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們必須搞清楚杏壇和杏林的區別。 杏壇的來歷 相傳孔子杏壇設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藝之學。自古以為美談,為士林所稱頌。進而又將杏壇作為孔子興教的象徵,列入孔廟的建築體系之中,這種格局甚至影響到了儒學所及的東南亞諸國。 孔子杏壇設教之事,後世頌者雖眾,卻不見於《論語》、《孟子》、《荀子》,以及《左傳》、大小戴《禮記》,這些與孔子相去未遠的先秦諸子文獻之中,甚至連“杏壇”之名都未曾出現過,令人頗為費解。那麼,杏壇設教之事到底是從何而來呢?揆諸史記,記此事最古者,當屬孔子四十七代孫孔傳作於南宋紹興年間的《東家雜記》,其中有《杏壇說》一文,略曰: 昔周靈王之世,魯哀公之時,夫子車從出國東門,因睹杏壇,逡巡而至,歷級而上。弟子侍列,顧謂之曰:“茲魯將臧文仲誓盟之壇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歌曰:“暑住寒來春復秋,夕陽西去水東流。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 但細細玩味這段文字,其中疑點頗多:文末孔子所歌為七言絕句,這種新體詩肇始於南朝齊梁間,孔子之世絕不可能有,此其一。春秋交戰,都是車兵,一部《左傳》說得明白。直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有騎兵,此時已入戰國之世。臧文仲為春秋魯人,孔子何以有“戰馬今何在”之嘆?此其二。第三,果如其說,杏壇則為臧文仲所首創,孔子只不過因其地,襲其名而已矣。據此三點,可知此文當是出於好事者的偽託,不可據信。 “杏壇”一名,在先秦文獻中僅見於《莊子·漁父》篇: 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孔子)乃下求之,至於澤畔…… 司馬彪注云:“緇幃,黑林也。杏壇,澤中高處也。”明末顧炎武考證認為: 《莊子》書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壇,乃宋乾興間四十五代孫道輔增修祖廟,移大殿於後,因以講堂舊基甃石為壇,環植以杏,取杏壇之名名之耳。 顧炎武以《漁父》為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並進一步考證認為,最初坐實杏壇之地的,乃北宋孔道輔。今曲阜大成殿南,本為講堂舊址,漢明帝東巡過孔子宅,曾御此說經。孔道輔擴修祖廟,不欲譭棄,即以瓴甓為壇,環植以杏,而成杏壇。顧氏之論,除去定宋乾興年間建杏壇可商之外,其餘可謂正本清源,實屬不移。 那麼,杏壇究竟建於何年?《曲阜縣志》指為道輔建於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也指天禧間建杏壇說: 杏壇在宋以前,本為殿廟舊址。宋天禧間,四十五代孫道監修祖廟,移殿於北。不欲毀其古蹟,因莊子有“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語,乃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 再對照《闕里志》所錄孔道輔墓表原文,杏壇初建之年可定於北宋天禧二年。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對杏壇的建立過程作如下推算: 杏壇在宋初以前只是偶有其名而無其實。直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時任大理寺丞、宰曲阜、主祠事的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上書,以孔廟卑陋不堪,不足以稱“衍聖公”之威儀,請加修崇。朝廷即“命道輔監督工役”,“詔轉運使以官錢葺之”,並準其所請,用當時建造泰山封禪行宮的剩餘木材,“皆橡樟梗梓之屬”,對孔廟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建廟門三重,次書樓,次唐宋碑亭各一,次儀門,次御贊殿,次杏壇,壇後正殿,”直到天禧二年完工,“自是殿宇益加洪麗”。孔道輔因“增廣殿庭”的需要,將大殿北移,作為正殿,即大成殿。因《莊子·漁父》篇有“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一語,將原講堂舊基重新改造,“瓴甓為壇,”並在四周種上杏樹,名曰“杏壇”。至於此,杏壇始有實物,而孔子杏壇設教之說,當肇於此。 附:古人詠杏壇佳句 元吳澄《杏壇銘遺陳應元》詩云:“洙泗之上,太和融盎,累土功崇,嘉植天降。元造無聲,花開實成,丹腮豔豔,蠟彈盈盈。” 無楊奐《謁聖廟》詩云:“會見春風入杏壇,奎文閣上獨憑欄。” 明李傑《廟陵詩》有句:“文廟地靈松柏古,講壇春暖杏花香。” 明陳鳳梧《恭謁闕里朝廷,行釋菜禮,敬用紀事》詩曰:“杏花香散壇前雨,檜樹光凌殿外雲。” 明郭正域《謁聖廟恭記》詩有句:“壇上杏花紅,林前洙水黑。” 明姚文炤《謁聖廟》詩有句:“繞壇紅杏垂垂髮,依樹白雲冉冉飛。” 明鄭威《謁林廟》詩云:“春回古檜花開杏,道詠元和天地通。” 明王在晉《杏壇詩》雲:“松柏鬱交翠,紅杏倚孤亭。” 清朱彝尊《謁孔林賦》有“杏壇花繁,庭檜甲坼”之語,《曲阜遠眺同劉中丞》詩有“夕陽新雨過,春杏舊壇開”之句。 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有《六十代贈衍聖公題杏壇》詩曰:“魯城遺蹟已成空,點瓏、回琴想象中。獨有杏壇春意早,年年花發舊時紅。” 今孔廟杏壇有《杏壇贊碑》,正面為清乾隆帝手書之《杏壇》詩:“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絳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 杏林與懸壺的來歷 眾所周知,"杏林"-詞是中醫界常用的詞彙,醫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詞典出漢末三國閩籍道醫董奉。 董奉,字君異,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醫技,與當時的華倫、張仲景齊名,號稱"建安三神醫"。據《三國志·士燮傳》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惡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制藥丸一粒塞入刺吏口中並灌入少許水,捧其頭搖消之,食頃,昏死的刺吏便神奇般地張開眼睛,手腳也能動彈,"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類似的記載詳見於《神仙傳》中,由此可見董奉醫術的高明。 在諸多有關董奉傳奇般的事蹟中,最有影響的乃是他在廬山行醫濟世的故事。據《神仙傳》卷十記載:"君異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十年,計得十萬餘株,鬱然成林……"董奉曾長期隱居在江西廬山南麓,熱忱為山民診病療疾。他在行醫時從不索取酬金,每當治好一個重病患者時,就讓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顆杏樹;看好一個輕病,只須栽一顆杏樹。所以四鄉聞訊前來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為醫酬。幾年之後,廬山一帶的杏林多達十萬株之多。杏子成熟後,董奉又將杏子變賣成糧食用來販濟廬山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饑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達二萬餘人。正是由於董奉行醫濟世的高尚品德,贏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廬山一帶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後,便在杏林中設壇祭祀這位仁慈的道醫。後來人們又在董奉隱居處修建了杏壇、真人壇、報仙壇,以紀念董奉。如此一來,杏林一詞便漸漸成為醫家的專用名詞,人們喜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這類的話語來讚美象童奉一樣具有高尚醫風的蒼生大醫。 與杏林一詞相仿,"懸壺"也是中醫行醫的專用名詞,典出《後漢書》及《神仙傳》,與道醫壺公有關《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列傳》雲:"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椽。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曰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後長房欲求道,隨從人山中…,"這段頗為神奇的記述也見於《神仙傳》卷九《壺公傳》中,聲稱"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餘卷,皆出於壺公……"壺公乃是東漢時一位賣藥的老翁,有道術,善用符治病。因常懸一壺於市頭賣藥,"藥不二價"、"治病皆愈",故後世稱行醫為"懸壺"。這一典故流傳甚廣,至今人們日常語言中還有"你胡蘆裡賣的什麼藥"這樣的口語。
在這裡我們必須搞清楚杏壇和杏林的區別。 杏壇的來歷 相傳孔子杏壇設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藝之學。自古以為美談,為士林所稱頌。進而又將杏壇作為孔子興教的象徵,列入孔廟的建築體系之中,這種格局甚至影響到了儒學所及的東南亞諸國。 孔子杏壇設教之事,後世頌者雖眾,卻不見於《論語》、《孟子》、《荀子》,以及《左傳》、大小戴《禮記》,這些與孔子相去未遠的先秦諸子文獻之中,甚至連“杏壇”之名都未曾出現過,令人頗為費解。那麼,杏壇設教之事到底是從何而來呢?揆諸史記,記此事最古者,當屬孔子四十七代孫孔傳作於南宋紹興年間的《東家雜記》,其中有《杏壇說》一文,略曰: 昔周靈王之世,魯哀公之時,夫子車從出國東門,因睹杏壇,逡巡而至,歷級而上。弟子侍列,顧謂之曰:“茲魯將臧文仲誓盟之壇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歌曰:“暑住寒來春復秋,夕陽西去水東流。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 但細細玩味這段文字,其中疑點頗多:文末孔子所歌為七言絕句,這種新體詩肇始於南朝齊梁間,孔子之世絕不可能有,此其一。春秋交戰,都是車兵,一部《左傳》說得明白。直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有騎兵,此時已入戰國之世。臧文仲為春秋魯人,孔子何以有“戰馬今何在”之嘆?此其二。第三,果如其說,杏壇則為臧文仲所首創,孔子只不過因其地,襲其名而已矣。據此三點,可知此文當是出於好事者的偽託,不可據信。 “杏壇”一名,在先秦文獻中僅見於《莊子·漁父》篇: 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孔子)乃下求之,至於澤畔…… 司馬彪注云:“緇幃,黑林也。杏壇,澤中高處也。”明末顧炎武考證認為: 《莊子》書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壇,乃宋乾興間四十五代孫道輔增修祖廟,移大殿於後,因以講堂舊基甃石為壇,環植以杏,取杏壇之名名之耳。 顧炎武以《漁父》為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並進一步考證認為,最初坐實杏壇之地的,乃北宋孔道輔。今曲阜大成殿南,本為講堂舊址,漢明帝東巡過孔子宅,曾御此說經。孔道輔擴修祖廟,不欲譭棄,即以瓴甓為壇,環植以杏,而成杏壇。顧氏之論,除去定宋乾興年間建杏壇可商之外,其餘可謂正本清源,實屬不移。 那麼,杏壇究竟建於何年?《曲阜縣志》指為道輔建於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也指天禧間建杏壇說: 杏壇在宋以前,本為殿廟舊址。宋天禧間,四十五代孫道監修祖廟,移殿於北。不欲毀其古蹟,因莊子有“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語,乃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 再對照《闕里志》所錄孔道輔墓表原文,杏壇初建之年可定於北宋天禧二年。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對杏壇的建立過程作如下推算: 杏壇在宋初以前只是偶有其名而無其實。直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時任大理寺丞、宰曲阜、主祠事的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上書,以孔廟卑陋不堪,不足以稱“衍聖公”之威儀,請加修崇。朝廷即“命道輔監督工役”,“詔轉運使以官錢葺之”,並準其所請,用當時建造泰山封禪行宮的剩餘木材,“皆橡樟梗梓之屬”,對孔廟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建廟門三重,次書樓,次唐宋碑亭各一,次儀門,次御贊殿,次杏壇,壇後正殿,”直到天禧二年完工,“自是殿宇益加洪麗”。孔道輔因“增廣殿庭”的需要,將大殿北移,作為正殿,即大成殿。因《莊子·漁父》篇有“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一語,將原講堂舊基重新改造,“瓴甓為壇,”並在四周種上杏樹,名曰“杏壇”。至於此,杏壇始有實物,而孔子杏壇設教之說,當肇於此。 附:古人詠杏壇佳句 元吳澄《杏壇銘遺陳應元》詩云:“洙泗之上,太和融盎,累土功崇,嘉植天降。元造無聲,花開實成,丹腮豔豔,蠟彈盈盈。” 無楊奐《謁聖廟》詩云:“會見春風入杏壇,奎文閣上獨憑欄。” 明李傑《廟陵詩》有句:“文廟地靈松柏古,講壇春暖杏花香。” 明陳鳳梧《恭謁闕里朝廷,行釋菜禮,敬用紀事》詩曰:“杏花香散壇前雨,檜樹光凌殿外雲。” 明郭正域《謁聖廟恭記》詩有句:“壇上杏花紅,林前洙水黑。” 明姚文炤《謁聖廟》詩有句:“繞壇紅杏垂垂髮,依樹白雲冉冉飛。” 明鄭威《謁林廟》詩云:“春回古檜花開杏,道詠元和天地通。” 明王在晉《杏壇詩》雲:“松柏鬱交翠,紅杏倚孤亭。” 清朱彝尊《謁孔林賦》有“杏壇花繁,庭檜甲坼”之語,《曲阜遠眺同劉中丞》詩有“夕陽新雨過,春杏舊壇開”之句。 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有《六十代贈衍聖公題杏壇》詩曰:“魯城遺蹟已成空,點瓏、回琴想象中。獨有杏壇春意早,年年花發舊時紅。” 今孔廟杏壇有《杏壇贊碑》,正面為清乾隆帝手書之《杏壇》詩:“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絳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 杏林與懸壺的來歷 眾所周知,"杏林"-詞是中醫界常用的詞彙,醫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詞典出漢末三國閩籍道醫董奉。 董奉,字君異,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醫技,與當時的華倫、張仲景齊名,號稱"建安三神醫"。據《三國志·士燮傳》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惡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制藥丸一粒塞入刺吏口中並灌入少許水,捧其頭搖消之,食頃,昏死的刺吏便神奇般地張開眼睛,手腳也能動彈,"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類似的記載詳見於《神仙傳》中,由此可見董奉醫術的高明。 在諸多有關董奉傳奇般的事蹟中,最有影響的乃是他在廬山行醫濟世的故事。據《神仙傳》卷十記載:"君異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十年,計得十萬餘株,鬱然成林……"董奉曾長期隱居在江西廬山南麓,熱忱為山民診病療疾。他在行醫時從不索取酬金,每當治好一個重病患者時,就讓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顆杏樹;看好一個輕病,只須栽一顆杏樹。所以四鄉聞訊前來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為醫酬。幾年之後,廬山一帶的杏林多達十萬株之多。杏子成熟後,董奉又將杏子變賣成糧食用來販濟廬山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饑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達二萬餘人。正是由於董奉行醫濟世的高尚品德,贏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廬山一帶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後,便在杏林中設壇祭祀這位仁慈的道醫。後來人們又在董奉隱居處修建了杏壇、真人壇、報仙壇,以紀念董奉。如此一來,杏林一詞便漸漸成為醫家的專用名詞,人們喜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這類的話語來讚美象童奉一樣具有高尚醫風的蒼生大醫。 與杏林一詞相仿,"懸壺"也是中醫行醫的專用名詞,典出《後漢書》及《神仙傳》,與道醫壺公有關《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列傳》雲:"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椽。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曰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後長房欲求道,隨從人山中…,"這段頗為神奇的記述也見於《神仙傳》卷九《壺公傳》中,聲稱"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餘卷,皆出於壺公……"壺公乃是東漢時一位賣藥的老翁,有道術,善用符治病。因常懸一壺於市頭賣藥,"藥不二價"、"治病皆愈",故後世稱行醫為"懸壺"。這一典故流傳甚廣,至今人們日常語言中還有"你胡蘆裡賣的什麼藥"這樣的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