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養殖技術

    一、黃鱔靜水無土生態養殖技術的操作程式

    黃鱔靜水無土生態養殖技術的內容比較多,關鍵技術包括黃鱔淺水半人工繁殖技術、配合飼料馴化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其中鱔種篩選和處理是制約黃鱔養殖成敗的關鍵。

    二、鱔池的建造和處理

    鱔池的建造要考慮到如下五個設計原則:模擬自然環境;排灌方便,利於保溫;有利於馴食配合飼料;有利於防治黃鱔病蟲害;防逃、易捕和方便管理。室外靜水無土養殖池面積15-20m2,室內養殖面積較小,一般為6-10 m2。池壁高:室內20-30cm,室外40-50cm。可用單磚砌牆,內抹水泥,壁頂用磚橫砌成“T”形,也可用塑膠薄膜池進行養殖。若干個規格一致的小池串成一排,但進、排水口各自獨立,防止病蟲害相互傳染。魚池形狀以長方形或正方形為好。排水口稍低於池底,以便排汙徹底;進水口設定在食臺正上方,與排水口相對,位置宜高,一般距池底15-20cm;溢水口距池底層25cm,室內養殖可不設定溢水口。各水口直徑約5-6cm,要罩以尼龍網,利於糞便排出又要防止黃鱔逃跑。

    水泥池建好後必須進行脫鹼處理。用未脫鹼的新池養殖,是許多養殖戶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方法是:用磷肥(1t水用1kg磷肥)或醋酸泡一週,將浸泡水放幹換清水即可;或者灌滿水浸泡30d(最好放草堆漚),然後放幹。塑膠薄膜池不需要進行脫鹼處理。

    靜水無土養殖中魚巢非常重要,各種管子、竹筒、磚隙、水草等都可以作魚巢。由於鱔魚有一定的群聚性,魚巢面積不可太小。黃鱔魚巢設定總的原則是:便於黃鱔自由進出,內部黑暗無光,有足夠的空間。生產中一般用廢舊腳踏車輪胎經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後作鱔巢效果比較好,輪胎放在水草下面,每個小池可放5-6個輪胎。可用2m左右的竹筒,洞口大小視鱔體而定,適當比鱔魚大一些為宜,每兩根竹筒為一排,每池設3-5排,每排間距0.3m左右。每排竹巢下墊磚頭,使竹巢下面有較大空間,便於流水排汙,為固定竹巢,最好在其洞口上方壓放磚頭,還起到遮光廕庇作用。

    三、水草放養

    “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草”, 投放水草是靜水無土養殖的關鍵技術之一。合理投放水草淨化水質,可使鱔池換水次數減少為每月1次,節水節勞力,且能起到防暑降溫、減少應激反應、提供魚巢、防治病蟲害等作用。按“防魚逃跑,生長快,淨化水質效果好,利於魚藏身”的標準選擇水草,常見的有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細綠萍等,水草種植面積不宜超過全池面積的2/3,要至少空出1/3魚池面積來設定食臺和便於黃鱔活動。在不同季節要按一定比例合理搭配水草,夏天以水葫蘆和水浮蓮為主,春秋以水花生和細綠萍為主,冬天不留水草以防止黃鱔棲身水草下受凍。一般在鱔种放養前15d投放水草,投放前要用100g/m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0.5h消毒,或用10g/m3硫酸銅溶液浸泡殺蟲。

    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時將多餘的水草撈出或將過長的水草刈割,並結合鱔池消毒在草上潑灑10g/m3生石灰或0.7g/m3硫酸銅溶液,防止水草病菌感染。

    四、鱔種篩選

    黃鱔養殖成功的關鍵是種苗的質量。目前,黃鱔規模繁殖技術尚未過關,生產中採用的苗種基本上來自野生資源。野生黃鱔的捕撈方式很多,有籠捉、鉤釣、電擊、鍬刨、夾捕、網抬和藥捕等,有的經過多次倒手與貯運,有的野生鱔種本身帶有病蟲害。因此,從市場購買的黃鱔野生苗種質量參差不齊,對其進行嚴格篩選在生產中非常重要。

    黃鱔苗種篩選的方法很多,感官篩選法(根據體色、外傷、力量、粘液等情況判斷)、水流篩選法、行為篩選法、入穴篩選法等主觀性強,對體內病害處於潛伏期的黃鱔無法篩選,並且逐條篩選比較費事;藥物浸泡法對黃鱔刺激性大,藥物濃度不好把握,操作也比較費事;攝食篩選法篩選效果比較好,但對於其具體操作過程和定量方法沒有報道。

    我們在生產中採用的鱔種篩選方法為:將黃鱔苗種按一定密度放於淺水的塑膠容器中,同時用藥物浸泡,連續5d投餵定量的空腹的黃粉蟲幼蟲,每天早晨換水一次,檢查黃鱔攝食量。在18~30℃範圍內,如果黃鱔平均每天攝食量超過黃鱔體重的0.5%,則保留該批苗種;如果黃鱔平均每天攝食量低於黃鱔體重的0.5%,則淘汰該批苗種。鱔种放養時間一般在水草投放10-15d後進行。

    五、黃鱔半人工繁殖技術

    黃鱔半人工繁殖技術具有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繁殖時間集中、管理方便和效益高等優點,是黃鱔規模繁殖的必然趨勢。繁殖池按照靜水無土養殖要求設計建造,面積20-30m2,水草種類因地而異,包括水葫蘆(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水浮蓮(Pistia stratiotes)、金魚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在每年3~7月,每平方米繁殖池放養親鱔10尾(雌:雄為6:4)。管理方法如同靜水無土生態養殖,但在繁殖季節(5~8月)加強換水次數,即7d換水1次,水深20~25cm,pH為6.0~8.5。黃鱔產卵後及時撈出進行人工孵化,未受精卵要及時剔除。滴水孵化的方法是:孵化器是40cm×40cm×7cm的淺盤,底部鋪2cm厚消毒過的河沙,水從高處的容器滴入,從盤邊壁溢位,水深保持5cm左右,日溫差不超過2℃。受精卵剛進入孵化器時水滴次數為10滴/min,持續24h,以後逐步提高水滴速度,直到孵化出幼苗。

    六、黃鱔的馴食

    黃鱔對食物有嚴格的選擇性,對某種食物適應後,較難改變其食性。而目前人工養殖的鱔種主要來自攝食活餌的野生鱔,養鱔時若單純投餵活餌,不利於黃鱔的健康生長,又增加投入成本,且可能受飼料資源不能長期擁有的限制,如果投餵配合飼料或將少量活餌摻入配合飼料,就有可能有效降低飼料成本,保證全面的營養、便於加入新增劑和藥物、防治病蟲害等。因此,投餵配合飼料是發展黃鱔養殖業的重要措施。

    1、馴食條件

    (1)飼料者要有耐性馴食過程至少要7-10天,10-30天馴食成功是正常現象。

    (2)鱔池面積宜小,一般為15-20m2。黃鱔攝食是綜合運用嗅覺、味覺和側線系統,必須在有效的範圍內,黃鱔方可發現和捕食食物。

    (3)馴食要建立在黃鱔攝食已經能夠“定點、定時、定質、定量”這四定的基礎上。

    (4)馴食要根據季節、天氣和鱔種的規格而定。如黃鱔在冬眠剛結束、溫度上升、剛開始攝食時非常利於馴食。

    (5)如果為野生鱔種,應認真篩選和殺滅水蛭,並穩定一段時間後進行馴食。

    (6)馴食前不宜放養泥鰍等魚類,過早放入會與黃鱔搶食而不利於馴食。

    2、馴食方法

    利用黃鱔吞食和貪食的特點,將活餌與配合飼料混合在一起進行馴食,要掌握黃鱔開始攝食時間、攝食高峰時間和吃完時間,以利於人工馴食。

    (1)馴食前要使黃鱔餓1-2天,不投餵食物。

    (2)開始馴食前按黃鱔重量1%左右的活餌進行投餵2-3天,如河蛙、蚯蚓、黃粉蟲等,並要做到“四定”。

    (3)再停喂1-2天后將配合飼料與活餌做成“蛋糕”式,即部分活餌剪碎與配合飼料絞拌在一起,部分粘在外圍,或用壓面機壓成細條狀喂。總量為放養鱔重的1%左右。第一天為80%的活餌的20%的配合飼料,第2-3天為60%活餌和40%配合飼料,第4-5天為40%活餌和60%配合飼料,依此類推,一般在7-10天可發完全馴食吃人工配合飼料。

    (4)在馴食過程中,每天觀察殘食、水質和排出的糞便來判斷黃鱔攝食情況。如果攝食不正常,要撈出殘餌,並減少配合飼料的比例或適當減少投餵量,這樣仍不能正常攝食時,則停喂1-2天再繼續進行,如果黃鱔能吃完,則逐漸加大配合飼料比例,直至馴食成功。馴食成功後,要立即在配合飼料中拌入藥物殺滅寄生蟲。對於馴食成功後的黃鱔,將配合飼料製成綠豆大或豌豆大小的乾燥顆粒進行投餵,總量也要逐漸增加至鱔重的2%-10%,然後進入日常管理工作。

    七、避暑遮蔭

    黃鱔靜水無土養殖池較小(15~20m2),水位淺(15~20cm左右),在夏天水溫極易超過30℃。遮蔭避暑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一般要在池上搭架拉遮蔭網,並在池邊種植葡萄、絲瓜、括蔞、南瓜等攀援植物。但注意池水面要留有10%~30%的光線。同時氣溫超過33℃時,要加深池中水位,降低黃鱔密度,並緩緩注入新水,可採用地下水調節鱔池水溫。

    八、水質調控

    養殖水體的pH值、透明度、溶氧、氨氮、溫度、亞硝酸鹽和硫化物等是病原體以外誘發魚病的主要生態因子。要保持鱔池內有良好的水質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幾點:

    (1)藥物調控。水體每隔10~15d用生石灰10g/m3或漂白粉1g/m3全池潑灑交叉使用,北方水質偏鹼,使用漂白粉的次數多一些;南方水質偏酸,使用生石灰的次數可多些。將土黴素、磺胺類等藥物拌入飼料內服,每種藥用3~5d,隔20~30d交叉使用一次。

    (2)保持合適的水位。水位太深,水溫變低,水質不易培肥,而且黃鱔吃食和呼吸需經常把頭部伸出水面,為減少鱔體力的消耗,水位宜淺。但水位太淺,水溫變化劇烈,黃鱔的活動空間小,極不利於黃鱔的生長髮育。一般水位為15~20cm,氣溫高時可加深至30cm。特殊情況下的水位也有變動,如苗種池、待售池和有病的黃鱔水位宜淺,成鱔養殖池水位可深些。如果水草生長繁茂,每月換水1次即可,一般要根據水蒸發量及時補充清水,但每天要清潔食臺的殘食,以免敗壞水質。換水時要控制進水與池內水溫差,小鱔不能超過2℃,大鱔不超過5℃,水溫日溫差小於10℃,最好建蓄水池便於換水。

    (3)保持生物多樣性。鱔池要放養福壽螺、田螺、小雜魚、泥鰍等清除殘餌以調節水質,許多生物還是水質好壞的指示物。但注意這些生物在量上要保持合理的比例關係。一般黃鱔攝食量(乾重)為其體重的1%~2%,魚糞乾重為攝食量的2%~10%,一般鱔放養密度不超過3kg/m2,按泥鰍攝食乾料量為其體重的2%~4%計算,則每m2鱔池放養泥鰍不宜超過0.3kg。泥鰍宜在黃鱔馴食配合飼料後放養,方可充分發揮泥鰍吃食黃鱔糞便、防止黃鱔“發燒”的作用。放養蟾蜍對於防止黃鱔特有的梅花斑病有特效,一般每小池放1~2只即可。田螺放養密度不宜超過0.25kg/ m2。另外,還可培育適量的綠藻,加入光合細菌(PSB)等。

    觀察水色是調控水質的關鍵,一般以黃綠色、藍色且清澈見底為好,水色呈茶褐色、灰色、黑色則不正常,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九、黃鱔養殖的疾病與防治

    黃鱔的疾病預防及治療 黃鱔的抗病能力表現相對較強,在人工飼養的過程中一般很少得病,但若管理不善或環境因素嚴重不良等,便可能影響其生長速度和成活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找歌。頭一句是,還記得你我初次美麗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