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0
回覆列表
  • 1 # 畜牧環保工程師

    藍藻

    拉丁學名

    Cyanobacteria

    別稱

    藍細菌、藍綠菌、藍綠藻、黏藻

    藍藻界

    藍藻門

    分為色球藻綱、藻殖段綱

    生物

    原核生物

    葉綠素

    含葉綠素a,不含葉綠素b

    繁殖方式

    營養繁殖或產生孢子以無性繁殖

    英文名

    blue-green algae

    藍藻防治方法:

    1、藍藻的預防:放適量白鰱等濾食性魚類:能達到一定的控藻效果。每畝需要放養300餘尾。魚池中用光合細菌、芽胞桿菌等微生物分解轉化利用水中氮磷等營養元素。

    2、藍藻的處理方法:

    1)排水:藍藻喜歡強光,在晴天的中午,排去30釐米~40釐米的表層水體,可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藍藻的數量。

    2)殺藻:常用的殺藻藥物有鹵素類漂白粉、強氯精、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和重金屬鹽類硫酸銅、強氧化劑類高錳酸鉀等。(據研究報道,三氯異氰脲酸對銅綠微囊藻具有很強的殺死效果,其濃度愈大效果愈明顯,12.0mg/L時殺藻率達100%,而濃度低時,雖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由於有效氯的衰減,其殺藻不能持續很長時間。硫酸銅有很強的殺藻效果,但其含有的銅離子易對水體形成二次汙染,因水體銅離子的含量對水體中藍藻的繁殖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易造成水體中藍藻的再次爆發,所以一般不建議使用硫酸銅殺藍藻。)因藍藻在晴天時集聚在水體表層,所以殺藻時易把藥物化水後潑澆。區域性殺滅主要針對水體有少量藍藻在下風處集聚的情況;針對藍藻爆發的魚塘,殺滅藍藻時要特別注意換

    水、增氧及及時改底,並培育有益藻類。

    3)調水:使用微生物製劑調節水質,控制水體中氮磷的含量。

    4)培水:在高溫季節,水體中的磷往往不足以供應綠藻、矽藻等藻類的生長需要,使這些藻類的生長繁殖受到限制,藍藻就乘機生長爆發,所以適量施磷肥,培養有益藻類,可有效預防藍藻的發生。

    藍藻的預防:

    1、放適量白鰱等濾食性魚類: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控藻效果。每畝需要放養300餘尾。

    2、投放微生物:魚池中投放諾碧清生物淨水劑(7畝/包)或池易淨(3畝/包)等微生物,可降低池水中氮磷的含量來達到控藻目的。

    藍藻的處理方法:

    1、排水: 藍藻喜歡強光,在晴天的中午,排去30釐米~40釐米的表層水體,可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藍藻的數量。

    2、殺藻:針對聚集下風處的藍藻,可用水易淨(每片1立方水體)化水後潑澆。針對藍藻爆發的魚塘,殺滅藍藻時要特別注意換水、增氧及改底,並培育有益藻類。

    3、調水:使用諾碧清生物淨水劑(7畝/包)或池易淨(3畝/包),等微生物調節水質,控制水體中氮磷含量,建議高溫季節定期堅持使用。改底:強力拜生源(3畝/包)。

    4、培水:必綠得(8 畝/包)+適量施磷肥,培養有益藻類,可有效預防藍藻的發生。

    藍藻又名藍綠藻(blue—green algae),是一類進化歷史悠久、革蘭氏染色陰性、無鞭毛、含葉綠素a,但不含葉綠體(區別於真核生物的藻類)、能進行產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單細胞原核生物。與光合細菌區別是:光合細菌(紅螺菌)進行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應過程不放氧,為厭氧生物,而藍細菌能進行光合作用並且放氧。它的發展使整個地球大氣從無氧狀態發展到有氧狀態,從而孕育了一切好氧生物的進化和發展。至今已有120多種藍細菌具有固氮能力,特別是與滿江紅魚腥藍細菌(Anabaena azollae)共生的水生蕨類滿江紅,是一種良好的綠肥。但是,有的藍細菌在受氮、磷等元素汙染後引起富營養化的海水“赤潮”和湖泊的“水華”,給漁業和養殖業帶來嚴重危害。此外,還有少數水生種類如微囊藍細菌屬(Microcystis)會產生可誘發人類肝癌的毒素。 藍細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包括各種水體、土壤中和部分生物體內外,甚至在岩石表面和其他惡劣環境(高溫、低溫、鹽湖、荒漠和冰原等)中都可找到它們的蹤跡,有“先鋒生物”之美稱。它們在岩石風化、土壤形成以及水體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另外,藍細菌具有經一定經濟價值,包括許多食用種類,如普通木耳念珠藍細菌(即葛仙米,俗稱地耳,N.commun)、盤狀螺旋藍細菌(Spirulina platensis)、最大螺旋藍細菌(Smaxima)等,目前後兩種已開發成有一定經濟價值的“螺旋藻”產品。

  • 2 # 農牧生態迴圈實踐者

    請問你是怎麼消滅藍藻的?

    藍藻水華,被廣大水產養殖者稱為“水產養殖的殺手”!

    藍藻是原核生物,因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面有膠質衣,所以又有粘藻之稱。

    在藻類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其形態多種,如微囊藻、念珠藻、魚腥藻、顫藻等。

    藍藻產生的原因

    藍藻在自然水體中分佈很廣,喜歡生活在有機質豐富、pH值較高的水體中,而且喜高溫。高溫期來臨,在一些營養豐富的水體中,藍藻經常大量繁殖,並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

    藍藻可在極端不良的水環境中出現,對溫度、鹽度升高,照度、養分、溶氧下降及硫化氫大量出現等不良的環境,有較強的耐性。

    另外,藍藻有些種類具有固氮能力,能夠利用空氣中的氮氣,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從而改變水體中的氮磷比例。所以,藍藻的發生和水體中營養元素比例失衡也有很大關係。

    藍藻的主要危害

    1、 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藍藻可以改變膨壓,在高溫強光照的天氣,它會聚集在水體表層吸收大部分Sunny,大量繁殖並抑制其它藻類生長。

    2、 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在繁殖過程中,藍藻會不斷地向水體分泌有毒代謝物質,影響浮游生物的種群演替、繁殖週期,還會引起一些浮游動物的大量死亡。藍藻在進行生命活動時,產生含有胺類化合物的外毒素,這樣對正常的養殖物的正常新陳代謝產生阻礙,導致快速死亡,並且很難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救治。

    3、 藍藻顆粒很難被魚、蝦類消化。許多藍藻外層包被一層膠狀物,不易消化。魚/蝦誤食後,極易引起胃腸道疾病,導致免疫力下降,極大地增加了養殖動物的患病機率。國內外都有資料報道,認為藍藻體內含有一種抗胰蛋白酶的物質,魚類和其它水生動物攝食後不僅難以消化,還產生毒副作用。

    4、 阻礙水體中氧氣流動,導致溶解氧減少。藍藻繁殖過盛,會抑制其它藻類生長,造成溶氧、pH值等晝夜變化劇烈;藍藻死亡分解也會消耗大量的溶氧,釋放大量羥胺、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在嚴重缺氧和有毒物質存在的條件下,魚蝦生存困難,大量死亡。

    5、 改變水體中的氮磷比例,爭奪營養。藍藻有些種類具有固氮能力,能夠利用空氣中的氮氣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從而改變水體中的氮磷比,所以藍藻的發生和水體的營養元素比例失衡有很大關係。其大量繁殖,又導致水體中營養元素比例更大的失衡。

    透過多年的實踐後,人們現已認識到,治藻的對策應該是除藻,而不是滅藻。應將藍藻清除出水體外,而不是在水體中殺滅。滅藻的方法很多,而除藻的辦法並不多,可謂“滅藻容易,除藻難”!

    現在多采用的無非是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三大類。

    傳統的使用硫酸銅“殺滅”藍藻的做法,個人覺得存在很大的危險性。其主要危害是:

    首先,破壞水體環境。硫酸銅在水中溶解後所產生的硫酸根離子,在缺氧條件下還原成硫化物和硫化氫毒素,對魚蝦類具有強烈毒害作用,可引起中毒和缺氧死魚;

    其次,水產動物產生慢性中毒症狀,影響正常生長。硫酸銅的銅離子透過滲透作用進入魚體,破壞造血組織和損害肝胰臟細胞,還引起魚的腎細管擴張及組織細胞壞死,降低腸道消化酶活性,抑制了魚類正常生長髮育。

    再次,試驗表明,使用硫酸銅清除藍藻水華,不僅毒副作用大,而且效果也不理想,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在使用初期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週後或更長時間又發生新的“水華”。

    就個人的觀點,不太推薦化學方法,對水產養殖來說,負面效應比“殺滅”藍藻本身還大。

    本人推薦“物理移除 + 生物競爭”法

    1、 採取積極的物理/機械作業,將藍藻大部分移出養殖水體。

    a) 晴天下午用水泵抽取中上層含藍藻的表層水,或條件允許直接排掉較多的下風口表層水;晚上,抽取下層水。

    b) 第二天,換入新的、富含有益藻類的水。追富氮少磷的肥。

    2、人工補充微生物、有益藻類,建立新的菌相、藻相平衡。

    a) 有條件的,可以補充小球藻類的補藻產品,多加一倍的量。

    藍藻生活在水中,也受到外界環境和其它藻類的影響。如果水體中矽藻、綠藻、隱藻等藻類多了,水體藻相均衡,藍藻基本上不會大量繁殖。藍藻大量繁殖時,培植其它藻類,其它有益藻類一旦繁殖起來,藍藻就會慢慢減少,直至其消失。

    此種方法也是一個生物競爭的過程,比較慢,但水體指標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不會對養殖動物造成大的影響。

    b) 補菌:藍藻與一種或一類細菌在對生存環境上的營養元素的利用上存在競爭關係。那麼在養殖池塘潑灑有益菌生物製劑,一旦有益菌佔了優勢,藍藻就會死亡,並且被有益菌在有氧環境下分解掉,不會產生藍藻毒素,不會對水體和養殖動物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建議,應採用芽孢桿菌、乳酸菌、光合菌、異養反硝化菌等複合菌劑投放。

    採用此方法,如果不出現藍藻大量死亡,甚至可以不用給水體解毒和改底。用有益菌處理藍藻,需要有益菌先繁殖併成為優勢菌群。要與藍藻共生的細菌競爭,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見效會比較慢。但在整個過程中水環境不會產生劇烈變化,變化是緩慢的、溫和的,養殖動物不會應激或中毒死亡。

    藍藻分解後的簡單評估

    簡易判定方法:用乾淨的塑膠瓶,從水下30cm取水樣。觀察水樣,如水體內透明,無細小顆粒物,則證明,藍藻已經得到控制和分解。

    藍藻被分解後,水面還有綠色漂浮物,那是綠藻和有益微生物,無毒、且是水生動物的優質養料。不用“打撈或殺滅”,千萬千萬!

    水質檢測:pH值、氨氮、亞硝酸鹽在藍藻爆發時,都很高;藍藻分解後,隨之下降。

  • 3 # 踏火逍遙說魚

    請問你是怎麼消滅藍藻的?

    藍藻是水產養殖中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對於這塘口出現藍藻過多的情況,我想每一位做水產的朋友應該都有經歷過,只不過是情況的嚴重與否了。踏火在這些年的養殖過程中也沒少與藍藻作鬥爭,但是坦白地就說我也還沒有能夠將其消滅掉,最多也只是將其控制在一個可控的範圍之內。

    因為藍藻作為水體中一種常見藻類要將其消滅確實不容易,所以對於水產養殖者來說,只要將其控制在沒有對養殖產品產生危害的情況下就可以,對此踏火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控制:清塘:這個是必不可少的步驟,特別是上一茬出現藍藻過多的塘口或是底質過肥的塘口,這一步將更加重要。在放苗之前一定要將塘裡過多的淤泥清掉,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將塘裡的水放干將塘曝曬幾天效果會更好,這樣不僅可將塘底的藍藻孢子殺死,也能將塘裡的一些有害物散發掉。合理投餵:其實很多時候塘裡出現藍藻與我們日常投餵有很大關係,特別是長期過量投餵的塘口,吃剩下的飼料在水中分解之後形成有機質,這樣不僅影響水質也利於藍藻的繁殖、生長。因此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投餵量。管理好水:這裡主是平時的換水要及時,當水質過老時要及時換水,另外一個就是定期用藥來改底,特別是在養殖中後期時,改底顯的更加重要,因為這時因投餵量大,魚類的排洩物也增多,水體很易過肥過老,有時光指望換水是無法維持好水質的,所以必須要定時改底才能維持水質的活度,這樣才不致於藍藻過量繁殖起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長期低溶氧的塘口也易爆發藍藻。

    生物防治:這種的話也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常見的在養殖水體中放一些濾食性魚類,因為這些魚都是以水中的藻類為主,所以可透過這些魚類來抑制藍藻;另一種就是在水中種植一些水生植物,這種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植物來吸收水中過多的有養份,以降低水體中的肥份,從而起到抑制一些不良藻類的生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主要拍攝書法作品,鏡頭焦段什麼好點?