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凱恩斯

    有時候,熟悉內容並不難,要熟悉的是一大堆專有名詞,這些名詞讓很多政策脫離群眾基礎。

    什麼是圈層結構理論呢?就是以城市為中心向外輻射經濟帶,很好理解,就是有一個市中心,然後向外擴張,一層一層,一環一環,如北京,就是典型的圈層結構城市。比如當你形容北京房價的時候,有句話:年入百萬,五環以外想買哪兒買哪兒,五環以內想埋哪兒埋哪兒。比如前幾年熱門的《五環之歌》。幽默的老百姓早已將環這個概念基本概括了圈層型城市。圈層型城市並沒有什麼褒貶,這是一種歷史上比較著名的發展模式。其特點就是中心化。

    題主說新加坡是如何擺脫“圈層型”,其實核心的就是說新加坡如何城市去中心化。更加普遍的你可以延伸到,日本東京如何去中心化,紐約和倫敦如何去中心化。實際上去中心化如今公認的就是TOD模式,也就是交通引導的城市建設。這個更加好理解,就是城市沒有中心,或者說到處都是城市中心地帶,然後各種分佈的城市次中心點連線在公共交通上面,軌道交通包括輕軌和地鐵。然後地鐵延伸到哪裡,哪裡就是市中心。從而一定程度上分散交通擁堵,並且減少私家車上路行駛。所有人在城市任何區域10分鐘步行到達一個站點,然後可以透過軌道交通到達城市任何一個角落。

    不僅僅是新加坡,還有東京。我們來看看東京和新加坡的地鐵圖,我們就能夠一目瞭然。

    上圖一張是新加坡,一張是東京,你發現沒有?實際上你看上去新加坡的交通更加清晰簡單,為何會如此呢?那就是因為東京在TOD主導城市去中心化並不成功,因為一個城市你先走城市中心化路線,然後再不停擴張,再去修補想要回歸到TOD模式,難度是很大的。所以東京雖然變為大東京都商圈城市群,人口依然集中在中心城市區。然後日本力主發展地鐵交通,增加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提高家用轎車的用車成本。逐步壓縮,最後,的確有一些效果。那就是城市中心區堵車有所緩解。但是同樣依然有問題,中心區人口依然過多,地鐵依然擁擠,塞不下還要往裡裝的經典畫面每天都在重複上演。

    我們要說個什麼問題呢?去中心化這條路不好走,新加坡人口564萬,面積719平方公里,而東京都2188平方公里,都市圈13400平方公里,東京都1350萬人口,東京都市圈大約3700萬人口左右。我們僅僅東京都和新加坡比較,我們發現新加坡人口密度更高,但是新加坡進行TOD模式更早,早到新加坡私家車普及之前,透過城市公共交通車輛的安排和媒體宣傳,推廣了公共交通出行的習慣。繼而新加坡提早規劃,最重要的是新加坡的蛙跳戰略。就比如A地方有一個城市小中心,然後中間隔開一定距離,再去建設一個小中心,中間隔開綠化帶和原始的生態環境,充分保護綠化。這樣人口就被多箇中心給吸納,進而中心之間用便利的公共交通連線。(新加坡特有的公屋體系發揮了作用,政府提供高容積率的住宅,解決住房的同時,也讓人口分佈更加分散)

    然而東京是做不到這一點。東京去中心化這麼多年,人口依然集中在市中心,偏遠一點的地方,雖然交通延伸到了那裡,雖然也很便捷,但是人口依然稀少。也就是說,東京的去中心化並不成功。

    TOD模式,起源於美國,原因就是美國地廣人稀。其城市去中心化,有多個區域組成,類似於我們的城市區塊,美國的一個區塊基本上算是一個城市。不過你也要看到美國地廣人稀,人口是我們的三分之一,土地面積卻和我們差不多,更加要命的是,美國大平原廣袤。相對來說我們很多城市區域過於狹窄,城市外延擴張能力薄弱。這就是問題和不同。同樣的,新加坡能夠模仿美國的TOD模式,也是因為新加坡常年的規劃就是向全境疏散人口,其中關鍵是,政府主導的公屋建設使得人口不是傳統模式聚集,而是規劃模式聚集。

    TOD模式的關鍵:1要麼沒有中心,地廣人稀,適合分散。2要麼政府規劃,提供公屋,人為調整和均衡。

    共同部分是都要發展軌道交通,要線路網豐富到能夠運送足夠的人口從城市的一邊到另一邊。

    實際上沒有太多必要的理念可以借鑑,各國情況不同。就北京而言,還是要發展地下交通,然後將城市中心的容量提高。北京中心區域有很多需要保護的古建築,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TOD模式的推開。畢竟有些事不能兩全。所以,一方面繼續完善地下,一方面向周邊城市去修建疏散性質的衛星城市,透過地鐵軌道交通便捷的連結,讓城市距離更近。這並非一日之功,日久天長的積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抓流浪貓呀?我家附近有一隻,想救它,估計是得了口炎,全身毛都很髒嘴裡流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