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單細胞7
-
2 # 揚州心意
這是一種從有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高階昇華過程。也就是從不會透過學習而明白,然後不斷的磨練,一直達到不執著有而自然的境界。也就是孔子講的隨心所欲而不逾規。
在現實中太極拳也確實存在守規矩和脫規矩的兩層練法境界。
以武俠小說的角度分析就是,有招都是能破解的,只有無招才能不破,碧血劍裡已經有類似解釋,袁承志大戰玉真子時,開始拘泥於金蛇劍法,結果玉真子熟悉金蛇劍法,處處被制,後來意在劍先,連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招是什麼,從而佔據上風
-
3 # 小書蟲子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太極是有招的。沒有招怎麼傷人制人呢。為什麼要他忘招。因為太極的中心思想就是畫圓。 所有招式都圍繞著這個目的。 忘了具體招式。不停的畫圓圈 打圈圈就是太極的招式。 其實很好理解。不停轉動圓形物體。你打過去就是不能著力的。會打滑。不管太極拳還是太極劍都是這個套路。都是 畫圈 圓轉 牽引 反制 四部走。 畫圈 是不讓你著力 圓轉 是帶動你的力。牽引是牽著你的力跟著他方向走。最後的反制。他牽引你的力 連同你打他的力 一同打回到你身上。 這就是太極
如果因此說太極是武功最高境界 。其實是完全錯誤。 太極只是招式。他並沒有內功。 牽引的動前提 必須是你的內力大於對方。不然你根本牽引不動。 所以內功低微者. 或是常人用太極必敗。 現實中也是如此。太極不管是對八級。洪拳,散打。詠春。從來只有敗沒有勝的。 二張用的好。是因為他們內力遠高過對手。 有個很好的例子。 張三丰面對阿三,覺得可以用太極過關,但面對阿二確有了身死的覺悟。 事實也是如此。張無忌面對阿二 太極完全無用。畫圈圓轉完全無效。改用乾坤才贏。 太極不是以弱勝強的武功,而是持強凌弱的武功。 這個獨孤九劍完全不一樣。 獨孤九劍完全依靠的就是精妙招式。 令狐沖無劍,流氓他都打不過。那怕書末。見勞德諾還心理發怵。一劍在手則完全不同。直接進入頂尖高手之列.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玩易齋
張三丰的武功強過張無忌,相信大部分讀者都認同這一觀點。首先咱們看武學境界,張三丰開創了武當派的所有武功,而張無忌沒有開創任何武功,他只是學習和模仿。此外,筆者認為張三丰的實戰能力遠超張無忌。張三丰出手凌厲果斷,他在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一掌拍死剛相。反觀張無忌,他總是猶猶豫豫,拖泥帶水,屠獅大會上還被半瓶子醋的周芷若打得內傷吐血。
論輩分,張三丰是張無忌的太師父,張無忌雖是明教教主,但他的武功根基都是張翠山傳授的武當絕學。《倚天屠龍記》中,剛相偷襲張三丰得手,張三丰受傷不輕。為了阻攔趙敏打敗武當,張三丰把自己剛剛領悟的太極拳、太極劍傳授給了張無忌。張三丰在傳授太極劍時,他接連給張無忌演練了三遍,但他卻讓張無忌忘記所有招式,才算學成。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太極劍
在武當山上,張三丰先把太極拳傳授給了張無忌,張無忌現學現賣,輕鬆擊敗了趙敏手下的高手“阿三”。當趙敏讓自己手下的劍法高手“阿大”出戰時,張三丰又把太極劍傳授給了張無忌。太極拳雖是招式精妙、以柔克剛的拳法,但張無忌學一遍就學會了。太極劍就截然不同了,其武學境界遠比太極拳深奧。張無忌連學了三遍,才算勉強學會。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張無忌要把所有劍招徹底忘乾淨,才算學會!
張無忌學第一遍時,他忘記了大半劍招;學第二遍時,他還有幾招沒忘;學第三遍時,他才把所有劍招忘記。《倚天屠龍記》原著描寫如下:張無忌在殿上緩緩踱了一個圈子,沉思半晌,又緩緩踱了半個圈子,抬起頭來,滿臉喜色,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張三丰道:“不壞,不壞!忘得真快,你這就請八臂神劍指教罷!”
劍法境界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忘記所有劍招才算學成,這是金庸對於武學、對於哲理的一個理解,那就是“無招勝有招”。這種劍法境界在金庸武俠中出現很多,楊過的玄鐵重劍、令狐沖的獨孤九劍,這兩種頂級劍法追求的都是“無招勝有招”。但楊過的玄鐵重劍和令狐沖的獨孤九劍都沒有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張三丰的太極劍卻達到了。
金庸中後期對於武學的理解,已經脫離了招式的範疇,他更強調“劍心”和“劍氣”。劍心是有形的,劍氣是無形的。“劍心”就是張三丰的太極劍,張無忌學成後,他心中已經沒有任何具體的招式,但卻有滿滿的“劍心”。在“劍心”的驅動下,張無忌隨手一招,便是別人從未見過的精妙劍招。就獨孤求敗的傳人來講,力量的極限是楊過,技巧的極限是風清揚,劍心的極限是張三丰。段譽雖然不是獨孤求敗的傳人,但劍氣的極限是他的六脈神劍。
張無忌學會“無招”境界的太極劍後,他的第一個對手就是“八臂神劍”東方白。東方白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劍客,他熟知天下各大門派的劍法。但張無忌的招式在東方白的眼中非常怪異,簡直就是聞所未聞,甚至都不能算作劍招,東方白接連換了七八種劍法都打不贏張無忌。張無忌僅憑一把木劍,就擊敗了東方白手中的倚天劍,由此足見“無招”境界的厲害。
-
5 # 夢露居士
張三丰此時已經身受重傷,無力應戰。幸好張三丰將自己新創的太極劍法傳給了張無忌,張無忌以一柄木劍施展太極劍法,不僅打敗了方東白,還斬去了他一條手臂。
張三丰傳劍的過程,頗讓人感到詫異。他不僅當眾傳劍,讓方東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招數慢吞吞,軟綿綿,竟讓眾人以為張三丰有意放慢了招數,好讓張無忌瞧得明白。張三丰共使了兩遍劍法,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沒一招相同。最後張三丰讓張無忌將劍招忘得乾乾淨淨,才叫他與方東白比試。張三丰傳劍大違常理,這讓周顛等人很是擔心。沒想到張無忌一出手竟大奏奇效,徹底擊敗了方東白,並以木劍斬下他的一條手臂。
為何張三丰要讓張無忌將所有劍招全部忘記呢?其實這正符合張三丰悟出的武學道理。且聽居士我慢慢道來。
張三丰當年叫做張君寶,在少林寺中做雜役。張君寶跟著覺遠大師學到了殘缺的九陽神功,並從一對鐵羅漢的身上學到了少林寺最基礎的羅漢拳。
張君寶因為私自練武觸犯少林戒律,他逃下少室山,躲入武當山中苦練武功,十餘年間武學大進。
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間閒遊,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裡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倚天屠龍記》三聯版第二章)
可見,張三丰武學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道家沖虛圓通之道,他創出的武當派,不僅是個武術門派,更是道教的一支。
因為張三丰所學的《九陽真經》殘缺不全,所以他多次閉關修煉,為了創出與九陽神功相媲美的武功。最終,張三丰創出了太極拳、太極劍,這是武學中一大創新,與自來的武學之道截然相反。
太極拳、太極劍的特點是:以虛御實、以慢打快、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太極劍不僅是一套劍法,更是大道的體現!老子之道,柔弱勝剛強。《道德經》說: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第七十六章)
天下最柔弱的事物是水,然而洪水滔天之時卻能無堅不摧。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正因為柔弱勝剛強,所以在不明其理的人眼中,張三丰的太極劍慢吞吞、軟綿綿,毫無力道,卻能在張無忌手中發揮出無窮的威力!
道家認為,無的境界要高於有。宇宙的本體無形無相,生成的具體事物卻有形有相。所以有生於無,正如《道德經》所說: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第四十章)
所謂“反”,指的是迴圈反覆,也正是張無忌在施展太極劍時所畫的一個又一個圈圈。只要能領悟太極劍“反”、“弱”的真諦,便能以無招勝有招,正契合了《道德經》“有生於無”的至理,這也是道家所說的“得意忘象”。正如魏晉時期的玄學家王弼所說的: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也。然則,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張三丰所演示的太極劍的劍招,是為了顯示太極劍的劍意,但是劍招本身不等於劍意。只有徹底忘記劍招,才能發揮出太極劍“神在劍先、綿綿不絕”的全部劍意。要知張三丰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尚有一兩招劍法忘不乾淨,心有拘圃,劍法便不能純。(《倚天屠龍記》三聯版第二十四章)
張無忌的武學天賦極高,所以他一看到張三丰試演太極劍,便已明白了其中的奧秘。待張三丰第二次使出截然不同的劍招,張無忌便將所有劍招全部忘記了,終於達到了只有劍意,沒有劍招的境界。
其他高手,如楊逍、殷天正等高手只能隱約懂得其中的道理,如周顛這般的人是絲毫無法領會的。所以周顛聽聞張無忌忘了劍招,急得抓耳撓腮,白白擔憂一場。
方東白號稱“八臂神劍”,劍術之精,名動江湖。不過他精通的畢竟是“劍術”,而不是“劍道”,他的劍招固然高明,但也只是一招破招而已,遇到沒有劍招、只有劍意的太極劍,便無計可施了。
方東白被自己的劍招束縛了,不能領悟太極劍的神妙劍意。所以方東白雖然手持倚天利劍,卻敗在張無忌的木劍之下。
-
6 # 中博士的世界論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張三丰的武當派,練武是道家功法,太極之道的終極就是無極,道德經言:“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言“復歸於無極”,太極拳張無忌之所於忘記了所有招式,就是已經大成,進入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回覆列表
因為金庸這麼認為的 為了圓他所寫的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其實應該是練時無人似有人 打架有人似無人
練時有假想敵 打架時如若無人之境
小說畢竟是藝術加工 按照作者自己的想法來的 不要當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