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軍abc

    九年級歷史第三課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確立知識點怎麼寫?

    知識點:

    一、戰後的“新秩序”──巴黎和會的召開

    1.目的:戰勝的協約國為締結和約,建立戰後“新秩序”

    2. 時間:1919年1月-6月,27國參加

    3. 主宰會議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和•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

    4. 主要內容:

    (1)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題做出了規定。(和會無視中國的主權和戰勝國的地位,把德國原在山東的一切特權轉給日本,引發“五四”愛國運動,說明弱國無外交。)

    (2)1919─1920年,協約國還分別同德國的盟國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亞簽訂了一系列和約。

    (3)根據和約規定,1920年1月成立了國際聯盟,被英法操縱。

    5. 結果:協約國與戰敗國簽署的《凡爾賽和約》等一系列條約,構成凡爾賽體系,確立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新秩序。

    二、對亞太地區的“安排”——華盛頓會議

    1.背景: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矛盾尖銳,日美之間矛盾尤為激烈。

    2.時間:1921—1922年。

    3.參加國: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九國代表參加,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

    4.主要內容

    (1)《四國公約》

    (2)《九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實際上打破日本獨霸中國局面,便利美國在華侵略勢力的擴大,使中國又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宰割的局面。

    5.評價: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會議簽訂的《四國公約》、《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構成了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巴黎和會上簽訂的一系列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華盛頓會議的一系列條約構成了“華盛頓體系”。透過這兩次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在世界的統治新秩序,即“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但它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她主動提出分手,現在又打電話約明天見面,我該不該去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