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安意如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因為我們很多人都在相信或者堅持著性善論,至少面子上,嘴上。這同時也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問題,做為一個基本的哲學問題,千百年來爭論不斷,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誤解曲解者有之。

    那麼要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試著從這幾方面來做簡單的解釋,並非全然正確,只是為好學者,提供一點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方向。

    孟子說:“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

    第一個性,其實就是一種事實描述,可以說是事物的本性,但是孟子接著說“君子不謂性也”。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前面說的那些都可以被稱為“性”,只是君子不把他們稱為“性”而已,那麼君子把什麼稱為“性”呢?

    我們都知道,孟子師承子思,子思在《中庸》開篇中就說到“天命謂之性”,孟子堅信並繼承了這種思想,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這裡孟子提出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儒家內聖功夫學,即盡心到知性,進而到知天。孔子說的“五十而知天命”,孟子在這裡面做了發展理解,並不是說人到了五十就會知道天命,而是經過五十年不斷的修養自身,從而達到的一種境界,是一種擁有大智慧的境界。換句話說,到那時,也就明白了孟子的“性善論”了。

    但是這裡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孟子這裡主要強調的是什麼?我們突然知道一個孩子掉進井裡了,最初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一個小孩,是我們的同類,現在有生命危險,我們需要去救,應該去救。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心裡肯定是有想法的,至於說,我們把這種救人的想法付諸行動了與否,不在討論範圍內。而這種心理活動中,人都是或者大多數人都是想救人的,這就是孟子說的“性善”,或者說是天性善。

    最後,我們需要討論的,孟子所謂的“性善”不是把他做了一個命題拿來研究討論的,而是將他作為一個真理來使用的。換句話說孟子不是在討論性為啥是善的,而是在告訴人們,人是否有善性存在?得到肯定答案後,再討論,為什麼要把善看做性,以及這樣又怎麼樣怎樣的好處?由此可以知道孟子“性善”的全部內在邏輯:承認人皆有善性,人應當在有限生命中不斷培養這種“善性”,從而實現人的價值,到最後知天命,方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這樣呀!這個過程就是“人弘道”的過程,也是逐漸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

  • 2 # 當年青山

    孟子是孔子逝世後一百年的人。也是孔子的三傳弟子。他從孔子孫子子思的門人那學習儒家學說。後來的儒者將“孔孟”並稱,因為孟子被認為是繼承和發揚了孔子正統的儒家思想。雖然先秦時期,就有很多對人性善惡的討論,但“性善論”是孟子第一個提出的。 孔子思想的核心學說就是一個字“仁”,孔子說“仁”即“愛人”,並認為具有愛人品質的人,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社會義務,遵守自己的階級地位的條條框框。並給出了具體實行“仁之方法”:即忠恕之道:(自己喜歡的)推己及人和(自己不喜歡的)勿施於人。孔子滿口仁義大道理,卻沒有從邏輯上論證“仁之合理性”,就是沒有解釋為什麼我要做個好人。這會導致儒家思想在傳播過程中的說服性降低。因為在沒有健全法制的先秦時期,做壞人的成本往往更低。 而孟子填補了孔子“仁之合理性”的空白。這是在孔子學說原來的大路上填補了一個大坑。“性善論”讓孟子成為戰國時期名聲大噪的學者。 關於“性善論”有一個誤區,它並不是說,人一生下來就都是堯舜,是聖人;也不是說,人性就像一張白紙潔白無瑕。孟子知道人也是“半獸人”:承認人性中夾雜著“原始的獸性”,需要後天的規矩來約束,否則“半獸人”會在月圓之夜(比喻徹底失控時)變為狼人(比喻壞人)。但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動物。是因為人有動物缺少的“四端”,用他的原話說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而“四端”是四粒人性善的種子,如果人能有好的後天環境和規矩中成長,四粒種子就能自然發育成,儒家所說的四大品德之參天大樹:仁義禮智! 並且孟子拿出了幾點重要證據:

    (一)孩提時候的“良知良能”

    所謂“良知良能”就是人天生的知覺和天生的能力,不需要後天學習的,就具備善。因為小孩子是最淳樸的他們不需要學習就能知道親近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兄長。引用孟子原話即“人之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二)他人危急瞬間的惻隱之心

    人如果看見其他人有危險,會不經考慮的伸出援救之手。這不是因為這個被救的人是自己的親朋,也不是要揚名鄉里,更不是怕自己不救人擔上惡名,而是在危機的時刻,人的惻隱之心體現了出來。

    (三)違法犯罪後的半夜良心發現

    孟子認為,即使是大奸大惡的人,也有良心。雖然白天做了壞事,但是在夜深人靜時候,他的良心會痛。而這是野獸不具備的。

    總之,孟子成熟的“人性善”學說,進一步完善和發揚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 3 # 義倉文化

    首先我認為人性本無善惡,要看環境和立場了。

    其次人性是善惡的複合體,正如一個太極陰陽,不存在純粹的善,也不存在純粹的惡,只是多少和比率的問題,另外,人的善惡比率也是隨機變化的,在某些情況下善多於惡,在某些情況下惡大於善,正所謂,惡向膽邊生,一切皆為惡,放下屠刀,立地又成佛。

    但總體上,人生下來本性還是善的,只是後世影響多了,夾雜了很多惡的因素,另一方面,人出生之前也攜帶了祖先父母傳遞給的很多影響,也會影響新生兒的習性,說是先天,其實也是後天的影響。

    孟子之所以這麼說,正是因為看破了人性善惡的本質,又積極地看待人的未來,認為人性縱然無善無惡,又或者帶有惡的種子,但是經過後天教育還是可以為善的。

    人性本善的結論正是讓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改變就有可能,畢竟人心向好!

  • 4 # 楊朱學派

    孔子認為人性相近: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孟子性善論也符合孔子的性相近論。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又曰:“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我固有也。”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只要透過教育,“盡心”、“知性”,“人人皆可以堯舜。”

    荀子雖然認為人性本惡。其目的與孟子相同,皆是主張去惡從善。

    孟子的性善論,為儒家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提供了理論依據。

    在《荀子-致士》篇中指出,在司法實踐中,一定要量刑恰當。若作不到量刑恰當。應“與其害善,不若利淫。”這一疑罪從無的思想並非荀子首創,而是源自孔子。

    孔子向弟子仲弓教授法治思想時,曾引用《尚書》之言:“大辟,疑,赦。五刑,疑,赦。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其依據是“死者不可生,斷者不可續”,所以在審案時要“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孔子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比古羅馬領先了500年。比西方法治思想奠基人孟德斯鳩領先了1800年。客觀上也體現了儒家對最基本人權——生命權的尊重。與法家“刑用於將過”的寧枉勿縱主張針鋒相對。

    韓非子的性惡論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張。以及法家的寧枉勿縱,提供了理論依據。

    所以,孟子的性善論是100%的精華。韓非子的性惡論是100%的糟粕。

  • 5 # 尚武菌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孟子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僅次於孔子,他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人性本善。《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便出於孟子。

    孟子認為人性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本質屬性。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生而具有“仁義之心”(也就是“良心”)這個“仁心”並非僅僅聖賢才有,而是人皆有之。只不過聖賢能夠保有此心,而一般人經常會遺忘此心。遺忘並不意味著這種良心是“無”,只是沒有將那本心保持好。孟子又將這種心稱為“不忍人之心”。

    他說,假如有一個嬰兒將要掉到井中,每一個見到此情形的人都會起怵惕惻隱之心而想去救他。這並不是因為與嬰兒的父母有交情,也不是為了贏得鄉鄰的讚譽,更不是因為嬰兒的哭聲令人心煩意亂。孟子認為這種不忍人之心,是人內在具有的行為傾向。人心所具有的這種傾向,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根據。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而這四種心又分別對應著仁、義、禮、智四種德性。孟子說四心是仁義禮智之四端,所謂“端”,就是萌芽、開始,孟子認為,如果人能夠保持和擴充這四心,自然就會成為君子甚至是聖賢。

    孟子說的人性本善,其原意是指人皆具有善端,內在地具有仁義禮智四種德性。儒家重視成聖成賢,向來認為人之所以為聖賢,在於對聖賢所制定的規則(禮樂)的遵守,簡而言之,就是主張以外在的形式來規範和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聖賢的標準;而孟子認為,人能成為聖賢,是由於他保持了人所具有的內在的良知從而把成聖成賢的根據從外在的禮轉向內在的仁,這是對儒家學說的重要發展。

  • 6 # 闕里文道

    理解孟子的性善論,最重要一點要明確孟子為什麼要提倡性善論。簡單的講,孟子以性善論來探討人性,是為了對孔子“仁”的概念進行界定,並進而發展成了“仁政”思想,要求實行王道政治,從而把人類社會建設成“大同”社會。

    孔子尚仁,卻沒有明確的界定“仁”,如此便將問題留給了後來者。後世儒家學者便試圖從性的角度來對其進行界定,到了孟子時期便直接以道德評價之善惡來談論人性,進而探討“仁”了。

    孟子的性善之論,是透過與告子的辯論體現出來的。關於兩人具體的探討內容,記載在《孟子·告子》中。告子的主要觀點是性無善惡、仁義皆外,主要是從生物本性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的。孟子則認為人類只有講仁義道德才能區別於禽獸。孟子基於這一立足點,進而提出來“四心”的概念,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進而提出仁、義、禮、智四端。從仁、義、禮、智四端出發,孟子提出來著名的“性善論”。

    孟子從人性本善的角度出發,對孔子“仁”的概念進行了界定,進而發展出了“仁政”思想,並論證了“仁政”思想踐行的可能性。孟子以一種善意的心態去看待社會人生,相信人是具有自我完善的可能的,寄希望於人能以自己心中的仁義禮智的自我完善來求得整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人道。這固然有過於理想化的一面,但卻是追求人類社會完美和諧的重要思想發展,可以說是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塊瑰寶了。

    從上文中,大體上我們能看出孟子“性善論”的目的所在了。孟子以性善來作為道德人應有的一種存在方式,確立起一個個人品德根基,從而來追求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以求達到儒家的“大同”境界。以“性善論”為基礎,進而闡述“仁政”思想,在治理社會上達到王道政治的局面,最終把人類社會建設成大同社會。

    另一方面,孟子也承認社會存在著惡的現象的,他認為這主要是由社會外界環境所施加給人的,這就更需要王道政治來改善人類社會所處的環境了。同時,孟子認為人是有慾望的,只不過人對於“欲”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這便是後世宋儒“存天理、滅人慾”的來源了。

    整體來看,性善論實際上是社會文化長期發展累積起來的結果,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的一種體現。性善論作為儒家思孟學派的重要思想,是與整個儒家思想一脈相承的,是基於戰國時期社會現實情況而提出的政治方案的一種,並對後世儒學及中國思想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 7 # 明貞

    人性出自天性勝於天性,這是天行健自強不息之本意。天性是複雜的,根基於生存延續利樂資源的爭奪,而人性相對簡單一些以仁愛慈悲為本初。所以,人性本善是沒有問題的,而人性的惡源於生存竟爭,是由自然規律決定的。西方文化根源是神文化所以以人性惡為根基以詳盡的律法及維護個性個人權利的宗旨得天之力之助,近現代創生了發達的物質財富及先進的科技能力。而天之力的終極價值是天道天性,而人類的終極價值是和諧的家及愛情,所以理性邏輯物慾發展到極致的發達國家到了瓶頸,不知所終而瘋狂逐樂:貧富懸殊到了極端性混亂吸毒婚姻如同兒戲等現象很大程度地削弱了人們的愉悅度和安全感,說實話日益淡漠的親情關係和夫妻和諧度,會從根本上扼殺人性的幸福指數,會使人類走向厭世和毀滅,這不是危然聳聽,而是事實!人類該復歸本性了,那就是仁愛,仁愛才是人性的終極救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師兄師姐們,研究生期間怎樣度過才不留遺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