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枚愛國德棍

    從裝備上來看,德軍裝甲兵初期預想的閃擊戰主力戰車---三號坦克產量不足,戰車部隊以只裝備火力貧弱的一號坦克和二號坦克為主。即使波蘭裝甲兵可在空軍配合下消滅,可一旦英法對德宣戰,德國在空軍實力與對手差不多的情況下,可能無法對地面部隊提供及時的火力支援,那麼西線德軍裝甲兵就得獨白麵對質量與數量都高於自己的坦克部隊,再加上閃擊波蘭需要大量坦克,西線的部隊可能連裝甲車輛都沒多少,極有可能被佔有大量優勢的英法聯軍快速擊潰。德國的工業區又主要分部於西部地區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旦西線被突破,這些工業區極易被攻擊,德國的產能將直線下降,將直接戰敗。

  • 2 # 淺議輕談

    希特勒擔心的是波蘭和英法之間的關係

    這件事情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根據《凡爾賽合約》,前德意志帝國的波森和西普魯士讓給了新獨立的波蘭,給予波蘭進入波羅的海的通道,就是“波蘭走廊”。希特勒在1933年建立起獨裁政權後,他本來對波蘭採取了柔性政策,1934年跟波蘭簽訂了為期10年的《波德互不侵犯條約》,但希特勒在1938年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之後,位於德國東邊的波蘭就成了他下一個目標。

    由於在地理上,“波蘭走廊”,把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分開了。德國先對波蘭採取外交施壓,要求但澤自由市合併和在波蘭走廊建造一條擁有合法權力的公路來連線東普魯士市和德國本土。希特勒也準備武力解決“波蘭問題”,制定了“白色方案”。波蘭政府拒絕了德國的所有要求,並於1939年3月30日,得到英法的承諾,英法承諾將協助波蘭保衛其國家主權,但英法沒有對波蘭領土完整做出任何承諾。希特勒認為英法不會為波蘭與德國開戰,因此德國便在1939年4月28日終止了博德互不侵犯條約。波蘭急忙與法國在1939年5月簽訂了一個協議,法國承諾會在波蘭遭到入侵後15日內加入戰鬥。

    而事實表明,這些條約未能挽救波蘭。

    事實上希特勒這次雖然猶豫了,但是並沒有過多的擔心。希特勒最擔心的是在德國軍隊並不強大的時候,派駐軍隊進駐萊茵。萊茵雖然是德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根據凡爾賽合約,他被非軍事化處理了,希特勒派軍隊進駐萊茵,不僅是對《凡爾賽合約》的侵犯,而且也違背了《洛迦諾公約》。希特勒在命令軍隊進入萊茵前,跟那支部隊的指揮官講,如果對面法華人動手了,你就撤回來。但法國沒有動手,希特勒說他戳穿了紙老虎的面目。後來希特勒跟他的副官,霍斯巴赫上校談到這事兒。霍斯巴赫回憶說:希特勒將下達進軍來一命令之後的24小時,是他這一生中最緊張的時刻,他不止一次的跪下來,祈求上帝顯靈保佑他,結果上帝真的“顯靈”了。

    所以在此之後,希特勒的軍事行動可能會有所顧慮,但不會像這次那麼緊張。希特勒已經看穿了英法奉行的綏靖政策:
  • 3 # 漢時光

    希特勒害怕的不是進攻波蘭,因為勝了可以繼續推進,敗了可以重頭再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他害怕的,是因為進攻波蘭而導致的一系列後果。

    說白了,由進攻波蘭導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或者說可能產生的“蝴蝶效應”,是希特勒不能承受的,甚至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令希特勒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對手並沒有他的勇氣和膽識,所以德國在前期取得了巨大勝利。

  • 4 # 狼煙火燎

    德國侵略波蘭,英法向德國宣戰,國際上這是公論的二戰爆發的象徵(當然作為華人,我們還是認為七七盧溝橋事變,二戰就開始了)。1939年9月德蘇共同進攻波蘭,僅僅28天就瓜分了波蘭,可謂是兵不血刃。但從德國拉著蘇聯一起瓜分波蘭的行動來看,希特勒進攻波蘭前確實心裡沒底?這樣的行為是因為波蘭太強大了嗎?

    顯然不是,波蘭是一戰後英法為了削弱德國,制衡德國,於是從蘇聯劃分給德國土地+德國東部土地獨立出來了一個波蘭,一個已經滅亡了幾百年自己根本沒有能力獨立的波蘭民族就這麼莫民奇妙的獨立了。

    波蘭的左邊是一個大德國,右邊是一個大蘇聯,為了制衡德國和蘇聯,英法在一戰後也算是全力培養波蘭了,軍事援助武裝了大量的部隊,而波蘭的地盤在一戰時又是沙俄的工業區,德國的大量工業也在波蘭,基礎設施本來就比較發達。因此波蘭有英法這種大靠山,軍工業也比較發達,能自己生產飛機坦克,很快就武裝起了一直不錯的軍隊,甚至當時的波蘭的紙面上軍事實力排行歐洲第6,英法德蘇意之後便是波蘭了,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波蘭還是很強大的!

    但是這不是希特勒擔憂進攻波蘭的理由,波蘭的根基還是太淺了,而且土地本來就是從德國和蘇聯那裡瓜分來的,因此境內有大量的德華人和蘇聯人,從後來的戰爭來看,這些人顯然是支援自己的母國的,波蘭武器強大,但軍隊裡恐怕很多人本來就支援德蘇,戰鬥力其實並不高,而且境內大量的德華人早盼著自己的母國打過來,波蘭根本不足為據!

    最讓德國害怕的還是波蘭背後的BOSS英法,一旦進攻波蘭很可能遭受波蘭和英法的兩面夾擊,而且英法軍隊還可以直接登陸波蘭,幫助其抵抗德軍,這是整個德國高層最擔憂的事情,怎麼辦呢?德國想出的辦法就是密謀蘇聯,一起瓜分波蘭,德國取一戰前德國的土地,蘇聯則拿回一戰自己割讓出去的土地,而德國也看得很明白,英法就是希望德國成為對抗蘇聯的一把刀,於是做出一副一旦英法把德國逼急了,德蘇就會迅速組成聯盟共同對抗英法軍隊,到時候英法該怎麼辦呢?

    不得不說這一招很高明,也很奏效,如果德國單獨進攻波蘭,英法恐怕就不會束手束腳,軍隊會直接登陸波蘭,並且英法聯軍的軍隊會從比利時和馬其諾防線同時出擊進攻德國,以當時德國的實力恐怕很難扛住雙線作戰。而蘇聯加入後,英法忌憚了,一旦把德國逼急了,德蘇聯盟共同對抗英法軍隊,即使英法軍隊登陸波蘭也會遭受到蘇聯和德國兩線夾擊,最終權衡利弊後,英法兩國繼續選擇了綏靖政策,妄圖禍水東引,寄希望于波蘭自己的軍隊能夠扛住兩大帝國的進攻,結果直接坐視了波蘭28天的亡國。

    不得不說希特勒上臺後是充分掌握了英法的心態,一次又一次的走鋼絲,一次又一次的在英法的底線上徘徊,從德國軍隊不費一槍一彈佔領奧地利,到開進蘇臺德地區,到入侵捷克,英法只要喊上一聲暫停,希特勒就得乖乖的拉住韁繩,而入侵波蘭後,德國已經是脫韁的Mustang,已經拉不住了!

  • 5 # 御前帶刀侍衛

    進攻波蘭希特勒真的信心不足嗎?

    其實就和“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錢”一樣,希特勒害怕的不是進攻波蘭,因為勝了可以繼續推進,敗了可以重頭再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他害怕的,是因為進攻波蘭而導致的一系列後果。

    說白了,由進攻波蘭導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或者說可能產生的“蝴蝶效應”,是希特勒不能承受的,甚至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令希特勒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對手並沒有他的勇氣和膽識,所以德國在前期取得了巨大勝利。

    在1932年登上德國總理之位後,希特勒僅僅用了4年時間,便將德國帶出了經濟危機泥潭,並開始著手向外擴張。

    在完成擴充軍備、修建大型工程等一系列準備後,德國開進萊茵非軍事區、吞併奧地利、兼併蘇臺德等,希特勒幾乎是兵不血刃就達到了迅速擴張的目標。

    但是在向波蘭索要但澤走廊,企圖將德國本土和東普魯士連在一起時,波蘭表示拒絕,希特勒意識到,應該啟動戰爭程式了。

    1、波蘭有準備

    歷史上的波蘭雖然被東西方強國前後瓜分了三次,但並不代表一戰後復國的波蘭不堪一擊。

    事實上,二戰前的波蘭已經具備了較為發達的工農業體系,擁有常備軍達100多萬,連同預備役戰鬥人員超過250萬,坦克700餘輛,飛機600多架,驅逐艦4艘,潛艇5艘,還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騎兵部隊,數量高達20萬,這樣的軍事力量位居當時的歐洲第五,也難怪波蘭敢放言“三天滅掉德國”。

    這樣的波蘭,絕不是希特勒想要的波蘭,如果德國進攻不順利,被波蘭拖住,那麼德國很可能出師未捷身先死,二戰可能還沒發動起來就被扼殺。

    2、德國沒路退

    作為從非戰爭向戰爭階段的標誌性節點,希特勒深知一旦德國發動戰爭,就必須一直打下去,直到勝利或者滅亡。

    而當時的德國並沒有完全準備好,雖然極大擴充了陸軍,重建了海軍和空軍,但對於立志擴充生存空間,想要徹底消滅蘇聯、英、法甚至美國等大佬的國家,德國的準備可以說遠遠不夠。

    而且世界大戰從來都是團隊作戰,即便德國準備好,盟友也不一定能到位,像義大利這樣的根本就到不了位。

    但是時間已經不允許了,因為希特勒的第三帝國靠的是“賒賬”的形式發展起來的,如果債務到期出現違約,那麼希特勒宏偉的夢想就只能夭折,所以他必須在債務到期前發動戰爭。

    因為開弓沒有回頭箭,而且德國也沒有完全準備好,所以希特勒心裡沒底再正常不過。

    3、英法很曖昧

    波蘭拒絕德國的底氣,除了引以為傲的軍事力量,還有英法等歐洲大佬的強力支援。

    為了遏制德國,防止德國東山再起,英法尤其是法國除了極力掠奪德國,還將德國東部的波蘭作為自己的盟友,企圖徹底困死德國。

    但是當希特勒開始兵不血刃地向外擴張時,英法等國卻心有靈犀地選擇了“綏靖政策”,就是默許德國的種種擴張行徑,這就讓希特勒很迷茫了。

    就像習慣了被媳婦欺負的妻管嚴,如果突然有一天媳婦對自己笑臉相迎、畢恭畢敬一樣,那感覺絕不是心安理得,而是誠惶誠恐,恨不得立刻跪下來道歉。

    正因為英法在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上的表現太過友好,所以希特勒拿不準德國閃擊波蘭時英法的反應。畢竟幾乎傾全國之力閃擊波蘭,德國西線基本就是不設防狀態。

    4、蘇聯太社會

    消滅波蘭心中害怕,希特勒最大的擔憂是波蘭的另一個鄰國蘇聯。

    作為波蘭的世仇,希特勒絕不擔心斯大林會援助波蘭對抗德國,但斯大林作為一個同樣有巨大野心的政治家,註定是希特勒的勁敵,蘇德雙方的戰爭將不可避免。

    但當下的德國還不想與蘇聯為敵,因為英法尚在,如果蘇德交戰,那麼英法樂於坐收漁翁之利,畢竟這就是綏靖政策的本意。

    但斯大林一直沒有表態,這就讓希特勒非常焦慮,如果蘇聯不表態,萬一德國閃擊波蘭時蘇聯趁機進入,發動了輸出無產階級革命的戰爭,屆時的德國將會非常被動,所以德國需要蘇聯的“剋制”。

    “萬幸”的是,1939年8月23日,蘇德雙方終於秘密締結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1939年9月1日4時40分,德軍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向波蘭發動了空前猛烈的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 6 # 李三萬的三萬裡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元首自踏上德國政治舞臺以來,雖然明確的在整軍備戰,並且也出兵蘇臺德地區,合併奧地利,反覆試探與突破國際社會,一戰戰勝國的底線。但是出兵波蘭,則是完全徹底的撕破臉面,連遮羞布都不給英國、法國留了。所以元首要考慮的,不僅僅是閃擊波蘭會遇到的困難,他心裡沒底的,是戰事一開,就是德國正式向原協約國宣戰!德國是如何從一戰的廢墟上,走到如今這一步的,沒有人比元首希特勒更清楚,同樣相比於德國的努力,德國還有什麼不足,也沒有人比元首更清楚。好在暫時已經借《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和瓜分波蘭的私密協議,捆住蘇聯這頭野獸的手腳,當時的英國還是世界霸主,法國也是世界文化和精神中心,而德國,已經有過一次不成功的,對世界次序的挑戰,失敗後所付出的代價,還是沒有人會比當年的下士,如今的元首更清楚。現在,由他帶領德國,向原有的世界次序,發起第二次挑戰,就要拉開序幕,而他的德國,並未如他所願,做好充分的準備,事實上,德國是被英法的石油封鎖,令國內石油儲備不足兩月之用,逼的提前發動戰爭的!希特勒對未來有足夠的預判,卻無法準確具體到可以知道,英國法國會為了禍水東引,直接無恥到發動靜坐戰爭,坐觀波蘭滅亡。在歷史上,進攻波蘭的德軍,連三號坦克都供應不足,是以一號和二號坦克為主,打下的波蘭,而且為了進攻波蘭,整個後背都賣給了英法,英法卻一廂情願的,在坐等德國打完波蘭打蘇聯,誰知德國打了一半的波蘭就會師東線,把另一半波蘭留給了稍後出兵的蘇聯,等到這時,英法才知道德蘇有私下交易,波蘭白出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讓子彈飛想表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