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12455914208

    故事層面上:

    影片的文字是作家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擷取而來,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在北京城南的所見所聞。

    小女主角英子鄰居家有個叫秀貞的女人,大家都說她是個瘋子。英子出於好奇心和異於常人的勇氣,結識了這個讓所有孩子都避之不及的瘋子。

    英子得知,秀貞並不是人們傳言的那樣可怕,她曾與一個叫思康的學生暗中相愛,並懷孕生下了女兒小桂子。人言可畏,小桂子一出生便被家人送到城牆根下,不知去向。母親秀貞思念成疾,並對善良的英子吐露心聲。

    英子無意中發現了自己的玩伴便是秀貞的女兒小桂子,夜裡冒著大雨領著小桂子去秀貞那裡母女相認。

    是夜,母女二人毅然出走尋找小桂子的父親,卻喪命於那載著母女希望的列車輪下。

    這個故事以悲劇收場。

    英子搬家了,於是有了第二個故事。

    他在隔壁的荒院中發現了一個小偷,小偷為了供弟弟上學選擇偷東西。小偷有自己的價值觀的,他不想做小偷,但是為了弟弟,他沒有辦法,他在糾結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

    英子的回答是:“你分的清海跟天的界線嗎?……”

    這個故事的最後,小偷被抓,以悲劇收場。

    英子家裡有個僕人,在她身上發生第三個故事。僕人叫宋媽,她丈夫定期從鄉下過來向她要錢,宋媽很多年沒見自己的兒子栓子,想讓丈夫把他帶來看看。結果丈夫說出了真相,她兒子死了,他女兒也被送人了!

    這故事以悲劇收場。

    貫穿全片的另一個故事是英子的父親的故事。他是一個文化人,他給英子很多教導,在政治危機的時刻,他還帶一些學生來家裡,他說他不怕。後來他生病了,再後來,英子還沒長大,他就去世了。

    這也是個悲劇收場的故事。

    四個悲劇的故事匯聚在一起,導演並沒有用它去控訴什麼。第一個故事中,“團聚”是完美的結局,雖然秀珍和小桂子都死了,但至少他們在死之前團聚了,在這個故事中,她們共同遇難,她們的團聚是與英子的離別。

    第二個故事中,小偷的價值觀是不接受英子“分不清好人壞人”的看法的,小偷被抓,反而是一種價值觀的確立和鞏固,小偷的結局是終於與自己的內心相遇,卻與英子離別了。

    第三個故事是個純悲劇,宋媽在聽說兩個孩子都沒了的時候決定再也不回去了,她和她一直牽掛的故鄉做了離別,英子和她抱在了一起。

    通篇的故事結局是父親的去世,死亡與新生是電影永恆的主題,《城南舊事》中父親的離去恰恰是英子的新生,她回過頭去看城南的那些舊事歷歷在目,有人生、有人死、有人幸福、有人苦痛,那些傷感的回憶都留在過去了……

    所以英子不斷地回頭看。

    電影語言方面:

    從故事的角度上看,這是一部表現離別的電影。

    電影通篇多次用了配樂《送別》,這種單一的重複把影片的思想直白的表現出來,在觀眾形成音樂記憶之後,給人以“人生之往復”和“離別之淒涼”的感覺。

    從服裝上來說,英子出場時是紅色的衣服,鮮豔而熱烈,逐個故事發生之後,顏色逐漸變得寡淡,最後以純白的襯衣結束。導演似乎這種方法給人一種“童年越來越遠”的感覺。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不就是與童年的離別嗎?

    片中人物很多時候都是蹲著的,這可能是北京當時的一種風貌,最有特點的是英子和小偷對話時,小偷基本都是蹲著的,這樣在視覺上小偷和英子是平齊的,隱含中能給人以“英子和小偷平等”的感覺,透過影視語言展現了:小偷並沒把英子當孩子,兩個人是心連心的交流。另一個有特點的蹲著的形象,是宋媽的丈夫,他把情況告訴給宋媽之後一直是蹲著的,蹲著、捂臉、抽菸,意在使他的形象弱化。他和宋媽總是分別在畫面的兩端,每一次英子出現,就像是一個遊碼一樣靠近宋媽,使視覺的重心轉移到宋媽那邊去,增加了人們對宋媽的同情。

    電影還有很多在影視語言方面的出色表現,比如群像的展示,市井的縱深以及應用月亮門的構圖等等。如果仔細看,就不難發現導演的嚴謹與用心。

    我們今天的電影很難找到這種平和,也很難找到這種在細節上的認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藕用什麼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