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州清泉

    謝邀!先秦諸子百家不是隻有儒家傳承下來。中國社會主要是以儒家為主體,知識分子也以儒家經典為圭臬,也主要以儒家標準來衡量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但不是說知識分子只讀儒家經典,所謂書不下先秦,周易八卦,九丘八典皆有涉獵,在知識分子中還是讀書的至高境界。治亂需要道家,治平需要儒家在知識分子當中也有相當大的共識。作為統治者外儒內法(以德立國,以法御民)也是大多數英明君主的選擇。此外兵家、縱橫家、陰陽家、墨家等對後世影響也非常大。所以在中國社會是以儒家為主體,兼具道法,其他諸子百家為補充的。

  • 2 # 呵呵說吧

    諸子百家的各種思想,百花齊放,各有所長,都是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以書籍,和人的思想行為中得到了延續,流傳至今。

    儒家思想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之所以突出儒家思想,是強調修“德”。諸子百家的各種思想,都會有聯絡,相互有借鑑,其中的“德”,是共性。

    封建社會,秦的暴政只有法,沒有“民”,在當時的條件環境下,“民”對秦法十分抗拒。從人類社會的發展看,人對外界的:直接獲取,毀滅獲取,佔有獲取,協作獲取。其中的協作,是人所固有的能力。

    儒家的“致中和”,和,在《論語》裡,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即便是封建社會的治理,名義上以儒家思想為主,仍然會有其它思想的存在。

    因此,共生共存古已有之。把各個學派思想孤立對峙,本身就不會是華人的認識。

  • 3 # 吉月文

    這種說法不準確。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並沒有把其他個家全部毀掉。有些雖然沒有能夠傳承下來,但也有一些在其後有系統性的傳承。而且這種衰落不是政府禁止的結果,而是由於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而導致的結果。

    除了儒家之外,傳承最好的是道家。道家在東漢末年宗教化,以道教的形式傳承,一直沒有中斷。而且還和儒家佛家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三大基礎之一。

    法家作為一種政治思想沒有能夠完整的傳承。但是它的行政管理經驗,從秦代以後就一直傳承至今。對中國社會後續的發展影響不容小覷。

    陰陽五行家,沒有作為一個學派獨立傳承。但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當中,依附於儒家和道家持續發展。成為這兩家的組成部分之一。

    墨家是諸子百家當中最早宗教化的。漢代以後,墨家被道教吸收,成為道教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墨家並沒有完全在歷史上消失,而是依附在道教上發展。道教對於墨家的吸收,最主要體現在技術領域。但對於墨家思想當中的政治理念,就沒有進行傳承發展。

    某些技術性的流派,比如農家,兵家。後來是由專業性技術人員傳承,雖然在政治思想領域沒有太大影響,但這不能否認他們的持續發展。

    真正在後世完全沒有傳承並且中斷的學派是比較少的。比較典型的學派是名家。名家以辯論為特長,善於分析事物的名實關係。在戰國時期,主要充當說客。秦代以後,以大一統為主的政治模式下說客的意義越來越小,所以他就沒有能夠完整傳承下來。

  • 4 # 歲月如梭水如歌

    其它的都在身邊,就像不常用的農具。隨手可以取來。只有儒家,用起來上手,活絡,通經活絡。千百年來的歷史,都在。見與不見,都在。可熟視無睹,也可刮目相看。

  • 5 # 梅迪68933759

    都有留下,應用最多還是法家和儒家思想。只所以能更為百家先,這是因為兩套工具最好用。法家思想做帝王只看商央論足夠,是幾千年帝王之道。

  • 6 # 採霧依蘭36942008

    首先我們要肯定的是: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的。

    我們也不能說諸子百家都消失了。

    戰國時期,群雄爭霸,動亂四起,學術上百家爭鳴。每一種論政之說都有高潮低谷之時。秦統一六國之後,戰國的諸之百家逐漸地陷入低谷。為什麼呢?

    百家爭鳴產生的社會基礎就是紛亂的社會現實,只有亂世諸之百家們才能義無反顧地提出各種各樣的治世之道。人常說“亂世出英豪”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各朝各代統治者都採用了不同的統治方法。比如秦始皇,他選擇的是法家;西漢的劉邦選擇的是道家的黃老之術。

    儒家是從漢武大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的,那其他各家的思想到哪裡去了?難道真的是消失了嗎?

    其實不盡然,只是對立的某些方面被現實抹去了稜角,慢慢地適應和迎合了治國理政之道。最終是被後人雜揉進了儒家,逐漸失去各家的特徵,隨後就成就和壯大了儒家,此時的儒家思想已經與其初創時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最後的結果就是儒家成為國學的核心、主體。其原因是儒學根植於中國固有的價值體系系統,最難能可貴的是儒學能夠隨時進行自我調整,適應了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而且相大程度上是由於它是最有價值的知識系統,以至於在某種意義上說儒家它就是國學的代名詞,是傳統文化的符號。

    但是從發展的角度考慮,儒學的興衰都是時勢所然,它的復興也恐怕難以再成為今日之中國唯一的文化信仰,也很難成為思想活躍的現代青年唯一的精神支柱。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不必苛求人人去遵從。

  • 7 # 咿唉喂

    應該是為什麼儒家成為主流,其他百家成為支流。這個還得從秦漢說起。先以曹操哪句評定秦漢的名句‘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冶國之良式。’秦始皇的功績是對內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漢武帝的功勞卻是以屯田為基礎,對外戰勝了遊牧民族,對內統一人文。之所以選儒家,是因為儒家和農業結合的最好。古代中國是農業大國啊,農業在文明史中始終是第一產業。

    世人常把孔學等同於儒學,這是錯誤的。什麼是儒學?什麼又是孔學?安身立命是儒學。修身養性是孔學。孟母三遷、農夫與蛇(洋為中用)等都是教人安身立命。毛主席也曾說過,人因社會分工和不同而有階級之分。選擇階級立場,屁股坐哪邊是很重要的事。如果沒選對立場,就有可能是這個人性子極好,只是命不好,所遇非人。

    孔學是儒學的一個分支,今人卻時常被孔學一葉障目,而對儒學視而不見,就如盲人摸象。

    儒學的真正內容不多,就這麼幾句話:一是天地君親師。天是所效勞的階級,地是實現天利益的組織,君是天地代言人,親是家庭(家庭是縮小的國),師是要強大而學習的榜樣。

    二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裡最難理解的什麼是格物?還是選擇階級立場。引用心學的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知善就是安身立命,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也因為眾人道不同而求同存異達成一致,哪便是公道自在人心,有理走遍天下。

  • 8 # 儒者讀書

    先秦的諸子百家,能作為體系傳下來的看起來只有儒家和道家,但其他學派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傳承,容我娓娓道來:

    一、法家。先秦法家,分法、術、勢三派,隨著秦朝的建立達到頂峰,後來秦朝崩滅,漢朝延續秦朝的律法,法家依然佔據主流,但卻永遠回不到秦朝時的聲勢,但法家確確實實延續下來了,並且如先秦法家一樣,以君主為中心,為君主服務,並在與儒家的融合中將忠君愚民思想貫徹其中。

    二、農家。農家在諸子百家中看起來不是太起眼,但它確實實在做事的學派,基本不搞學術鬥爭,在重農抑商的古代,農家一直被統治階級所重視,明末徐光啟《農政全書》亦可視作農家的代表之一。

    三、陰陽家。很多人認為陰陽五行奇門遁甲什麼的都是屬於道家的,其實不然,五行這個概念就是陰陽家提出來的,陰陽家還重視讖緯之術,即封建迷信,漢朝時儒家大儒們還對此展開強烈批判,但受限於古代生產力,人民文化素養不高,讖緯之術一直都有生存空間,後來陰陽家似乎是融進了道家,我也不太確定。

    四、墨家。先秦的墨家重視農業技術,並形成民間組織,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但其政治觀點不為統治階級所接受,在大一統時代缺乏生存土壤,逐漸變成了遊俠,失去了原來的精神核心,可以說是失去了傳承,但在先秦與儒家的論戰中不自覺改變了儒家的一些思想,部分思想融進了儒家。

    五、兵家。戰爭存在,兵家就會存在。《孫子兵法》《六韜》等被視為兵家代表作,然孫子本人是反戰的,目的是透過戰爭消滅戰爭,即使在現代戰爭也沒有被完全消除,從廣泛意義上來說,不是隻有接受師承才算兵家,凡在軍事領域有一定成就的人都可以算兵家。

    六、名家。名家好辯,有句話叫“真理越辯越明”,但是名家的辯論後來發展成為辯而辯,成了詭辯論,但其辯論風格也影響了其他學派。

    七、縱橫家。有人說縱橫家吃的就是一碗外交飯,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先秦時很多縱橫家學縱橫術目的就是升官發財,至於做事則不願意,在國家之間斡旋,或挑起戰爭,或激化矛盾,以此維持其生存。在大一統時代沒有生存土壤。

    八、道家。道家一直都以道觀為其修行場地,而秦漢道教沒有建立時,道家更多的是在家修行,崇尚黃老思想,清淨無為,在魏晉時又火了一把,只是清淨無為變成了消極避世,變成了清談。道家思想還是以《道德經》為主,至於什麼茅山、龍虎山什麼的,和老子思想則沒什麼關係,和陰陽家倒是有一定聯絡。道家也吸取了儒家的一些思想,但整體並無太大變化。

    九、儒家。自孔子以來儒家弟子就青睞於私塾教育,擴大了教育基礎,那麼傳承基礎就很雄厚,儒家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援道入儒、援佛入儒,自身具有較強的包容力,因而經歷了秦漢隋唐,依然散發著生命力,宋明理學的發展將其理論體系擴充到了一個龐大的地步,然而清朝儒家思想幾乎沒有發展,反而倒退,這是因為清政府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裝和閹割。到民國以後,儒家傳承就斷了,現代是沒有儒家的。

    綜上所述,諸子百家除了道家在現代都是沒有師承的,也就是說,全部道統斷絕,即便是道家,也只是道教,是宗教而非學派。但現代人依然可以看諸子百家還能流傳到現在的典籍,如《論語》《道德經》《易經》《墨子》《韓非子》《孫子兵法》等等,從中領略諸子百家的智慧,感受前人的風采。

  • 9 # 東方272049181

    關於“諸子百家儒家是否傳承下來”,還是部分地傳承下來,我們認為這不是問題的關建,而關建主要地是它傳承下來了,哪管是一部分也好。它們為什傳承下來了呢?這是我們所要回答的關建核心部分。我們大家知道:中國俗話說,“成者王,敗者賊”。也就是說,成王的一方,獨霸了社會和國家一切資源,包括話語權,所以他們可以任意妄為根據自已的好惡和需要刪節,增加事實寫成歷史,叫人們承認他們人為一方的“歷史”,所謂文化傳承給以後的人們。這裡所說能“傳承下來或沒傳承下來,或部分傳承下來”,說得乾脆和明白點,就是“成者王”一方的需要所決定和造成的。這就是說,歷史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在一個專制獨裁不民主統治下的社會和國家,它的一切幾乎就是虛假的,而他們所說的史實和杜撰出“歷史”也是虛假的,所以,人們是不應相信的。關於這些,古今中外的史實不都證明了,統治者完全根據自已的需要,什麼事情不告訴你或不讓你說,而哪些叫你知道或叫你說,向人們隱瞞和欺騙是他們貫用的妓倆,可以說統治的心永遠不會和人民的心一起跳動,而咀上所說的和他們心裡想的及要做的,完全口是心非,而事實是善良的,誠實的人們總是相信上當,因此,我們應當相信這樣一句話:“即使把蛇裝在竹筒裡,牠仍然是蛇,還是彎的”;“狼永遠是要吃肉的,羔羊,永遠是狼最喜歡的食物”。所以,我們說不管是什麼樣文化傳承,都是統治者的需要,才得以是否傳承下來。

  • 10 # 仰望天空的人

    儒家思想是為了統治維護政權的工具,二千年來一直在斷斷續續的延續。對於整體人類沒有促進作用,也是影響人類進步的絆腳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龍八部什麼門派單刷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