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齋,是章溢先生隱居的住所。用茅草覆蓋的十二廳,坐落在四面高中間低形如筐子的筐山之巔上,筐山在今浙江省的麗水縣,山角下有溪水流出。山的四面峭壁拔起,崖石皆蒼石,外邊高,中間低。山下多白雲,山上多北風。由於風從北來,柔和的少,硬朗的多,所以,生長於此的植物其味甚苦,而苦味的植物們卻能在這苦的環境中生長的快樂。
於是,黃柏、苦楝、側柏之樹,黃連、苦參之草,地黃、遊冬之菜,草鬥、苦竹之筍,同類的植物莫不到處分佈,羅列生長。而野蜂在其間築巢,採花粉為蜜,其蜜的味道也是極苦的。山中土人方言稱此蜜叫黃杜。開始吃的時候,口感特別的苦澀,稍會,才能感受到它的甘甜,能消暑去熱,且能除去燥熱心煩這個病。這裡的樹產出的茶葉也比一般的茶更苦。水從石縫間沖刷而出,像沸騰一般向大谷急速流去。溪水中出產的一種花紋小魚,模樣甚醜,吃起來味苦且辛辣,但可以醒酒。
此山離人們居住的地方甚遠,只有章溢先生以在這裡遊玩為快樂,使得喜歡同先生交往的友人,以早出晚歸為艱苦,所以(他們)就在這裡選擇低窪的地方居住。帶幾個小僕人,掃除脫落的筍殼來種上穀子和豆子之類的植物,吃草木的嫩芽和果實。在這裡,他們或是登山,或是臨溪,或是圍坐在修長的大樹下高歌嚎叫。如遇著了唱著歌從山林中出來的樵夫,他們會用石塊擊打岩石和著歌唱。別人不知道其中的樂趣。
章溢先生說:“樂與苦,相互依託。人們只知道以樂為樂,而不知道苦也能為樂,人們只知道樂,而不知道苦是生於樂的,實際,苦與樂,距離又有多遠呢!今有富貴子弟,他們安坐於華美的屋中,口不嘗苦菜之味,身體不經農作之勞,睡覺蓋的是厚的被褥,吃的是山珍海味,進出由僕人抬著,他們這樣的所有經歷,正是人們所說的樂吧。可一旦他們的好運到頭,福氣停止,跌倒到生活困頓的時候,他們就不知道他們醉於醇酒、飽於肥肉的腸子已不可以裝滿粗劣的食物。他們早已習慣柔軟被子的軀體,早已不可以穿戴逢草編織的衣物。雖然,他們也想過著正常的大眾人的生活,但他們會在這種生活面前顯得侷促不安,想苟且偷生於草叢之間卻也不行,這不正是由於過去太貪圖享樂,而為今天帶來的痛苦嗎?所以孟子曰:‘天之將降大任於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莫名氏又曰:‘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你能吃苦,就是我的樂,而你只知貪圖享樂,則就是我的苦。我聽說甘甜的井先乾涸,緊挨路邊而沒采摘的李,多是苦李。夫差以酒色亡國,而勾踐以嘗膽興幫,無一不是這樣的例子嗎?”
聽完這些話,我悟出了許多,所以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
苦齋,是章溢先生隱居的住所。用茅草覆蓋的十二廳,坐落在四面高中間低形如筐子的筐山之巔上,筐山在今浙江省的麗水縣,山角下有溪水流出。山的四面峭壁拔起,崖石皆蒼石,外邊高,中間低。山下多白雲,山上多北風。由於風從北來,柔和的少,硬朗的多,所以,生長於此的植物其味甚苦,而苦味的植物們卻能在這苦的環境中生長的快樂。
於是,黃柏、苦楝、側柏之樹,黃連、苦參之草,地黃、遊冬之菜,草鬥、苦竹之筍,同類的植物莫不到處分佈,羅列生長。而野蜂在其間築巢,採花粉為蜜,其蜜的味道也是極苦的。山中土人方言稱此蜜叫黃杜。開始吃的時候,口感特別的苦澀,稍會,才能感受到它的甘甜,能消暑去熱,且能除去燥熱心煩這個病。這裡的樹產出的茶葉也比一般的茶更苦。水從石縫間沖刷而出,像沸騰一般向大谷急速流去。溪水中出產的一種花紋小魚,模樣甚醜,吃起來味苦且辛辣,但可以醒酒。
此山離人們居住的地方甚遠,只有章溢先生以在這裡遊玩為快樂,使得喜歡同先生交往的友人,以早出晚歸為艱苦,所以(他們)就在這裡選擇低窪的地方居住。帶幾個小僕人,掃除脫落的筍殼來種上穀子和豆子之類的植物,吃草木的嫩芽和果實。在這裡,他們或是登山,或是臨溪,或是圍坐在修長的大樹下高歌嚎叫。如遇著了唱著歌從山林中出來的樵夫,他們會用石塊擊打岩石和著歌唱。別人不知道其中的樂趣。
章溢先生說:“樂與苦,相互依託。人們只知道以樂為樂,而不知道苦也能為樂,人們只知道樂,而不知道苦是生於樂的,實際,苦與樂,距離又有多遠呢!今有富貴子弟,他們安坐於華美的屋中,口不嘗苦菜之味,身體不經農作之勞,睡覺蓋的是厚的被褥,吃的是山珍海味,進出由僕人抬著,他們這樣的所有經歷,正是人們所說的樂吧。可一旦他們的好運到頭,福氣停止,跌倒到生活困頓的時候,他們就不知道他們醉於醇酒、飽於肥肉的腸子已不可以裝滿粗劣的食物。他們早已習慣柔軟被子的軀體,早已不可以穿戴逢草編織的衣物。雖然,他們也想過著正常的大眾人的生活,但他們會在這種生活面前顯得侷促不安,想苟且偷生於草叢之間卻也不行,這不正是由於過去太貪圖享樂,而為今天帶來的痛苦嗎?所以孟子曰:‘天之將降大任於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莫名氏又曰:‘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你能吃苦,就是我的樂,而你只知貪圖享樂,則就是我的苦。我聽說甘甜的井先乾涸,緊挨路邊而沒采摘的李,多是苦李。夫差以酒色亡國,而勾踐以嘗膽興幫,無一不是這樣的例子嗎?”
聽完這些話,我悟出了許多,所以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