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自律是每個人所應該培養的一種優秀的品質,可自律就必須壓抑自己的慾望嗎?心理學說心理疾病來源於對慾望的過分壓抑,嚴格的自律會不會引起心理疾病?求大神解答
3
回覆列表
  • 1 # 悟空131054570

    自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

    一一古希臘.柏拉圖

    所以說,秩序與控制是相輔相成的,不可背道而馳了;過度的壓抑,猶如飲鳩止渴,反受其害了!

    自律:就是遵循法紀,自我約束。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沒有它,一切紀律都會變得形同虛設。而真正的自律是一種信仰,一種自省,一種自警,一種素質,一種自愛和覺悟;它會讓你發覺到健康之美、感受到幸福快樂、隨之淡定從容、內心強大、永遠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力量!

    紀律和規則是我們當今時代,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為方式,否則任何事情都毫無秩序可言了;控制就等同於自律,當然要有具體的要求。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自尊、自愛、自強的自律意識,並訂立出自律行為的方式方法……依下提幾點建議:

    1:向你的‘’藉口"挑戰!這是想培養自律的生活方式的首要功課!並當作人生的一大目標!

    2:制訂做事的優先順序,並按實事求是的方法去完成。

    3:在工作、學習完成之前,先把利益和收益挪開,要把目光注視在結果上,收穫中!

    自律勝於紀律!它就是管理自己,使自己更加的強大!

  • 2 # 裡外雅堂

    自律和壓抑慾望,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自律”一詞,出自唐張九齡《貶韓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說明自律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自律的人通常有良好的習慣,比較不隨地亂扔垃圾。

    自律的人勤于思考,做事有規劃,有明確的人生目標,能堅持到底,並且不會放過每一個細節。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

    通常,多數人因為自律者遵守法律、道德規範,因而認為自律的人會比較刻板。其實未必。比如說,馬雲。他很刻板嗎?聽聽他的演講,再看他拍的短片就知道並非如此,馬雲不但不刻板,還很幽默。再比如達芬奇,他有一句和自律相關的名言,“真懂的人不需要大聲叫。”而達芬奇本人也並不刻板,才能有如此多的畫作,並且有些畫作還是他自己想象中的發明。要知道,刻板的人大多沒什麼藝術細胞,因為刻板會使想象力失去衍生的基地。再比如孔子,他刻板嗎?沒有,他教學是“因材施教”,刻板的人則是填鴨教學。這樣的例子很多,舉不勝舉。

    所以,自律並不等於刻板。

    自律與壓抑慾望並不矛盾。自律的人不是壓抑慾望,而是心理比較成熟,能夠駕權慾望,不被慾望矇蔽眼睛,衝昏頭腦。而壓抑慾望,則是對自己的慾望有嚴重的羞恥感,強行壓抑,並沒有進行正確的疏導。這和一個人早年的經歷(家庭教育等各方面)有關。

  • 3 # 了凡心療愈

    人本主義學者叔本華就說過,人生來就是一團慾望。慾望不滿足就會痛苦,當慾望得到滿足,他就會無聊。可見,慾望是人的一種本能,它不存在好壞,不存在對錯,不存在善惡。純粹的慾望是人生自我實現自我發展的一個原動力。在東方的儒教裡面,也提到食色性也,這也是對人慾望的一種認同。

    那麼慾望為什麼會變成現在的貶義詞,變成什麼色慾,貪慾,控制慾好像都是一種不好的詞。這是慾望參雜了其他的東西所導致的。就像王陽明先生說的那樣,金子他本來是好的東西。但當你把金屑放到你的眼,那麼你就昏天暗地,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意識療法裡提到說控制慾望,這不是自律啊。是為了避免慾望,跟你的頭腦裡的思維接觸。慾望跟頭腦思維接觸會發生什麼情況呢?你會被慾望牽制,生出無窮無盡的念頭,然後身隨念動。打個比方,今天有人說炒樓賺錢,你就跟他炒樓,明天說炒股賺錢,你跟他炒股。結果把自己賠得一乾二淨,這就是被慾望牽制了。

    而意識療法提到所謂的自律,就是將你的慾望跟意識相結合。被慾望牽制的時候,你的意識到了,你自己意識到自己正處在慾望當中的時候,那麼你就不會被牽制了!嚴格意義上就是延遲推遲你的慾望。推遲你的滿足感。

    當一個人的慾望隨時可以得到滿足的時候,他的滿足感就越來越低,他的慾望就越來越多。那麼他就會感到越來越不幸福,他就尋求更大的一個刺激。於是有的人用毒品,填補這種匱乏感,空虛感!

    所以我也經常提醒各位家長,要讓孩子推遲滿足感。以此來培養他的一個自律的這種品格,當你將這種推遲慾望的這種方法,加以踐行的時候,那麼你的慾望會慢慢演變為你的理想。當你實現你的理想的時候,你所獲得的滿足感會更加豐盛。

    當然沒有一個人無緣無故可以做到自律啊。也沒有一個人可以無緣無故獲得這樣的品質。他需要有很強烈的意識,而意識的強度就是意志。當你意志力很強的時候,你就可以自律,你知道你自己在幹什麼,你知道你想要得到什麼?

    當人處在生理成熟期的時候,對這個性的衝動這個慾望是非常強烈的。也是青春期男孩所經常遇到的問題,也讓他們頭痛苦惱的問題,那就是手淫的問題。在慾望的控制下,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去實現這種慾望,然後又一次一次的內疚。內心產生強烈的衝突。

    如果任憑慾望的控制,而去手淫的話,會給身體上造成很大的損傷,比如說腎炎或者是不孕不育。而有人因為這個而走到另外一個極端,那就刻意去壓制自己的慾望。被壓制的東西遲早會進入你的潛意識。在意識療法裡面也提到,所有的痛苦都是潛意識層面,未被滿足的慾望。

    因為手淫過度的一個男生前來諮詢啊,他為這個事情感到十分的苦惱,他說有時候他實在是控制不住自己。我就問他當你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說偶爾知道,我說當你知道的時候,那就不會存在什麼問題,你就不會過度去做這種事情。如果你不知道的時候,那就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往往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問題。當你不知道的時候,你就處在一種無意識狀態,你就會被慾望所牽制的狀態。

    所以說你必須得提升你自己的意識。讓自己的頭腦時常處在意識之下,這樣你就不會偶爾才感覺到,當你感覺到了,你就會自動停下來。當你的意識越強,你的自律能力表現的也就越好!

    自律,共情,以及輕而易舉獲得幸福的能力,這是作為一個父母應該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當一個孩子被慾望所牽制的時候,往往是最真情的流露,他不會控制自己的慾望,比如說想要吃糖,他就會表達對糖的喜愛!

    當父母如果無限滿足於他的要求時候,他就會被糖所能獲得的幸福感也會慢慢降低。如果擴充套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孩子長大以後,他就是一個很難獲得幸福的人。而延遲這種滿足感,比如說你跟孩子達成一個共識,讓他去做某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才給他們糖作為一個獎勵的話,這會極大延遲他們對這種慾望的滿足感,讓他們知道自己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為什麼在做這件事情,這就是意識的狀態。而這也是培養自律的一個重要的方法。

    自律不是簡單粗暴的壓制。這樣做只會給你帶來強烈的心理上的衝突。自律是帶有意識的推後跟延遲你的滿足感。這樣當你慾望得到實現以後,你所獲得的這個身體上的滿足感,心理上的幸福感會更加的強烈。

    同時要避免慾望跟思維相結合,很多的人他只停留在一個慾望的階段,而不付諸行動,是因為慾望跟思維相結合了。當慾望來了,他沒有去把握,當慾望走了,他又粘粘乎乎的,很多人就這樣過了他一輩子!甚至還會洋洋自得的說,看!我能很好的控制了自己的慾望。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是很自律的人。有的人有幸在原生家庭獲得了這樣的能力,有的人是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慢慢的學習獲得了這樣的能力。自律,從來不是一句口號,一個表格,而是源自內心的一股火熱

  • 4 #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你好,回答你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自律。經常能聽到說:自律帶來自由。那麼我們假設有一個公司員工,他每天上班,從不請假,甚至時常加班,工作也很認真,下班後也學習一些專業知識。這樣稱得上自律吧,那麼他自由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這樣的自律是否帶來自由?

    自律帶來自由這話更像是努力就一定成功的升級版雞湯,努力一定會成功嗎?我想大多數人都知道不一定。因為這裡少了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努力的人的主觀慾望和需要。就是你問題裡的自律是否要壓抑自己的慾望。

    我的看法是自律的前提和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你先有足夠的空間探索自己,瞭解自己的需要和想法,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有驅使你去行動的願望,然後為了滿足這個願望,你會自發的約束自己,從而有了自律,然後這些努力帶來成果,讓你滿足,之後產生新的慾望和需要,再進一步去實現滿足。

    這些慾望和需要必須是你自己的,也就是說從心而發,而不是外界教育的結果。自律是為了自我滿足,而不是滿足外在的成功標準。所以,自律的前提是你有足夠的探索自己的自由空間,有對自己的瞭解。不然,很可能演變成一種機械的成功學方法論。

    所以自律沒有嚴格一說,自律本身就是自己想要,如果是嚴格的,那麼需要考慮這個自律只是外界標準,或者曾經教條的變形,只是另外一種控制。我們大部分人受的教育都是你必須努力,必須做到什麼才是有價值的,才能得到認可。

    得到認可之後才有資格滿足自己的願望,比如考試要考到100分才能去玩,之後我們自己慢慢接受了,成功之後才能怎樣,有錢之後才能享樂,自由之後才能自我滿足,自己的慾望必須在一系列條件達成之後才可以滿足。否則就跟幹了壞事一樣,哪怕就要抑鬱了,也不能允許自己休息,不成功就喪失了一切資格。然而,真的是那樣嗎?想沒想過各種慾望的滿足才能帶來你想要的自由呢?

  • 5 # 李文強

    自律從來都不是壓抑慾望,而是慾望綻放。

    自律難做到的原因,是因為慾望。

    自律能做到的原因,也是因為慾望。

    唯有慾望能忍受,剋制住慾望。

    為什麼自律難?

    因為,慾望。

    自律難是因為被一堆慾望(雜念)裹挾,導致自己注意力的不集中。

    人競爭的本質,其實是注意力的競爭,誰能夠把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在事業上,誰就能有更大的成就。所以,清心寡慾也是做事業的關鍵,腦子裡一堆雜念,是靜不下心來做事的。

    多數人以為清心寡慾很難做到,其實沒那麼難。為什麼有些人能做到,是因為他們有更大的慾望,有些人想做聖人,有些想成佛...做聖人,成佛的慾望可比七情六慾高階多了,自然就能忍受別的慾望。做聖人,成佛,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這是在追求自我實現。

    也就是說,唯有更大的慾望才能剋制慾望,而自律只是達成慾望的一種工具。

    很多人做不到自律,說到底也就是高階慾望還不夠強烈,或者注意力被低階慾望所困擾,就無法去追求自我實現。

    人為了高階慾望的實現,可以忍受低階慾望的不滿足,這時的低階慾望,就成了取捨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必要的選擇。

    也就是說,人為了理想,可以忍受低階慾望的不滿足。(在我眼中的低階慾望,包括生存與繁衍,愛,歸屬等等)

    理想和現實,從來都不是矛盾的,只是一個取捨問題。

    你能為了理想,付出多大的代價,這個代價包括減少性交機會,不結婚生子,不戀愛,忍受貧窮,與父母對抗等等...

    只要付出的代價足夠大,任何人都可以追求理想,畢竟在我們這個時代,吃飽飯是很容易的,無非就是好一點的差一點。

    分享一下,我是怎麼做到自律的?

    也是因為慾望(理想),上文已經說了,唯有慾望,才能剋制慾望。

    但還有一個條件,要對自己的清晰認識,能夠開啟自己的內心。

    就拿我的經驗來說,我無法欺騙自己,得為自己得負責。

    無論我怎麼做,未來總是會到,無論做與不做,都得承擔責任(承擔未來的後果)。

    所以,承擔責任是必然的,無可逃避的。

    承擔後果是必然的,那做出決定(選擇)也是必然的。

    哪怕是不選擇,逃避選擇,被動選擇,或者是主動做出選擇,這些都是選擇。也都會有相對應的後果與責任。

    主動和被動,始終要選擇一個。

    難的,是必須要做出選擇。

    也就是說,我們自己是自由的。

    起碼在某一時刻是有選擇的,有選擇而不選擇,那最後,怨不得誰。反正選或者不選,自己都要為此而負責,那為何我不好好的做這道題。

    也正因為我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所以,只要是玩上一天我就感覺內疚得不行,這個內疚,是出於對“自己”的內疚。

    我可以欺騙世上的所有人,但是騙不了自己。

    所以,說到底自律並非是主動的,而是,不得不這麼做,被逼的。

    開啟內心,不一定是件好事,可能會令我們特別的痛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國四君子中,你最喜歡哪位?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