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立冬吃兩"白”,指的是什麼?
12
回覆列表
  • 1 # 曹州小裴

    每年這個時候,是媽媽最忙碌的時候,先是要和麵,然後讓面發一發,然後再做餃子餡,我們那邊過節什麼的都習慣吃肉餃子,因為以前窮,過節才吃肉的習慣被加入到了傳統習俗當中,但是,我們家人都不太喜歡吃肉的餃子。

    以前家裡窮,過年的時候買二斤肉,都不捨得吃,都是吃素的餃子,慢慢的養成了習慣,現在爸爸媽媽還有我,都習慣吃素餃子,這一天,媽媽總會問我,吃肉的還是吃素的,每次我都會告訴媽媽,吃素的!

    因為這早已成了一種習慣,也是對以前窮困生活的懷念,更是對家庭傳統的一種紀念。

    所以,這天,媽媽會做一些韭菜雞蛋的餃子,或者還會做一些白菜餡的餃子,然後是我在家的時候會幫媽媽擀餃子皮,然後媽媽來包餃子,爸爸生火燒鍋,水燒開以後,媽媽來下餃子,爸爸燒火,這頓餃子每次都是吃的心裡暖暖的。

  • 2 # 惜巖

    我家那邊立冬也沒啥特別的習俗,嫁來廣東這邊也一樣、倒是冬至比較隆重,孃家冬至是要包餃子的,說吃了餃子不會凍掉耳朵!婆家的冬至更隆重,這邊有種說法叫冬大於年!意思比春節還重要!要殺雞殺鵝拜神!拜完神這一年才算有頭有尾!(配圖一個孃家,一個婆家)

  • 3 # 看雨聽風來

      民間習俗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呂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巖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人們非常重視。從古至今,各地就有豐富多樣的習俗,很多還與吃有關。

      在食俗方面,立冬則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立冬時,到市場買倭瓜,已很少見。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中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同時,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冬至,中國古有“冬至節”的風俗。冬至也叫“過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賀,民間互相拜賀、宴請。普通百姓則食餛飩,象徵咬破混沌天地,迎來新生。

      而在中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立冬習俗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中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呂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

      ”又“大帽子本巖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創新,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冬泳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是冬季人們喜愛的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

  • 4 # 呆念想

    我的故鄉是海南萬寧市,老家早年屬廣東省,大戶人家立冬習俗是燉羊湯雞湯,萬寧東山羊非常有名(早在五七年朱德先生遊萬寧時就題詞:萬寧東山羊)東山羊湯,文昌雞湯都是今日海南人立冬進補食物美味

  • 5 # 文文的追求

    秋收冬藏,萬物進入冬天,開始養精蓄銳,準備度過冬寒。人們以立冬為冬天第一個節日,主要以進食滋補身體為主,增強體質,安度嚴寒。立冬在民間的習俗有以下幾種:

    1.人們俱備祭品祭拜天地,禱告天地秋天豐收,一年風調雨順,感恩天地,並在神廟裡祭拜神明,祈禱人們平安順利,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財丁兩旺,四季平安,有些地方還舉行廟會,歌舞,電影,戲曲慶祝立冬,一片興隆!

    2.祭祖.在家中俱備祭品祭拜祖先,祈禱平安,繼承中華傳統,孝敬祖先。

    3.吃糯米湯圓,餈粑慶祝年年增壽,又添一歲,歲歲平安。

    4.北方人吃餃子,吃羊肉,餈粑。南方人用雞肉,鴨肉,羊肉,狗肉,用中藥滋補品燉湯喝,滋陰壯陽,增強體質,安度嚴冬,確保健康。

    5.農民停下工作,放假休息,招呼親朋好友一起擺筵慶祝,歡度立冬。

  • 6 # 野駱駝9777

    朝陽市棗農諺語;

    【立冬打軟棗】

    圖上是掛滿枝頭的酸棗;

    現在;

    棗產品後熟作用完全;

    正需加緊採摘下樹上市!

  • 7 # 月半老黃

    立冬,一年中冬天的開始,意味著即將進入寒冷的季節。

    在中國的傳統中,節氣變化算得上是一件“大事情”。因為在古代,天氣、季節、氣候都關乎著農事和老百姓的生活,那麼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肯定少不了各種習俗。

    補冬

    立冬之後,樹木花草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立冬意味著進入寒冷的季節,人們傾向進食可以驅寒的食物。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在北方則有吃水餃的風俗。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時,包餃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中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

    賀冬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作為“四立”之一的重要節氣,立冬是中國民間非常重視的季節節點之一。“秋收冬藏”,也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通過冬季的休養,期待來年的興旺吉祥。立冬不僅是冬季的第一個季節,在中國的很多地方也被當做重要的節日來慶祝。立冬,在古代社會是“四時八節”之一,人們一般都要舉行祭祀活動。立冬是十月的大節,在中國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

    冬泳

    有些地方會在立冬那一天舉行冬泳的活動,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進行冬泳活動就行為了人們強身健體。因為能增強心血管的功能,人體受到冷水刺激後,全身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大大地加強;人的面板受到冷水的刺激,面板血管急劇收縮,大量血液被吸入內臟器官及深部組織,使內臟重要臟器的血管擴張;機體為了抗冷,面板血管很快又擴張,因而大量的血液又從內臟流向體表。這樣有特點地一張一縮,使血管得到了鍛鍊,增強了血管的彈性。因此,冬泳有利於防治心血管疾病,在堅持常年進行冬泳鍛鍊的人中,患動脈硬化、高血壓之類的人極其罕見。

  • 8 # 不忘初心RDM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時間點在每年陽曆的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

    賀冬: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始建也,有開始的意思,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稱為“四立”,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國很多地區都將立冬節氣當做重要的節日來進行慶賀,立冬,在古代社會是“四時八節”之一,人們一般都要舉行祭祀活動,在中國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

    補冬:到了立冬節氣,就標誌著冬季正式到來了,此後草木凋零、動物休眠,萬物的活動開始走向休養狀態,身體的能量消耗較快,宜進食一些具有高能量的食物,以滋補身體,如:雞鴨魚肉等,講究的人家還會放入一些中藥材進去,製成藥膳食用,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冬泳:立冬的時候,溫度已經比較低了,人體的新陳代謝減慢、免疫力減弱,中國自古就有冬天去冬泳的傳統習俗,冬泳的時候,人體受到冷水刺激,全身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大大地加強;而且面板受到冷水的刺激,面板血管會急劇收縮,大量血液被吸入內臟器官及深部組織,使內臟重要臟器的血管擴張,對於體質的增加很有好處,在靠水的城市常常有立冬冬泳的傳統。

    吃餃子:餃子是北方的傳統食物,一年四季都吃,但是冬天的節氣裡吃餃子是最為隆重的,心靈手巧的家庭主婦會在立冬這天準備一些溫補型食材,將其做成餡料,然後用小麥粉加工製成餃子皮,經過烹飪,做成味美的餃子,立冬吃餃子,吃完之後整個身體都是暖暖的,應節又養生。

  • 9 # l思維與智慧l

    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昨天立冬,表示2019年冬天正式來臨,烏魯木齊下起了雨雪,天氣比較寒冷,我做了酸菜魚,和媳婦孩子一塊過這個節氣。

    我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西北,18歲之前在甘肅武威,後來一直在新疆當兵。在我的記憶裡,在老家農村,立冬老人們還是比較重視的,老人們常說,辛苦勞作了一年,終於可以歇一歇了,所以說立冬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會做一些好吃的,來犒勞自己和家人。有吃餃子的,也有殺雞宰羊的,總之就是要吃的比平時要好一些。後來當兵在新疆烏魯木齊,生活了二十幾年,沒有發現立冬當地有什麼特別的習俗,只是關注天氣變化的老人們,特別會強調立冬了要多穿點衣服,注意保暖。

  • 10 # 香泉河

    立冬乃24節氣之一,為冬季之始。華夏地域廣褒,幅員遼闊,風俗習慣不盡一致。在北方地區家家包餃子,有"交子"之意。其它地區因沒有去過,傳說多多,恕不列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純招死靈最科學的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