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騎行姿勢是不會膝蓋痛的,膝關節是單車運動時使用最頻繁的身體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當我們的腿每踩踏一圈,膝關節就會活動一次,這樣頻繁的動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確的話,很容易就會讓膝關節受傷、甚至一輩子都不能騎車(很多膝關節的傷害是很難康復會來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 設定坐墊高度時最忌諱將坐墊拉得太高,這樣的坐墊高度在踩踏時會讓膝蓋打直,是很危險的動作!像單車運動這樣需要雙腿頻繁地作踩踏迴轉的動作,這時如果還讓膝蓋打直,不僅會讓踩踏有“頓點”發生,影響踩踏的連續性,而且打直時的膝蓋也很傷膝關節及腿部韌帶。雖然拉高坐墊後會有一種將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錯覺,好像要這種姿勢才能踏出去,但其實不然,不管是肌肉還是膝關節都很容易在這時(膝蓋打直)磨損受傷。所以一點要記住!騎車踩踏是切忌不能讓膝蓋打直。 設定高度時,正坐在車上,一條腿伸直腳後跟能碰到腳踏,這時的坐墊高度就可以了。 坐墊前後位置的設定:先在坐墊上坐好,將腳掌(切記是腳掌,不是腳心,也不是腳尖)放在踏板上正確的位置然後踩個幾下,接著將踏板擺成水平,這是前腳的“膝蓋下點”所垂下的垂直線要剛好透過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軸),這樣就完成了。如果垂線沒有透過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調整坐墊的位置。坐墊位置太過前面或後面會影響到腿部的踩踏出力,與膝蓋的磨耗也息息相關,所以不可不小心。 一般車友最容易犯的錯誤是將坐墊放在過於後面的位置,這樣做好像能讓車子看起來更俊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較容易有那種紮實的踩踏感,但這樣硬操的結果,長期下來其實對膝蓋時會有所損傷的。
正確的騎行姿勢是不會膝蓋痛的,膝關節是單車運動時使用最頻繁的身體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當我們的腿每踩踏一圈,膝關節就會活動一次,這樣頻繁的動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確的話,很容易就會讓膝關節受傷、甚至一輩子都不能騎車(很多膝關節的傷害是很難康復會來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 設定坐墊高度時最忌諱將坐墊拉得太高,這樣的坐墊高度在踩踏時會讓膝蓋打直,是很危險的動作!像單車運動這樣需要雙腿頻繁地作踩踏迴轉的動作,這時如果還讓膝蓋打直,不僅會讓踩踏有“頓點”發生,影響踩踏的連續性,而且打直時的膝蓋也很傷膝關節及腿部韌帶。雖然拉高坐墊後會有一種將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錯覺,好像要這種姿勢才能踏出去,但其實不然,不管是肌肉還是膝關節都很容易在這時(膝蓋打直)磨損受傷。所以一點要記住!騎車踩踏是切忌不能讓膝蓋打直。 設定高度時,正坐在車上,一條腿伸直腳後跟能碰到腳踏,這時的坐墊高度就可以了。 坐墊前後位置的設定:先在坐墊上坐好,將腳掌(切記是腳掌,不是腳心,也不是腳尖)放在踏板上正確的位置然後踩個幾下,接著將踏板擺成水平,這是前腳的“膝蓋下點”所垂下的垂直線要剛好透過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軸),這樣就完成了。如果垂線沒有透過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調整坐墊的位置。坐墊位置太過前面或後面會影響到腿部的踩踏出力,與膝蓋的磨耗也息息相關,所以不可不小心。 一般車友最容易犯的錯誤是將坐墊放在過於後面的位置,這樣做好像能讓車子看起來更俊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較容易有那種紮實的踩踏感,但這樣硬操的結果,長期下來其實對膝蓋時會有所損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