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063253886702

    很意外地,竟然找到了一首李春波作曲填詞並自唱的《小芳》。對於《小芳》,我自認為是不陌生的,也一直以為,那個已經逐漸地淡出我們記憶的知青年代,尚能給我留下一點模糊的印象的,便只有這首當年唱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小芳》了。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在那個美麗而遙遠的小山村裡,生活著一位美麗的鄉村小姑娘,名字叫小芳,一個在今天被我們一致認為很土氣的名字,她的主人卻是一個美麗的姑娘。“她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便彷彿有一個美麗的小姑娘,睜著美麗的大眼睛,盈盈地立在我的面前了,一雙清澈透明的眼睛裡,倒影出我的驚訝,還有折服,小芳便被我驚為天人了。也同樣地,被那些下到鄉村的知青所迷戀,並深深地愛上。 “辮子粗又長”,也許是在那個年代裡,那個鄉村下,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髮型,就猶如我們今天故意弄亂的髮型一樣,都是一個時代的象徵與特色。雖然我們現在有些女生為了扮清純可愛,也綁了辮子,但那隻會讓人看了心痛與不忍。粗粗的辮子從小芳那也許並不光滑的脖子上盤過,然後再在小華那也許並不白嫩的手裡極力地變幻著各種形狀。一個清醇的小姑娘便有了。 這樣的姑娘,小芳。我總是覺得她要長在江南的,撐一把白娘子曾經撐過的精精巧巧、文文雅雅的西湖綢傘,立在美麗的西湖邊,然後千嬌百媚地佇立於風雨中,淺淺地笑著,一身白色的裙袂隨風飄飛而無拘無束,於是,便有了一種永遠也說不清的情逸隨著雨意溢滿一個西湖。這是我的一個經典的夢境,也許還是一個失落文人騷客的永遠的經典夢境。 但接下來的逐漸哀傷的曲調,卻生生地把我從夢中拉出來。小芳的意中人,一個知青要走了,離開了。隨著政策的變更,知青開始大返城,她的意中人也要走了。於是在分別的日子裡,小芳站在村口的老柳樹下,依舊美麗的大眼睛,卻有了淚水,就像美麗而平靜的西湖,蒙上了一層水霧。 美麗的小芳,使得深愛著她的知青,不得不忍著心中的巨大悲痛與無奈,傷心地離去,在離去的時候,終究還是忍不住心中的情與愛,多少次,多少次的回回頭,看看走過的熟悉的小路,還有那站在村旁的小芳。終於,看不見熟悉的小路了,也看不見深愛的小芳了,便又無可救藥地想起了小芳的溫柔:在病痛中的一聲呵護,炎夏裡的一捧山果,也許更有在月亮的茅屋後,小芳顫抖著、溼潤的小嘴…… 走了,便離開了。曾經最刻骨銘心的愛情,也在轉身離開的那一刻,瞬間的崩潰。“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沒有在小芳和深愛她的知青身上發生,生死不逾的愛情。不禁地想起,《神鵰俠侶》裡,李莫愁在燃燒著的情花林中的浴火長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是啊!愛情是偉大的,但生死不變的愛情終於沒有在小芳和深愛她的知青身上偉大起來,知青小夥子,只是為了回到城市裡 ,便走了,背叛了曾經的“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海誓山盟,也拋下了曾經入骨的情與愛……走了。 小芳的愛情悲劇,(我不得不這樣定義,)是知青小夥子的負心?也許不是,知青是不屬於那個農村的,他們屬於他們出生的城市,他們來到農村,只是為了響應黨的偉大號召,只是在那個年代發生的事後才知道後悔的衝動。小芳的愛情,是那個特殊的年代給予的,也最終的被那個年代剝奪,所有的一切,只是那個年代對她開的一個也許並沒有惡意的玩笑,讓她做了一個美麗得永遠也不願意醒來的夢。但夢終於要醒了,在天黑的時候 ,為了這個夢,小芳和愛他的知青,便得用一生的思念與淚水去付出。 小芳依然地站在那熟悉的鄉間小路上,面對著通往外面花花世界的方向,呆呆地出神。在不經意間,便永遠地定格了,逐漸成為一頁昏黃的歷史,被人漫不經心地翻過,翻到了今天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書寫的空白的一頁,但在今天,卻也同樣地站著無數的小芳…… 大學裡的鴛鴦,一直是個說不完,道不清的話題,他們的所謂的愛情,也許也只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在沒有畢業前,他們可以放肆地愛,縱情地浪漫。畢業了,孔雀還是要東南飛,方明白,曾經的美麗,只不過是寂寞夜空裡燦爛眩目的煙花,美麗了整個寂寞的夜空後,復歸於安靜,沒有留下豐碩的果實,有的只是散不盡的屢屢青煙。往事如煙,往事又怎麼能如煙啊? 小芳在李春波的聲聲低吟淺唱中慢慢的消失,走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胎快出生了,應該怎麼安排坐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