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學說

    母親長期把負面情況傳遞給兒子造成兒子焦慮,做為母親,首先要做的,是改變自己,對自己的不良和負面情緒及時覺知,學會運用合理的情緒,讓自己的心理更健康!這樣你才能去改變他人,疏導他人的心理。總結:你要幫助他人,首先你自己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下面是一些焦慮的常識和治療方法,有許對你有幫助!

    認識焦慮症

    焦慮症是神經類病情中最常見的一種病情,可是大家應該都不知道焦慮症的症狀,因為大家沒事的時候都不會關注這些自認為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的事情。可是真的被焦慮症纏身了,那些人可能就會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是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焦慮症!

    一、定義和概述

    焦慮症又稱焦慮性神經症,是以廣泛性焦慮症(慢性焦慮症)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症)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症,其焦慮並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或其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

    焦慮症與正常焦慮情緒反應不同:第一,它是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物件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第二,它是指向未來,似乎某些威脅即將來臨,但是病人自己說不出究竟存在何種威脅或危險;第三,它持續時間很長,如不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幾周、幾月甚至數年遷延難愈。最後焦慮症除了呈現持續性或發作性驚恐狀態外,同時伴多種軀體症狀。

    簡而言之,病理性焦慮是一種無根據的驚慌和緊張,心理上體驗為泛化的、無固定目標的擔心驚恐,生理上伴有警覺增高的軀體症狀。

    二、臨床表現

    焦慮症多數在中、青年期起病,女性比男性高一倍。臨床表現基本上有三組,亦可視為焦慮症的三大症狀:

    1.病理性焦慮情緒。持續性或發作性出現莫名其妙的恐懼、害怕、緊張和不安。有一種期待性的危險感,感到某種災難降臨,甚至有死亡的感受("瀕死感")。患者擔心自己會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發瘋"。 70%的患者同時伴有憂鬱症狀,對目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和樂趣。有時情緒激動,失去平衡,經常無故地發怒,與家人爭吵,對什麼事情都看不慣,不滿意。焦慮症有認識方面的障礙,對周圍環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認識,思維變得簡單和模糊,整天專注於自己的健康狀態,擔心疾病再度發作。

    2.軀體不適症狀。常為早期症狀。在疾病進展期通常伴有多種軀體症狀:心悸、心慌、胸悶、氣短、心前區不適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數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簡單的日常家務工作變得困難不堪,無法勝任,如此症狀反過來又加重患者的擔憂和焦慮。還有失眠、早醒、夢魘等睡眠障礙,而且頗為嚴重和頑固。此外,還可有消化功能紊亂症狀等。

    絕大多數焦慮症病人還有手抖、手指震顫或麻木感、陣發性潮紅或冷感,月經不調、停經、性慾減退、尿意頻急、頭昏、眩暈、恐懼、暈厥發作等。

    3.精神運動性不安(簡稱精神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頓足、踱來走去、小動作增多、注意力無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如此惶恐不安。

    三、防治措施

    1.明確診斷。許多身心疾病可呈現焦慮症狀,因此治療前必須作好檢查和進行必要的心理測定工作,排除繼發性焦慮反應的各種原因。明確診斷,是本病合理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的先決條件。其實,焦慮是一種正常人常見的情緒反應,事出有因的焦慮情緒,不能視為疾病。許多病人患病後出現疾病心理反應,亦可以呈現嚴重焦慮情緒,必須正確識別,加以排除。

    2.藥物治療。抗焦慮劑為首選藥物。常用藥物為舒樂安定、佳靜安定和氯硝基安定等。但是,本病使用精神性藥物,其劑量和服藥方式很有講究,必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服用。

    3.焦慮症是一種神經症型別,在診治過程中必須重視心理治療,作好心理轉化工作,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簡單的對症服藥治療效果不好,這一點務必注意。到藥店買藥治療與在門診醫生指導下治療,兩者的效果和心理影響是不同的。

  • 2 # 21點心理學

    題主已經意識到的兒子的焦慮是母親長期負面情況傳遞給兒子造成的,那麼又是什麼造成了母親長期有負面情況呢?

    有時候一個人出現問題,實際上是家庭關係或者家庭成員間互動關係出現了問題,兒童心理尚未成熟,家庭問題會首先在兒童身上顯化。那麼,兒子的問題可能需要先從母親入手,甚至從整個家庭入手。

    一個人的問題,實際上是家庭關係在一個人身上的顯化。治療一個人,就是治療家庭關係,透過影響家庭關係,進而去影響一個人,這是心理諮詢家庭療法的治療理念。

    家庭治療是以家庭為物件實施的團體心理治療模式,其目標是協助家庭消除異常、病態情況,以執行健康的家庭功能。家庭治療不著重於家庭成員個人的內在心理構造與狀態的分析,而將焦點放在家庭成員的互動與關係上從家庭系統角度去解釋個人的行為與問題;個人的改變有賴於家庭整體的改變。

    至於題主提到的母親如何疏導兒子,可以先放一放。兒子的焦慮出自家庭,透過舉行家庭集體活動,在加深家庭成員間的情感連線,加深心與心之間的交流。不必強調兒子的焦慮症狀,我相信焦慮刺激源的改變,兒子的焦慮水平也會逐漸降低。大音希聲,大愛無形,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 3 # 明一郎

    感謝邀請。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影響是挺普遍的,當父母一旦發現孩子受到了影響,這時候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經常性的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情緒。及時開導孩子,多和孩子溝通自己表現這些負面情緒的原因,在溝通後有負面情緒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包括夫妻間吵架也一樣,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父母應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 4 # 京城少年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的最基本的原則,

    就是分開自我與他人的責任,

    你兒子的焦慮是你傳遞給他的,

    那麼你能做到的就是不要再傳遞給他這種焦慮。

    如果你兒子現在已經產生焦慮了,

    那麼他的焦慮應該由他自己來尋求緩解的渠道,

    它可以找心理醫生諮詢,也可以找朋友,

    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他人的問題由他人解決

    親人之間不要互相給壓力,

    不要把別人的事情攔到自己身上,

    也不要把自己的事情強加於人

    這樣才能帶來和諧平等的關係。

    其實其實現在社會上販賣焦慮的文章,很多都是為了吸引眼球。

    你兒子的焦慮未必是你帶給他的也可能是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作為家長,只需要向孩子傳遞家是他的港灣

    是他堅強的後盾,你支援他努力上進的想法這些就夠了,

    我覺得作為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有你這樣為他著想的父母他應該感到幸福。

  • 5 # 活在喜悅中520

    其實母親有這個意識,說明這個母親有覺察力,非常好。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母親身上,不在孩子那裡,如果母親處理了自己的負面情緒,焦慮,不往孩子那裡投射負面東西。收回自己的投射,母親的心能安靜下來,能包容孩子,接納孩子,孩子立刻很快就好了。

    孩子不是問題,母親才是問題。祝福你,要好好愛自己,你才能愛孩子。

  • 6 # 一碗海鮮粥

    首先,要解決的是母親的焦慮,保證源頭問題是否解決。然後就是讓母親承認他所有的責任,要當著孩子的面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注意,中間不要出現任何藉口、推卸責任的措辭,比如:我也是為了你好、我是媽~我不會想要害你、你要是做得好我也不會這麼擔心... ...諸如此類,他們聽起來真的好沒誠意,更重要的是這些大部分都是想法,而單純的想法是沒辦法影響別人的,只有因為想法做出的行為、說出的話才能真真實實的影響到比別人,所以,我們必須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同時,不要質疑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不要逼著孩子因為自己的身份不跟你計較,甚至要求必須以孩子的身份原諒。因為那就是一種蠻不講理,毫無邏輯可言。

    在就是多讀書,很多問題我們較勁腦子也想不到結果,書裡都有非常好、非常詳細的解答,中間甚至會有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解答。畢竟只有開闊視野,才能看到更多。

    這裡推薦《應對焦慮》解決現有焦慮情緒、《恰如其分的自尊》明白自尊的產生及重要性、《為未知而學,為未來而學》對學習的全新認識、《不管教的勇氣》明白孩子和自己的問題、《原生家庭》、《母愛的羈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原生家庭》裡有一句話,我很喜歡“責任不歸還,就一定會轉移。”很多人家庭不幸福都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有的是複製,有的是極端抵抗,而幾乎很少有人願意用正確的辦法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涉及到了另一個領域“家庭治療”,雖然在中國很少見,但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薩提亞系類的書籍,都是關於家庭治療的。

    還有,解決問題要儘早,孩子長得很快的,如果自己是在解決不來,建議諮詢相關心理醫生或專家。

  • 7 # 十月水彩繪

    我作為孩子,我也覺得我媽媽是有一定焦慮的。她長期以來情緒都比較低落,每次和她商量什麼事情。她總是喜歡想到最壞的結果,而且經常否定你。長期以往,我覺得自己的心理都變得有點不健康,負面情緒比較多。

    其實母親都十分關心孩子,所以很多時候都認為用最好的方式去愛孩子。但實際上可能並一定全都是對的。提問人可以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有問題的,真的是很好,很多人可能都意識不到問題的所在。

    作為家長,首先自己要先自信起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變得積極Sunny起來。當你開始變得積極了,孩子也會受到你的感染。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積極的情緒會自然感染到身邊的人。

    另外,營造一個良好愉快的家庭氛圍。特別是夫妻之間,要多交流、多溝通,不要冷暴力。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孩子自然也會變得開朗樂觀。

  • 8 # 家庭教育心法

    感謝邀請。媽媽已經發現了,孩子的焦慮來自於自己的焦慮,因為媽媽和孩子是一顆心,怎麼辦呢?就是媽媽要回頭,看到自己的焦慮,找到自己焦慮的根源,自己是有期待的,當我們活在期待中的時候,我們活在未來的時候就是焦慮的,因為未來還沒有發生,我們對未知的是有恐懼的,這種恐懼表現的現實中就是焦慮,所以家長要回頭看到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對他未來的擔憂,那麼告訴自己這只是個想法,是這種想法讓我焦慮的。讓自己的意識回到當下,當下就是該引導孩子做什麼就做什麼,自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另外和孩子要劃清界限,孩子是孩子的人生,家長是家長的人生,家長只要做好了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放手孩子讓他完成自己的人生的構建。

    如果自我成長完成不了,或者孩子的焦慮處理不了,可以求助當地心理諮詢師做心理諮詢,也可以聯絡我。

  • 9 # 親子成長手冊

    媽媽能有這個覺悟已經很不錯了,可以發現孩子的焦慮是自己給傳染給孩子的,現在就是想辦法如何疏導孩子。

    1、改變孩子的關鍵是改變自己

    既然知道自己的焦慮照成了孩子的焦慮,並且是長時間負面情緒的積累的話,那麼就先調節自己的情緒,不知道題主是因為什麼事情焦慮,自己放開一些心態,適當的做做冥想估計會有幫助。很多時候家長改變一小步,孩子可以改變一大步,焦慮這個東西不是短暫時期可以改變的話,那麼就有記錄的慢慢改善就好,或者自己有意識的控制自己和孩子說話的內容和態度,如果感覺自己的情緒不是很好的話,那麼就暫時不要接觸孩子,尤其不能把孩子當成自己情緒的垃圾桶。

    2、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必要的話照顧人可以短暫更換一下

    不知道家庭的情況是怎樣的,或者孩子現在是多大,如果可以的話短暫的時間內可以更換一下孩子的注意照管人和扶養人,給孩子減輕一些壓力,不用那麼緊張,等自己的情緒和孩子的情緒都有所好轉的話,或許影響就沒有那麼大了。

    及時不能更換的話那麼就請其他的人幫忙介入一下照顧孩子,這樣自己對於孩子的影響力或多或小會減少一些。

    3、做60分家長即可

    家長之所以會焦慮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另一方面是家長做的太多過猶不及了,其實做家長60分足以,很多時候自己管理的太多,孩子反而沒有審美成長的空間,各方面的能力都不會發展的很好,因為家長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孩子反而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做事情的成就感,反而容易焦慮,但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的話,說不定效果反而會很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想置身紛紛擾擾的城市中還是清清靜靜的山野中?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