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外桃源76419277
-
2 # 雲淼100666656
諸葛亮打中原打了六次,劉禪支援了,姜維打中原打了九次,劉禪也支援了。在位四十年光打中原就打了十五次,還不說對周邊少數民族的戰役。蜀漢後期文臣幾乎沒有上臺面的,武將就是一個姜維在苦苦的支撐,“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就是這麼來的。蜀滅亡時只有十萬戶百姓,要知道蜀從來都有“天府之國”的美喻!所以還打什麼?還是投降吧。
-
3 # 老陳愛胡謅
這個問題各有各的看法吧,但總的來說大體會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內外環境
蜀漢不必說,自然條件優越,易守難攻,當時的天府之國,環境相對穩定。曹魏雖然強勢,但內鬥嚴重。後期吳國國力衰乏也是大家有目共睹。
2.國內外政治
政治鬥爭哪國都有,相對來說,因為劉禪的中庸,也導致了蜀漢朝堂相對穩定。諸葛亮死後政治權利基本歸於費禕,蔣琬、董允,但後期蜀漢也因為內部鬥爭,給了曹魏機會。
3.國內外國力
蜀漢國力在關羽失荊州,夷陵之戰等等一系列失敗戰役後,可以說是較之前大幅下跌,雖然諸葛亮在世時,國力回升,但死後卻因姜維的多次伐魏而耗盡國力。相對的,曹魏地大物博,東吳佔據荊湘,兩國都比蜀國強。
對於劉禪是否如大家說的一般無能,這就不好說了。
但我覺得這句話多數出自於惋惜諸葛亮的一些人之口,畢竟嘔心瀝血,病死於崗,相對他的付出,劉禪做出的成就幾乎可以忽略。
但其實細想,若由劉理繼位,是否能夠做的比劉禪更好,尚在兩可之間。
你提的問題是個理論問題也是個實力問題。諸葛亮病逝時,蜀漢如日中天,儘管國力與魏和吳有一定差距,但不是主要問題。公元234年的蜀雖然失去了諸葛亮,但還有蔣琬、費禕、董充一批文臣能人,還有姜維、王平、馬岱等一干武將,雖然沒有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勇氣,但自保防卸還是有能力的。再者魏和吳都面臨著內亂,以魏國曹爽專權導政249年高平陵來說,就是事例。而東吳更慘,兄弟之間互殺爭位,加上諸葛恪家族專權引起內亂。就當時的背景而言,蜀漢相對魏吳兩國來說,國內還是比較安定的。雖然劉禪不才,但他並沒有整某些官員,基本上保持肖規曹隨的局面。但這種沒有勵精圖治的消極國策,也給後來的蜀國帶來了沒有實力面對強大的魏國侵略和吞併的底氣。正如日中天也有落山的時候,一個患了慢性病的人,也只能拖下去,保養得好可以多幾年,不注意保養就早逝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