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經典物理學的幾個主要分支——力學、熱力學和分子運動論、電磁學以及光學都已建立起完整的理論體系,並在理論應用上也取得了巨大成果.當時絕大多數的物理學家都認為,今後的工作只能是對已建立起的科學大廈進行修補和完善.但就在此時,出現了經典物理理論無法克服的矛盾,引起了物理學的革命.
經典物理首先遇到的難題是黑體輻射.黑體輻射理論認為:黑體輻射與周圍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時,能量按頻率(或波長)分佈.維恩在作了特殊的假設之後,用熱力學方法匯出公式
他將理論計算值與實驗結果相比較,發現兩者雖然在高頻區域符合,但在低頻區域相差很大.瑞利根據經典電動力學和統計物理得到到ρ()d∝2Td,後來金斯糾正了上式的比例係數.瑞利的公式雖然能反映高溫下長波輻射的情況,但當→∞時它將遇到“紫外光災難”.上述公式都是嚴格按經典理論計算出來的,各代表一種極端情況,都不能全面解釋黑體輻射.
普朗克在受到好友魯木斯的忠告後,試圖找出一個公式把維恩公式
年10月19日普朗克向德國物理學會報告了他的經驗公式.由於他的公式與實驗結果符合,促使他繼續探索這個公式的理論基礎、經過緊張的兩個月努力,1900年底他用一個諧振子假設,也就是假定黑體以h為能量單位,不連續地吸收和發射能量,用玻爾茲曼統計方法得到黑體輻
(作用量子或離散量),h就是普朗克常量,其數值為6.626×10-34J·s.
普朗克常量的引進開創了量子論,但普朗克本人並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他還想回到經典物理學中用連續代替不連續.然而愛因斯坦並不這樣認為,他最早明確地認識到普朗克的發現標誌著物理學的新紀元,並利用普朗克常量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實驗,提出了光電效應方程eV=h-W.1914年密立根全面證實了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並且第一次從光電效應中測定出普朗克常量為6.56×10-34J·s,與普朗克1900年從黑體輻射計算得出的結果相符合.這令人信服的事實轉變了一些物理學家對量子論的懷疑態度,並發展了量子論.
在量子論的初期,固體比熱是繼黑體輻射和光電效應之後又一重大課題.根據麥克斯韋—玻爾茲曼能量均分原理討論固體的熱容量所得的結果,在高溫和室溫範圍內與實驗值符合,但在低溫範圍內與實驗不符,這個問題是經典物理不能解釋的.1907年愛因斯坦進一步把普朗克常量
了經典理論的又一大難題,並及時得到能斯特的驗證和大力宣傳,使量子論開始被人們所認識.
固體的比熱問題解決後,經典理論和實驗之間的另一尖銳矛盾發生在原子結構上.盧瑟福依據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有核模型.可是,當時人們從他的原子模型出發,用經典理論解釋一些現象時,卻得到了與實驗相反的結論.根據經典的電磁理論,電子繞核做曲線運動時必然有加速度,那麼就應輻射電磁波,其頻率等於電子繞核做圓周運動的頻率.這樣,電子不斷地損失能量,離核愈來愈近,電子最終將落至原子核上,發射出連續光譜,使原子變成不穩定系統.上述結論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不能因此說原子模型有錯誤,因為它的正確性已被實驗所證實,因此只能是經典理論不適用於原子內部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玻爾在原子模型的基礎上,在好友漢森的幫助下,於1913年提出兩條重要假設.第一,電子繞核做圓周運動的軌道不是任意的,必須滿足量子化條件
引入軌道量子化條件的作用如玻爾在《哲學雜誌》上所說的那樣:“引入一個大大異於經典力學概念的量到這個定律中來,這個量就是普朗克常量,或者是經常所稱的基本作用量子.引入這個量後,原子中電子穩定組態問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玻爾在第二假設裡認為,電子在特定軌道上運動時儘管有加速度,但不輻射能量,它們處於定態.只有電子從能量為En的初態躍遷到能量為Em的終態(En>Em),才發射出光子,光子的頻率滿足h=En-Em.因此可以看出普朗克常量在玻爾理論中的地位.由於玻爾理論仍沒有擺脫經典軌道理論的束縛,在解釋光譜線的強度、精細結溝等問題上又陷入困境.後來索末菲發展了玻爾理論,用量子論解決了上述問題.
玻爾運用在早期量子論中起指導作用的“對應原理”,推出了角動
發點處理氫原子狀態問題時,得到能量和軌道半徑的量子方程.玻爾的角動量量子化公式是透過假設得到的.在後期的量子論(量子力學)中,透過應用波函式的標準化條件解L2的本徵方程,得到微觀體系的角動量
明量子力學的結果更為正確.從上述事實可以看出普朗克常量始終伴隨著量子論的發展.
電子定態躍遷時可輻射電磁波.同樣,高速帶電粒子與物質相撞時也可產生電磁波,不過是能量更大、波長更短的X射線.
X射線有個效應頗引人注目.高頻率的X射線被輕元素的電子散射後,波長隨散射角θ的增大而增大.但按經典電動力學理論,X射線會引起電子的強迫振動,振動的電子又發射次波,次波就是散射波,散射波長和入射波長應相同.因此光的波動觀點不能解釋康普頓散射中的波長為什麼改變.康普頓把頻率為的X射線看成光子流,每個光子的能量為h,根據動量和能量守恆,再考慮相對論效應,得到散射波長為
如果在散射公式中忽略h的作用,即h→0則λθ=λ0,將又到經典理論中去.愛因斯坦得知康普頓散射結果之後,多次在報刊上談到它的重要意義,使光的波粒二象性得到廣泛承認,進一步發展了量子論.
早期的量子論儘管取得了不少驚人的成果,但因它的理論基礎是在經典理論的基礎上加量子假設,因此是不完善的,不能解釋氦原子光譜、反常塞曼效應等問題.1925年烏倫貝克和哥德斯密脫在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基礎上,提出兩條關於電子自旋的假設,其中一條是每個電子都具有
電子自旋的引入使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反常塞曼效應等難題迎刃而解,使量子論的發展登上了一個新臺階.
量子論是反映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理論.由於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在確定微觀粒子每個動力學變數所能達到的準確度方面,存在著一個基本限度.海森堡在一次與愛因斯坦談話的啟發下,於1927年提出了測不準原理,即微觀粒子的座標和動量不能同時有確定值,其測
學量的兩個算符之間關係不對易,一般地說,它們不能同時具有確定值.只有在普朗克常量不起顯著作用的場合,可以看成宏觀現象時,才可以用經典力學的方法處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普朗克常量在微觀理論中所處的核心作用.不論是固體比熱、電子自旋還是測不準關係,都是透過普朗克常量表徵出來的.如果在處理的問題中h的作用和其它物理量相比較可以略去,那麼微觀規律就過渡到宏觀規律.
普朗克常量是區分物理現象是宏觀還是微觀的判據,存在於量子系統的一切數學描述中.普朗克常量的引入具有劃時代的歷史作用.沒有它,就不會有物理學的發展,更不會有量子論的存在
19世紀末,經典物理學的幾個主要分支——力學、熱力學和分子運動論、電磁學以及光學都已建立起完整的理論體系,並在理論應用上也取得了巨大成果.當時絕大多數的物理學家都認為,今後的工作只能是對已建立起的科學大廈進行修補和完善.但就在此時,出現了經典物理理論無法克服的矛盾,引起了物理學的革命.
經典物理首先遇到的難題是黑體輻射.黑體輻射理論認為:黑體輻射與周圍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時,能量按頻率(或波長)分佈.維恩在作了特殊的假設之後,用熱力學方法匯出公式
他將理論計算值與實驗結果相比較,發現兩者雖然在高頻區域符合,但在低頻區域相差很大.瑞利根據經典電動力學和統計物理得到到ρ()d∝2Td,後來金斯糾正了上式的比例係數.瑞利的公式雖然能反映高溫下長波輻射的情況,但當→∞時它將遇到“紫外光災難”.上述公式都是嚴格按經典理論計算出來的,各代表一種極端情況,都不能全面解釋黑體輻射.
普朗克在受到好友魯木斯的忠告後,試圖找出一個公式把維恩公式
年10月19日普朗克向德國物理學會報告了他的經驗公式.由於他的公式與實驗結果符合,促使他繼續探索這個公式的理論基礎、經過緊張的兩個月努力,1900年底他用一個諧振子假設,也就是假定黑體以h為能量單位,不連續地吸收和發射能量,用玻爾茲曼統計方法得到黑體輻
(作用量子或離散量),h就是普朗克常量,其數值為6.626×10-34J·s.
普朗克常量的引進開創了量子論,但普朗克本人並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他還想回到經典物理學中用連續代替不連續.然而愛因斯坦並不這樣認為,他最早明確地認識到普朗克的發現標誌著物理學的新紀元,並利用普朗克常量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實驗,提出了光電效應方程eV=h-W.1914年密立根全面證實了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並且第一次從光電效應中測定出普朗克常量為6.56×10-34J·s,與普朗克1900年從黑體輻射計算得出的結果相符合.這令人信服的事實轉變了一些物理學家對量子論的懷疑態度,並發展了量子論.
在量子論的初期,固體比熱是繼黑體輻射和光電效應之後又一重大課題.根據麥克斯韋—玻爾茲曼能量均分原理討論固體的熱容量所得的結果,在高溫和室溫範圍內與實驗值符合,但在低溫範圍內與實驗不符,這個問題是經典物理不能解釋的.1907年愛因斯坦進一步把普朗克常量
了經典理論的又一大難題,並及時得到能斯特的驗證和大力宣傳,使量子論開始被人們所認識.
固體的比熱問題解決後,經典理論和實驗之間的另一尖銳矛盾發生在原子結構上.盧瑟福依據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有核模型.可是,當時人們從他的原子模型出發,用經典理論解釋一些現象時,卻得到了與實驗相反的結論.根據經典的電磁理論,電子繞核做曲線運動時必然有加速度,那麼就應輻射電磁波,其頻率等於電子繞核做圓周運動的頻率.這樣,電子不斷地損失能量,離核愈來愈近,電子最終將落至原子核上,發射出連續光譜,使原子變成不穩定系統.上述結論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不能因此說原子模型有錯誤,因為它的正確性已被實驗所證實,因此只能是經典理論不適用於原子內部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玻爾在原子模型的基礎上,在好友漢森的幫助下,於1913年提出兩條重要假設.第一,電子繞核做圓周運動的軌道不是任意的,必須滿足量子化條件
引入軌道量子化條件的作用如玻爾在《哲學雜誌》上所說的那樣:“引入一個大大異於經典力學概念的量到這個定律中來,這個量就是普朗克常量,或者是經常所稱的基本作用量子.引入這個量後,原子中電子穩定組態問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玻爾在第二假設裡認為,電子在特定軌道上運動時儘管有加速度,但不輻射能量,它們處於定態.只有電子從能量為En的初態躍遷到能量為Em的終態(En>Em),才發射出光子,光子的頻率滿足h=En-Em.因此可以看出普朗克常量在玻爾理論中的地位.由於玻爾理論仍沒有擺脫經典軌道理論的束縛,在解釋光譜線的強度、精細結溝等問題上又陷入困境.後來索末菲發展了玻爾理論,用量子論解決了上述問題.
玻爾運用在早期量子論中起指導作用的“對應原理”,推出了角動
發點處理氫原子狀態問題時,得到能量和軌道半徑的量子方程.玻爾的角動量量子化公式是透過假設得到的.在後期的量子論(量子力學)中,透過應用波函式的標準化條件解L2的本徵方程,得到微觀體系的角動量
明量子力學的結果更為正確.從上述事實可以看出普朗克常量始終伴隨著量子論的發展.
電子定態躍遷時可輻射電磁波.同樣,高速帶電粒子與物質相撞時也可產生電磁波,不過是能量更大、波長更短的X射線.
X射線有個效應頗引人注目.高頻率的X射線被輕元素的電子散射後,波長隨散射角θ的增大而增大.但按經典電動力學理論,X射線會引起電子的強迫振動,振動的電子又發射次波,次波就是散射波,散射波長和入射波長應相同.因此光的波動觀點不能解釋康普頓散射中的波長為什麼改變.康普頓把頻率為的X射線看成光子流,每個光子的能量為h,根據動量和能量守恆,再考慮相對論效應,得到散射波長為
如果在散射公式中忽略h的作用,即h→0則λθ=λ0,將又到經典理論中去.愛因斯坦得知康普頓散射結果之後,多次在報刊上談到它的重要意義,使光的波粒二象性得到廣泛承認,進一步發展了量子論.
早期的量子論儘管取得了不少驚人的成果,但因它的理論基礎是在經典理論的基礎上加量子假設,因此是不完善的,不能解釋氦原子光譜、反常塞曼效應等問題.1925年烏倫貝克和哥德斯密脫在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基礎上,提出兩條關於電子自旋的假設,其中一條是每個電子都具有
電子自旋的引入使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反常塞曼效應等難題迎刃而解,使量子論的發展登上了一個新臺階.
量子論是反映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理論.由於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在確定微觀粒子每個動力學變數所能達到的準確度方面,存在著一個基本限度.海森堡在一次與愛因斯坦談話的啟發下,於1927年提出了測不準原理,即微觀粒子的座標和動量不能同時有確定值,其測
學量的兩個算符之間關係不對易,一般地說,它們不能同時具有確定值.只有在普朗克常量不起顯著作用的場合,可以看成宏觀現象時,才可以用經典力學的方法處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普朗克常量在微觀理論中所處的核心作用.不論是固體比熱、電子自旋還是測不準關係,都是透過普朗克常量表徵出來的.如果在處理的問題中h的作用和其它物理量相比較可以略去,那麼微觀規律就過渡到宏觀規律.
普朗克常量是區分物理現象是宏觀還是微觀的判據,存在於量子系統的一切數學描述中.普朗克常量的引入具有劃時代的歷史作用.沒有它,就不會有物理學的發展,更不會有量子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