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秘密
-
2 # 代牧益州閻文平
至少人家李景隆在洪武年間是實打實地憑自己的功勞升的官。
《英雄記》曰:
初(孫)堅討董卓,到梁縣之陽人。卓亦遣兵步騎五千迎之,陳郡太守胡軫為大督護,呂布為騎督,其餘步騎將校都督者甚眾。軫字文才,性急,預宣言曰:“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綬,乃整齊耳。”諸將聞而惡之。軍到廣成,去陽人城數十里。日暮,士馬疲極,當止宿,又本受卓節度宿廣成,秣馬飲食,以夜進兵,投曉攻城。諸將惡憚軫,欲賊敗其事,布等宣言“陽人城中賊已走,當追尋之;不然失之矣”,便夜進軍。城中守備甚設,不可掩襲。於是吏士飢渴,人馬甚疲,且夜至,又無塹壘。釋甲休息,而布又宣言相驚,雲“城中賊出來”。軍眾擾亂奔走,皆棄甲,失鞍馬。行十餘裡,定無賊,會天明,便還,拾取兵器,欲進攻城。城守已固,穿塹已深,軫等不能攻而還。這呂布還不是孫堅的內奸呢,一旦有心搗亂,都能把沒遇到敵人的董卓軍弄得一團糟。如果李景隆是內奸,且不說帶兵投敵了,像呂布一樣搗亂總可以吧。李景隆帶的是互不熟悉的五十萬大軍烏合之眾,後勤不力缺衣少食,想煽動兵變何其容易,但他竟然一路推進到敵方老巢還形成圍攻,甚至還一度攻了進去。後來朱棣還曾經攻打李景隆中軍不入。瞿能攻進城那次,因為官軍沒有合練過,其他軍隊和瞿能不熟,若是其他軍隊爭功不配合,瞿能也只能提前領盒飯。
主要還是朱允炆的領導責任。
當初朱允炆對皇爺爺提出過自己擔心藩王造反,朱元璋問你打算怎麼辦,他說先禮後兵,朱元璋覺得這麼做就沒問題了。但事實上朱允炆削藩都是直接兵,從沒按自己之前說的那樣先德化。
前期坐失良機,有機會扣押朱棣兒子,有機會提早動手,就是不動,動了其他人,等於提醒朱棣:只要還想活命,就趕緊造反。
然後又所託非人,張信倒戈,還沒開打就送了張昺謝貴葛誠等人頭。 等慢慢的朱棣人多了還得到外掛朵顏三衛,急於擒殺朱棣求富貴的人就少了,觀望和倒戈的人就多了。朝廷和燕軍相持時間一長,量變引起質變,朱允炆就不再有全國敵一隅的碾壓優勢了。朱元璋的兒子輩兔死狐悲心向朱棣很正常(參考劉彧劉子勳之爭),孫子輩裡寄予厚望的晉王全程不線上。
耿炳文的善守不善攻讓朱允炆難以滿意,有戰績的徐輝祖又因為是朱棣的妻兄而不被信任,換成了李景隆。
雖然方孝孺等人曾以七國之亂失敗給朱允炆打氣,但就他那套君臣班子,就算天上掉下十個周亞夫而且全在他這邊,也都被那幾位文官彈劾死了。諷刺的是,方孝孺以前還寫過一篇諷刺自以為知兵者的故事。更諷刺的是,徐輝祖得不到信任,徐增壽卻順當地做著內奸。
對了,還有那句著名的“別讓我有殺叔之名”。流傳的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的確不忍殺叔。我覺得也未必說不通,因為已經逼死了一個湘王了,雖然湘王的諡號是戾,不像朱允炆有愧疚的樣子。一種是暗示在戰場上殺死朱棣,別讓朱允炆活捉了他從而不得官宣判叔叔死刑。但如果是這種情況,還不如不說呢,人家梁元帝想殺侄子蕭譽、侄孫蕭棟、弟弟蕭紀的時候,都對手下交代得很清楚,不要活的,手下也沒會錯意,梁元帝根本不需要揮淚審誰斬誰。近一點,他皇爺爺朱元璋本身也是個很好的學習物件,當初以一副“他有大罪,我不忍也不想殺但不得不殺”的姿態殺了紅巾軍老將邵榮,徹底穩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朱棣殺奔南京以前,山東的城池往往即使被燕軍攻佔也很快被收復,但事實上,朱棣已經主宰了戰局,盛庸、鐵鉉已經陷入被動。等朱棣渡江,梅殷不知道在幹什麼,陳瑄率水師倒戈,朱允炆終於發現了徐增壽是內奸,然後……審也不審,問也不問,直接殺了。
用網友的話說,朱允炆這個皇帝也是當得相當的不容易,遍地都是生路,他硬是自己開發出了一條死路,然後走完了。
回覆列表
在明朝建立的第35個年頭,發生了讓開國皇帝朱元璋生前已十分擔憂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第四子朱棣奪了了孫子的皇位。此後,朱棣終於登上了嚮往已久的皇位,廢除了建文帝的年號,銷燬建文帝的一切記錄,企圖把建文帝執政的四年從歷史上抹掉,宣稱自己登上帝位是名正言順的。而建文帝的行蹤也成為歷史之謎,此後關於建文帝的傳說形形色色,但沒有人能拿出可靠的證據,至今他的下落仍然是個謎,人們仍在爭論推測。
那麼發生在建文帝和朱棣之間的這場皇位爭奪戰,最終為什麼朱棣最終取得了勝利呢?按照常規來看,當時朱棣不管是經濟、軍事,還是社會輿論上,並不佔先機。因為他只是一個藩王,只控有燕京一小塊地方,,還有中央政府派遣的都指揮使和布政使嚴密監控著他的動向,而明中央政府掌握著全國大部分地區,在對全國的控制方面朱棣和建文帝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況且燕京地區處於北方地區,經濟一直落後於中央政府控制著的南方大部富庶地區。再則藩王起兵造反,在中國的封建宗法倫理道德觀念中這是大逆不道,有悖綱常的不義之舉,在大部分文人士大夫眼中是不恥的事情,所以當時朱棣在社會輿論中是處於下風的。其實這在朱棣的心中也留下了陰影,日後他奪得帝位以後,極力掩蓋這一事實,大肆渲染建文帝荒淫暴虐,為自己奪位極力辯護,把自己的奪位說成是順應歷史之舉。但是當這場戰爭真正打響時,朱棣卻以摧枯拉朽之勢直指南京,給了建文帝一個措手不及。朱棣也開創了兩個先例,一個是藩王造反成功,一個是軍事上由北向南奪取政權的先例。
但是為什麼在各方面都不利的情況下朱棣卻打敗了建文帝成功奪取了皇位你?究其原因其中紛繁複雜,有偶然也有客觀,有主觀也有客觀,但是從中還是可以簡單梳理出幾條脈絡來。
這場政治危機朱元璋之時就埋下了隱患。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認為要鞏固政權,必須要自己的子孫駐守各地,摒護中央,“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久遠,秦廢之而速亡,漢晉以來。莫不皆然。”他認為把子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中央政府在八方護衛下可以高枕無憂,綿延不絕,卻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這種分封使藩王遠離中央政府的約束,勢力逐漸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最終威脅到中央政府。朱棣分封的燕京地區歷來是北方軍事重鎮,它更承擔著防禦蒙古侵擾的重大任務,所以朱棣更有藉口來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也使這支軍隊的作戰威力強於養尊處優的南方中央政府軍隊。朱元璋自己埋下的另一個隱患是他的大肆剿滅功臣。自古中國就流傳這樣一句話“狡兔死,走狗烹”,說的是封建帝王功成名就後對與他共患難的功臣開刀。但是在朱元璋身上發揮到了極致,跟隨他打下江山的元功宿將幾乎被誅殺殆盡。史學家分析他大肆殺戮的原因有很多,有從心理性格方面找原因的,有從明朝內部矛盾和階級鬥爭關係來解釋的,還有一些偶然因素如開國功臣的不法行為和馬皇后的去世造成功臣與太祖之間缺乏調解人。清趙翼認為明太祖誅夷功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身後慮。他擔心他死後軟弱的孫子建文帝無法控制居功自傲的功臣失掉江山。他有一個著名的“荊條除刺”理論,太子朱標性格仁厚,對父親的屠殺功臣很是不滿,經常竭力勸諫,朱元璋很是生氣,便把一根荊條放在地上,叫太子拾起,太子見上面佈滿了刺,面露難色,朱元璋乘機教導他惡人就像這些刺一樣,我現在在殺人就是除刺,我替你除了刺,未來你這個皇帝才好當啊。更讓人擔心的事朱元璋選定的太子於洪武二十五年先於朱元璋死去,繼承人朱允文年齡既小又滿身書卷氣,這使得朱元璋更不擇手段。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爆發,大明開國功臣幾乎被誅殺殆盡。曾經與朱元璋出生入死為明朝建立汗馬功勞的李善長、藍玉、傅友德、馮勝、徐達都沒有逃過這一劫。藍玉案的牽涉甚廣。據《逆臣錄》記載,“藍黨之獄”有1公2伯13侯,幾十位將領被殺,株連被殺者15000餘人,“元功宿將相繼盡矣”。雖然朱元璋為建文帝除去了心頭之患,但是卻埋下了另一個禍根,這些功臣雖然居功自傲,但是他們跟隨太祖南征北戰,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當朱棣起兵反叛時,堂堂大明朝竟然找不出一個合適的將領來平叛,不可不謂是朱元璋的悲哀。
在建文帝方面,《明史》“帝生穎慧好學,性至仁”,朱元璋在世時問他對藩王的態度,他就“以德懷之,一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廢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由此可見建文帝的性格偏於優柔寡斷,在當時的局勢下這是致命的。關鍵時刻,他要顧及尊尊親親之義,另一方面又要削藩,這兩點是互相矛盾的,在矛盾中他難以做出抉擇,在行將出徵的將士面前昭告“勿使朕有殺叔父名”,這使天下將士也處於矛盾中,既要為保其江山而效命,又要保全朱棣,顧慮重重,結果坐失良機。另一方面建文帝作為皇位繼承人,他所受的教育是傳統的封建倫理道德,他任用的是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一類人。任用方孝孺推行復古政策,企圖回到史前社會的狀態,這在根本上時行不通的。而齊黃二人本為書生,兵事並非其所長,在削藩策略上根本提不出好的建議,做不出正確的判斷。
再則,是削藩政策的不當。削藩是必要的,但要分清輕重緩急,牽一髮而動全身,當時許多人建議先從朱棣開刀,拔出最大的隱患,擒賊先擒王,其他的藩王勢單力薄難以有所作為。但是建文帝卻聽信了黃子澄的主張,先從力量並不出眾、威脅較小的周、齊、湘、代諸王下手,造成“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諸王對建文帝心懷恨意,暗中與朱棣聯絡,諸王勢力合流,使形勢更加嚴重。
在朱棣方面,《明史》載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智勇有大智,能推誠任人”,朱棣二十歲封北平燕王,勤於學問,煩“六經群史,諸子百家,天文地誌,無不該貫”,並且他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有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和傑出的軍事才能,建文帝在這點上時無法與之匹敵的。燕王在起兵之時實力不及建文帝,但是他能以弱勝強,原因是他周圍聚集了大批有遠見卓識之人,能夠為他出謀劃策,再加上朱棣善於聽取眾人意見,任用賢能,一時“群策群力,應時並濟”。在朱棣麾下,有著明的姚廣孝,姚廣孝“勤成祖起兵”,“收才勇異能之士”,“輔世子據守北平”,勸朱棣班師於濟南等等,無不是對朱棣極大的幫助,除去姚廣孝外,還有手下一批隨他出生入死的之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共同的命運把他們緊緊捆綁在一輛戰車上,整個集團上下一心,這也是建文帝一方不可同日而語的。
再則朱棣在戰略戰術上時優於建文帝的。在當時朱棣的軍事力量同中央政府力量懸殊很大,他畢竟只是一個藩王,他的軍隊數量無法與擁有全國統治權的明政府相比,如果長時間抗衡,戰線拉的太長,軍需不能有效供應,勢必處於不利一方。所以朱棣大膽果斷採取避重就輕,徑取南京的戰略決策,南京是當時明朝的政治經濟中心,是建文帝號令全國的憑籍之一,佔領南京,形勢會完全翻轉。所以朱棣制定“林江一決,不復反顧”的戰略決策,集中精銳之師,避開堅城重鎮,繞道下南京,一路急速南下,令建文帝猝不及防,“至金川門,谷王橞、李景隆等開門納王,都城遂陷”。戰術方面,朱棣靈活多變,在未起兵之時就計殺包圍王府的謝貴、張昺。當耿炳文領三十萬大軍被徵時,朱棣先在真定之戰中誘使耿軍南北合營,當南營北移時,“率輕騎數十,繞出城西南,破其營”,又×耿炳文出城迎戰時,以奇兵出其背,偱城夾擊,橫貫南陣,使耿炳文大敗。在白溝河之戰中朱棣集中優勢兵力猛攻李景隆六十萬大軍中的一點,亂其全軍,殲敵數十萬。朱棣戰略戰術上的高明之處彌補了他兵力不足的缺陷,使情形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變。
朱棣能很好地利用祖制中的漏洞為自己服務,《皇明祖訓》頒佈“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此訓的詔行,為燕王朱棣謀反找到了很好的藉口。朱棣在謀反過程中,始終打著“靖難”的口號,絲毫不提反對建文帝,而揪住其寵臣黃子澄、齊泰等人,指其是奸佞之徒,自己是依祖訓清君側,是不得以為之。這樣的宣傳手法對矇蔽一些人,分化建文帝君臣關係起到一些作用的。
據史書記載建文帝還不失為一位仁德之君,在他在位的四年中,能夠事必躬親,寬厚待人。但是這個生在帝王之家,從小就受傳統儒家思想薰染,沒有經過任何政治風雨鍛鍊的的少年天子,或許在太平盛世中不失為一守成之主,但是一旦政治風雲突變,他就會束手無策,何況面對的是老謀深算的親叔父。作為一場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奪權戰爭,靖難之役是一場歷史悲劇,此後建文帝行蹤成為歷史之謎,建文舊臣遭到大肆殺戮。朱棣登基即帝位,大明王朝帝系轉入朱棣這一支。戰爭給北方帶來巨大災難,生靈塗炭。建文帝失敗的原因值得我們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