了五百萬。(“凡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二百萬,其饋運者倍之。”)隋煬帝將大軍分為三路,左右軍各分十二路,分道進攻高句麗,水軍則從山東出發,直襲平壤。
隋煬帝認為派出如此數量的大軍,定能泰山壓頂,一舉蕩平高句麗,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誰想到卻慘敗而歸,損失軍隊超過34萬,加上民夫等後勤人員的損失,總計百萬之多。後來,隋煬帝第二次征討高句麗,派了60萬人;第三次征討,派了近100萬人,皆因內亂而回,只取得了高句麗的口頭屈服,未能真正將其征服。
為什麼隋煬帝會有如此巨大的損失,這跟他未聽從一個人的勸告有關。這個人就是段文振。
段文振是隋朝著名將領,他膽識過人,屢立戰功,相繼參加過滅陳平蠻、抵禦突厥等戰爭。隋煬帝非常器重段文振,任命他作兵部尚書,派他征討吐谷渾,巡幸江都時又讓他兼管江都郡事。段文振預測突厥會造成國家的禍患,曾向隋煬帝密奏防禦之策,可惜隋煬帝沒有聽從。
隋煬帝決定征討高句麗時,任命段文振作左侯衛大將軍,率部從南蘇道出發。可惜段文振病體沉重,不久去世。去世前他向隋煬帝上表,密陳除高句麗之策,段文振說:遼東小丑,不服嚴刑,中國遠降六軍,皇上御駕親征。但是,夷狄多行其詐,皇上要多多防備。他們往往口裡說投降,心裡卻想背叛,可謂詭計多端,請不要隨意接受他們投降。眼下水位正好下降,我軍不可遲疑,但願皇上嚴令各路人馬,星夜賓士,水陸俱進,出其不意,那麼平壤這座孤城,就可攻下來了。如果打下了平壤,就挖了他們的根,其餘城邑自可平定。如不按時平定,假如遇上綿綿秋雨,深為阻隔,兵糧又盡,強兵在前頭,靺鞨人在後頭,遲疑不決,這不是上策。"(“夷狄多詐,深須防擬,口陳降款,毋宜遽受。水潦方降,不可淹遲。唯願嚴勒諸軍,星馳速發,水陸俱前,出其不意,則平壤孤城,勢可拔也。若傾其本根,餘城自克;如不時定,脫遇秋霖,深為 艱阻,兵糧既竭,強敵在前,靺鞨出後,遲疑不決,非上策也。”)
可惜這些建議,隋煬帝一條也未放在心上:段文振要隋煬帝不要隨意接受高句麗的投降,隋煬帝卻設受降官,不僅規定受降官不受將軍號令,還規定敵人若投降就不準進攻,要向自己彙報。結果高句麗一旦防守有失,立即聲稱投降來作緩兵之計,爭取時間修復城池。隋兵遂陷入被動,最後連一座城也未拿下。(“諸城各堅守不下”)段文振說“水潦方降,不可淹遲”,結果隋煬帝卻行軍遲緩。段文振說要“出其不意,則平壤孤城,勢可拔也”,結果隋軍保密工作未做好,坐視敵將乙支文德以詐降手段偷窺虛實而去。段文振說“兵糧既竭,強敵在前,靺鞨出後,遲疑不決,非上策”,隋軍果然陷入後勤不足的泥潭。段文振說要“嚴勒諸軍,星馳速發,水陸俱前”,隋煬帝卻讓大軍頓兵于堅城之下,水軍獨自進攻平壤,失敗退回。總之段文振提的建議,隋煬帝幾乎是一條也未接受。
雖然隋煬帝對段文振的待遇很厚,段文振也說:“"我以凡庸、微賤之身,幸逢盛世,承受獎勵提拔,我的榮譽超過了同輩人。”但是,很可惜,雖然隋煬帝重用段文振,卻並未採納他的主張。段文振對隋煬帝非常忠誠,他說,“但是,我的智慧無所可取,得到的又太多,因此我常唸叨國家的大恩,廢寢忘食,我常想效犬馬之勞,以報答國家大恩於萬一。”如果段文振不死,或者隋煬帝聽從了段文振的話,怎麼會有徵討高句麗的失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