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貝遊天下

    有人說我的小孩不愛學習,怎麼辦?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世界上是不存在不愛學習的小孩的!大人說小孩不愛學習,大多指的是小孩不愛讀書,確切的說不愛讀課本!可見中國的父母親把讀課本看得多麼神聖。這其實也不能怪中國的父母親,這隻能怪中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中國的教育體制,能培養出基礎牢靠的學生,但培養不出很有創新能力的學生,這是我們教育體制的侷限性。

    其實中國的父母親也有侷限性,他們吃過苦,所以不想讓小孩再吃苦,他們吃過文化低的虧,所以也不想讓小孩再吃這樣的虧,加上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讓現在的小孩都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自主意識和創新思維的低能兒!這樣的低能兒,在面對弱肉強食的西方世界競爭時,將越來越缺乏競爭能力!這就像家養動物,一旦放到野生動物中,將很快淪為別人的食物一樣!當日本人在培養小孩的獨立意識時,中國的家長是否有點憂患意識呢?

    其實我的小孩當初也不喜歡上學,我當時感到天都塌啦!後來,我從許多偉人的成長史中找到了答案,一個人的成功,雖然與求知有關,但與學歷並無關聯,關鍵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和意志,這就是西方成功學中的所說的非智力因素!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大浪淘沙,最後成功的者,都是具有非凡的毅力和恆心的人,這其中有很多是農民和工人,他們並無學歷上的優勢,但他們現在都在當了老總,都在招聘大學生,當初的很多學霸後來混的一塌糊塗的也不鮮見。

    知識其實並不只在學校,只要你有恆心和毅力去追求,你就會求得真知!

  • 2 # 我與娃兒的那些事兒

    從小培養的,如果從前沒做過鋪墊,那麼就從現在開始,這種鋪墊是需要全方位的,針對自己孩子特點,做細節的調整

    孩子爸爸常年出差,孩子問我:爸爸幹什麼去了?我會告訴他們:爸爸出去學習了

    孩子問:問什麼你不去學習?

    我回答:媽媽也在學習啊(我會定期參加各種公益培訓)有考試我就把卷子照下來給他們看,告訴他們我在學習中有哪些收穫。

    爸爸平時工作中的業務培訓記錄我也會拿給他們看,爸爸回家看手機,孩子們會說:爸爸就捧著手機!我會糾正:爸爸工作中很多地方都會用到現代科技,書有的是你們拿在手裡看的繪本故事,有的也會把書存在手機裡做成電子版,因為經常出差,紙質書不方便攜帶,手機裡的電子書便於攜帶可以利用等車間隙,點餐上餐的間隙就把知識記下了。

    看手機玩手機不是壞事兒,重要是家長做了怎樣的引導,不能談手機就色變,我家大寶3歲半就有自己的電話,現在2年級,有自己的微信QQ,手機也是促進學習的一種激勵,因為她同齡都沒有手機,我說:因為你做事認真努力,所以你獲得了這種使用權,特別說明一下,除了第一部手機是我淘汰下來的,其餘兩部都是她自己賺零花錢積攢購買的。

    同時孩子小時候也要對他們的喜好進行觀察,針對孩子特點進行不一樣的引導,剛會冒話兒的時候想吃餅乾蘋果就會“啊啊啊”伸手指著,這時候我會晚一下下遞給她,晚的這一會兒我會反覆教她她看中的食物的名稱。不會說不要緊,每次教幾遍,慢慢等她開口說出物品名稱才拿給他。

    學習都是隨時隨地的,不是說坐在書桌前看書才是學習。

    家長不要照搬照抄,一定要根據孩子特點去管理。不要限制孩子發展而是有抑有揚。

    “孩子都是看著父母背影長大的”這句話很有道理,但凡你看到的孩子的不足,在自己身上都找得到原型,所以不要苛求孩子,我們都容忍了自己的平庸,為什麼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不能要求每一個孩子都成為物理學家,也不可能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影響世界發展的關健人物。

  • 3 # 董事長慢慢懂事慢慢長

    學習是一種能力。在任何時代,善於學習的人總是容易成功。

    學習的物件有書本上的知識,有生活的知識,有看得見的知識,也有看不見的知識,有有用的著知識,也有迫切的要點。

    所以學習是一種能力。可以有很多種的表現形式。

    別的做法,能力也可以對其有所影響,在其領地表達。

    重要的是,要看到學習的能力,不僅僅是在學習一個領域起作用,它在別的地方也要起作用。研究這種情形,明白它,才能更好的運用學習的能力,擴大自己的本領。孩子的天性是愛動,愛玩耍,愛探索,愛調皮,愛搗蛋,愛模仿,有自己的領地,有自己的堅持,愛耍小性子,有死理。可以說有學習所有的能力。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真的是極其強大的。

    學習也有其限制。

    一,不能要求無疵。

    學習的中心任務是找到一條路可以長時間走下去,找到一個方法可以解決問題並且是長久的方法。

    離開了這個中心,難免無意地犯了錯誤。打靶的準星不能有太大的誤差,否則必須校正。

    由此,一是不可以要求孩子完美地解決問題,只要在正確的道路上就可以打80分。

    二是,不要要求孩子融會貫通,理解片面點也無妨。大人有時還做不到。

    二,不做過份的要求。

    在大人的眼裡,針對某一個問題可能有一個模式是最好的。比如你喜歡喝茶,於是就置辦喝茶的用具,放棄與喝咖啡的一切。小孩子學習也一樣,他有他的最好的辦法。

    你可以觀察,尋找到他在學習上相對固定的方法,思維路線圖。在此基礎上強大他的原有方法,明析他的思維路線圖。若是超過他的方法,將自己的方法強加於他,反而不好。

    就是像吃飯,自己不喜歡甚至討厭的食物,再美,再貴,別人再好心的推薦,都是無用的,甚至是解決不了的負擔。

    又像是修樹,小修主枝可以直,高,壯大。大修可能主枝枯萎,枝幹橫漫,難成大材。

    三,希望但不敢企望。

    小孩子的學習,就像是走路一樣,磕磕絆絆的就走過來了。

    他要進步,同時也需要時間修正前進路上的錯誤,心理上的適應會與不會,先進與落後,等等矛盾。他沒有多少可以重複炫耀的成績,方法,創造。

    縱觀我們的一生,又有幾件可以誇耀的功績?

    誇獎他的進步,忽視他的錯誤。無視他的創造,一筆帶過即可。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小孩子進步的路上能有多少成果?你若是盯著成果,無異於殺雞取卵,是短視的行為。可能無意中成了孩子成才路上的殺手。

    一篇《傷仲永》,又道出了多少無奈。

    揹負金銀的翅膀,又怎能遠翔。

    希望孩子成才,就要給他以自由。沒有期許的童年是快樂無比的,沒有約束的學習是充滿樂趣的。

    四,儘量少面對誘惑。

    五色令目盲,五味令口爽。

    小孩子專心學習,就不要讓他過早地接受社會的誘感。

    誰誰誰,做生意發了大財,你想告訴孩子什麼資訊?是他讀書在浪費錢嗎,是他應該去社會上打拼嗎,是讀書無用嗎。

    誰誰誰,靠著親戚的關係現在混到鄉長。你想表達什麼意思?讀書不關係硬嗎,正道不如邪道快嗎。

    你什麼時侯才能考上大學呢?一個小學的孩子,他能看那麼遠嗎,他可以承受後五,六年的壓力嗎,初中努力,高中努力,到大學還會努力嗎。

    父母愛子女,恨不得天下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他。但往往的把天下底最重的任務也交給了他。

    如果父母可以規劃好五年計劃,家庭肯定不是現今的模樣。自己不能反要求自己的子女,不是強人所難嗎?

    道德經上說,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小孩子進步何須多言,小孩子自我進化何須按自已的模型,孩子形成自己志向,立場,事業何須放大至他不可能做的事情,甚至讓他回家自甘平庸。孩子獨立了,自然要自己放手,不再供養他。

    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人間自有真情在,大愛人間。愛在孩子的笑聲裡,愛在孩子的笑臉上,愛在孩子的純真。若學習是一個生活的正極,愛就是生活的負極。只有相依相隨,和諧相處才叫生活。

    愛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泉。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一,愛他就不要讓他去那些他討厭爛事。

    每個人都有他的性格,性格中自有他持別討厭的事情。如果你認為強迫他做他極不喜歡的事情是為他好,還是勸你三思而後行。蒙六曰,擊蒙,利,御冦,不利,為寇。劇烈的方法,可能讓他猛醒,降住心魔,一時頓悟。也可能明白你的苦心,卻突破不了,狀態轉化不到你的要求,其心魔必然放大,人可能被你練廢了。父子反目有可能,內心怨你一輩子也是常見。

    真正的愛,是須要你放棄你的成事方式。在單位你可能是領導,可以命令下屬做事,可以檢查工作,可以挑毛病,可以嚴格要求,嚴肅紀律,整天黑著臉兒,面對問題甚至破口大罵。然而當場景轉換至家庭,面對父母,妻女,兒子,侄輩,此一種方法恐怕行不通。

    工作是工作,家是家。

    二,愛他就不要隨便過份誇獎他。

    愛孩子,就是要讓釋放天性,在家裡感到舒服,自在,在心裡把這個家當成自己的家。知道孩子的想法,堅守在背後默默地為他打通的一條小路,平時該幹啥幹啥,要求是啥就說啥,都要為家做出貢獻,家庭也給予他最大程度的信任和自由。

    既然是一家人,既然孩子是家庭的主要成員,做出貢獻就是了,愛是行動來表達的。一家人太客氣,過份的誇講,給予孩子的過份的榮耀,反而使孩子與家人生份了。感情也淡了。

    三,愛他就不要幫助他解決大問題,逼他解決大問題。

    人無禮不立。在社會上生活做的就是禮。與人交往的禮貌,禮節,工作程式。做工作的技術標準,技術規範,法律法規也是禮的範疇。這些是需要每個社會必須,規範的執行的。

    一個不喑於心,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必然是大成功的人。

    愛子這裡就必須要求他履行社會的禮。若是你給予的太厚,幫助解決的問題太大。他怎麼切身理解到禮節,規則的作用與要求。

    若是他認為自己有錢,有勢,可以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大問題,歷史遺留問題,視天下英雄於無物。天下人物不過蟻螻爾,你相信這是愛嗎。

    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若是一個孩子知道學習,成績還可以,自然不要多廢心在學習上。

    但需要培養他的愛心。因為愛學習的孩子,自然地迴避了學習世界的誘惑。但孩子還小,可能分不清誘惑與愛的區別。

    多少父母感嘆,孩子長大了,娶了媳婦,生活那麼好,就是不知道孝敬爹孃,那麼多年的辛苦都白費了,真是他孃的養了一個白眼狼!?

    但有多少父母知道,這是一個有缺陷的大孩子,他不知道如何去愛。直到年齡到一定歲數之後,才明白。

    不養兒,不知道爹孃苦。沒有孫輩不知當年誤。

    有一句阿富汗諺語,說,爺爺的話都是講給孫子聽的。可是孫子小,聽不懂。於是,一輩子又一輩子的這個傳統就流傳下來了。

    所以,要跳出這個迴圈,打破這個不愉快。

    就是要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氛圍裡來。收穫意會得見。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

    一,由最後有收穫,解決掉麻煩,理解社會的禮儀,規則。明白家人的愛,為愛的付出。

    二,由自己一俊遮百醜的常態的過程,明白家人在背後默默付出了多少。

    三,由操心父母的身體,生活的過程中,明白家人為自己擔了多少破事爛事。

    四,由眾人的交口稱讚美中,理解父母,姐妹,兄弟的愛有多偉大,多長久,多低調。

    五,在維護氣氛的卑微中,明白愛自何處而來。在生活裡在愛心裡暖暖地找到學習的方法。

    調皮搗蛋的孩子往往有愛心,生活上事情不吃虧。可是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而學習卻是要人執著的。方法不得當,他們往往討厭學習。

    若學習不好,沒有學會執著。到社會上,一般的小錢不缺,對父母也孝敬。可不要指望他有大的成就。若他有正形,不東一棒槌,西一榔頭,就算是祖上燒高香了。

    父母頭痛的往往是這些調皮搗蛋鬼,可往往孝順就是他們。所以更應該想法讓他學會執著,學習。

    棍棒下面出孝子,對這些孩子必要的強力手段還是要用的。但不是最好的辦法。

    應該以變應變,喚起他的注意力,興趣,興奮點,規定目標。不忌諱他的帶病前行,只表揚他即使最小的好事情。注意重點在他比別人做的好事情上。一旦他從內心開始追求至美,至善。往往的,這個孩子就成為人中龍鳳。前途不方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有人的面板受傷之後會很難痊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