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由成義燒坊、榮和燒坊、恆興酒廠這三傢俬人酒坊組成的品牌
一、華茅
華茅的前身是“成義燒坊”,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貴州大鹽商華聯輝因其母愛喝茅臺鎮出產的酒,於是在貴州茅臺鎮成立。之後在1915年,“成義燒坊”與“榮和燒坊”的酒一起以“茅臺造酒公司”名義參加了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並且榮獲了金獎,從此名揚天下。但是在1951年“成義燒房”被收購後,華茅酒被貴州茅臺酒取代。
二、王茅
王茅的前身是“榮和燒坊”,在光緒五年(1879年),貴州仁懷縣大地主王榮、孫全太和“天和”鹽號老闆合股開設“榮太和”燒坊,生產白酒。後因股東孫全太退出,更名為“榮和燒坊”。在1936年“榮和燒坊”股東只剩王榮的後人王澤生,所以後面燒坊生產的酒都被稱為“王茅酒”。
三、賴茅
賴茅的前身是“恆興酒廠”,在1929年,由貴陽商人周秉衡在茅臺鎮開辦“衡昌燒坊”。後因生產停滯,到1938年同商人賴永初合夥擴大規模生產,後來成為賴氏私有,於1941年更名為“恆興燒房”,其酒俗稱“賴茅”,生產的“賴茅”酒透過他的商號賣到了全國。1947年,“恆興酒廠”以質取勝,生意紅火,成為茅臺鎮較大的酒廠。但是在1953年,“恆興酒廠”被收購了,賴茅商標屬茅臺集團所有。
開始的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由成義燒坊、榮和燒坊、恆興酒廠這三傢俬人酒坊組成的品牌
一、華茅
華茅的前身是“成義燒坊”,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貴州大鹽商華聯輝因其母愛喝茅臺鎮出產的酒,於是在貴州茅臺鎮成立。之後在1915年,“成義燒坊”與“榮和燒坊”的酒一起以“茅臺造酒公司”名義參加了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並且榮獲了金獎,從此名揚天下。但是在1951年“成義燒房”被收購後,華茅酒被貴州茅臺酒取代。
二、王茅
王茅的前身是“榮和燒坊”,在光緒五年(1879年),貴州仁懷縣大地主王榮、孫全太和“天和”鹽號老闆合股開設“榮太和”燒坊,生產白酒。後因股東孫全太退出,更名為“榮和燒坊”。在1936年“榮和燒坊”股東只剩王榮的後人王澤生,所以後面燒坊生產的酒都被稱為“王茅酒”。
三、賴茅
賴茅的前身是“恆興酒廠”,在1929年,由貴陽商人周秉衡在茅臺鎮開辦“衡昌燒坊”。後因生產停滯,到1938年同商人賴永初合夥擴大規模生產,後來成為賴氏私有,於1941年更名為“恆興燒房”,其酒俗稱“賴茅”,生產的“賴茅”酒透過他的商號賣到了全國。1947年,“恆興酒廠”以質取勝,生意紅火,成為茅臺鎮較大的酒廠。但是在1953年,“恆興酒廠”被收購了,賴茅商標屬茅臺集團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