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南德王問道
-
2 # 辰州觀海
1511年,中國處於明武宗在位時期,亞洲西部,土耳其帝國稱雄西方,波斯也很強大。
歐洲處於文藝復興狀態,並且,美洲大陸已經遭遇殖民;
大洋洲和非洲還是很原始。
大事就不大清楚了。
1511年,中國處於明武宗在位時期,亞洲西部,土耳其帝國稱雄西方,波斯也很強大。
歐洲處於文藝復興狀態,並且,美洲大陸已經遭遇殖民;
大洋洲和非洲還是很原始。
大事就不大清楚了。
1511年的世界,是從中世紀進入到近代的關鍵年份。雖然很多事情不是在這一年裡發生的,但之前很多是的結果與之後很多事情的起始點,都在這一年裡有著集中體現。從這點來說,不應該按照地理上的大洲來進行孤立敘述。而應該按照幾個重要的勢力來分頭說起。
先說不斷引領世界進入近代化程序的歐洲地區。1511年的時候,西歐的主要國家都加入了一場持續數十年的長期鏖戰--義大利戰爭。1511年就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強大而富有擴張性的法國,引發了教皇、威尼斯、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和英格蘭的聯手抵制。反法的神聖同盟建立,幾乎註定了之後一段時間內的主流:西歐VS法國。
△義大利戰爭中的憲兵騎士與扈從
在當時的不列顛島,英格蘭和蘇格蘭還是兩個獨立而經常對立的國家。由於大航海時代的開始,兩個島國都比過去都重視發展新式海軍。英格蘭的亨利八世與蘇格蘭的詹姆斯四世,不約而同的大造海軍。1511年,兩國在近代早期最具威力的戰艦紛紛下水。
△亨利八世的皇家艦隊與海岸炮臺
但在當時,真正從海上開發獲益的國家基本只有兩個:西班牙和葡萄牙。
前者已經在10年前發現了美洲大陸,但著名的美洲銀礦尚未被發現。此時的西班牙人也沒有控制美洲大陸上大片土地,主要基地被限定在加勒比海地區的古吧等島嶼,並積極開拓尤卡頓半島。由於沒有足夠的貴重金屬礦藏被發現,所以他們當時主要的營收手段就是農業與種植業。
△正在進攻古吧土著的西班牙小地主
相比之下,葡萄牙人在海上的獲利要多很多。經過十多年的征戰,他們已經建立一條里斯本--好望角--蒙巴薩--果阿的國際遠洋航線。他們開始壟斷西歐地區的香料貿易,並透過從西非獲得的黃金、象牙、奴隸與經濟作物,盛極一時。1511年,葡萄牙人還佔領了他們在遠東的最大基地馬六甲。這不僅有利於控制亞洲海運,也在實際上破壞了明朝人擁有的南洋朝貢體系。
△葡萄牙人攻佔馬六甲
在東歐,俄羅斯人或者說當時的莫斯科大公國,正在以不可阻擋之勢開疆拓土。除了對傳統羅斯的幾個城市共和國進行侵佔和同化,還向西不斷與波蘭-立陶宛大公國發生衝突。他們一方面扶持烏克蘭地區的早期哥薩克,一面同立陶宛爭奪今天的白俄羅斯地區。1511年就是這一階段成功前的關鍵性一步。
△16世紀的莫斯科軍隊
歐洲地區最大的威脅奧斯曼人,則在1511年陷入了一個微妙的內亂階段。由於奧斯曼繼承人制度規定,繼承者必須殺死自己所有的男性直系親屬。所以每次奧斯曼的蘇丹新舊交替,都會形成一場小規模的內戰。1511年時候,已經按耐不住的王子塞利姆雖然造反失敗,但靠著近衛軍支援,躲在克里米亞半島的基地內伺機而動。老蘇丹巴耶濟德二世實際上無力阻止這個局面。帝國的對外擴張因此處於一個停滯期。
△塞利姆將在第二年才再次掀起奪位之戰
順著奧斯曼帝國的版圖,我們可以將目光轉向中亞地區。在這一年裡,起源於亞塞拜然山區的薩法維王朝已經控制了波斯地區和兩河流域。由於奧斯曼人的大舉東征還沒來臨,所以他們有能力將力量集中到更東面的河中與阿富汗地區。他們最大的對手就是河中北部地區來襲的烏茲別克人。雙方為了撒馬爾罕而大打出手。波斯的什葉派與中亞的遜尼派激烈交鋒。由於前一年取得了謀夫之戰的勝利,波斯人在1511年保持優勢。
△謀夫之戰的勝利讓波斯人在當時可以壓制住烏茲別克人
由於波斯人感覺經常向河中用兵太麻煩了,所以他們需要扶持一個勢力較弱但又有巨大影響力的軍閥,作為自己在撒馬爾罕的代理人。蝸居在費爾干納一帶的帖木兒王朝貴族巴布林,成為了他們的理想選擇。後來的印度莫臥兒王傳君建立者,在1511年,春風得意的再次拿下撒馬爾罕的控制權。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圖謀河中。之後,就因為當地遜尼派居民反對他與什葉派合作,將烏茲別克人引回來。後來莫臥兒王朝的建立,可以說在這一年就已經註定了。而此時的北印度,還處於垂垂老矣的德里蘇丹國控制。
巴布林的表兄弟賽義德,則更為激進一些。在和巴布林聯合又敗給了烏茲比克人之後,他帶著自己的人馬向東到了今天的新疆地區,投奔了蒙古帝國最後的直屬殘餘部分--東察合臺汗國。這成為了後來葉爾羌汗國的開始。
△在費爾干納、河中和阿富汗地區來回折騰的巴布林
最後,順著賽義德東奔的方向,我們可以來看一看當時的明朝。1511年的明朝,實際上也處於自己的一個轉折點上。這個轉折點既包括了自己的內部屬性,又與外部世界的國際地位有直接關聯。
△明朝正德皇帝
1511年的明朝,除了在當年失去了馬六甲與南洋地區的宗主地位,還在前些年遭遇到了西北地區的安化王叛亂。表面上看,這些事情似乎對明朝本身沒有太大影響。實際上首先意味著明朝對外控制力的衰落,其次就是內部本身的根基也出現了問題。當時的正德皇帝,是儒家士大夫筆下不務正業的昏君代表。但他的行事作風,恰恰是明朝前期皇帝身上的蒙古大汗作風殘餘。
1511年的明朝,本身依然是故步自封的。最後一個帶有蒙古式作風的皇帝,將在10年後暴死。之後的明朝皇帝,將徹底變為東方吏制國家的宮廷君主。這對後來的歷史,也有著重要影響。
可以說,1511年是世界近代史起步階段的關鍵性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