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30歲的老IT
-
2 # 泰安方圓
任正非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天才少年是前沿科技的未來!廣攬天下人才服務華為,爭取指定自己的標準免受他人制約,服務社會創造價值!
華為,中華有為!
-
3 # 財經作家邱恆明
從2001年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就知道華為非常猛烈地在全國各高校招聘人才,儲備人才,給的待遇好,所招人數多,當時即形成一股入職華為的熱潮。
如今,華為更要超趕,打出了全球招攬天才少年的旗幟。
其一,我認為華為有招人、用人的經驗,它所樹立的旗幟也足夠鮮明及有遠大的想象空間,且給足待遇,給足發展空間。
從華為的利潤來看,技術掛帥,利潤和全球高科技公司看齊,自然也花得起這個錢。
其二,青少年代表著未來標準,有人才能幹事,把最強的人聚集在一起,也只有這樣才能打攻堅戰,才能真正地創造自己的標準。華為不僅有用人的成熟系統,創造標準,在多年5G的佈局中,華為也找到了自己的節奏,也有了些自己的經驗。
我相信華為是認真的,它的資金戰術,人海戰術,專利戰術,既發揮了群體創意的優勢,也發揮了給錢多幹事的優勢。
當前,美國似乎認為卡住中國年輕人到美深造這條路徑,就卡住了中國的技術發展,頗不知這樣一來把美國固有的優勢都破壞了。想要在這個時代封鎖新技術的共享,與大勢相悖,中國青年人將有更獨立自主能力,我們新技術的場景運用,我們大資料的反向爆破,我們超大市場的實驗。
我相信,國內公司及研究機構越加誕生出世界級的技術人才,而華為是其中最典型的機構。
希望華為這個戰略長時間施行,10年之後,全球十大高科技公司之中,華為就位列其中了。
-
4 # 請叫我二熊
任老爺子老當益壯,一腔熱血,豪情萬丈。
美國對華為業務的全球打擊,對自己女兒的抓捕軟禁,沒有把老爺子打倒,反到激起了全體華為人的雄性壯志。
你聽聽:“”未來華為要拖著全世界前進。”
試問:放眼全球,誰與爭鋒?
-
5 # 追科技的風箏
任正非重視教育。 任正非高度重視基礎教育,認為教育才能打造人才,而中國目前缺的就是基礎教育,所以培養人才的壓力不得不轉嫁給像華為這樣的企業。華為一方面以高薪倒逼員工成才,另一方面也在全世界招募頂級科學家,人的素質、技能、貢獻,對華為至關重要。任正非重視青年。一方面,華為是眾多畢業大學生理想的就業單位。另一方面,華為也從優秀高校中招募大量畢業生,比如2018年華為就招募了清華大學畢業生167人,主要是碩士134人。任正非打算今年招募二三十個天才少年進入華為,今年這個數目還要提升上兩三百人。青年這個群體具有活力和創造力,能對華為的基礎理論研究、技術與產品研發、組織機制創新帶來新鮮的活力。華為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人才。華為面臨技術封鎖,下一步,鴻蒙系統、方舟編譯器、海思麒麟晶片等技術和產品要在生態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而5G建設、智慧終端銷售、雲服務等業務壓力巨大,儘管華為員工有一半負責研發,但華為要做眾多領域的標準締造者、技術領先者,完全依靠現有人員的創新力、承載力,壓力無疑是巨大的。在封鎖之下,華為只有做到最好才有更廣生機,所以任正非與華為越是危難之時,越需要人才。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6 # 科技之窗
說白了對於一個企業來講,人才是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對於華為而言,是一個技術型企業,每年需要大量的人才儲備。此前任正非就提到人才方面稱:“堅持每年10%末位淘汰,今年要破格提拔五千人”。背後的原因便是華為要與時間賽跑,而賽跑的基礎是始終堅持高質量與人才儲備。
回到正題,為何華為將從世界範圍招攬天才少年?按照任正非規劃:“今年我們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啟用我們的隊伍。”也就是任正非透過天才少年來啟用華為競爭力。
畢竟華為是技術型企業,而高科技發展大部分靠智商最高,或者說世界上的天才搞出來的。華為從全球招收天才,肯定是為了自身科技的進步和未來的技術領先。畢竟現在華為的人才還是不夠用,需要到全世界網羅天才了,有句話說人才研發產品,天才發明技術。
-
7 # 天野之聲
任正非——雄才大略的企業家
——有大戰略家的胸懷、遠見!
聯想的“楊柳”
——帶領聯想
一路窮途
慌慌奔末路
-
8 # 張鴻大
華為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規劃已經超出了華人現階段對企業存在及發展的基本認識。這也說明該企業目前的存在狀態領先國內一般水平的距離果然很明顯。
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只要存在,都會遇到問題,要解決問題必須清醒意識到問題,冷靜面對問題,而後形成有效的解決方案。直至最後解決問題。
大膽說一句,華為的做法有一定道理。
原始積累完成了,品牌建設做到了,市場覆蓋初步完成了,後面還有什麼了做的呢?
首先,肯定不是無事可做。否則就只有坐著等死了。
十年、二十年的問題沒有了,那麼就是百年大計了,自然就是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何打造穩定持久之基礎,讓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長期保持一個有效的水平。這也是企業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階段後不了迴避的問題極其解決思路。
那麼,這麼做會不會有畫地為牢的嫌疑呢?
是啊,社會上本身就有很多大學,現在的人才貢獻不錯,相信將來會更好。現在的華為每年也在招收大量學生。為什麼還要自己費那麼大的力氣和成本去做呢?
相信問題來自於現實。
1.以華為的發展速度,生產力的轉化速度必定有高要求,要快,還要快
2.全方位發展格局形成後,對於成本的要求只能用精益求精來形容了
3.品牌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利於發展,存在有效並且針對性明顯的做法肯定是積極倡導的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相信這就是答案吧,以更加的速度、效率、針對性來解決自身的人才需求。
祝一路走好!
-
9 # 梅絲露
天才少年的標準是什麼?奧數、奧資訊、奧物理、奧化學和奧生物這五大被華人一再唾罵的奧賽,就是這些少年藏龍臥虎之地!
任正非舉了一個例子:“新西伯利亞大學連續六年拿到世界計算機競賽冠軍、亞軍,但是所有冠軍、亞軍都被Google用五、六倍的工資挖走了,從今年開始,我們要開出比Google更高的薪酬挖他們來,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創新,我們要和Google爭奪人才。”
任正非是這麼多年來第一個正面評價國際學術競賽,並且向華人展示全球高科技企業對參加高階學術競賽得獎的天才少年火熱追捧。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媒體一群其實根本不懂數學、資訊學為何物的“文人”把奧賽妖魔化,大肆詆譭奧賽,弄得國內教育界談奧色變。如果深究一下這些批評奧賽的人士,大多本身不懂奧賽,家中也沒有人曾經參加奧賽獲獎,他們根本不懂奧賽在選拔優秀人才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奧數不過60年的歷史,奧資訊(電腦演算法比賽)不過三十年。就這樣短短的歷史,奧數已經培養出越來越多的菲爾茲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而奧資訊的選手更是小小年紀已經可以橫行矽谷,很多人高中沒畢業就開始被高科技公司追逐。
排名全球第一的麻省理工大學這一次在國內僅僅招收了三名男生:一名曾經在美國英代爾科技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一名是國際奧數銀牌選手、還有一名是國際奧物理金牌選手。全球知名的企業和高校都懂得從奧賽中選拔自己需要的人才。
離開奧賽,看一下全球最著名的大學生級別電腦程式設計/演算法大賽,比如ICPC、Top Coder、Code Jam、等等,其實這些大賽每年的贏家在中學時代也都是前奧資訊賽獎牌選手。
當全世界都在追逐這些天才少年的時候,我們卻一直以無知為樂趣,鄙視這些人中龍鳳,讓人覺得何等悲哀。非常希望任正非的這番話可以重新引起國內教育界對奧賽的重視,排除世俗偏見,大膽挑選人才。
回覆列表
樓主你好!
華為事件再次向我們證明了一件事情-科技是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不管你是否有意識到,至少美國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突然發現中國的華為,居然能夠在5G時代,引領世界,這是一個讓他們徹夜難眠的問題,因此才大舉封殺華為。
任正非的這一句話,前面一句沒有任何特別,天才少年,是所有研發型或者創新性公司所需要的,只不過華為特別需要且說出來讓大家知道罷了。重點是在第二句話“未來要自己創造標準”,這是對於自己創新實力的肯定和自信的展現。經過中興事件的痛定思痛,我相信華為已經看到了並且已經開始積極準備未來的科技戰爭。要做未來科技的領軍企業,支援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