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衣吳新建

    不可以。

    把其它先賢著作理解成與《論語》一類的,比如諸子百家,儒道釋等等。

    什麼是博弈論?博弈著作人給出的定義:我們把動物利用大自然移動的癮魂,在決策人期待的空間裡,形成相對均衡的理論。

    這個不好理解,通俗點,二人遊戲誰都想贏,雙方透過預測對方,再決定自己實際行為,從預測(猜測對方意圖)到決策(根據猜測採取對應措施)的過程,就是博弈。有點賭博的味道。

    說不可以,儘管《論語》中有許多場景決斷,但它決策的過程不是博弈,而是根據最普遍的道理去解釋。符合這個道理(仁義禮智信)就對,否則就不對。

    博弈儘管也有一些基本理論,但不具備普遍的指導意義,也就是不“放之四海而皆準”,博弈在某些場景有意義,比如軍事著作,孫子兵法,從頭到尾都是博弈,現代社會,人們的經濟活動中,充滿比較多的競爭,論道經商,博弈也經常見。

    《論語》及先賢著作與博弈論比較,類似於“大道”與“小道”。或者說,“大道”是博弈時的依據、判定博弈勝負的標準。

    博弈成功運用須依賴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博弈框架中進行,如圍魏救趙、背水一戰、暗渡陳倉、釜底抽薪、狡兔三窟、先發制人、借雞生蛋等等。

    在博弈中,人們經常採用威脅策略,但其他博弈方也會採取對威脅的辨別和反威脅策略。

    舉一個通俗的例子來說,特朗普打貿易戰,30億500億1000億,我們對應開出反制措施。

    非常明確的兩敗俱傷結果,但誰也不能認慫。

    這個過程就是博弈。

    最終特朗普會退步,但我們贏的不是博弈技巧運用,而是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

    有理有利有節,過程中有博弈,但不能按博弈去解釋。

  • 2 # 共論矛盾

    中華文化,是傳承統一的文化,個人始終統一於整體,整體始終向著統一發展。

    西方文化,是崇尚對立的文化,個人始終對立於整體,整體始終向著對立發展。

    對立文化產物的博弈論,無法解釋統一文化產物的論語。

    統一文化產物的矛盾論,可以解釋統一文化產物的論語及其它著作。

  • 3 # 都江堰東郊農場

    我認為不可以 博弈論是對立面 就是一定要掙輸贏 而中國儒家文化講的是中庸 也就是取中間值 認為盛極必衰 物極必反 也就是很保守的 不過我認為這是一種挺好的選擇 就像一幅畫能夠耐看必然是中性的色彩 極端豔麗看久了就會膩一樣 其實作為一個華人 我們可能說不出什麼是儒家文化 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儒家文化的載體 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所以我認為博弈和中國一些文化是對立的 個人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政府為何到死也不實行君主立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