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2、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3、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7、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8、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9、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10、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11、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12、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3、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4、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15、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16、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17、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18、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19、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20、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
答:1、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2、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3、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7、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8、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9、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10、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11、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12、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3、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4、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15、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16、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17、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18、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19、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20、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