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農林科技網
-
2 # 馬冠生馬上營養
2018年的小暑是7月7日。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陽曆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
暑,就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指小熱,還沒有大熱、太熱。今天北京的小暑,天氣陰,有小雨,比較涼爽。
進入小暑這個節氣,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上都明顯感覺炎熱。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逐步轉入伏旱期;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由於雨水多、Sunny足,各種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
進入小暑節氣後,氣溫的特點就像上蒸鍋蒸、下水鍋煮一樣,不僅氣溫高,而且溼度大。這種氣候導致人體出汗較多,體力消耗大,因此,這個節氣要注意充足休息、防曬防暑。
-
3 # 心潮APP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小暑
關鍵詞:盛夏始,需靜心
聲音: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文末附小暑節氣的聲音)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暑”跟“寒”字相對,譯為熱。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並非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故為小暑。這一節氣,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高溫多雨季節,溼熱的天氣裡時有大風暴雨出現。
小暑節氣宜與忌古人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來劃分四季。一年四季七十二候,分別對應不同物候現象。
正如《禮記》描述的“溫風始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恰是小暑對應的三候:
一候溫風始至:這個時節,即便有風也是帶著一股熱氣,非常熱。
二候蟋蟀居壁: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
三候鷹乃學習:地面氣溫太高,老鷹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時當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鍊時,我們應按時節調整作息。
宜: 吃黃鱔、蓮藕、穿白T恤天熱,很多人都會感到食慾不振。小暑時節,飲食以清淡為主,但也要注意營養均衡。
“小暑黃鱔賽人參”,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滋補、最美味。
蓮藕中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適合夏天食用。
白色棉織品防曬效果好,又不易吸熱,最適合夏天穿著。此外,淺藍色、乳白色、淡綠色等淺色衣服可以讓人心情平靜、愉悅。
忌:睡眠不足、情緒中暑、久坐木椅小暑人體陽氣旺盛,工作勞動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避免溼氣入侵。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會讓身心都得到放鬆和休息,以恢復能量。
“喜怒不節則傷髒”,建議保持情緒穩定,不宜過喜過悲。
夏季雨多、空氣溼度大,戶外木椅受到風吹雨淋,也會積聚不少溼氣。如果在木椅上久坐,溼氣會進入人體,引發風溼、關節炎等疾病。
進入 "小睡眠App"
回覆列表
今日小暑 ▏心靜自然涼
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間,寧心無一事,便是清涼山。——宋·溫革《納涼詩》
中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2018年小暑為7月7日,農曆五月二十四。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這時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並進入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中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小暑後南方應注意抗旱,北方須注意防澇。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進入伏天,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語道“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餃子模樣可人,葷素參半,夏日裡不妨食之開胃解饞。
小暑養生要點
1、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係,養護好心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2、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應側重健脾、消暑、化溼,菜餚要做得清淡爽口,注意營養均衡,多吃應季的蔬菜水果如:楊梅、西瓜、苦瓜、芹菜、蓮藕等,有生津止渴、解暑降溫,促進血液迴圈、舒張血管的作用。也可多喝養生湯,如綠豆粥、荷葉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