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雄風吹不斷的風

    我欣賞田文孟嘗君,他為齊國貴族,齊威王之孫。孟嘗君家財萬貫,善於招攬賢能,門下供養了許多門客為他效勞。

    孟嘗君曾對秦昭王的徵辟虛以委蛇,最終逃回國家。孟嘗君雄才大略,曾聯合韓、魏擊敗楚、秦。受田甲叛亂牽連,被湣王所疑,只得稱病歸隱。不久後,又出任魏國相國一職,一時風頭無量。

    ,他禮賢下士,文采裴然,又很有智慧,懂得識人用人,是當時的優秀人物!

  • 2 # 丁強888

    戰國四公子指齊國孟嘗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當然喜歡這個詞語比較主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最喜歡的人可能會有不一樣。但從戰國到現在。四人中評價最高的是信陵君。

    四人的主要事蹟對比

    四人中孟嘗君君是其餘三人的上一代人。他生活在齊國由兩強之一到直線下滑的齊湣王時期。

    他的主要事蹟濃縮在成語狡兔三窟和雞鳴狗盜裡。前者講他在自己的封薛地免除賦稅,收買人心。後者指他在秦國為相,被秦昭王懷疑時。藉助屬下會學雞叫和狗叫的特殊人才脫逃秦國。

    後來在五國伐齊,齊國接近滅亡的時候,孟嘗君作為,齊威王的孫子,齊閔王的堂兄弟。不但未出力救亡圖存,反而乘機把自己的薛地變為獨立王國。最後身死國滅。

    春申君,信陵君,和平原君大致是一個時代的人。

    其中以春申君門客最多。春申君最出色的戰績就是救援與信陵君一起解趙國邯鄲之圍,然後滅亡楚國。最著名的故事就是移花接木,讓李園的妹妹懷孕在送給據說無子的楚考烈王(這個故事經不起推敲)。但作為楚國的執政官。春申君挽救不了楚國的頹勢。私德人品也不是太好。最後在李園之亂中身死。

    平原君趙勝是趙王的弟弟。歷史上著名的故事就是毛遂自薦。他的屬下門客毛遂在府上幾年。他也沒看出人家的才幹來。直到毛遂自己以錐子作比。推薦自己。才在求助楚國的行動中表現出來。而且長平之戰接收上黨。撤換廉頗等平原君都是主要決策者之一。

    信陵君是魏王的弟弟。他的姐姐嫁給了平原君。信陵君最著名的事就是竊符救趙。平時信陵君連看門的侯嬴和殺豬的朱亥都折節下交。沒有世家貴公子的傲色。最後侯嬴和朱亥也以死想報,助信陵君竊符救趙。

    總結

    透過主要事蹟的對比大家應該會發現了。無論從私德還是公義上,信陵君都略勝一籌。

    私德上,信陵君能做的不論身份地位,都折節下交,態度始終謙虛。而其他三位,養士但不一定重士。

    公義上,孟嘗君更多是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春申君作為楚國執政者也是搞得一團亂麻。平原君戰略眼光不夠。識人之明不足。毛遂這樣的人才如果不是自薦他都發現不了。

    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的時代,秦國獨強。信陵君是四人之中戰略眼光最足的。長平之戰後在魏王都不敢救趙的情況下竊符救趙。深明當時的天下形勢六國唇亡齒寒。力促五國同盟。促成東方六國最後一次主動攻秦。

    信陵君死後,能夠凝聚起東方六國的最後一個旗幟性人物沒了。秦國的統一大業遂不可阻擋

    所以,我本人贊同大多數歷史的結論,最喜歡和欣賞信陵君。

  • 3 # 音樂天天有池州吳小飛

    平原君趙勝,出身趙國貴族,為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平原君門下門客數千人,對待朋友真誠有禮貌。他忠君愛國,長平之戰後,面對秦軍的包圍,誓死不降,為堅守城池,散盡家財,與敵人斡旋三年之久。他曾營救魏齊,也曾毛遂自薦,善於納諫,對國家忠心耿耿。

  • 4 # 大明說歷史

    戰國四君子分別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因為他們四個人都是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之人(其中除了春申君以外,其他的三人都是君王之後),後人稱之為“戰國四君”。

    1、陵君魏無忌

    信陵君魏無忌,號信陵君,戰國四君子之首。是魏昭王的小兒子,是魏國第六任國君魏安釐王魏豹的異母弟。他為人仁厚並禮賢下士,因為有他,其他的國家十多年不敢動魏國的心思。

    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魏國自梁惠王在馬陵慘敗後,國勢衰弱,江河日下,而西鄰秦國經商鞅變法、張儀略地,在各國中突起,有著兼併六國之勢,沒有一個國家敢真正的跟秦國叫板,魏國挨著秦國,受秦國危害頗深。

    魏無忌效仿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招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他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退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的危機。並且還設計偷竊並符假託皇命救助趙國,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段“信陵君竊符救趙”的英雄佳話。

    信陵君盜竊兵符奪晉鄙軍而敗秦存趙,是違背了魏王的旨意,但實際上卻是魏國的大利。趙存,使得魏國不孤立而有屏障。敗秦軍,消除了魏王尊秦為帝的想法,減少了對秦國的畏懼思想,也使得魏國在各國間的威信有所提高。

    但由於魏王屢屢猜忌與信陵君,所以未能給予重任。後來受到了秦王的暗中挑撥,讓本就猜疑的魏王疑心更重。四年後,魏王聽信讒言,心生疑竇,賜予毒酒與信陵君。

    司馬遷是把信陵君作為一個禮賢下士的人物來寫的。他認為信陵君的“接巖穴隱者,不恥下交”、“名冠諸侯”都時有不虛。所以歷史上將信陵君排在四公子之首位。

    2、平原君趙勝

    平原君趙勝,趙國貴族。趙武靈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賢人而聞名,封地於東武。號平原君。他禮賢下士,門下食客至數千人,和朋友關係處理的非常好,但是不注意禮貌的對待平民,後來在一個門客的指導下和平民搞好了關係,威名大震。

    平原君初為趙惠文王之相,趙惠文王死後,又為趙孝成王之相。趙孝成王七年,秦軍進圍趙都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向魏國和楚國求援,平原君準備找20個德才兼備的門客去楚國,遊說楚王合眾抗秦,找了19個人,剩下的一個名額怎麼都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這個時候,食客毛遂自告奮勇,同平原君去楚國求援,說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軍救趙,此既“毛遂自薦”。

    援軍到來之前,邯鄲城內兵困糧盡,平原君散盡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傾其所有,犒賞食客,得敢死之士3000人,擊退秦軍三十里。不久魏國和楚國的救兵到了,邯鄲解圍。平原君雖立大功,卻不向趙王請封。有一次和秦昭王喝酒,秦昭王想讓他殺了他的好友魏相魏齊,但他卻厲聲拒絕了。趙孝成王15年卒。武安君記述“至於平原君之屬,皆令妻妾縫補於行伍之間。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猶勾踐困於會稽之時也。”

    3、春申君黃歇

    春申君黃歇,以辯才揚名。是四君子之中唯一不是王室之中的人。春申君明智忠信,寬厚愛人,以禮賢下士,招致賓客輔佐治國而聞名於世。黃歇遊學博聞,善辯。楚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12縣。

    黃西年輕的時候,曾四處拜師遊學,見識廣博,以辯才出眾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楚國太子熊完曾在秦國作為人質被扣下,後是春申君以命相抵,設計將太子救回楚國。楚國頃襄王死後,太子登基後,就拜黃歇為國相,封為春申君。從此黃歇輔國持政二十五年,說一不二,榮寵不衰。

    秦國的勢頭越來越大,各國擔心秦國併吞中原各國,於是互相訂立盟約,聯合起來討伐秦國,並讓楚考烈王擔任六國盟約的首腦,讓春申君當權主事。六國組成合眾聯軍,由黃歇任命龐暖為聯軍主帥,六國聯軍城一度攻到函谷關,秦國傾全國之兵出關應戰,六國聯軍戰敗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戰失利的罪責歸於春申君,從此開始冷落黃歇。

    後來楚考烈王病重,當時楚國的國舅李園想代替黃歇的地位,於是暗中豢養了刺客,準備刺殺黃歇,黃歇的門客朱英得到了訊息,然後提醒黃歇注意李園的動向,但黃歇沒有理會。不久後楚考烈王去世,李園搶先進入了王宮,在荊門埋伏下刺客,春申君前去王宮奔喪,在棘門受到了刺客的伏擊,當即被斬頭丟在了棘門外,同時李園派官兵去了春申君的家中,將她的家人滿門抄斬。同年,熊悍繼位,是為楚幽王,李園取代黃歇,被任命為楚國令尹。

    4、孟嘗君田文

    孟嘗君田文。是齊威王的孫子,齊國宰相田嬰的庶子,被任為魏國宰相,聯合秦,趙等國攻破齊國,從此中立於諸侯國之間。封地於薛,權傾一時。田嬰死後,田文繼位於薛,是為孟嘗君。孟嘗君以廣招賓客,食客3000聞名。

    孟嘗君在薛邑,招攬各國諸侯的賓客甚至犯罪逃亡的人,很多都歸附於孟嘗君。孟嘗君寧肯捨棄家業也給他們豐厚的待遇,而且不分貴賤貧富,不分黑道白道,只要相投皆以禮待之,因此使天下賢志之士無不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田文相同。孟嘗君對於來到門下的賓客都熱情相待,不挑揀,無親疏,一律給予優厚的待遇。所以賓客人人都認為孟嘗君與自己最親近。

    秦昭襄王聽說田文賢能,想把他請到秦國,讓他做宰相。但秦國原來的宰相擔心田文會奪他的相位,便指使他的門客公孫讒言於昭襄王“田文是齊華人,他必定先斬後奏。再說,他的門客都是臥虎之輩,對秦國的事物瞭如指掌,他一旦背叛秦國,秦國就危在旦夕。”昭襄王去問宰相,宰相假裝驚訝的說說的“對呀,田文是秦國的禍害,不如殺了他。”然後昭襄王將信將疑,把田文軟禁起來。秦涇陽君與田文要好,把真相告訴了田文,並獻策說昭襄王寵愛燕姬,只有賄賂她,讓她在秦王面前求情就有救。”田文找秦昭襄王寵妾燕姬求情。寵妾索要她的白狐毛皮袍子,但這件袍子已經送給了秦昭王,幸好田文有一位下等門客,深夜裡潛入庫房學狗叫騙過了守庫門門史,袍子偷了出來,獻給了燕姬,燕姬向秦昭王求情,把田文放了。不久後秦昭王后悔了,派兵去追,田文一行來到了秦國邊境函谷關,關口規定要雞鳴才放人,由於時辰未到不肯開關。幸好下的門客中有人學雞鳴逼真,帶動了其它的雞一起叫了起來,田文及時過了關。到了趙國,趙國的人取笑他矮小,田文大怒,其門客把取笑他的人全都殺了。回到了齊國,成為齊相。田文感慨“明珠彈雀,不如泥丸,細流納海,累塵成岡”,正是兩位不知名的下等門客救了他,人才不可估量啊!於是他把這兩位門客提為了上等客。

    俗語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者得民心。”可見古今都對這句話很認同。

    戰國末期中原諸國為了抵制強秦的侵略以形成了很多網羅人才,禮賢下士,為自己君王盡力的貴族團體。其中最出名的就屬戰國四公子,他們對人才的重視和人才觀,以及運用人才來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起始回生等辦法,對後世影響深遠。

    對於戰國四君子,談不上最喜歡誰,每個人的觀點不一樣,關注的點不一樣,所以偏愛肯定不同,但是我覺得四君子都有足夠吸引我的特點。

  • 5 # 江湖白爺

    戰國末期,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養“士”之風盛行。

    當時,著名的戰國四君子以養“士”著稱,其中就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

    我個人比較喜歡春申君黃歇。

    他是江蘇蘇州一帶人的城隍老爺,當地人為之立神主,定期祭祀。如今上海的簡稱“申”,也是源自於他的名號,他當年受封於吳地。黃浦江也叫“春申江”、“申江”。

    黃歇年輕的時候喜歡四處遊玩,玩累了就拿著名帖去拜見當地德高望重的智者(戰國時期見人要透過他人引薦),學習人家好東西,他這一理論聯絡實踐就把嘴皮子給磨出來了,還因此出了名。楚頃襄王一聽說黃歇能言善辯、巧色如簧,就把黃歇派到秦國去了。

    黃歇十分清楚秦國對楚國的野心和楚國所面臨的壓力,所以,當他到達秦國後,便頻繁活動於秦國的上流社會階層,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活動。他結交了范雎這樣一批有影響的貴族士大夫,獲取了他們對自己的信任和對楚國的同情,進而搜取到不少關於楚國的情報。

    黃歇先後兩次入秦,十年冒險,終於苦盡甘來,得到了優厚的回報。

    從擔任國相的第一天起,黃歇就尋圖建立更大的功業,樹立更大的影響,以維護他多年追求的權勢和地位。亂世出英雄,黃歇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透過一系列重大的政治、軍事活動來實現。他決心利用自己身屠宰輔高位的優勢,去搏擊戰國晚期複雜的政治風雲,放開手腳;施展平生抱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濃眉和鄧肯有多大差距,濃眉是否可以超越鄧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