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的開篇與結尾都採用了李叔同的《送別》,但開篇跟結尾的意境我想是完全不同的,開篇送別誰呢?我想這就是姜文內心深處的真實寫照,高山流水,知交難覓。送給曾經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經一起為了中國電影事業添磚加瓦的朋友們。可能送給張藝謀,老謀子曾經有《活著》有《紅高粱》有《大紅燈籠高高掛》。可能送給陳凱歌,那個被饅頭撂倒後留下後遺症,至今依舊無法堅挺的倒黴蛋。倒黴蛋有《黃土地》有《霸王別姬》有《風月》有《荊軻刺秦王》那著真正意義上,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電影。我想這就是他們曾經共同的電影夢想,讓世界瞭解中國,讓孩子們瞭解過去。而今很可憐的只剩下姜文孤單單的一個人為中國特色的中國電影事業頑強的奮鬥著。。。高山流水,知交難覓。
套用黃四郎的話,他說張麻子絕非是一般的縣令。而張麻子也絕非是一般的麻匪。張麻子在後面對馬德幫說其實我本來叫張牧之是跟隨松坡將軍南征北戰的手槍隊對長,屬於正規軍,雖有抱負終落草為寇。多麼巧妙的隱喻。一個大將之才將靈魂禁錮在一個匪類的軀殼裡。《讓子彈飛》是一部姜文的自傳電影。那麼姜文所扮演的角色自然是自己。張麻子與馬德幫的對話中,我們便可以讀出姜文內心有多麼的無奈。張牧之何許人也?我想是姜文自比袁牧之(中國早期著名導演,代表作有堪稱中國電影經典之作的《馬路天使》),同時也是對老一輩大導演袁牧之的致敬。我也是一箇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正規導演,導演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真實的傳達給每一個觀眾。但電影中國電影稽核制度讓我徹底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只能像個土匪一樣的躲躲藏藏,很可悲,我最大的敵人竟然是培養我的中國電影體制,我只能挖空心思的先騙過稽核,然後再將思想用一種晦澀的方式傳達給觀眾。。。而又有多少人可以懂我?
惡霸黃四郎所指得就是中國電影審查制度,也不需要那麼客氣了,黃四郎,黃屎狼,也可能是黃鼠螂,反正跟臭是緊密的聯絡在一起的。鴻門宴上的又高又硬應該是指稽核制度像茅坑裡的石頭那樣又臭又硬。很可惜,我只看過一遍,記得不多,不然許多臺詞將會變得更加意義非凡。。。
葛優所飾演的馬德幫所指的是商業電影。所以馬德幫的形象可以說是沒心沒肺,他的腦海裡只有錢。他趨炎附勢,對黃屎螂卑躬屈膝。只要有錢,什麼都變得不重要了,老婆死了也沒關係,欺壓黎民百姓也不在乎。所以最終他找到了一個最好的歸屬。死在金錢堆積的墳墓裡。馬德幫的死更像是姜文對中國電影前景發出的嘆息,中國電影終將在商業裡走向滅亡,中國不再有真正意義上的電影。。。
而姜文在電影裡的符號是藝術電影。從他與小六(其實小六代表著他的第二部作品《鬼子來了》)關於莫扎特的對話中,他就一直在暗示自己喜歡藝術,崇尚藝術。同時也在感嘆在中國藝術並沒有肥沃的土地,所以他對小六說以後要送小六去留洋,因為那裡有更肥沃的土地,更適合藝術的生根發芽。2000年5月21日,《《鬼子來了》榮獲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2002年日本“每日電影獎”評獎中摘取最佳外語片大獎。而在國內禁遭到了禁播,對姜文而言這是多麼痛苦,多麼可悲的一件事。就這樣《鬼子來了》變成了一部園內開花園外香的電影。
在用符號替代以後,電影裡的臺詞變得更加妙趣橫生,葛優跟姜文之間的對白也變得更加嘲諷,寓意深刻。更像是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對談。
我只看過一遍電影,所以記得可能不是很清楚。擷取一部分我記得的,抒發一下姜文心裡真正想說的。
姜文:“拍電影怎樣才能掙到錢。”
葛優:“巴結電影審查制度嘍,他讓我們拍什麼我們就拍什麼。我們先從他那邊騙到錢。然後拍好後再從觀眾的手裡騙錢,等把觀眾的錢騙到手以後。再跟中國電影三七分賬。”
姜文:“那我們當導演的不是像乞丐一樣,要跪著才能拍電影了?”
葛優:“拍電影本來就跟乞丐差不多,想要掙到錢的話只能跪著。”
姜文把官符往桌上一砸:“我有藝術涵養。”
葛優笑了:“別開玩笑了,藝術又不能當飯吃。”
姜文於是有把手槍一扔:“我有才華。”
葛優笑得更歡了:“別迷糊了,才華頂個屁用啊,你玩不過他們的,想吃飯你就只能跪著。”
姜文:“我就不信了,我一定要站著然後把錢掙了。”
葛優:“不掙窮人的錢,那你要掙誰的錢?”
姜文:“哪個最有權有勢,那個最惡。我就要掙他的錢,這裡表明了姜文和電影稽核制度對抗的決心。”
葛優:“鴻門宴啊,去不得。去了黃屎螂又會把你的電影禁播了”
姜文:“鴻門宴是誰設的?”
葛優:“項羽啊。”
姜文:“最後誰贏了?”
葛優:“劉邦啊。”
在這裡姜文自比劉邦,把稽核制度比作項羽。他堅信自己能夠又一次的騙過稽核。
“美女不要,錢也不要,你到底要什麼呀?”
作為一個麻匪,匪類是中國電影制度給姜文冠名的。姜文自己從來都沒有承認自己是匪類。在他飾演的麻匪身上也找不到匪氣。有的也只是將氣。麻匪是姜文對自己的自嘲,你讓我做匪就匪吧。但我偏不做匪應該做的事,我拍電影並不僅僅是為了掙錢,更重要的是傳遞我的思想。錢對我來說不重要,我不要掙黎民百姓的錢。我搶投資方的錢,我搶中國電影的錢。所以後面有了一幕麻匪給百姓送錢,黃屎螂搶錢的一幕。暗諷中國電影制度中國商業電影才是真正的匪類。。。
--------------------
接著說,我開始的時候說《讓子彈飛》是一部姜文的自傳電影。那麼很簡單的可以把《讓子彈飛》劃分為四個區塊,代表姜文導演的四部作品。
電影的開篇,正當葛優他們吃著火鍋,唱著歌,沉浸在歡樂的氣氛裡時。姜文率領兄弟們一擁而上,勢如破竹,從劫火車到鵝城上任都可以說是乾淨利落,一帆風順。正像姜文九四年拍得處女作《Sunny燦爛的日子》,他讓姜文一炮而紅,震驚世界贏得了榮譽,贏得了光環。從此世界影壇多了一個叫姜文的中國導演,中國又誕生了一個才華橫溢的新銳導演。這一段給人的感覺有如行雲流水一般節奏非常的輕鬆流暢歡愉。。。
從姜文上任,跟黃屎螂鬥爭開始。電影步入了全篇中最為沉重的一段。劉嘉玲死了,小六死了。是不是覺得小六死的很冤,《鬼子來了》也死的很冤。剛才有提到過小六實際代表著姜文的第二部作品《鬼子來了》。姜文在《Sunny燦爛的日子》成功後歷經了六年時間打造的一部驚世之作《鬼子來了》。之所以張默叫小六,我想是因為《鬼子來了》是姜文六年的苦心之作,毫無疑問這也是姜文現有的作品中最好的作品,可能也是姜文注入最多心血的一部電影,從姜文把小六稱呼為兒子中便可以知道姜文對《鬼子來了》的重視,但這兒子也讓姜文遭受了最大的打擊。因為有辱母親漂亮的臉蛋而被禁播,更可怕的是姜文也因此禁導,一個導演被剝奪了導片的權利,就像一個醫生沒有手術刀,一個鐵匠被沒收了錘子。而《鬼子來了》卻讓姜文在國外各個電影節上大放異彩。非常諷刺,在國內禁止了導筒,在國外卻奠定了大師的基礎。什麼是鱷魚的眼淚,就是人們一邊告訴你,你的這部電影拍得真好,必定是部經典之作。但非常的遺憾,他不能上映。《鬼子來了》的禁播也是姜文與中國電影稽核制度鬥爭的導火索,對著那個手勢作成的墓碑,姜文狠下決心的說:“小六,我會為你報仇的。。。
經過七年的臥薪嚐膽,姜文推出了自己的第三部經典之作《太陽照常升起》,《太陽照常升起》一劇最大程度的表現了姜文的勇氣。同時也表達了姜文對電影稽核制度的憤慨。《太陽照常升起》可以說姜文與電影稽核制度的較真之作。你們越不讓我拍,我就越要拍。於是姜文煞費苦心,刻意的將自己對那個年代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晦澀的包裹起來。跟電影稽核制度的鬥爭中終於姜文贏了,姜文用自己的才華騙過了電影稽核制度。但可惜的是,姜文的電影輸了,因為他不僅僅騙過了電影稽核制度,同時也讓觀眾墜入深深的迷霧之中,由於包裹的太深,晦澀難懂也成了《太陽照常升起》的標籤。在電影《讓子彈飛》中老二邵兵的符號便是《太陽照常升起》,老二代表了姜文的第二部因為電影稽核制度犧牲的電影。邵兵的死亡也預示著第三部分的結束。而葛優的死則代表了商業部分的結束。接下來是什麼呢?接下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姜文電影《讓子彈飛》的開始。。。
電影在進入第四階段的時候開始變得癲狂,癲狂的姜文,帶著對電影審查制度的怒火徹底的爆發了。姜文彷彿在告訴每一個觀眾,你們看到了嗎?我回來了。這才是真正的姜文。從那個時代裡走出來的姜文。橫幅,標語,吶喊都凝聚了那個時代的氣息。姜文用電影的結尾再次抒發了自己的愛國情懷。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總會有很多人說姜文媚日情節,一個思想如此狹隘的人又怎麼能真正的讀懂姜文。性格這東西就跟音樂,電影一樣沒有國界,沒有語言障礙。一個人有缺點應該去改正,而不是去掩蓋。影片的結尾又一次傳達了姜文曾在《鬼子來了》裡所要表達的思想。姜文把金錢鋪滿整條大街,卻沒有人敢去搶。而當黑夜過後,地面像被一場大雨沖刷過一般一塵不染。老百姓想要得到金錢,卻又不敢拿,因為怕。當黃屎螂的馬車跑過大街,白銀如雨點般的又回到了黃屎螂的腰包裡去了。因為怕,我們不敢去爭取,不敢去想象,想象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第二次姜文給予的槍,他把槍鋪滿了整條大街。槍在這裡象徵著力量。同樣老百姓只能在黑夜偷偷的去拿。第二天黃四郎開馬車來收槍被張麻子把馬打死。可是當張麻子在街上振臂一呼號召大家去進攻黃屎螂時,百姓手中儘管有槍,卻沒人響應,他們依舊選擇明哲保身的靜觀其變。而這不就是姜文《鬼子來了》裡面的華人嗎?膽小,懦弱,充滿了奴性。當姜文把黃屎螂替身的頭顱在廣場上砍下來的時候,老百姓才被真正的賦予了人性。這就是姜文一直所要表達的歷史的悲哀,人性的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而在這裡,姜文真正渴望的是,他很清楚光靠自己一個人是無法對抗中國的電影稽核制度的。他渴望人民群眾的幫助,渴望老百姓的力量,在姜文的思維裡,人民才是社會真正的主人。只要每個人都能勇敢的站出來為自己想要的,為那些不公平的制度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哪怕是綿薄之力也好。我們足以摧毀一座又一座的開平碉樓。我們才能得到最好的,自己真正想要的。做為觀眾,做為一個影迷,我們希望每一部經典都能呈現在熒幕之上。
開開眼吧,電影審查制度,你究竟要睡到什麼時候,難道你看不到嗎?其實我們一直都擁有著世界級的導演。給他們一個創作的空間吧。中國電影不能永遠都帶著一張虛偽浮華的面具。。。
尾聲
很多人都一直在問,姜文的結尾想要表達的是什麼?鬥爭結束,弟兄們卻拋下了大哥,只剩下姜文一個人。。。?
《讓子彈飛》的成功代表姜文贏了,在《太陽照常升起》的失利後,他打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翻身戰。他用自己的才華戰勝了不可一世的中國電影審查制度。讓電影制度見鬼去吧。《讓子彈飛》是姜文對中國電影稽核的戲謔之作,嘲諷之作。。。一個將才無奈的把靈魂禁錮在一個麻匪的軀殼裡,堂堂正正的站著數錢的同時還堂堂正正的給中國電影制度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姜文贏了,是姜文贏了。但又贏了什麼呢?在又臭又硬的電影稽核制度面前,姜文永遠都只是一個弱者。。。他不可能永遠都贏,他不可能永遠的把才華揮霍在與稽核制度的鬥爭上,他也不可能永遠活在陰霾的創作空間裡與中國電影制度勾心鬥角,期待太陽一次又一次的照常升起。。。
儘管在姜文心裡可能得到了某種宣洩,而事實上姜文卻變的更加的空虛,對未來更加的茫然無措,“前面是哪方,誰伴我闖蕩。”一種滲入骨髓的寂寞。本來英雄與美人的結局應該順理成章,而周韻卻跟著他的弟兄走了。。。又是一個如此無奈的隱喻。楊德昌的電影《一一》裡,日本人小田曾把女人比作音樂,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之一。而在《讓子彈飛》裡,周韻應該代表著姜文內心深處最為美好的東西,藝術。姜文在電影中每一次看周韻的眼神都充滿了愛意。商業的成功或者也預示著與藝術的漸行漸遠。。。
《送別》再一次被唱響,送給誰呢?送給姜文自己,送給過去,送給迷茫的未來,明天將要去向何方,藝術又將歸向何方。。。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英雄是寂寞的,姜文是寂寞的。。。
《讓子彈飛》的開篇與結尾都採用了李叔同的《送別》,但開篇跟結尾的意境我想是完全不同的,開篇送別誰呢?我想這就是姜文內心深處的真實寫照,高山流水,知交難覓。送給曾經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經一起為了中國電影事業添磚加瓦的朋友們。可能送給張藝謀,老謀子曾經有《活著》有《紅高粱》有《大紅燈籠高高掛》。可能送給陳凱歌,那個被饅頭撂倒後留下後遺症,至今依舊無法堅挺的倒黴蛋。倒黴蛋有《黃土地》有《霸王別姬》有《風月》有《荊軻刺秦王》那著真正意義上,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電影。我想這就是他們曾經共同的電影夢想,讓世界瞭解中國,讓孩子們瞭解過去。而今很可憐的只剩下姜文孤單單的一個人為中國特色的中國電影事業頑強的奮鬥著。。。高山流水,知交難覓。
套用黃四郎的話,他說張麻子絕非是一般的縣令。而張麻子也絕非是一般的麻匪。張麻子在後面對馬德幫說其實我本來叫張牧之是跟隨松坡將軍南征北戰的手槍隊對長,屬於正規軍,雖有抱負終落草為寇。多麼巧妙的隱喻。一個大將之才將靈魂禁錮在一個匪類的軀殼裡。《讓子彈飛》是一部姜文的自傳電影。那麼姜文所扮演的角色自然是自己。張麻子與馬德幫的對話中,我們便可以讀出姜文內心有多麼的無奈。張牧之何許人也?我想是姜文自比袁牧之(中國早期著名導演,代表作有堪稱中國電影經典之作的《馬路天使》),同時也是對老一輩大導演袁牧之的致敬。我也是一箇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正規導演,導演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真實的傳達給每一個觀眾。但電影中國電影稽核制度讓我徹底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只能像個土匪一樣的躲躲藏藏,很可悲,我最大的敵人竟然是培養我的中國電影體制,我只能挖空心思的先騙過稽核,然後再將思想用一種晦澀的方式傳達給觀眾。。。而又有多少人可以懂我?
惡霸黃四郎所指得就是中國電影審查制度,也不需要那麼客氣了,黃四郎,黃屎狼,也可能是黃鼠螂,反正跟臭是緊密的聯絡在一起的。鴻門宴上的又高又硬應該是指稽核制度像茅坑裡的石頭那樣又臭又硬。很可惜,我只看過一遍,記得不多,不然許多臺詞將會變得更加意義非凡。。。
葛優所飾演的馬德幫所指的是商業電影。所以馬德幫的形象可以說是沒心沒肺,他的腦海裡只有錢。他趨炎附勢,對黃屎螂卑躬屈膝。只要有錢,什麼都變得不重要了,老婆死了也沒關係,欺壓黎民百姓也不在乎。所以最終他找到了一個最好的歸屬。死在金錢堆積的墳墓裡。馬德幫的死更像是姜文對中國電影前景發出的嘆息,中國電影終將在商業裡走向滅亡,中國不再有真正意義上的電影。。。
而姜文在電影裡的符號是藝術電影。從他與小六(其實小六代表著他的第二部作品《鬼子來了》)關於莫扎特的對話中,他就一直在暗示自己喜歡藝術,崇尚藝術。同時也在感嘆在中國藝術並沒有肥沃的土地,所以他對小六說以後要送小六去留洋,因為那裡有更肥沃的土地,更適合藝術的生根發芽。2000年5月21日,《《鬼子來了》榮獲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2002年日本“每日電影獎”評獎中摘取最佳外語片大獎。而在國內禁遭到了禁播,對姜文而言這是多麼痛苦,多麼可悲的一件事。就這樣《鬼子來了》變成了一部園內開花園外香的電影。
在用符號替代以後,電影裡的臺詞變得更加妙趣橫生,葛優跟姜文之間的對白也變得更加嘲諷,寓意深刻。更像是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對談。
我只看過一遍電影,所以記得可能不是很清楚。擷取一部分我記得的,抒發一下姜文心裡真正想說的。
姜文:“拍電影怎樣才能掙到錢。”
葛優:“巴結電影審查制度嘍,他讓我們拍什麼我們就拍什麼。我們先從他那邊騙到錢。然後拍好後再從觀眾的手裡騙錢,等把觀眾的錢騙到手以後。再跟中國電影三七分賬。”
姜文:“那我們當導演的不是像乞丐一樣,要跪著才能拍電影了?”
葛優:“拍電影本來就跟乞丐差不多,想要掙到錢的話只能跪著。”
姜文把官符往桌上一砸:“我有藝術涵養。”
葛優笑了:“別開玩笑了,藝術又不能當飯吃。”
姜文於是有把手槍一扔:“我有才華。”
葛優笑得更歡了:“別迷糊了,才華頂個屁用啊,你玩不過他們的,想吃飯你就只能跪著。”
姜文:“我就不信了,我一定要站著然後把錢掙了。”
葛優:“不掙窮人的錢,那你要掙誰的錢?”
姜文:“哪個最有權有勢,那個最惡。我就要掙他的錢,這裡表明了姜文和電影稽核制度對抗的決心。”
葛優:“鴻門宴啊,去不得。去了黃屎螂又會把你的電影禁播了”
姜文:“鴻門宴是誰設的?”
葛優:“項羽啊。”
姜文:“最後誰贏了?”
葛優:“劉邦啊。”
在這裡姜文自比劉邦,把稽核制度比作項羽。他堅信自己能夠又一次的騙過稽核。
“美女不要,錢也不要,你到底要什麼呀?”
作為一個麻匪,匪類是中國電影制度給姜文冠名的。姜文自己從來都沒有承認自己是匪類。在他飾演的麻匪身上也找不到匪氣。有的也只是將氣。麻匪是姜文對自己的自嘲,你讓我做匪就匪吧。但我偏不做匪應該做的事,我拍電影並不僅僅是為了掙錢,更重要的是傳遞我的思想。錢對我來說不重要,我不要掙黎民百姓的錢。我搶投資方的錢,我搶中國電影的錢。所以後面有了一幕麻匪給百姓送錢,黃屎螂搶錢的一幕。暗諷中國電影制度中國商業電影才是真正的匪類。。。
--------------------
接著說,我開始的時候說《讓子彈飛》是一部姜文的自傳電影。那麼很簡單的可以把《讓子彈飛》劃分為四個區塊,代表姜文導演的四部作品。
電影的開篇,正當葛優他們吃著火鍋,唱著歌,沉浸在歡樂的氣氛裡時。姜文率領兄弟們一擁而上,勢如破竹,從劫火車到鵝城上任都可以說是乾淨利落,一帆風順。正像姜文九四年拍得處女作《Sunny燦爛的日子》,他讓姜文一炮而紅,震驚世界贏得了榮譽,贏得了光環。從此世界影壇多了一個叫姜文的中國導演,中國又誕生了一個才華橫溢的新銳導演。這一段給人的感覺有如行雲流水一般節奏非常的輕鬆流暢歡愉。。。
從姜文上任,跟黃屎螂鬥爭開始。電影步入了全篇中最為沉重的一段。劉嘉玲死了,小六死了。是不是覺得小六死的很冤,《鬼子來了》也死的很冤。剛才有提到過小六實際代表著姜文的第二部作品《鬼子來了》。姜文在《Sunny燦爛的日子》成功後歷經了六年時間打造的一部驚世之作《鬼子來了》。之所以張默叫小六,我想是因為《鬼子來了》是姜文六年的苦心之作,毫無疑問這也是姜文現有的作品中最好的作品,可能也是姜文注入最多心血的一部電影,從姜文把小六稱呼為兒子中便可以知道姜文對《鬼子來了》的重視,但這兒子也讓姜文遭受了最大的打擊。因為有辱母親漂亮的臉蛋而被禁播,更可怕的是姜文也因此禁導,一個導演被剝奪了導片的權利,就像一個醫生沒有手術刀,一個鐵匠被沒收了錘子。而《鬼子來了》卻讓姜文在國外各個電影節上大放異彩。非常諷刺,在國內禁止了導筒,在國外卻奠定了大師的基礎。什麼是鱷魚的眼淚,就是人們一邊告訴你,你的這部電影拍得真好,必定是部經典之作。但非常的遺憾,他不能上映。《鬼子來了》的禁播也是姜文與中國電影稽核制度鬥爭的導火索,對著那個手勢作成的墓碑,姜文狠下決心的說:“小六,我會為你報仇的。。。
經過七年的臥薪嚐膽,姜文推出了自己的第三部經典之作《太陽照常升起》,《太陽照常升起》一劇最大程度的表現了姜文的勇氣。同時也表達了姜文對電影稽核制度的憤慨。《太陽照常升起》可以說姜文與電影稽核制度的較真之作。你們越不讓我拍,我就越要拍。於是姜文煞費苦心,刻意的將自己對那個年代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晦澀的包裹起來。跟電影稽核制度的鬥爭中終於姜文贏了,姜文用自己的才華騙過了電影稽核制度。但可惜的是,姜文的電影輸了,因為他不僅僅騙過了電影稽核制度,同時也讓觀眾墜入深深的迷霧之中,由於包裹的太深,晦澀難懂也成了《太陽照常升起》的標籤。在電影《讓子彈飛》中老二邵兵的符號便是《太陽照常升起》,老二代表了姜文的第二部因為電影稽核制度犧牲的電影。邵兵的死亡也預示著第三部分的結束。而葛優的死則代表了商業部分的結束。接下來是什麼呢?接下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姜文電影《讓子彈飛》的開始。。。
--------------------
電影在進入第四階段的時候開始變得癲狂,癲狂的姜文,帶著對電影審查制度的怒火徹底的爆發了。姜文彷彿在告訴每一個觀眾,你們看到了嗎?我回來了。這才是真正的姜文。從那個時代裡走出來的姜文。橫幅,標語,吶喊都凝聚了那個時代的氣息。姜文用電影的結尾再次抒發了自己的愛國情懷。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總會有很多人說姜文媚日情節,一個思想如此狹隘的人又怎麼能真正的讀懂姜文。性格這東西就跟音樂,電影一樣沒有國界,沒有語言障礙。一個人有缺點應該去改正,而不是去掩蓋。影片的結尾又一次傳達了姜文曾在《鬼子來了》裡所要表達的思想。姜文把金錢鋪滿整條大街,卻沒有人敢去搶。而當黑夜過後,地面像被一場大雨沖刷過一般一塵不染。老百姓想要得到金錢,卻又不敢拿,因為怕。當黃屎螂的馬車跑過大街,白銀如雨點般的又回到了黃屎螂的腰包裡去了。因為怕,我們不敢去爭取,不敢去想象,想象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第二次姜文給予的槍,他把槍鋪滿了整條大街。槍在這裡象徵著力量。同樣老百姓只能在黑夜偷偷的去拿。第二天黃四郎開馬車來收槍被張麻子把馬打死。可是當張麻子在街上振臂一呼號召大家去進攻黃屎螂時,百姓手中儘管有槍,卻沒人響應,他們依舊選擇明哲保身的靜觀其變。而這不就是姜文《鬼子來了》裡面的華人嗎?膽小,懦弱,充滿了奴性。當姜文把黃屎螂替身的頭顱在廣場上砍下來的時候,老百姓才被真正的賦予了人性。這就是姜文一直所要表達的歷史的悲哀,人性的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而在這裡,姜文真正渴望的是,他很清楚光靠自己一個人是無法對抗中國的電影稽核制度的。他渴望人民群眾的幫助,渴望老百姓的力量,在姜文的思維裡,人民才是社會真正的主人。只要每個人都能勇敢的站出來為自己想要的,為那些不公平的制度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哪怕是綿薄之力也好。我們足以摧毀一座又一座的開平碉樓。我們才能得到最好的,自己真正想要的。做為觀眾,做為一個影迷,我們希望每一部經典都能呈現在熒幕之上。
開開眼吧,電影審查制度,你究竟要睡到什麼時候,難道你看不到嗎?其實我們一直都擁有著世界級的導演。給他們一個創作的空間吧。中國電影不能永遠都帶著一張虛偽浮華的面具。。。
尾聲
很多人都一直在問,姜文的結尾想要表達的是什麼?鬥爭結束,弟兄們卻拋下了大哥,只剩下姜文一個人。。。?
《讓子彈飛》的成功代表姜文贏了,在《太陽照常升起》的失利後,他打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翻身戰。他用自己的才華戰勝了不可一世的中國電影審查制度。讓電影制度見鬼去吧。《讓子彈飛》是姜文對中國電影稽核的戲謔之作,嘲諷之作。。。一個將才無奈的把靈魂禁錮在一個麻匪的軀殼裡,堂堂正正的站著數錢的同時還堂堂正正的給中國電影制度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姜文贏了,是姜文贏了。但又贏了什麼呢?在又臭又硬的電影稽核制度面前,姜文永遠都只是一個弱者。。。他不可能永遠都贏,他不可能永遠的把才華揮霍在與稽核制度的鬥爭上,他也不可能永遠活在陰霾的創作空間裡與中國電影制度勾心鬥角,期待太陽一次又一次的照常升起。。。
儘管在姜文心裡可能得到了某種宣洩,而事實上姜文卻變的更加的空虛,對未來更加的茫然無措,“前面是哪方,誰伴我闖蕩。”一種滲入骨髓的寂寞。本來英雄與美人的結局應該順理成章,而周韻卻跟著他的弟兄走了。。。又是一個如此無奈的隱喻。楊德昌的電影《一一》裡,日本人小田曾把女人比作音樂,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之一。而在《讓子彈飛》裡,周韻應該代表著姜文內心深處最為美好的東西,藝術。姜文在電影中每一次看周韻的眼神都充滿了愛意。商業的成功或者也預示著與藝術的漸行漸遠。。。
《送別》再一次被唱響,送給誰呢?送給姜文自己,送給過去,送給迷茫的未來,明天將要去向何方,藝術又將歸向何方。。。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英雄是寂寞的,姜文是寂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