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血管馮博士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深秋,最近秋高氣爽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但是這個季節是氣溫變化較大的時候,尤其是會有早晚溫差大,忽冷忽熱的變化。隨著溫度的下降,人體血壓的變化尤為明顯,因此,高血壓患者到了秋天必須要提高警惕。那麼,您知道高血壓患者秋季應該注意些什麼?如何正確測血壓?

    1、當心血壓波動

    夏天時天氣炎熱,全身血管舒張,血壓急劇升高的情況會減少,而到了秋天,氣溫轉涼,血管收縮血壓會隨之升高,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導致腦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因此,高血壓患者到了秋天必須要提高警惕。

    2、注意監測血壓變化

    秋冬兩季,高血壓患者要切實關注自己的血壓高低,最好能做到每天測量血壓。有很好的監測血壓才能有效預防高血壓導致的危險病況的發生,在血壓狀況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建議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血壓,在血壓發生較明顯波動的情況下,建議加大血壓測量的頻次,防治意外的發生。

    另外,建議兩隻手臂都量一下,通常兩隻手測量後的血壓一高一低,以後再測就測血壓高的那一側手臂即可,提醒,如果兩側手臂血壓的差高於20,可能說明身體有潛在的問題,建議醫院就診。

    3、注意生活方式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並且天氣逐漸變得涼快起來,往往使人胃口大開,另外,秋季有些地方有“貼秋膘”的講究,稍不注意就會進食過量,造成血壓波動。高血壓患者應以清補為主,因此,高血壓在夏秋交替之季,應注意保持合理的膳食結構,控制食量,少吃油膩。可適當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

    天氣逐漸轉涼了,適當做些運動是會對調節血壓有好處。但對於年齡較大的高血壓患者一定不要突然嘗試做劇烈的運動,如跑步或登山這些運動,容易使血壓驟然升高,引發腦出血。可以選擇散步、打太極拳等比較溫和的方式,既能鍛鍊身體調節血壓,又減少危險。

    4、注意定期複查

    換季或者氣溫變化的季節最好要到醫院看下醫生。透過複查,醫生可以知道患者的血壓情況,明確目前的藥物對該患者是否合適,是否需要調整藥物的劑量和型別。有些降壓藥會導致患者出現頭痛、下肢水腫等不適,複診時醫生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透過複查,醫生可以瞭解患者的周身情況,如心、腦、腎、肝功、血象等。並可對治療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

    5、正確測量血壓

    袖帶尺寸要對:血壓測不準最常見原因就是袖帶不合適,袖帶氣囊長度應達到上臂周長的75%~100%,袖帶氣囊寬度應達到上臂周長的37%~50%(長寬比2:1)。對於過於肥胖者,手臂袖帶不夠用,可用腿部袖帶。測血壓姿勢要正確:測前至少靜坐5分鐘、排尿,測前30分鐘勿運動、喝咖啡和吸菸;測血壓時,袖帶最好直接和上臂接觸。仰臥時,手臂下需要適當墊高。坐位時,要坐有靠背的椅子,身體放鬆。測量時蹺二郎腿,會使收縮壓舒張壓增加,雙腳要平放。

    看了今天的內容,相信大家明白季節變化對於血壓也是會有影響的,注意監測血壓變化,生化方式的改變,定期複查一定能夠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血壓。

  • 2 # 影像科劉醫生

    隨著秋天的來臨,氣溫逐漸下降,而同時秋天人們的食慾相對於夏天更旺盛,所以很容易造成血壓波動。那麼高血壓患者秋季應該怎麼預防血壓波動過大呢?建議你做好以下幾點。

    1、切忌暴飲暴食。秋天往往很多人都食慾大漲,稍不注意就進食過多,而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進食的量。

    2、選擇有利於穩定血壓的食物。高血壓病人秋天要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低脂肪一類的肉類,如:魚類、蝦類、冬瓜、蘿蔔、胡蘿蔔、西紅柿、茄子、土豆、藕、洋蔥、蘋果、香蕉、菠蘿、獼猴桃等等。儘量減少過度油膩食物的攝入。

    3、切忌盲目進補。一些患者由於吃太多補品,反而造成血壓升高。

    4、控制食鹽、味精的攝入量。每天儘量控制在5g以內。平時炒菜應以清淡為主。

    5、避免情緒波動過大。隨著氣溫的下降,身體的血管收縮,如果情緒波動過大,很容易造成血壓突然明顯升高,嚴重者可出現腦出血等後遺症。

    那麼應該怎麼正確測量血壓呢?

    一般我們測血壓前保持心情平靜,不要緊張和激動,測量時將手臂放在桌面上,讓手臂基本與心臟處於同一水平,不要高於心臟,袖帶放於上中臂,下緣一般距離肘關節窩約2-3cm,鬆緊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宜;聽診器放在肱動脈搏動最明顯的位置,固定並注氣到肱動脈搏動消失;然後開始放氣,聽診器中出現第一聲搏動聲為收縮壓,當搏動減弱或消失時那一刻為舒張壓。

  • 3 # jianxing2000

    進入秋季後氣溫明顯降低,而氣溫下降會對血壓產生顯著影響。氣溫降低時身體為了維持正常體溫,全身血管會明顯收縮,血管阻力也會增大。為了保證全身血液的正常供應,血壓就會上升。一般來說,氣溫每降低1℃,血壓就會升高1.14毫米汞柱,舒張壓升高0.58毫米汞柱。

    在氣溫突然下降或早晚溫差較大時,血壓的波動也會非常明顯,而老年人由於血管彈性較差,波動更加明顯。除了氣溫外,飽餐、情緒激動以及熬夜勞累等也會引起血壓升高。天氣轉涼後,人們的胃口也逐漸好轉,所以更容易進食較多食物。飽餐後,腹部內臟器官的血管就會擴張,以保證充足的血液供應,而四肢血管會相應收縮,這樣一來就容易引起血壓升高。

    所以在秋季飲食方面要以清淡少鹽為主,可多吃些潤燥降壓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海帶、胡蘿蔔、西紅柿等,因為這些食物富含鉀離子,有助於排出多餘的鈉離子,防止血壓升高。另外不要吃油膩食物,也不宜過飽,還要注意多飲水。關於秋後高血壓病人需要注意的事項及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高血壓患者秋季應注意哪些問題?

    注意保暖

    高血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們對環境溫度的變化適應性較差,所以要注意保暖。因為氣溫降低後會刺激內腎上腺分泌增強,導致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

    適量運動

    運動對降低血壓也有很好的效果,應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最實用的是快走、慢跑及保健操等。高血壓患者在鍛鍊中應儘量避免做強度較大的力量訓練,或在訓練中憋氣,要選擇節奏感強、易於放鬆的全身性運動。運動時間最好選在飯後兩小時,不宜空腹鍛鍊,以免出現低血糖。

    調節情緒

    一些不良情緒會使某些相關激素分泌量增加,這會促使小動脈痙攣收縮,從而使血壓產生波動或升高,嚴重時還會發生心腦血管併發症。因此,高血壓患者要調節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生氣或其它較大的情緒波動。

    怎樣正確測量血壓?

    測量血壓要注意一些細節,否則可能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一般來說,應首先選用電子血壓計,因為它是透過電子壓力感測器工作的,可大大減少人為錯誤引起的讀數不準。另外要使用經過認證的上臂袖帶血壓計,以保證測量結果準確可靠。

    血壓測量不準確的原因最常見的是袖帶不合適,袖帶氣囊長度應達到上臂周長的75%~100%,袖帶氣囊的寬度也應達到上臂周長的37%~50%。對於手臂過於粗大的人來說,可使用腿部袖帶測量。

    在測量血壓前應排尿並至少靜坐5分鐘,測量前半小時內不要運動、喝咖啡或抽菸,測量時袖帶最好能和上臂直接接觸。仰臥測量時,手臂下方要適當墊高。坐位時,要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使身體完全放鬆。測量時不可蹺二郎腿,因為這會使測量結果偏大,雙腿應平放。

    哪種高血壓需要到醫院處理?

    有些老年人一出現血壓升高就很緊張,而實際上,只有約5%左右的高血壓患者需要到醫院緊急降壓。出現以下情況時需要到醫院緊急降壓:在過度疲勞、情緒變化以及寒冷刺激等情況下,血壓驟然升高至180~200/120毫米汞柱以上,同時出現心、腦、腎及大血管的急性損傷表現。

    比如患者突然感到頭暈、頭痛、視物不清、噁心嘔吐;胸悶、胸痛、心慌、氣促、不能平臥、煩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或潮紅、兩手抖動、暫時性肢體麻木的運動障礙、失語甚至抽搐昏迷等。以下情況無需到醫院緊急降壓:血壓升高後沒有出現急性靶器官損害,只是測量的血壓較高,無明顯不適或只有輕微頭痛、頭脹等情況。

    這種情況只要在幾小時至一天內將血壓降低就可以了,可調整口服藥控制血壓。當在家發現血壓升高而無明顯不適症狀時,應找個光線柔和、空氣流暢且比較安靜的地方躺下,平臥或半臥位均可。監測血壓時,應每隔5~10分鐘測量一次,需要測量2~3次取平均值。測量血壓的上臂應與心臟處於同一水平面並保持四肢肌肉放鬆,然後觀察血壓是否會自然下降。

    老年人高血壓的特點

    壓差大

    老年人高血壓大多以收縮壓升高為主,這主要與各器官的退行性變化有關,尤其是血管的動脈硬化,因為這會使血管的彈性大大降低。在心臟泵血時,由於主動脈不能充分膨脹,動脈內突然增大的血容量就無法得到有效緩衝。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收縮壓升高、舒張壓相對較低,從而導致脈壓差增大。

    波動大

    老年人血壓的另一個特點是一天之中的波動較大,尤其是收縮壓,這是由於老年患者血管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減弱造成的。所以在用降壓藥物治療時,要多次測量,不能僅憑1次測量結果就判定血壓是否正常,每天至少測量2次。

    假性高血壓

    老年人如果有動脈硬化,就很容易出現假性高血壓,此類患者對降壓藥物的耐受性較差,所以也更容易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及併發症。對於周圍動脈很硬血壓也很高,但不耐受降壓治療的患者,比如在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時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患者,若未發現心、腦、腎等重要器官損傷,就應考慮假性高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指從平臥到坐起,或蹲起到站立時血壓突然降低的現象,這時容易出現頭暈、昏倒等情況。因為老年人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顯著減退,所以更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尤其是在抗高血壓治療的過程中。

    因此,老年人要慎用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比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當必須要用時,可先在晚上臨睡前服用,若無明顯反應再改為白天服,但要從小劑量開始。

    高血壓的危害

    血壓升高可引起腦梗及心梗

    高血壓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的升高,都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顯著上升。這可能是因為高血壓時,動脈壁需要承受較大壓力,從而容易使內皮細胞損傷。

    這樣一來,壞膽固醇就更容易進入動脈壁形成泡沫細胞,進而刺激平滑肌細胞增生,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長期進行性動脈粥樣硬化會引起冠心病和腦血管供血不足,而血壓的大幅波動更是會造成急性心肌梗死、腦出血及腦梗死。

    高血壓患者出現心慌、胸悶要及時就診

    如果高血壓患者出現心慌、胸悶、胸部疼痛及下肢水腫的情況,則說明心臟可能出了問題。血壓長期較高會導致心臟擴大、心臟電活動紊亂,從而逐步引起心臟舒張、收縮功能減弱。這時患者更容易出現心悸、心律不齊的情況,而且還會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等原因出現運動後胸悶、胸痛的症狀。當高血壓患者出現以上症狀時,要立即去醫院就診並進行相關檢查,比如心電圖、心臟彩超等,必要時還要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以排除血管狹窄、堵塞的情況。

    兩臂壓差大,小心動脈硬化

    對正常人來說,雙上肢的血壓也不完全相同,大約差5~10毫米汞柱。如果高血壓患者出現兩臂壓差很大的情況,或走路時間較長容易下肢疼痛(休息後有好轉),就可能說明上肢或下肢動脈已經硬化,甚至狹窄、閉塞。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與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合併外周動脈粥樣硬化有關,此時應到醫院進行血管超聲、增強CT、血管造影檢查,以明確堵塞部位儘早治療。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預防高血壓除了保持合理的飲食習慣及適量運動外,還應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對於35歲以上的人,即使因其它疾病就診,也應測一下血壓。超重、肥胖、長期吸菸酗酒以及高鹽飲食者,也要經常測量血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91年陰曆8月19日出生的,請問我是什麼星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