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希爾維

    默克爾是當之無愧的“歐洲無冕女王”,但其政治生涯正在走下坡路。

    默克爾即將開始其第四任期,這個把控德國政局12年,一向說一不二的女當家,正面臨黨內黨外多重阻力,疲憊不堪。想當年默克爾剛登臺理政的時候,外界對默克爾最大的印象就是那個來自東德的小女孩、那個容易害羞的科爾的小姑娘。默克爾剛上臺時,還不習慣人多的場合,對公開演講心存畏懼,但多年的歷練,使默克爾成為了一名健談的政治家,能夠在公開場合長達數小時的滔滔不絕,將德國聲音說給了全世界。

    默克爾任期以來帶領歐洲走出了歐債危機、烏克蘭危機、難民危機(現已得到一定程度緩解)等困境,德國經濟亦蒸蒸日上、民眾生活滿意度不斷提升。可以說,默克爾是位有大格局的政治家,沒被眼前的一時之利及國內的質疑聲說裹挾,一直在做著她認為正確的事實:歐債危機中為南歐國家伸出援手;烏克蘭危機中積極斡旋;難民危機中備受質疑但仍積極承擔責任;在特朗普“美國優先”,反全球化、反自貿、反氣變管控大背景下勇敢扛起大旗。

    默克爾執政雖不能說完美,但始終沒有“硬傷”,但在位多年,德國民眾最終還是渴望新鮮血液、新鮮面孔。日前,默克爾已開啟“黨內年輕化”行動,有意提攜年輕人登上政治舞臺,避免“老人政治”,默克爾更在19日任命薩爾州州長克蘭普-卡倫鮑爾為基民盟秘書長(黨內第二號人物),頗具傳棒意味。

  • 2 # 微言穎義

    已經出任總理長達12年的默克爾對德國而言主要是功臣,在她任內,德國無疑成為歐洲的領頭羊。當然,對於她的最大質疑,就是她任內同意接收大量移民。而這點不僅造成了德國民粹主義政黨勢頭迅猛上揚,甚至造成執政聯盟的破裂。

    自2017年9月默克爾再獲連任以來,長達5個月的時間都無法組閣成功。這段時間被德國媒體稱為默克爾政治上的苦難時光,苦苦尋求執政聯盟而不得。經過漫長的磋商和討價還價,社民黨最終鬆口同意和默克爾的聯盟黨(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執政聯盟。然而外媒已經預測認為,社民黨將會成為執政聯盟內部的“反對黨”。因為社民黨內部存在的不同觀點,所以社民黨很可能會在未來面對一些重要政策決策時,要求聯盟黨做出一些讓步。

    而默克爾在國內面臨的不團結問題必然會牽制到德國的外交。在歐洲自身的一體化問題、難民問題、國際性的氣候變化等問題上,默克爾的新政府很難形成堅定共識,這必然、事實上也已經導致了馬克龍為首的法國逐漸有趕超德國成為歐洲領頭羊的趨勢。

    默克爾連任四次,她在任時期的德國被成為歐洲磐石,默克爾當然功不可沒。不過,已經當了12年總理的默克爾不太可能在2021年再次競選。而她也已經為聯盟黨、為德國在安排接班人。一個是她的親密盟友、和她政見高度一致的、被譽為“小默克爾”的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在上月當選基民盟秘書長;另一個是年輕才俊、但經常批評默克爾政見的延斯﹒施潘,也已被任命為衛生部長。對默克爾的全面評價,德華人估計會在她下臺之後再給出定論。

  • 3 # 巴黎八卦資訊

    默克爾是德國總理、德國政治家、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並且在德國連續第四次連任總理,這是在西方國家政壇上絕無僅有的,其他大多數國家都會規定領導人的任期限制,以防出現個人崇拜或個人集權等負面影響。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此外,她還充滿活力,性格開朗,既不張揚,又是一個優秀的中間派,這樣就能拉攏住每一個人,這正是她成功的關鍵。她以她簡約、堅定和實幹的作風逐漸贏得了黨內的多數支援。最重要的是,她在任時期的德國經濟狀況一直保持良好,無論是就業率還是經濟增長率,在歐洲國家都是遙遙領先, 這一點上默克爾絕對是大功臣。

    回顧她的政治生涯,她從1989年11月踏入政壇,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2005年11月成功當選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政府總理,成為德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並在2009年、2013年、2017年的大選中成功連任。2017年11月2日,第7年及第12次榮膺美國《福布斯》雜誌“全球100名權勢女性最具權勢女性”。

    是她成就了“德國夢”,把當時的高失業率的“歐洲病夫”德國,帶到了工業4.0時代,使德國經濟全面發展,更有支援她的人認為她正氣凌然,心地善良,毅然接受七萬難民,不愧是一代女王!

    當然,她現在還在總理的位置,其他更全面的評價會隨著她退下政治舞臺後一一展現出來。

  • 4 # 學者張蓓

    “聖母”默克爾正遭遇挑戰。前幾天,有傳聞說默克爾在其聯盟黨內部面臨要求其辭職的巨大壓力。由於默克爾本人對移民的開放邊境的政策,導致基民盟和基社盟對其不滿的情緒上升。這些人認為,默克爾的這種政策讓右翼勢力找到了藉口。目前,形勢已經很難確定,現在已經是“默克爾時代”終結的序幕。

    默克爾由於是東德出生的背景,又因為她對德國在歐洲有道德領導力的認識,造就了她在移民問題上的立場。這種看上去很“聖母心”的政策實際上在政治上是很昂貴的,要付出很大的政治代價。今年的德國議會選舉及組閣的困難就說明了這一點。這與默克爾本人長期堅持的務實、謹慎、極力尋找共識的執政方式實際是有差別的。這說明,默克爾在移民問題上是以原則為先的。

    在其他問題上,如歐洲改革,默克爾的立場明顯保守。比如馬克龍提出的雄心勃勃的歐洲改革計劃,德國只是一種有限的、有條件的支援。這說明默克爾仍然是一個實幹家,考慮到歐洲一體化在德國的現實限制。儘管她多次強調歐洲的未來就是德國的未來,但是,在政治實操上,她必須要考慮到什麼目標和手段之間的差距。

  • 5 # 使用者270281376720

    千萬不能只聽默克爾如何說,關鍵是看她怎麼做,還是那句話歐盟不可信,特朗普一個回心轉意,我們所做的就一無是處!歐盟不可能與美國為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梁山好漢每天大魚大肉,是怎麼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