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裸奔上火星
-
2 # 美食風味
最近比較流行的糕點就是蛋黃酥,貌似比月餅更勝一籌,非常的好吃美味,它的做法工藝也是比較簡單,一般的主料都是用鹹蛋黃來製作,更為好吃,外皮酥嫩,裡面別有洞天。它的做法很簡單,首先我們先準備原料,主料鹹蛋黃,麵粉,紅豆沙,油的選擇最好是豬油,葷油更能帶動這道美食的口感,麵粉只需要麵粉即可,再準備少量的黑芝麻做後面的點綴。
鹹蛋黃我們首先需要用玉米油來浸泡一晚上,浸泡過後在上方噴灑些白酒,之後放入烤箱中190度8分鐘,把鹹蛋黃烤出油即可,再用紅豆沙把鹹蛋黃包裹在裡面,每一個鹹蛋黃都要包裹紅豆沙,包裹好之後放在旁邊備用。
下一步做油酥材料,用麵粉,白砂糖,豬油,來製作外皮揉成麵糰,做成油酥材料,這個過程比較麻煩,大家一定要靜下心慢慢的來製作水油皮和油酥。之後再把豆沙蛋黃餡像包餃子一樣依次包裹好,揉成團裝。
做好之後在包裹好的麵糰上方刷上一層蛋黃液,使蛋黃酥更有光澤,食慾,最後在上方撒上黑芝麻做為點綴,再放進預熱過後的烤箱中,中層上下火,160度左右,25分鐘即可拿出食用。這樣完美的蛋黃酥就製作完成了,色香味俱全,外酥裡嫩非常棒,推薦大家去製作食用。
-
3 # 解憂四葉草
中秋將至,月餅又開始暢銷,但有些小夥伴並不是特別喜歡吃月餅,於是蛋黃酥等點心開始在秋季這個傳統節日裡活躍起來。
蛋黃酥水油皮配方低筋粉 50g
高筋粉 50g
白 油 35g
水 55g
綿白糖 5g
油酥配方低筋粉 100g
豬 油 50g
餡料配方鹹鴨蛋黃 10個
豆 沙 200g
裝飾黑芝麻 適量
蛋黃液 適量
鹽 少量
餡料製作方法
蛋黃用適量的白酒或朗姆酒浸泡,去腥味。p.s.可用烤箱烤下蛋黃。增香味。豆沙分割成20g/個,共10個,揉圓。豆沙揉圓後壓扁,中間包裹鹹蛋黃,備用。水油皮製作方法
低筋粉與高筋粉過篩在桌面上,用切面刀弄成粉牆,中間放入水、綿白糖,將水與糖攪勻,再將麵粉慢慢向中間推,使之與水、糖揉勻。揉勻後加入白油。摔面至表面光滑,不粘手。在常溫靜置鬆弛。靜置後,稱麵糰總重,平均分割10等份,揉圓。壓下面團成圓餅,中間包下油酥,介面朝下放。油酥做法如下~油酥製作方法
將低筋粉與豬油搓勻。撒手粉,均勻分割10等份。用水油皮包裹油酥。蛋黃酥整形
桌上撒手粉,將揉圓後壓扁的麵糰用擀麵杖擀上一次,擀下一次,三折一次,將10個麵糰都如此操作。拿起第一個操作的三折麵糰再重複擀上一次,下一次,再三折一次,此過程進行三次。用手指壓下中間,揪起麵糰粘些手粉,儘量揉圓些,用擀麵杖擀圓餅。中間包裹備用的豆沙蛋黃餡,像包包子一樣底部收緊。用毛刷在表面刷兩遍蛋黃液,蛋黃液可以用細網篩過濾下,刷完一遍後再刷一遍,再在頂部中間沾上黑芝麻。入烤箱烘烤,以上下火180/200度,13分鐘倒盤,烘烤約25分鐘,勤觀察烘烤狀態,不要靠太久,避免表面開裂。解憂心語:
這款蛋黃酥是採用小包酥的暗酥做法。小包酥是指將水油皮和油酥分成小塊,每份只包成一個點心,採用這種方法制做出來的酥皮,比大包酥層次更豐富。但操作步驟更多。暗酥是指在點心的表面是看不到起酥層,要切開點心在側面才能看到起酥。
用料
水油皮配方
低筋麵粉 110克
糖粉 18克
清水 40克
豬油 40克
油酥配方
低筋麵粉 100克
豬油 50克
紅豆沙 200克
鹹蛋黃 7個
此配方共7個量(每個油皮25克 、 油酥20克 、紅豆沙35克,鹹蛋黃15克)用100克 的盒子包裝
超詳細步驟——蛋黃酥做法的做法
餡料的做法:(1-6)
鹹蛋黃在高度白酒中滾上一圈,(使用白酒可以給蛋黃去腥,增香)
再放置在烤盤上,用烤箱150度烤8分鐘。
稱出7份35克紅豆沙滾成圓球形。
取一個紅豆沙,用手掌按扁。
包入鹹蛋黃。
再用雙手搓圓,製成餡料備用。
製作水油皮面團(7-13)
把豬油和糖粉倒入攪拌盆裡,然後開始分次少量的加入清水(或60度溫水)夏季天熱,只要豬油軟化夠,可以直接加涼水。
用手動打蛋器把水和油充份攪拌均勻。
加入篩過的低筋麵粉。(如用溫水要放涼後,再加麵粉)
用圓形刮板把所有材料拌均勻。
用手將所有材料和成麵糰狀。
把麵糰倒在案板上,用雙手搓開、揉勻,一直揉到麵糰成擴充套件階段,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擴充套件階段的麵糰,是可以拉出一片薄膜狀。把麵糰包上保鮮膜,鬆弛1小時,夏季放入冰箱冷藏室裡鬆弛。(具有延展性的麵糰才能保證在擀皮時不易破皮)
製作油酥麵糰(14-16)
小盆內放入豬油,倒入篩過的低筋麵粉
用手抓捏至油和粉類充份溶合在一起。
直到所有材料成麵糰狀,然後把麵糰放到案板上,用手按壓,直到和成一塊均勻的麵糰,就是油酥麵糰了。
分別把油酥麵糰和水油皮面團包上保鮮膜,鬆弛1小時,(夏季放進冰箱冷藏)
擀制酥皮:(18-36)
把水油皮面團分割成25克一份(共7份),油酥麵糰分割成20克一份(共7份),分別滾成圓球狀,蓋上保鮮膜備用。
取一片水油皮面團用手掌按扁,按成中間略厚、邊緣稍薄的餅皮。
中間放上一個油酥麵糰。
把餅皮放在左手虎口位置,包入一塊油酥麵糰。
一邊轉一邊將麵糰慢慢向上收口。
捏緊收口。
將麵糰收口朝下,整成圓球狀。
將包好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鬆弛20分鐘(室溫超過20度時,移入冰箱冷藏)
先用手掌將麵糰按扁,再用擀麵棍將麵糰擀成橢圓形。
由上至下將麵糰捲起
卷好後成圓柱狀。
依次將所有面團擀卷後,蓋上保鮮膜鬆弛20分鐘(室溫超過20度時,移入冰箱冷藏)
將麵糰用手壓扁,將麵糰擀成長條狀。(左為圖23中擀好的卷)
再次由上向下捲起。
卷好的狀態。
依次將所有面團擀卷後,蓋上保鮮膜鬆弛20分鐘。(室溫超過20度時,移入冰箱冷藏)
將鬆弛好的麵糰,從中間部位用大拇指,對夾起來。
用手掌將麵糰按扁成圓餅狀。
再將麵糰擀成中間略厚、邊緣稍薄的圓形餅皮。
把餅皮放置在左手的虎口位置,放入一顆豆沙餡,右手壓住內餡,左手一邊轉一邊收口。
最後把餅皮收攏,掐掉多餘的小尾巴。
收好口的蛋黃酥。
將蛋黃酥收口朝下,放置在烤盤上。
表面刷上薄薄的蛋黃液。
在蛋黃酥的頂部灑上黑芝麻。
烤箱以180度預熱,180度上下火,烘烤25分鐘,直至表面變為金黃色即可。
小貼士
製作心得:
1. 製作水油皮時,為了讓豬油充份溶化,夏天使用常溫水,冬季可使用溫水調和。但一定要等水涼後再加入麵粉,否則熱水會把麵粉中的澱粉燙熟,造成麵糰無筋性,並且粘手。
2. 水油皮一定要充份的揉和,使其起筋性,能拉出一層薄膜。這樣在擀制時才不易破皮,烘烤後的成品表皮才不易破裂。
3. 油酥麵糰因為沒有新增水份,所以不會產生筋性,在和麵時容易鬆散。操作時只要用手反覆按壓麵糰,使豬油和麵粉充份溶合在一起即可。
4. 做好酥皮的關鍵點是鬆弛的時間,和溫度、溼度的控制。每次擀卷後要給麵糰充份的時間鬆弛,最少20分鐘,麵皮經過鬆弛麵筋就會軟,容易擀開,不易破裂。夏季的時侯油酥麵糰會遇熱溶化,這樣會很容易造成混酥,所以要適時的把麵糰放入冰箱冷藏降溫。冬季的時侯油酥麵糰會變硬,可以把麵糰放在溫暖的地方,讓其保持柔軟的狀態。製作酥皮的最佳溼度是60%-70%,所以操作時一定要用保鮮膜把麵糰蓋好,不然麵糰變幹,擀卷時就會開裂,造成破酥。
錯誤示範:
正常的暗酥成品是表面光滑,有光澤,切開可看見層層起酥。
錯誤1:蛋黃酥表皮粗糙,可見顆顆粒粒的麵糰,切開側面看不到起酥層,這樣成品是混酥造成的。
原因是1.擀卷時鬆弛時間不夠,造成麵皮破裂。 2. 麵糰的溫度控制不當,油酥麵糰過熱溶化 或是過冷造成麵皮開裂。
錯誤2:蛋黃酥表皮開裂,切開側面可見起酥層。原因是水油皮面團沒有揉和到擴充套件階段,延展性不足,一經高溫烘烤,表皮就開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