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入心流
-
2 # 言未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總看見或者聽見上面這句話,以前以為是誇張,人到中年後才發現的確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擺脫不了的煩惱,解決不了的麻煩,逃避不了的責任,能真正實現稱心如意生活的人太少太少了。
大學同學十年聚會,肯出場的一般都是所謂混的不錯的,有開豪車的,有帶名錶的,有攜美眷的………可一旦真正貼心的同學小範圍聊天,你會發現,有吐槽自己上司的,有頭疼婆媳不和的,有煩惱要不上孩子的………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已婚的嚮往單身的自由,單身的羨慕已婚的安穩;
窮人嚮往富人的奢華,富人羨慕窮人的閒暇;
孩子嚮往成人的獨立,成人羨慕孩子的純真;
………………
人們某些事情處理好了,眼光和精力自然就會轉移到尚未處理好的事情上,所以經常關注和走心的往往是那些不如意,套用佛家的說法,就是我們往往忽略掉“已得到”,而更在意“得不到”的,所以凡人的不如意要十之八九。
我現在的感受就是,不要總盯著不如意去較真兒,你以為只有解決了一個又一個“不如意”,生活才會幸福,人生才會圓滿,那是不可能的,你解決了一個“不如意”,會有更多的冒出來,沒有完全清理乾淨的那一天。
幸福不是一個大金條,能讓你努力拼搏最終抱它滿滿入懷,幸福其實就是點點金沙,分散閃爍在你的周圍,別忽略它無視它,點點收集捕獲,慢慢體會享受,最終你才能聚沙成塔、生活如意。
-
3 # 尋找就尋見0110
小時候,父親對我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將來國家給分配工作了應如何如何。”我就認為是父親在說胡話、夢話,尤其對農村出身長大的孩子來說,那不是沒影兒的事嗎。
記得父親第一次說這話,是白城地區下放的幹部在我家吃派飯(派飯,就是上面到村子來的官,按順序輪到哪家吃哪家)。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我感覺就像上帝降臨一般充滿喜悅,好多理由讓我這樣認為:從未見過如此大的官。可以吃到好吃的飯菜,雖然是客人吃剩的菜根,平時也沒有啊。當然還有隻在露天電影中見過的吉普車,那是第一次見到真汽車,第一次聞到汽油味,汽車走遠了,一群孩子包括我還在吉普的屁股後頭追著聞那股汽油味呢。現在想來是多麼的滑稽可笑。
人走了,晚上父親對我說,你看人家多威風(原話忘了,大概是這個意思),將來你好好學習,國家給分配工作,也能像他這樣。以後提到學習或成長的話題,父親會經常這樣說,。長大了明白事理了,他還是這麼說。看到比我大的同校學生一屆一屆的畢業,沒有一個國家給分配工作,無一例外的回村當農民,我就想,父親難道是糊塗了不成?父親是家裡的天,也是我崇敬的物件,不太敢做太多的質疑,但總覺國家分配工作是天方夜譚。
但不管我怎麼質疑,父親對我的嚴格卻是不容置疑的。東北晚飯吃得早,傍晚是孩子們嬉戲的黃金時刻,踢毽子、玩跳繩、盪鞦韆、打杯子(守壘的一種類似棒球玩法)。只要父親在家(生產隊也經常加班,他們叫夜戰),這些統統無緣,因為他連門都不讓我出,只能在家老老實實的學習,學他的珠算,要麼看書,幹啥都行,就是不能出去。上初中以後,父親不說,我也不出去了,覺得那些嬉戲反而沒意思了。
再後來我上了大學,還真是國家給分配的工作。
多年以後,每回憶起這些,從心裡感激父親的嚴厲和教育。同時,也從驚奇到想明白一件事情:父親何以如此固執、又如此具有遠見?
非它,只是父親心中有一種信念:只要不荒費青春,懂得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將來就一定有出息。
-
4 # 東方夜不語
我覺得是那首歌吧,陳奕迅的十年,以前唱是喜歡那種曲調。現在一想真的已經十年過去了。09年的冬天我獨自一個人躺在130塊錢一個月的出租房裡整整三天,就算死了也要等第二年天暖了腐爛掉才會有人發現。那是我被這整個世界都拋棄掉的時光,所有人都拋棄了我。
三天之後我從出租屋裡走了出來,扔掉了所有的行李,帶著200多塊現金離開了那座城市,去給討自己一個說法。
十年之後我重新回到了這座城市,帶著我的說法回來的。
人活著,總得有個說法!
-
5 # 一個可愛的仁
奶奶已經過世兩年多了,守靈的當晚一直房門吱吱作響,彷彿想要說什麼,而我戰戰兢兢的傾聽。奶奶,我想您了,以前的您總是為我操心,說著我不懂的話,說我們好壞不分。小學開始,您每天五六點起床做早飯,不講衛生的我讓您一天洗幾遍衣服。初中後,週末老早等著我回家,我卻貪玩的像個野孩子。進入高中,回來就更少,而您總是給我最溫暖的笑容,弄著花樣好吃,講著您的傷心過往。大學後,基本一個月都難得回家,沒有人在您身邊傾聽您的故事了,而我多想聽您最快樂的故事。
如今的我都會抽空回家,那個最愛的您不在了,總對著您的照片,像個小孩子一樣說:"我回來了,想您了"。誰知道以前的我最討厭她,我爸也不理她,而我爸後面不知道聽了多少首媽媽。
-
6 # 腐眼看人基333
經典的醜小鴨,小時候覺得結局很美好,現在才恍然大悟,現實是鴨就是鴨 天鵝永遠是天鵝,就算醜小鴨開始的時候看著可憐但是人家贏在了出身,現實就是這樣,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
-
7 # 喜樂古二姐
有什麼故事或是道理是你多年以後才恍然大悟的?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個道理,在我30歲的時候,才把它領悟明白,可是卻為時已晚。
我是70後,記得上初中的時候,仗著自己是城鎮戶口,父親在政府部門上班,母親做生意,家裡條件還行,根本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感覺玩才是生活的主要部分,父母經常苦口婆心的給我講,要好好讀書,唯有讀書,你才有出路,而我卻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沒把他們的良苦用心放在心上。
初中畢業勉強考上縣城的職業高中,貪玩的心依然沒有改變,並且很光榮的成了班裡的“女混混”,好不容易混完高中,畢業就和同學相約外出打工,到了這個時候,都還沒有意識到擁有正式工作和外出打工的差別,還覺得在外面沒有父母的嘮叨,挺好。
後來結婚,生子,開始自己養家了,才發現,原來生活是那麼的不容易,那些有工作的同學,每個月按時領取國家工資,看看自己,工作不穩定直接影響經濟收入,待到小孩子慢慢長大要用錢的時候,才悔恨自己當初沒有聽信父母的肺腑之言,吃了大虧,導致如今的狼狽不堪。
待到恍然大悟的時候,已經30歲了,如今40多歲,感覺自己還一事無成,再多的青春年華都不夠揮霍,因此,奉勸現在還在迷茫中的孩子們,好好讀書,未來才有好的前途。
-
8 # 油膩憨老頭
小時候寄養在舅舅家,家裡有位耳朵不太好使的奶奶,但很會講故事。老奶奶給我講了很多故事,比如狼來了的故事等,可是讓我成年後,特別是遇到挫折,無助時能夠想起來的就是蝸牛殼的故事了。 小蝸牛問媽媽,媽媽我們為啥從出生就要揹負這個又重又硬的殼呢?媽媽說因為我們沒有骨骼呀,需要趴行所以需要它來保護我們。小蝸牛又問道,毛蟲姐姐也沒有骨骼為啥沒有殼呢?媽媽說,毛蟲姐姐會變成蝴蝶飛向天空,有天的保護所以不需要。小蝸牛又問,那蚯蚓弟弟也沒有骨骼爬行也很慢,為啥它也沒有殼呢?媽媽說,蚯蚓弟弟可以鑽入地下有大地保護它,所以不需要。於是小蝸牛大哭,天也不保護地也不保護好可憐呀,媽媽安慰它說,我們有殼所以不靠天,不靠地,我們靠自己!我們靠自己!我們靠自己!!
-
9 # 龍王臺
第一年帶寶寶在公婆家過年,一大早就起床了,看到公婆他們在灶前忙碌著,我說,爸爸媽媽新年好,他們也挺高興的迴應著,當時寶寶大概八個月大,我說如果寶寶會走路的話,就可以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了,當時呼吸瞬間凝固了,爺爺奶奶的臉色不對勁,我說,額,我們那邊都是過年一早給長輩,磕頭拜年,不清楚咱們這邊是不是這樣?我婆婆說,這邊只能給死去的人磕頭( •̥́ ˍ •̀ू )這是親身經歷,故事告訴我們要入鄉隨俗
-
10 # 壇壇的故事
我爸爸說的一句話:“今天過了是明天,明天過了是後天。”
起初,聽起來是不是一句很無聊的話,有時甚至覺得是為自己的拖延找藉口的一句話,但是自己長大步入社會之後,才明白,對抗一切艱難困苦,就是需要有一顆“今天過了是明天”的坦蕩與釋然。
我們家是做路邊燒烤的,每到過年,就特別特別忙。我們家從來沒有像別人一樣過過春節 ,從來沒有在家看過春節晚會,沒有在過年的時候走親訪友,沒有出去旅遊,更沒有就呆在家裡休息。因為過年那半個月的時間,生意很好,收入抵得上平時的幾個月,當然,也就更累一些。因為過年期間,沒有人幫忙,就只能靠一家人自己。五個人,負責燒烤,寫單,傳菜,拿啤酒,收拾桌子,買單,找錢…等等等等。五個人,負責二十張桌子的翻檯,你能想象現場的混亂與忙碌嗎?說話靠喊,送東西靠跑,人來了你不能趕別人走吧,還得不停張羅。內心簡直就是崩潰的。
我們大概從六七歲能幹活開始,就在外面幫忙,一直到高中畢業,到大學畢業。有時也抱怨,有時也害怕,今天晚上忙不過來怎麼辦,收錯錢怎麼辦,有人鬧事怎麼辦…開始忙碌之前,爸爸總會說,“怕什麼,今天過了是明天,總不是那樣過,莫還沒開始倒還自己把自己給嚇到了。”凌晨三四點結束之後,爸爸也會疲憊地說“是不是,一天有過去了。”是的,我們又撐過去了一天。
等自己長大成人,離開家鄉,學習工作,一個人面對人生路上的坷坷坎坎,有多少次,自己覺得再也不會再愛了,覺得不想活了,覺得不值得認真工作了…可是,抱怨過後,你明白,一切都會過去。即便感情上沒有好的結果,你依舊能修煉自己去迎接更好的未來,即便工作上被別人暗算,依舊要收起眼淚繼續認真對待工作,因為人生是自己的,今天過了是明天,只要今天努力,明天一定會美好一點點。
就像荒謬大師沈玉琳說的,人生不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回覆列表
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為什麼選擇這句話。是因為在十幾年的工作中,碰到的人或事,社會實踐中,總是讓我不斷的成長。
阿勇,一個在寫作方面,是對我有一定影響的朋友之一。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
他突然跑過來問我:你寫過小說嗎?
也許是因為周圍的人群中,沒有聽說寫小說這一回事。又或者說:在腦海裡一直有個觀點,都認為這是高學歷或者著名作家的才能完成的事。因此,只能說:“沒有!”作為回答。
他接著又問:“有沒有興趣,我們一起寫一部小說?”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答應了他:“好的”。
回想起來,也許那時是因為有太多東西的東西,無法從口中說出口的原因。
在後來的交流中,瞭解到所有的小說,並不都是文化水平高所作,反而大部分小說,都是興趣愛好或者有感而發共同愛好者的一種表達方式。
如何寫一部好的小說,需要不斷的學習,閱讀有利寫作的各種書籍,和周圍人群聊聊一些生活鎖事,做為自己的寫作素材等。
這就是我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